【鸣】开头能组哪些词
1 . 鸣哀
1.发出悲哀的鸣叫声。
2 . 鸣弦揆日
1.《晋书.嵇康传》:"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后以"鸣弦揆日"称赞嵇康的恬静寡欲,坦荡无私。
3 . 鸣舷
1.犹叩舷。古人叩船舷以为歌咏的节拍。
4 . 鸣蚿
1.虫名。与蝉相似。
5 . 鸣响
1.发出声响。
6 . 鸣箫
1.吹箫。
7 . 鸣髇
1.响箭。
8 . 鸣哮
1.嘶鸣吼叫。
9 . 鸣谢
表示谢意,多指公开表示:鸣谢启事|有以鸣谢。
10 . 鸣鸦
1.乌鸦。因其鸣啼噪聒不止,故称。
11 . 鸣雁
1.《诗.邶风.匏有苦叶》:"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毛传:"雍雍,雁声和也。纳采用雁,旭日始出,谓大昕之时。"郑玄笺:"雁者,随阳而处,似妇人从夫,故昏礼用焉。"后用"鸣雁"指嫁娶之事。 2.鸣啼的大雁。 3.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杞县北。
12 . 鸣雁直木
古人认为雁随阳而处,木随阳而直。比喻良才。
13 . 鸣阳凤
1.比喻敢于伸张正义的贤才。
14 . 鸣野食苹
比喻诚心待人,同甘共苦。
15 . 鸣弋
1.谓禽鸣。
16 . 鸣吟
1.有节奏地鸣叫。
17 . 鸣嘤
1.鸟叫。语本《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其鸣嘤嘤。"
18 . 鸣于乔木
比喻仕进达于高位。
19 . 鸣竽
1.吹奏竽管。
20 . 鸣雨
1.大雨,狂风暴雨。
21 . 鸣玉
1.古人在腰间佩带玉饰,行走时使之相击发声。 2.佩玉。 3.比喻出仕在朝。 4.古琴名。 5.指风铃。用碎玉片组成。风吹相击发声,即知有风。古称占风铎。
22 . 鸣玉溪
1.亦作"鸣玉溪"。 2.水名。蜀中名胜之一。故址在今四川省忠县西。溪流水声溅溅如鸣佩玉,故称。唐白居易有《木莲树生巴峡山谷间因题三绝句》﹐题中云:"忠州西北十里﹐有鸣玉溪﹐生者秾茂尤异。"
23 . 鸣玉宴
1.亦作"鸣玉燕"。 2.谓鸣玉佩而侍宴。
24 . 鸣玉燕
1.见"鸣玉宴"。
25 . 鸣玉曳履
佩玉饰曳丝履。指获高官厚禄。
26 . 鸣玉曳组
佩玉饰曳印组。指任高官。
27 . 鸣豫
1.谓逸豫过分。
28 . 鸣鸢
1.在旌旗上画张口状的鸱,遇风揭举,用以警众。《礼记.曲礼上》:"前有尘埃﹐则载鸣鸢。"孔颖达疏﹕"鸢﹐今时鸱也。鸱鸣则风生﹐风生则尘埃起;前有尘埃起﹐则画鸱于旌首而载之﹐众见咸知以为备也。"《后汉书.马融传》﹕"六骕騻之玄龙﹐建雄虹之旌夏﹐揭鸣鸢之修橦。"李贤注﹕"鸢﹐鸱也﹐音缘。鸣则风动﹐故画之于旌旗以候埃尘也。"后因借指狂风大作。 2.鹞鹰。
29 . 鸣冤
1.喊叫冤屈。
30 . 鸣冤叫屈
指申诉冤屈。
31 . 鸣愿
1.请愿。
32 . 鸣钥
1.古代管乐器名。
33 . 鸣跃
1.鸣唱腾跃。形容喜悦。
34 . 鸣赞
1.高声唱喊行礼秩序。 2.官名。明鸿胪寺属官﹐掌典礼唱赞之事﹐从九品。
35 . 鸣噪
1.鸣呼聒噪。
36 . 鸣咤
1.见"鸣咤"。
37 . 鸣棹
1.开航;开船。
38 . 鸣钲
1.敲击钲﹑铙或锣。古代常用作起程的信号。
39 . 鸣筝
1.筝。弹拨乐器。 2.弹筝。
40 . 鸣指
1.弹响手指。
41 . 鸣钟
1.敲钟。 2.谓食则鸣钟。形容富豪之家的生活。
42 . 鸣钟阁
1.钟楼。
43 . 鸣钟鼓
1.《国语.晋语五》:"宣子曰:'……今宋人弑其君,罪莫大焉!明声之,犹恐其不闻也。吾备钟鼓,为君故也。'乃使旁告于诸侯﹐治兵振旅,鸣钟鼓,以至于宋。"后以"鸣钟鼓"谓声讨他人的罪行。
44 . 鸣钟列鼎
钟,打击乐器,泛指一般乐器;鼎,盛物食器。谓用食时身边响着乐器,眼前列着鼎器。后形容古代贵族高官生活的豪奢。
45 . 鸣钟食鼎
钟,打击乐器,泛指一般乐器;鼎,盛物食器。谓用食时身边响着乐器,眼前列着鼎器。形容古代贵族高官生活的豪奢。
46 . 鸣杼
1.指织具,梭子。
47 . 鸣啭
1.婉转地鸣叫。
48 . 鸣驺
1.古代随从显贵出行并传呼喝道的骑卒。有时借指显贵。
49 . 鸣奏
1.鸣唱。
50 . 鸣珂曲
1.亦作"鸣珂巷"。 2.唐代京都长安胡同名。为当时妓女聚居之所。后因以为冶游场所的代称。
51 . 鸣珂巷
1.见"鸣珂曲"。
52 . 鸣控
1.申诉;控告。
53 . 鸣悃
1.申述至诚的心意。
54 . 鸣籁
1.指排箫﹑箫一类带孔的管乐器。
55 . 鸣桹
1.亦作"鸣榔"。 2.敲击船舷使作声。用以惊鱼,使入网中,或为歌声之节。
56 . 鸣榔
1.见"鸣桹"。
57 . 鸣唳
1.鸣叫。
58 . 鸣廉
1.古琴名。
59 . 鸣林
1.鸟在林间鸣叫。
60 . 鸣铃
1.振铃使发声。 2.指鹁鸽铃。
61 . 鸣橹
1.亦作"鸣橹"。 2.摇橹声。借指船行。
62 . 鸣鹿
1.语出《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毛传:"鹿得蓱,呦呦然鸣而相呼,恳诚发乎中。以兴嘉乐宾客,当有恳诚相招呼以成礼也。"后因以"鸣鹿"喻礼贤求友。 2.地名。在今河南省鹿邑县西。
63 . 鸣驴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仲宣好驴鸣。即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后即用"鸣驴"表示送丧。
64 . 鸣律
1.犹吹律。
65 . 鸣鸾
1.即鸣銮。銮声似鸾鸟之鸣,因称。
66 . 鸣銮
1.装在轭首或车衡上的铜铃。车行摇动作响。有时借指皇帝或贵族出行。
67 . 鸣锣
1.敲打铜锣。常用以警众﹑聚众。
68 . 鸣锣喝道
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声势,开辟道路。
69 . 鸣锣开道
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声势,开辟道路。
70 . 鸣呶
1.鸣叫喧闹。
71 . 鸣铙
1.敲击铜铙。
72 . 鸣鸟
1.指凤凰。 2.鸣啼的鸟。
73 . 鸣弄
1.宛啭地鸣啼。
74 . 鸣怒
1.高声鸣叫。
75 . 鸣佩
1.亦作"鸣佩"。 2.佩玉。 3.比喻出仕。
76 . 鸣岐
1.《国语.周语上》:"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韦昭注:"鸑鷟,凤之别名。"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北。相传周古公亶父迁此而兴。后以"鸣岐"谓吉祥之兆。
77 . 鸣岐凤
1.鸣于岐山的凤凰。
78 . 鸣砌
1.蚯蚓的异名。 2.谓檐流滴于阶砌而作声。
79 . 鸣谦
1.谓谦德表着于外。 2.谓态度谦恭。
80 . 鸣谦接下
以谦虚的态度接待下宾。
81 . 鸣骹
1.射箭。骹,同"髇",响箭。
82 . 鸣鞘
1.谓挥动鞭梢使发声。
83 . 鸣琴
1.琴。 2.弹琴。 3.《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后因用"鸣琴"称颂地方官简政清刑,无为而治。
84 . 鸣琴而治
指以礼乐教化人民,达到“政简刑清”的统治效果。旧时常用做称颂地方官的谀词。
85 . 鸣禽
1.鸣声悦耳的鸟类。
86 . 鸣禽类
鸟类的一个类群。脚短细,三趾向前,一趾向后,善于啭鸣,常在草丛、树洞、树梢、崖壁营巢。如喜鹊、画眉、百灵等。
87 . 鸣磬
1.击磬发声。
88 . 鸣蛩
1.即蟋蟀。
89 . 鸣球
1.谓击响玉磬。
90 . 鸣泉
1.淙淙鸣响的泉水。 2.使泉水淙淙鸣响。 3.泉水名。
91 . 鸣鹊
1.喜鹊。
92 . 鸣桡
1.谓开船。
93 . 鸣瑟
1.即瑟。
94 . 鸣沙
1.地名。在今宁夏中卫。隋置。 2.山名。在今甘肃敦煌南。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 3.在水下滚动鸣响的沙砾。
95 . 鸣沙山
在甘肃省敦煌市南。东西长约40千米,南北宽20千米,高数十米。山丘为沙漠覆盖,登山远望,沙丘林立。据史书记载,天气晴朗之时,山有丝竹管弦之音,犹如奏乐,故有“沙岭晴鸣”之称。山麓有月牙泉,别有一景。
96 . 鸣梢
1.谓挥鞭梢作响,使人肃静。皇帝视朝﹑宴会等用之。
97 . 鸣蛇
1.见"鸣蛇"。
98 . 鸣神
1.向神明祈告。
99 . 鸣声
1.呼声;叫声。
100 . 鸣声上下
1. 意思是鸟到处鸣叫。上下,树的上部和下部。
101 . 鸣盛
1.谓歌颂盛世。 2.着称。
102 . 鸣石
1.撞击后能传声甚远的石头。可作砧石﹑磬石。 2.使山石发出鸣声。
103 . 鸣世
1.著名于世。
104 . 鸣漱
1.形容山泉飞流鸣溅。
105 . 鸣丝
1.指琴瑟等弦乐器。
106 . 鸣嘶
1.鸣叫;嘶叫。
107 . 鸣梭
1.梭子;织具。
108 . 鸣鹑
1.鹌鹑。 2.指南方朱鸟七宿。
109 . 鸣雌
1.谓雄鸟用鸣声招引雌鸟。
110 . 鸣弹
1.指弦乐器。如琴瑟琵琶之类。
111 . 鸣珰
1.指首饰。金玉所制,晃击有声,故称。
112 . 鸣嗷
1.大声鸣叫。
113 . 鸣悲
1.犹悲鸣。
114 . 鸣跸
1.谓古代帝王出行时扈从喝道开路。
115 . 鸣壁
1.谓在壁根鸣叫。
116 . 鸣鞞
1.敲击鞞鼓。
117 . 鸣鞭
1.谓挥鞭。挥鞭策马,动则有声,故称。 2.指挥鞭打人。 3.古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鞭形,挥动发出响声,使人肃静,故又称静鞭。
118 . 鸣飙
1.谓在风中鸣响。
119 . 鸣镳
1.马衔铁。借指乘骑。
120 . 鸣不平
1.对不公平的事表示愤慨并发表公正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