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华组词
  4. 【华】结尾能组哪些词

【华】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宝

    1.见"宝花"。

  • 2 . 百

    1.见"百花"。

  • 3 . 冰

    1.素白的水花。

  • 4 . 白

    1.白色的花。

  • 5 . 白

    1.见"白花花"。

  • 6 . 辬

    1.斑驳陆离﹐五彩缤纷。

  • 7 . 败

    1.芫花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芫花》。

  • 8 . 惨绿年

    指风华正茂的青年时期。

  • 9 . 惨緑年

    1.风华正茂的青年时期。

  • 10 . 碧

    1.皎洁的月亮。

  • 11 . 鬓

    1.花白的鬓发。

  • 12 . 长乐

    1.见"长乐花"。

  • 13 . 贲

    1.谓开出多彩的花。

  • 14 . 标

    1.犹标峻。

  • 15 . 不

    1.不开花。华,同"花"。

  • 16 . 陈天

    近代民主革命者。湖南新化人。1903年留学日本,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写有《猛回头》、《警世钟》等作品,宣传革命。先后参加发起成立华兴会、同盟会,并任《民报》编辑。后在东京参加抗议日本取缔中国留学生的斗争,为激励人民誓死救国,投海自杀。有《陈天华集》。

  • 17 . 摛

    1.犹摛藻。

  • 18 . 步步生莲

    1.语本《杂宝藏经.鹿女夫人缘》故事,谓鹿女每步迹有莲花,后为梵豫国王第二夫人,生千叶莲花,一叶有一小儿,得千子,为贤劫千佛。南齐东昏侯萧宝卷因以在宫中为其宠妃潘玉儿造金莲贴地,令潘步其上,称之谓"步步生莲华"。

  • 19 . 参

    1.犹获得荣华。

  • 20 . 朝

    1.亦作"朝花"。 2.早晨开的花朵。 3.木槿的别名。

  • 21 . 苍

    1.形容头发灰白。 2.发神名。

  • 22 . 充

    1.南朝女官名。

  • 23 . 曹靖

    翻译家,散文家。河南卢氏人。曾留学苏联。北伐战争时任苏联顾问团翻译。1927年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任教。1933年回国。曾任中国大学、西北联大等校教授。建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等。译有契诃夫的剧本《三姊妹》、绥拉菲摩维奇的长篇小说《铁流》、阿·托尔斯泰的《保卫察里津》等。著有散文集《花》、《飞花集》等。

  • 24 . 昌

    1.光华。

  • 25 . 才

    表现出来的才能。多指文才:才华出众|颇具才华|很有才华的诗人|惟教宋玉擅才华。

  • 26 . 呈

    1.显示才华。

  • 27 . 陈伯

    汉剧演员。艺名筱牡丹花,湖北武汉人。女。八岁学艺,演旦角。打破汉剧十大行当限制,将青衣、花旦、闺门旦熔于一炉。擅演《宇宙锋》、《二度梅》、《柜中缘》等剧。历任武汉市汉剧团团长、武汉汉剧院院长。

  • 28 . 承

    1.汉马监﹑马厩名。 2.太子宫门名。 3.指太子宫室或太子。

  • 29 . 冲

    1.谓冲和美好之德。

  • 30 . 翠

    1.天子仪仗中以翠羽为饰的旗帜或车盖。 2.为御车或帝王的代称。

  • 31 . 春

    1.春天的花。 2.谓春天开花。参见"春华秋实"。 3.喻青春年华;少壮之时。 4.喻女子娇艳的容颜。

  • 32 . 黜

    1.革除浮华。

  • 33 . 黜羡遗

    1.废弃多余的和华丽的。

  • 34 . 辞

    1.华美的辞采。

  • 35 . 冬

    1.见"冬花"。

  • 36 . 端

    1.端正美丽。

  • 37 . 二

    1.指春秋宋国华元﹑华喜。 2.指太华﹑少华二山。 3.指北魏所置华州及北华州。

  • 38 . 德

    1.仁德的光辉。

  • 39 . 侈

    1.奢侈豪华。

  • 40 . 啜英咀

    “啜”念chuò。比喻品赏、体味诗文的精华。

  • 41 . 川

    1.浪花。

  • 42 . 淳

    1.犹奢华。

  • 43 . 道

    1.谓纷华盛丽的意念。

  • 44 . 词

    1.文采﹔辞藻华丽。 2.言词的才华。口才。

  • 45 . 帝

    1.京华,京都。

  • 46 . 丹

    1.红花。 2.道教所炼的丹名。

  • 47 . 棣

    1.《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后因以"棣华"喻兄弟。

  • 48 . 东

    1.传说仙人东王公又称东华帝君,省称"东华"。 2.明清时中枢官署设在宫城东华门内,因以借称中央官署。 3.泛指朝廷。 4.见"东华门"。

  • 49 . 掇菁撷

    掇:拾取;菁:精华。撷:摘取。选取事物的精华。

  • 50 . 雕

    1.雕丽。

  • 51 . 豆蔻年

    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 52 . 二八年

    二八:指十六岁。十五六岁的好年华。指人最美好的青春时代。

  • 53 . 敷

    1.犹敷荣。开花。

  • 54 . 发

    1.表现出文彩。

  • 55 . 繁

    (城镇、街市)繁荣热闹:王府井是北京~的商业街。

  • 56 . 蕃

    1.盛开之花。喻青春。

  • 57 . 凤

    1.南朝齐宫殿名。 2.丝织物上的凤形花饰。

  • 58 . 萼緑

    1.传说中女仙名。自言是九嶷山中得道女子罗郁。晋穆帝时,夜降羊权家,赠权诗一篇,火澣手巾一方,金玉条脱各一枚。见南朝梁陶弘景《真诰.运象》。 2.指绿萼梅花。

  • 59 . 芬

    1.香花。

  • 60 . 幡

    1.见"幡花"。

  • 61 . 芳

    1.亦作"芳花"。香花。

  • 62 . 丰

    1.丰盛华美。 2.丰美华丽。 3.丰满美好。

  • 63 . 纷

    1.繁华;富丽。

  • 64 . 风

    〈书〉风采和才华:~正茂 ㄧ~绝代。

  • 65 . 风信年

    指女子二十四岁时。

  • 66 . 古

    作家。湖南嘉禾人。当过农业工人、技术员。1975年任郴州地区歌舞团创作员。后任中国作协湖南分会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芙蓉镇》、中篇小说《相思女子客店》、中短篇小说集《爬满青藤的木屋》等。

  • 67 . 浮

    讲究表面上的华丽或阔气,不顾实际:~的装饰品。

  • 68 . 富贵荣

    旧时形容有钱有势。

  • 69 . 含

    1.含苞未放。

  • 70 . 高

    1.指才华出众和地望显贵。 2.高贵显要。 3.指门第﹑职位高贵者。 4.显贵的官职地位。 5.典雅华美。 6.高峻瑰丽。

  • 71 . 贯

    1.见"贯花"。

  • 72 . 桂

    1.见"桂花"。

  • 73 . 含菁咀

    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同“含英咀华”。

  • 74 . 瓜

    1.泛指瓜与果。

  • 75 . 河

    1.黄河与华山的并称。

  • 76 . 皓

    1.牙神名。一说﹐肺神名。

  • 77 . 光

    明亮的光辉:日月~。

  • 78 . 归

    1.落花。

  • 79 . 寒

    1.见"寒花"。

  • 80 . 寒木春

    寒木:指松柏;华:花。寒木不凋,春华吐艳。比喻各具特色。

  • 81 . 衮

    1.即衮章。借指三公的职位。

  • 82 . 管

    1.管宁和华歆的并称。皆三国时人﹐少时同席而读﹐轩冕过门﹐歆废书往观﹐宁即与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 83 . 国

    1.国家的光荣。 2.国家的杰出人材。 3.喻指国中珍品。

  • 84 . 含英咀

    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 85 . 辉

    1.光荣显耀。 2.辉煌,光辉灿烂。

  • 86 . 豪

    ①(生活)过分铺张;奢侈。 ②(建筑、设备或装饰)富丽堂皇;十分华丽:~的客厅丨~型轿车丨室内摆设非常~。

  • 87 . 徽

    1.犹休光。喻美德。

  • 88 . 火

    1.见"火花"。

  • 89 . 悔读南

    《南华经》即《庄子》。比喻学识渊博而不为人所容。

  • 90 . 红

    1.见"红花"。

  • 91 . 红色中

    中国共产党和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在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机关报。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瑞金创刊。初为周刊,后改三日刊和双日刊。1934年10月3日因长征开始休刊。1936年1月在陕北瓦窑堡复刊,改为油印。1937年1月29日改名《新中华报》。

  • 92 . 积

    1.指石之精华。

  • 93 . 胡荣

    象棋特级大师。江苏建湖人,生于上海。1960年初次参加全国比赛,即夺得全国冠军。此后至1979年,连夺十届全国冠军。80年代,曾五次夺得“五羊杯”象棋冠军赛冠军。擅长盲目车轮战,最多能同时应战十四人。著有《胡荣华妙局精萃》。

  • 94 . 花信年

    花信:开花时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的年龄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

  • 95 . 及笄年

    笄: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十五而笄;未订婚者二十而笄。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 96 . 皇

    1.《诗.小雅》中的篇名。《序》谓:"《皇皇者华》﹐君遣使臣也。送之以礼乐﹐言远而有光华也。"《国语.鲁语下》:"《皇皇者华》﹐君教使臣曰:每怀靡及﹐诹﹑谋﹑度﹑询﹐必咨于周。"后因以"皇华"为赞颂奉命出使或出使者的典故。 2.古代通俗歌曲名。参见"皇荂"。

  • 97 . 黄

    1.见"黄花"。

  • 98 . 蹇

    1.撷取花朵。蹇,通"搴"。

  • 99 . 建

    1.冠名。

  • 100 . 剑

    1.见"剑花"。

  • 101 . 骄

    1.骄横奢华。

  • 102 . 京

    首都:誉满~。

  • 103 . 节

    1.菊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菊》。

  • 104 . 椒

    1.见"椒花"。

  • 105 . 菁

    精华。

  • 106 . 晶

    1.光华;光彩。

  • 107 . 精

    ①(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取其~,去其糟粕ㄧ展览会集中了全国工艺品的~。 ②〈书〉光华;光辉:日月之~。

  • 108 . 金粉豪

    金粉:妇女化妆时用的铅粉;豪华:奢华阔绰。形容穷奢极侈的生活。

  • 109 . 鞠

    1.见"鞠花"。

  • 110 . 锦瑟年

    比喻青春时代。

  • 111 . 井

    1.见"井花水"。

  • 112 . 金

    1.金质的花饰。

  • 113 . 金仲

    新闻工作者。浙江桐乡人。之江大学毕业。曾任开明书店、生活书店编辑,《世界知识》主编,香港《星岛日报》总编辑,美国驻华大使馆译报部主任。建国后,历任《新闻日报》、《文汇报》、《中国建设》、中国新闻社社长或总编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副市长。著有《国际新闻读法》、《妇女问题》等。

  • 114 . 镜

    1.见"镜花"。

  • 115 . 九

    1.山名。在今安徽省青阳县。旧称九子山。因有九峰如莲花,故改为今名。 2.宫殿名。后赵石虎建。

  • 116 . 咀嚼英

    咀嚼:用牙齿磨碎食物,比喻反复体会;英华:此指精华。比喻细细体会文章中的精华。

  • 117 . 空

    1.亦作"空花"。 2.佛教语。隐现于病眼者视觉中的繁花状虚影。比喻纷繁的妄想和假相。 3.指雪花。

  • 118 . 灵

    1.灵芝的美称。 2.佛教语。天上之妙花。

  • 119 . 浪

    1.见"浪花"。

  • 120 . 枯树生

    比喻在绝境中又找到了生路。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