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叉组词
  4. 【叉】结尾能组哪些词

【叉】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八

    1.两手相拱为叉。唐温庭筠才思敏捷﹐每入试﹐叉手构思﹐凡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温庭筠﹞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后以"八叉"喻才思敏捷。

  • 2 . 标

    1.古兵器。用于投掷的叉。

  • 3 . 步

    1.亦作"步靫"。 2.盛箭器。步,通"鞴"。

  • 4 . 丑

    1.丑陋,丑恶。

  • 5 . 岛

    1.唐诗人贾岛与刘叉的并称。

  • 6 . 刀

    1.刀和叉。指西餐餐具。

  • 7 . 飞天夜

    1.佛经中谓能在空中飞行的夜叉神。 2.迷信传说中的恶鬼。

  • 8 . 恶

    1.树名。其子必三颗同一蒂。佛教以喻惑﹑业﹑苦。 2.凶恶。

  • 9 . 刚

    1.钢叉。

  • 10 . 飞

    1.杂技节目,演员使用装有活络环形铁片的钢叉,使之在肩﹑背﹑胳膊等处滚转,或抛掷空中,然后接住,耍出各种花样。也指表演该节目时使用的钢叉。

  • 11 . 分

    1.表示在一特定点分成或发展成或比拟为叉子或枝条的东西。2.一条人字形、Z字形或曲折的道路或栅栏。如:铁路的分叉。3.见“分枝”。

  • 12 . 竿

    1.叉竿。

  • 13 . 旱魃拜夜

    旱魃: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夜叉:能啖鬼或捷疾鬼。指坏人相互勾结狼狈为奸。

  • 14 . 画

    1.用以悬挂或取下高处立幅书画的长柄叉子。

  • 15 . 禾

    1.亦作"禾杈"。 2.翻晒或堆垛时用以挑起禾秸的杈。

  • 16 . 河

    1. 一个支流进入一个较大的水流或水域的地方。

  • 17 . 火

    1.拨火或添炭用的铁叉。 2.古代火攻的一种兵器。

  • 18 . 环形交

    平面交叉的一种。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道路相交时,通过交叉路口的车辆一律绕环岛单向环形行驶,再转入所去的道路。

  • 19 . 尖

    1."尖"﹑"叉"均旧诗中之险韵﹐宋苏轼《雪后书北台壁》诗其一末韵为"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其二末韵为"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造语自然﹐无趁韵之弊。其弟辙与王安石步原韵所和诗及苏再用前韵所作诗﹐其造语押韵亦复自然。世因以"尖叉"为险韵之代称。

  • 20 . 交

    ①几个方向不同的线条或线路互相穿过:~火力网 ㄧ立体~桥 ㄧ公路和铁路~。 ②有相同有不同的;有相重的:~的意见 ㄧ~学科。 ③间隔穿插:~作业。

  • 21 . 开

    1.在衣服下部边缘开口儿。多在两侧或后身。

  • 22 . 磕

    1.亦作"磕槎"。砍砸斩杀声。 2.斩杀。

  • 23 . 磕

    1.刀斧砍劈声。

  • 24 . 可

    1.亦作"可擦"。 2.象声词。多形容打﹑砍﹑劈﹑折等声音。

  • 25 . 洛

    1.梵语。数词。十万。一说为万。

  • 26 . 拉

    1.方言。指肢体伸张开。

  • 27 . 马

    1.武器名。叉首左右两刃歧出。

  • 28 . 立体交

    利用跨线桥、地道等使相交的道路在不同的平面上交叉。简称立交。

  • 29 . 杩

    1.见"杩槎"。

  • 30 . 矛

    1.月牙铲。

  • 31 . 鹿角

    1.即行马。拦阻人马通行的木栅。

  • 32 . 母夜

    1.比喻凶悍的妇女。

  • 33 . 七步八

    相传曹植七步成诗,温庭筠凡八叉手而赋成八韵,后因以“七步八叉”形容才思敏捷。

  • 34 . 牛头夜

    1.佛教指地狱里的鬼卒。

  • 35 . 排

    1.军事防御设施。以带丫杈的树枝排列插在地上阻遏敌人。

  • 36 . 劈

    1.本为戏曲毯子功名词。两腿分开成"一"字形落地,后为舞蹈﹑体育所吸收。

  • 37 . 乞抽扢

    1.象声词。

  • 38 . 肉

    1. [如从煮肉锅内]叉肉用的长柄大叉。

  • 39 . 桑

    1.以桑木做的叉。古代祭祀用品。

  • 40 . 声

    1.谓声音不正常。

  • 41 . 手八

    1.唐温庭筠才思敏捷,每入试,叉手构思,凡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见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后因以"手八叉"形容文思敏捷。

  • 42 . 耍

    1.方言。作对﹐捣乱。

  • 43 . 四脚拉

    1.形容仰面朝天地躺着。

  • 44 . 铁

    1.铁制的叉子。

  • 45 . 托

    1.古代武器之一。

  • 46 . 温八

    1.唐诗人温庭筠的别号。

  • 47 . 鸦

    1.即丫叉。叉物用的叉子。

  • 48 . 丫

    1.交叉。

  • 49 . 丫丫

    1.枝丫杂乱交叉的样子。

  • 50 . 杨

    1.见"杨扠"。

  • 51 . 音

    1.用钢材制成的发声仪器。形状像叉子,用小木槌敲打发出声音。音叉的长短厚薄不同,能产生各种音高的声音,可以用来调整乐器和帮助歌唱者定出音高。

  • 52 . 笑面夜

    比喻面带笑容而居心狠毒的人。

  • 53 . 桠桠

    1.歧出错杂貌。

  • 54 . 眼

    1.亦作"眼岔"。 2.视线不正确。

  • 55 . 夜

    佛教所说的一种吃人的鬼。常用以比喻相貌难看或凶狠的人:像个母夜叉。

  • 56 . 野

    1.梵文的译音,亦译作夜叉﹑药叉,佛经多指恶鬼。古代笔记小说中亦常有记述,多荒诞不可信。

  • 57 . 药

    1.梵语的译音。或译为"夜叉"﹑"野叉"。义为勇捷,佛教指恶鬼。后常比喻丑陋﹑凶恶的人。

  • 58 . 仰八

    1.亦作"仰巴叉"。亦作"仰爬脚子"。亦作"仰巴跤"。 2.仰面倒在地上,四肢叉开的样子。

  • 59 . 仰巴

    1.见"仰八叉"。

  • 60 . 仰不剌

    1.见"仰剌叉"。

  • 61 . 仰剌

    1.亦作"仰剌擦"。亦作"仰不剌叉"。 2.谓仰面跌倒。

  • 62 . 玉丫

    1.亦作"玉鸦叉"。亦作"玉鸦钗"。 2.首饰名。

  • 63 . 玉鸦

    1.见"玉丫叉"。

  • 64 . 鱼

    1.鱼具名。捕鱼用的叉。 2.兵器名。

  • 65 . 渔

    1.渔具。头上有尖刺,用来刺鱼。

  • 66 . 睁

    1.见"睁察"。

  • 67 . 支楞八

    1.枝杈向外伸出。形容不整齐。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