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结尾能组哪些词
1 . 毕业会考
检验毕业生是否合格的统一考试。考试命题限于学科的基础知识部分。属水平考试,不分等第。各门学科成绩合格,即可取得毕业资格。
2 . 案考
1.查审考问。
3 . 暗考
1.犹弥封。谓试卷上不显露应考人的姓名。
4 . 班班可考
班班:明显的样子。指事情源流始末清清楚楚,可以考证。
5 . 备考
(书册、文件、表格)供参考的附录或附注。
6 . 报考
报名投考:~师范学院ㄧ有一千多名学生前来~。
7 . 补考
1.因故未参加考试或考试不及格的人,另行考试。 2.补充考证。余嘉锡有《书册制度补考》。
8 . 博考
1.普遍广泛地查考。
9 . 妣考
1.亡母与亡父。
10 . 察考
1.谓调查,考察,追究。
11 . 伯考
1.对已故伯父的称呼。
12 . 参考
1.参照他事他说,加以考察。
13 . 朝考
1.清代科举制度。凡新科进士引见前﹐由皇帝再考试一次﹐称朝考。朝考后授官﹐前列者为庶吉士﹐次者分别为主事﹑中书﹑知县等。
14 . 查考
调查分析事实真相:查考案情。
15 . 程考
1.按科举常规考试。
16 . 捶考
1.杖击,鞭笞。
17 . 传考
1.逮捕审问。
18 . 抽考
1. 抽查性地考试;抽出部分人或某科目进行考试。如:在几个中学的初二学生中举行抽考,我校成绩优良。如:这次代数抽考,得满分的超过一半。
19 . 初考
1.第一次考试。
20 . 待考
1.留待查考。
21 . 道考
1.犹道试。
22 . 逮考
1.逮捕拷问。
23 . 大主考
1.明清科举制度﹐主持各省(包括京城)乡试的正主试官称大主考。
24 . 大考
1.清制翰林﹑詹事的升职考试。凡詹事府少詹事以下﹐翰林院侍读学士以下﹐每十年左右﹐临时宣布召集考试。考试结果分四等﹐分别予以超擢﹑升阶﹑罚俸﹑降调﹑休致﹑革职。 2.指科举考试中的乡试。 3.学校中学期终了的考试。 4.称已故的祖父。
25 . 订考
1.考核﹑订正。
26 . 汾阳考
1.唐代京官﹑外官﹐每年都要经过考绩。考绩的具体工作,属于考功郎中掌管,由朝廷另派有声望的高官两人主持其事。汾阳郡王郭子仪任中书令时,曾主持考绩达二十四次,故称。参见"二十四考中书令"。
27 . 房考
1.亦称"房官"。 2.明清时乡会试时分房阅卷的考官。
28 . 赶考
去参加科举考试。
29 . 钩考
1.亦作"钩考"。 2.探求考核。
30 . 府考
1.府试。
31 . 覆考
1.审察。 2.复试。
32 . 富贵寿考
富贵:有钱有势;寿考:长寿。旧指升官发财又享有高龄。
33 . 赴考
1.犹赶考,前往应试。
34 . 高考
高等学校招收新生的考试:参加~。
35 . 勾考
1.检查考核。
36 . 过考
1.通过考试。
37 . 皇祖考
1.旧时对已故祖父的敬称。
38 . 核考
1.审核拷问。
39 . 胡考
1.犹寿考。年纪大。亦指老年人。
40 . 皇考
古代称“曾祖父”:皇考庙者,曾祖也。后用以称亡父: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
41 . 稽考
〈书〉查考:无可~。
42 . 会考
统考 。
43 . 讲考
1.讲习研讨。
44 . 击考
1.敲击。
45 . 检考
1.查验监督。
46 . 季考
1.宋代太学中每一季度末举行的考试。 2.现代学校学期中﹑末举行的考试。
47 . 计考
1.指古代州郡官员每年考察地方贤才﹐随上计吏贡举太常。
48 . 监考
监视应考的人,使遵守考试纪律。
49 . 镜考
1.借鉴并考校。
50 . 鞫考
1.审讯拷问。
51 . 具考
1.详细推问。
52 . 考考
1.急迫貌。
53 . 九考
1.谓二十七年。古代官吏三年一考绩,九考则为二十七年。
54 . 句考
1.检查,考核。
55 . 科考
1.明清科举﹐乡试前由学官举行的甄别性考试。生员达一定等第﹐方准送乡试。 2.指科举考试。
56 . 理考
1.犹考核。
57 . 廉考
1.查办,审理。廉,通"覝"。
58 . 历历可考
指可以清清楚楚的找到依据所在。
59 . 遴考
1.经考核而选拔。
60 . 劳考
1.谓对官吏劳绩的考核。
61 . 满考
1.谓已达到考查官吏政绩的一定期限。
62 . 掠考
1.亦作"掠拷"。 2.笞击拷问。考,通"拷"。
63 . 烈考
1.显赫的亡父。《诗.周颂.雝》:"既右烈考,亦右文母。"毛传:"烈考,武王也。"郑玄笺:"烈,光也。"后多用为对亡父的美称。
64 . 论考
1.讨论研究。
65 . 旁求博考
多方搜求,广泛考证。
66 . 陪考
1.辅助,陪同主考人主持考试。2.陪考人。
67 . 彭考
1.搒拷。笞打拷问。
68 . 年考
1.年寿。多用于指老者年龄。 2.犹年资。
69 . 宁考
1.谓亡父。
70 . 盘考
1.盘问考查。
71 . 期考
1.学校在学期结束前举行的考试。
72 . 谴考
1.贬谪传考。
73 . 穷考
1.深究;彻底追查。
74 . 思考
1.指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
75 . 上考
1.谓官吏考绩列为上等。
76 . 铨考
1.考核选拔。
77 . 三考
1.古代官吏考绩之制。指经三次考核决定升降赏罚。 2.指考试官员的三种项目。 3.称旧时科举中的"乡试"﹑"会试"﹑"殿试"为"三考"。
78 . 确考
1.确切考证。
79 . 审考
1.犹审查。
80 . 深稽博考
深入地稽核,广泛地考察。形容苦心钻研学问。
81 . 深考
1.细加研求。
82 . 圣考
1.谓往昔的圣人。多指已故的帝王。
83 . 识考
1.指有关考证的记载。
84 . 神考
1.指宋神宗赵顼。 2.指明神宗朱翊钧。
85 . 寿考
1.年高;长寿。 2.寿数,寿命。
86 . 同考
1.指同考官。明清乡试﹑会试中协同主考﹑总裁阅卷的官员。因分房阅卷,故又称房官。清制,乡试自乾隆后从本省科甲出身的州县官中选任,会试由各部选送科甲出身﹑资望素著者,由皇帝简派,干嘉以后,例用翰林院编修﹑检讨及进士出身之实缺京曹官。
87 . 收考
1.拘捕拷问。 2.准许入场考试。
88 . 试考
1.考试。
89 . 投考
1.报名应试,参加考试。
90 . 顺考
1.谓考校古事,择善而行。
91 . 通考
1.典志体史书的一种。以记载古今典章制度源流为主。如元马端临《文献通考》﹑清徐干学《读礼通考》﹑清秦蕙田《五礼通考》之类。唯《文献通考》常简称《通考》。 2.谓全面考证。
92 . 送考
1.亦作"送考"。 2.送考生参加考试。 3.送交考问。
93 . 岁考
1.古代每年对官吏政绩的考核。 2.明代提学官和清代学政,每年对所属府﹑州﹑县生员﹑廪生举行的考试。分别优劣,酌定赏罚。凡府﹑州﹑县的生员﹑增生﹑廪生皆须应岁考。
94 . 统考
在一定的范围内统一组织的入学招生考试、会考等:全市统考合格。
95 . 亡考
1.先父,去世的父亲。
96 . 详考
1.详细考查。
97 . 文考
1.周文王死后﹐武王颂之为文考。后用为帝王亡父的尊称。
98 . 推考
1.追究考查。 2.推求考察;推求查考。
99 . 武考
1.科举制度中的武科考试。
100 . 下考
1.科举考试或官吏考绩列为下等。 2.考察臣下。
101 . 文献通考
书名。宋元之际马端临著。三百四十八卷。记载上古到南宋宁宗时历代典章制度沿革。体例仿杜佑《通典》,但分类更细,计有田赋、钱币、户口等二十四门。
102 . 王考
1.对已故祖父的敬称。 2.对已故父亲的敬称。
103 . 五考
1.唐宪宗时,规定谪贬的官员须经五次考核方可调任。
104 . 小考
1.古代三年一次的考绩。 2.旧时童生应县试﹑生员应学政府考的俗称。 3.各级学校的临时测验或期中考试。 4.特指清廷对宗室成员掌握满语及弓马术的考试。 5.谓简略的考证。
105 . 显考
1.古代称高祖。 2.古代对亡父的美称。元以后专称亡父为显考。
106 . 县考
1.即县试。
107 . 系考
1.拘留拷问。
108 . 先考
1.《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后以"先考"称亡父。亦以"先考"称别人的亡父。
109 . 校考
1.核实考察。 2.唐代官名。属吏部,主管考核官员功过。
110 . 宪考
1.即显考。指亡父。
111 . 研考
1.研究考查。
112 . 宣考
1.普遍推求。
113 . 信考
1.确考,清楚地证明。
114 . 选考
1.科举考试中的殿试。
115 . 询考
1.询问察访。
116 . 讯考
1.亦作"讯栲"。 2.拷问﹔刑讯。
117 . 翼考
1.语出《书.大诰》:"厥考翼,其肯曰予有后,弗弃基。"孔传:"其父敬事创业,而子不能继成其功,其肯言我有后﹑不弃我基业乎?"后以"翼考"为先父之美称。
118 . 夷考
1.考察。
119 . 引考
1.长寿。
120 . 杂考
1.犹会审。 2.《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的一个小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