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雪组词
  4. 【雪】在中间组哪些词

【雪】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傲凌霜

    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 2 . 傲欺霜

    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 3 . 抱向火

    向火:烤火。抱着雪烤火。比喻做法和目的不一致,不能解决问题。

  • 4 . 冰寒

    像冰雪一样寒冷。比喻冷酷无情。

  • 5 . 冰魂

    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洁白。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

  • 6 . 冰肌

    比喻身心洁白,没有污点。

  • 7 . 冰肌

    像冰一样的肌肤。形容女子洁美的体肤。

  • 8 . 报怨

    报:报复;雪:洗刷。报怨恨,洗刷耻辱。

  • 9 . 白皑皑

    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 10 . 白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篇名。唐代岑参作。当时作者在边塞充当幕官。诗中描写了边塞风雪的奇特壮观,是盛唐边塞诗中的名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等名句,历来为人传诵。

  • 11 . 白

    1.古迹名。故址在今湖北钟祥城西。

  • 12 . 白难和

    白雪:指楚国一首歌曲名。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艺术。

  • 13 . 白阳春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14 . 报仇

    指报复冤仇,洗刷耻辱。

  • 15 . 报仇

    雪:洗刷掉。报冤仇,除仇恨。

  • 16 . 报雠

    报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参见“报仇雪恨”。

  • 17 . 抱怨

    报:报复。雪:洗刷掉。报怨恨,雪耻辱。

  • 18 . 冰天

    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 19 . 冰天

    形容极为寒冷。

  • 20 . 冰天

    到处是冰和雪。指严寒地区。

  • 21 . 冰瓯

    瓯:水盂;椀:水碗。晶莹透亮的水盂,纯净洁白的水碗。指质地纯净的洗涤毛笔的工具。

  • 22 . 冰消

    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 23 . 冰聪明

    比喻人聪明非凡。

  • 24 . 冰

    1. 指哈尔滨冰雪节,于每年哈尔滨冰灯游园会的第一天(1月5日)开幕,展出大量精美的冰灯、冰雕作品。

  • 25 . 冰

    1.喻指破漏的房屋。

  • 26 . 冰严寒

    严寒:极度寒冷。冰天雪地,天气寒冷。

  • 27 . 冰柱

    原为唐朝刘义的两首诗名。后用以赞美别人的诗文优美。

  • 28 . 兵不

    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 29 . 步履穿

    形容人穷困潦倒。

  • 30 . 曹

    清代小说家。名fe21,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祖籍辽阳。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自曾祖起三代为江宁织造。雍正初年,其父被免职下狱,家产被抄没,从此家道中落。代表作长篇小说《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历时十年,未及完成。今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

  • 31 . 打

    1.团雪成球而互相投击为戏。

  • 32 . 担塞井

    挑雪去填塞水井。比喻徒劳无功。

  • 33 . 担填河

    挑雪去填塞河。比喻徒劳无功。

  • 34 . 担填井

    挑雪去填塞水井。比喻徒劳无功。

  • 35 . 大纷飞

    纷:多而杂乱。雪片大量飘落的样子。形容雪下得大。

  • 36 . 大

    1.在四川省西部。属横断山脉。南北走向。大渡河﹑雅砻江分水岭﹐海拔5000米左右﹐主峰贡嘎山(7556米)有现代冰川。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曾经此山。

  • 37 . 大山脉

    在四川西部。属横断山脉。大渡河和雅砻江的分水岭。海拔4000~5000米。主峰贡嘎山(7556米),为横断山脉最高峰。川藏公路通过折多山口。

  • 38 . 斗

    1.亦作"斗雪红"。 2.月季花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月季花》。

  • 39 . 飞鸿

    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同“飞鸿印雪”。

  • 40 . 风花

    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

  • 41 . 风花

    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 42 . 风交加

    风和雪同时袭来。

  • 43 . 风夜归人

    话剧剧本。吴祖光作于1942年。法院院长的姨太太玉春不愿过寄生生活,立意寻求真正的自由幸福。后与京剧名伶魏莲生相爱并相约出走。事败,魏被驱逐出境,玉春被送给盐运使任洒扫之役。二十年后,两人来到当年定情处,未及晤面,莲生死于风雪中,玉春则不知所往。

  • 44 . 冯

    诗人,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浙江义乌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主编或参加编辑左联刊物。1934年参加长征。后到上海,支持鲁迅的文学活动。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并主持《鲁迅全集》的注释出版工作。著有诗集《真实之歌》、论文集《鲁迅论及其他》等。有《雪峰文集》。

  • 45 . 滚

    在雪地上玩的一种游戏,滚动成团的雪,使体积越来越大。也用于比喻。

  • 46 . 各人自扫门前,莫管他家瓦上霜

    比喻每人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

  • 47 . 各人自扫门前,莫管他人瓦上霜

    莫管:不要管。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48 . 各拉丹冬

    唐古拉山脉主峰。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在青海省西南部。为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典型角峰。海拔6621米。终年积雪,有冰川分布。长江源流沱沱河发源于其西南侧。

  • 49 . 鸿

    1.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鸿飞那复计东西。"后因以"鸿雪踪"比喻往事的痕迹。

  • 50 . 鸿飞

    用以指世事变易。

  • 51 . 鸿泥

    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同“鸿爪雪泥”。

  • 52 . 鸿爪

    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

  • 53 . 滑

    滑雪时固定在滑雪鞋上的长条形薄板,前端稍微翘起。

  • 54 . 滑

    滑雪运动时穿着的服装。设计时需考虑运动员手臂的舞动和腰部的回旋等因素。上装为防水防风衣、毛皮领围的毛线上衣、毛皮外套(夹克式);下装为裤脚细窄的滑雪裤,也有连衣衫裤。配件有滑雪帽、发带、皮革手套、毛线袜子、太阳镜等。选用具有防水、防风、保温和伸缩性的面料。

  • 55 . 滑

    〈方〉一种像夹克的冬季上衣,原多为登山、滑雪时所穿,所以叫滑雪衫。

  • 56 . 滑运动

    借助滑雪板、滑雪杖或其他器具在雪地上进行的各种滑行运动。有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跳台滑雪、花样滑雪、现代冬季两项、军事滑雪、雪橇运动、北欧两项滑雪、高山两项、三项全能等项目。

  • 57 . 积

    1.伞形科多年生草本。茎细长匍匐﹐节节生根。叶肾圆形﹐基部心形。夏季开淡红紫色小花﹐伞形花序。果实扁圆形。全草入药﹐有利尿除湿﹑活血祛瘀的功效。又称落得打。

  • 58 . 积封霜

    形容操守高洁坚贞。

  • 59 . 积囊萤

    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见《尚友录》卷四。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见《晋书·车胤传》。形容刻苦攻读。

  • 60 . 皎

    1.骏马名。色白如雪﹐故名。

  • 61 . 理枉

    滞:滞狱,长期积压难以判决的疑案。辩白冤案,洗雪滞狱。

  • 62 . 立程门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 63 . 立求道

    旧指恭敬虔诚地求道。

  • 64 . 刘

    作曲家。四川铜梁人。1930年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1939年起在重庆音乐院任教。建国后历任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作有歌曲《长城谣》,《流亡三部曲》之二《离家》、之三《上前线》等一百三十余首,钢琴曲《中国组曲》以及话剧《屈原》的配乐等。

  • 65 . 林海

    长篇小说。曲波作。1957年发表。解放战争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团参谋长少剑波奉命率领一支武装小分队,深入东北的林海雪原,消灭盘踞在那里的土匪。他们战胜重重天险,发动群众,取得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的胜利,最终全歼顽匪。小说情节惊险,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

  • 66 . 露钞

    指勤于收辑抄录,昼夜寒暑不停。

  • 67 . 露纂

    指勤于收辑抄录,昼夜寒暑不停。同“露钞雪纂”。

  • 68 . 彭

    中国无产阶级军事家。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到中央革命根据地,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师政委、师长,江西军区政委。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长,新四军第六支队司令员兼政委、第四师师长,淮北军区司令员。1944年9月,在指挥战斗时牺牲。

  • 69 . 啮餐毡

    比喻困境中的艰难生活。

  • 70 . 啮吞毡

    指为坚持气节而过艰苦的生活。

  • 71 . 骑驴风

    用为苦吟的典故。同“骑驴索句”。

  • 72 . 赛欺霜

    欺:超过。比雪冷,比霜寒。比喻表情冷漠、严峻。

  • 73 . 瑞霏霏

    指预兆丰年的大雪纷飞。

  • 74 . 瑞兆丰年

    瑞:吉利的。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

  • 75 . 融天气

    1. 足以融化冰雪的温暖天气;天气暖和到融化冰雪的时期。

  • 76 . 霜鬟

    1.白发。

  • 77 . 束量珠

    1.旧时对盐政的美称。

  • 78 . 松道人

    1.元代书画家赵孟俯之号。

  • 79 . 霜颅

    1.谓发白须白。

  • 80 . 挑填井

    比喻劳而无功。

  • 81 . 踏

    1.四蹄皆白的马。

  • 82 . 踏寻梅

    1.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或曰:'相国(指郑綮)近有新诗否?'对曰:'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盖言平生苦心也。"明程羽文《诗本事.诗思》:"孟浩然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后因以"踏雪寻梅"形容文人雅士赏爱风景苦心作诗的情致。

  • 83 . 踢乌骓

    1.良马名。以其四蹄皆白﹑通身乌黑,故名。

  • 84 . 团

    1.乐曲名。唐蔡南史等作。

  • 85 . 卧眠霜

    睡卧在霜雪之上,比喻艰苦的流浪生活。

  • 86 . 洗逋负

    洗雪:队掉;逋负:旧欠,引伸为旧恨。报仇雪恨,以偿夙愿。

  • 87 . 无表王章

    1.汉成帝时,帝舅大将军王凤专权。京兆尹王章上表谏帝疏远王凤,不听,后章为凤构陷致死。见《汉书.王章传》。后以"无表雪王章"为诤臣直谏冤死之出典。

  • 88 . 压求油

    比喻难以作到的事。

  • 89 . 香

    1.江苏省吴县邓尉山多梅,花时,满山盈谷﹐香气四溢,势若雪海。清康熙时江苏巡抚宋荦题"香雪海"三字摩崖,遂为邓尉别名。名著吴下。 2.泛指梅花盛开的梅林。

  • 90 . 以贱

    1.谓以轻贱之物擦拭贵重之物。

  • 91 . 姚

    作家。河南邓州(今市)人。曾主编《风雨》周刊。建国后历任上海大夏大学教授、湖北省文联主席。著有短篇小说集《差半车麦秸》,长篇小说《重逢》、《长夜》、《李自成》等。

  • 92 . 萤窗

    为勤学苦读的典实。

  • 93 . 萤灯

    指勤学苦读。同“萤窗雪案”。

  • 94 . 咏之才

    表示人有卓越的文学才能。多指女子。

  • 95 . 咏之慧

    用来赞许能赋诗的女子。

  • 96 . 映读书

    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 97 . 映囊萤

    形容夜以继日,苦学不倦。

  • 98 . 云起

    如云兴起,如雪飘飞。比喻乐曲悠扬,变化有致。

  • 99 . 袁

    越剧演员。浙江嵊县(今嵊州)人。女。十一岁学艺,演正旦。1942年起在上海致力于越剧改革。1945年组建雪声剧团,演出越剧《祥林嫂》。唱腔旋律淳朴,表演细腻。擅演《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等剧。历任华东戏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越剧院院长、中国剧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 100 . 玉龙

    又称“玉龙山”。在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城西北。为横断山脉云岭主峰,由十二座山峰组成。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峰顶终年积雪。山坡多云南松、冷杉等林木,每当春秋季节,风景秀丽,百花齐放。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 101 . 咤

    1.广东海南岛一带地暖不见雪,若见雪则以为奇,故有咤雪洲之称。

  • 102 . 紫

    1.中成药名。原名"紫雪"。由寒水石﹑石膏﹑磁石﹑升麻﹑羚羊角﹑青木香﹑犀角﹑沉香﹑丁香﹑甘草﹑硝石﹑朴硝﹑朱砂﹑麝香等制成。功能镇惊安神,清心开窍,适用于热病烦躁等症。见唐孙思邈《千金翼方》﹑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五.朴消》。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