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草组词
  4. 【草】在中间组哪些词

【草】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八公

    将八公山的草木视为敌人。形容心情极为紧张和恐惧。

  • 2 . 八公山上,木皆兵

    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 3 . 白黄云

    形容边塞秋季的荒凉景象。

  • 4 . 不弃

    草昧:原始,未开化。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用作谦词。

  • 5 . 百权舆

    权舆:草木萌芽状态。指花草萌芽,春天到来。

  • 6 . 百

    1.灶额及烟炉中的墨烟。

  • 7 . 碧舅茵

    绿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铺着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息的的草地。

  • 8 . 碧如茵

    绿油油的草好象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

  • 9 . 本纲目

    本草学、博物学巨著。明代李时珍撰成于1578年。共五十二卷。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其中植物药一千零九十四种,其余为矿物和其他药。书中附有药物图一千一百零九幅,方剂一万一千零九十六首。被译成多种外文,流传海外。

  • 10 . 兵马不动,粮先行

    作战时兵马还没出动,军用粮草的运输要先行一步。后泛指行动前须作好准备工作。

  • 11 . 兵马未动,粮先行

    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 12 . 拨寻蛇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 13 . 拨瞻风

    比喻善于观察事物。

  • 14 . 刬除根

    犹斩草除根。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 15 . 铲除根

    铲:消灭;除:去掉。除草时要连根除掉。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 16 . 剗除根

    犹斩草除根。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 17 . 春闯堂

    莆仙戏剧目。陈仁鉴(执笔)、柯如宽、江幼宋据旧本《邹雷霆》改编。吏部尚书之子吴独在华山调戏相国小姐李半月,薛玫庭路见不平,上前阻拦,混乱中薛仆打死吴独。知府胡进欲将薛杖毙,李的丫环春草闯入公堂,伪称薛是相府女婿,又说服半月认薛为未婚夫,再设计改动相国书信内容,使薛、李弄假成真,结为夫妻。

  • 18 . 打

    1.契丹官兵以牧马为名,四出劫掠,充为军饷,俗称打草谷。

  • 19 . 打惊蛇

    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 20 . 打蛇惊

    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

  • 21 . 寸不留

    连小草也不留下。比喻搞得精光,一无所剩。

  • 22 . 寸不生

    寸草:一点儿草。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亦形容灾情严重。

  • 23 . 寸春晖

    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

  • 24 . 寸衔结

    比喻虽然力薄,亦当感恩图报。

  • 25 . 椿庭萱

    1.指父母。

  • 26 . 灯

    1.芏草织的席子。

  • 27 . 稻

    童话。叶圣陶作。1922年发表。稻草人替老妇人看守稻田,但它看到禾苗被蝗虫糟蹋却毫无办法。同时它又看见一个渔妇为了生计而丢下生病的孩子上岸拉罾。它还看见一个被丈夫卖掉的妇人被迫投河自尽。它的心碎了,终于昏倒在田里。

  • 28 . 杜甫

    在四川省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原宅中唐后废,北宋时重建茅屋,建园立祠。有大廨、诗史堂、工部祠等建筑。1954年建杜甫草堂纪念馆,1985年建博物馆。已辟为园林,面积约20公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9 . 点

    1.指建筑设计图。

  • 30 . 恶

    1.粗劣的饮食。

  • 31 . 风兵

    犹言草木皆兵。

  • 32 . 风驰

    比喻强大的势力能制服一切。同“风行草靡”。

  • 33 . 风声鹤唳,木皆兵

    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 34 . 芳天涯

    话剧剧本。夏衍作于1945年。教授尚志恢与妻子石咏芳感情不合,后在老友孟文秀家,与孟的侄女小云产生感情。咏芳发现他们的关系后,恳求小云帮助;孟文秀也规劝志恢。于是两人中断关系,小云加入了战地服务队。

  • 35 . 芳鲜美

    鲜美:鲜嫩美丽。芳草鲜嫩美丽。

  • 36 . 赋得古原送别

    诗篇名。唐代白居易作。唐时命题作诗,题前加“赋得”二字。诗前四句写古原之草,后四句将其与送别主题结合。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出了生命力量的顽强和事物盛衰循环的哲理,历来为人传诵。

  • 37 . 风吹

    风稍一吹,草就摇晃。比喻微小的变动。

  • 38 . 干

    1. 聚集的干草垛。

  • 39 . 丰长林

    ①茂草高林。 ②指隐逸之地。

  • 40 . 风烛

    风中之烛易灭,草上之露易干。比喻人已衰老,临近死亡。

  • 41 . 风向

    偃:卧倒,倒伏。风一吹草就倒下。比喻庶民被德教感化而顺从君主。也比喻有声望的人言行影响世态俗情。

  • 42 . 风行

    比喻有声望者的言行影响世态俗情。同“风行草偃”。

  • 43 . 风行

    比喻强大的势力能制服一切。

  • 44 . 风行

    偃:倒伏。风一吹草就倒下。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

  • 45 . 富贵头露

    富贵不可能长久,好像草上的露水一样。形容人事无定。

  • 46 . 呼伦贝尔

    1. 一名巴尔嗄高原。在内蒙古东北部、大兴安岺西边、内蒙古高原的东北的高地,东高西低。由呼伦湖、贝尔湖在该地区,故名。草原广阔,便于发展畜牧业,湖泊盛产鱼类。

  • 47 . 浣花

    1.即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浣花溪畔,故名。

  • 48 . 黄

    1.亦称"黄葛峡"。 2.山峡名。在四川省。

  • 49 . 黄冠

    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

  • 50 . 黄冠

    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同“黄冠草服”。

  • 51 . 横不动,竖不拿

    1.同"横草不拈,竖草不动"。

  • 52 . 横不拿,竖不拈

    1.同"横草不拈,竖草不动"。

  • 54 . 横之功

    横草:把草踩倒。如同踩倒草那样的功劳。比喻功绩很小。

  • 55 . 黄

    1.黄草心织的布。

  • 56 . 积

    1.汉代上林苑池名。

  • 57 . 积屯粮

    积、屯:积存,储存。储存粮食和草料。指聚积战备物资。

  • 58 . 剪除根

    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生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 59 . 翦除根

    翦:“剪”的异体字,割断。割草要把草根彻底除掉。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 60 . 结

    1.昆虫名。亦称"结苇"。体形圆长,暗黑色,常缀叶片﹑小枝﹑树皮等为巢,被于体外而匐行。春季食茶﹑梅﹑樱﹑李等之嫩芽及叶。

  • 61 . 结衔环

    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 62 . 结之固

    结草:用草扎结而成。形容很不牢固,就象草扎的一样。

  • 63 . 藉枕块

    藉:垫衬。古时居父母之丧,坐卧在草垫上,枕着土块。形容悲痛欲绝。

  • 64 . 枯死骨

    1.见"枯骨死草"。

  • 65 . 科尔沁

    1.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草原,包括大兴安岭南段东侧的西辽河、霍林河、洮儿河流域。为温带南部半干旱草原地带。原为优质草原,后迅速沙化,一部分已退化为科尔沁沙地。

  • 66 . 粮多广

    比喻战备物资充足。

  • 67 . 潦塞责

    潦草:草率,不精密,不认真;塞:搪塞。形容做事敷衍了事,马马虎虎,不负责任。

  • 68 . 燎

    1.我国北方的一种民俗。农历年三十下午,到祖坟上烧纸,然后点燃谷秸,持回家中,意在引导"祖灵"回家过年。

  • 69 . 路上说话,里有人

    1.谓说话被人窃听。

  • 70 . 蔓荒烟

    蔓草:蔓生的野草;荒烟:空旷荒凉的原野上的雾气。比喻空旷偏僻,冷落荒凉。

  • 71 . 蔓难除

    蔓草:蔓延生长的草。蔓生的草难于彻底铲除。比喻恶势力一经滋长,就难于消灭。

  • 72 . 绿如茵

    绿油油的草好象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 73 . 龙

    1.即龙爪书。

  • 74 . 落为寇

    寇:盗贼。旧指逃入山林做强盗。

  • 75 . 落花芳无寻处

    比喻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已经过去。

  • 76 . 闾巷

    闾巷:街巷。比喻民间乡野地方。

  • 77 . 茅封

    茅:茅草;封:封闭;长:生长。长满茅草。形容野草丛生的荒凉景象。

  • 78 . 毛

    1.用稻草或破布等为原料制成的一种纸。质地粗糙。

  • 79 . 茅屋

    用茅草修建的房子。形容住宿条件简陋。

  • 80 . 皮

    1.粤港等地在冬季出售皮毛服装﹐在夏季出售草席等货物的商行﹐称皮草行。

  • 81 . 嫩怕霜霜怕日

    比喻你欺侮别人,还会被比你更恶的人欺侮。

  • 82 . 潘帕斯

    又称“潘帕斯平原”。一般指阿根廷中、东部的大平原。“潘帕斯”一词原意为“没有树木的大草原”。面积76万平方千米。地势平展,从西北向东南缓倾。大部分已开垦为农田和牧场。阿根廷人口的三分之二,以及工业生产和谷物、肉类出口的80%均在此。

  • 83 . 排

    1.即排草。

  • 84 . 蒲毛窝

    1.一种蒲草编成的深帮圆头鞋子,里面杂有鸡毛﹑芦花等物,宜于雪地行走。

  • 85 . 墙头一棵,风吹两边倒

    1.亦作"墙头一棵草,风吹两边倒"。 2.喻人无主见或立场,一味顺随外界情势而变换态度。

  • 86 . 惹拈花

    惹:招引,挑逗;草、花:比喻好;拈:捏。比喻男女调情。多指调戏妇女。

  • 87 . 惹沾风

    比喻迷恋女色,与配偶以外的女性发生暖昧关系。

  • 88 . 惹沾花

    比喻男女调情。多指调戏妇女。同“惹草拈花”。

  • 89 . 惹粘花

    惹:招引。比喻随处迷恋于不正当的男女情爱。

  • 90 . 秋人情

    秋草逐日黄枯。比喻人情日益冷落衰败。

  • 91 . 瑞

    1.茶的美称。唐杜牧《题茶山》诗有"茶称瑞草魁"之句,后因称茶为"瑞草魁"

  • 92 . 青

    1.峒名。峒在青草山上。

  • 93 . 青

    1.湖名。古五湖之一。亦名巴丘湖﹐在今湖南省岳阳市西南﹐和洞庭湖相连。因青草山而得名。一说湖中多青草﹐冬春水涸﹐青草弥望﹐故名。唐宋时湖周二百六十五里﹐北有沙洲与洞庭湖相隔﹐水涨时则与洞庭相连﹐诗文中多与洞庭并称。

  • 94 . 青

    1.山名。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东南。青草湖因此而得名。

  • 95 . 青

    1.指岭南春夏之交时所生的瘴气。

  • 96 . 人非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同“人非木石”。

  • 97 . 视

    1.古代学士院起草或修正诏谕的地方。

  • 98 . 入

    1.五代前蜀禁止珍奇之物出口,其粗劣之物入中原,谓之"入草物"。

  • 99 . 热带稀树原气候

    又称“萨瓦纳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干湿季气候”。一般分布在南北纬5°~15°之间。全年气温较高,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8°c以上。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有明显的干湿季。主要出现在非洲、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

  • 100 . 人生一世,生一春

    一生一世像草生一春一样非常短暂。

  • 101 . 人生一世,生一秋

    一生一世像草生一秋一样非常短暂。

  • 102 . 如泣

    芥:小草。就像仍掉一根小草那样。形容毫不在意。

  • 103 . 三顾

    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同“草庐三顾”。

  • 104 . 视如

    芥:小草。看作象泥土,小草一般轻贱。比喻极端轻视。

  • 105 . 霜行宿

    指在霜露中行走,草野中息宿。形容奔波劳苦。

  • 106 . 衰寒烟

    衰草:衰败的野草;寒烟:空旷荒凉的原野上的雾气。比喻空旷偏僻,冷落荒凉。

  • 107 . 踏破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1.见"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 108 . 万木

    康有为讲学场所。1891年创立于广州长兴里。办学宗旨是培养兼通中西学说、德智体多方面发展的人才。招收有一定文化水平且有志于维新的青年。开设义理之学、考据之学、经世之学、文字之学四种课程。学生有陈千秋、梁启超、麦孟华、徐勤等,后成为戊戌变法运动的重要人物。1898年停办。

  • 109 . 通

    1.用通草(通脱木)制作的花。

  • 110 . 天造

    ①指天地之始,万物草创于混沌蒙昧之中。 ②指草创之时。

  • 111 . 铜驼

    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同“铜驼荆棘”。

  • 112 . 锡林郭勒原自然保护区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以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沙地疏地草原为主要保护对象,在温带草原区中有较强典型性和代表性。

  • 113 . 香美人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 114 . 香

    1.香精的一种。存在于某些植物中,现在多由人工合成。用于化妆品和食品。也叫香兰素。

  • 115 . 削除根

    犹斩草除根。指从根本上消除祸患。

  • 116 . 小在歌唱

    副题为《悼女共产党员张志新烈士》。诗歌。雷抒雁作。1979年发表。诗作选择“小草”作为贯穿全诗的形象,歌颂张志新在邪恶面前坚持真理、大义凛然的崇高品质,表达了对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极度憎恶。诗中大量运用排比句式,气势澎湃。

  • 117 . 萱忘忧

    传说食萱草能令人忘忧,指想法解忧。

  • 118 . 瑶奇花

    指仙境中的花草。

  • 119 . 瑶琪花

    ①仙境里的花草。 ②珍贵奇异的花草。亦作“瑶草琪葩”。

  • 120 . 一一木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