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智组词
  4. 【智】开头能组哪些词

【智】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 即弱智。

  • 2 .

    1.佛教语。谓智慧遍照。 2.泛指智慧明察。

  • 3 .

    对公元前5世纪中叶到前4世纪一批以传授知识为职业的古希腊哲学家的统称。他们传授论辩、修辞和语法等技能,并在哲学上提出一些较有影响的观点。由于他们能辩善言以及少数智者有诡辩倾向,因而智者在历史上又成为诡辩论者的同义词。

  • 4 . 者见,仁者见仁

    指对待同一问题,其见解因人而异,各有道理。

  • 5 . 者千虑,必有一失

    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

  • 6 . 者千虑,或有一失

    指聪明人对问题深思熟虑,也难免出现差错。

  • 7 . 周万物

    天下万物无所不知。形容知识渊博。

  • 8 .

    1.谓智慧圆妙,明达事理。

  • 9 . 珠在握

    智珠:佛教指本性的智慧。比喻具有高深的智慧并能应付任何事情。

  • 10 .

    1.谓智慧能明察一切,如烛照物。

  • 11 .

    1.聪慧敏达。

  • 12 .

    1.佛教语。谓照破迷暗的智慧之光。

  • 13 .

    1.智士聚积之处。 2.佛教指实证真理的境界。

  • 14 .

    1.犹智算,智数。

  • 15 .

    1.谓明智而有器量。 2.佛教语。梵语的意译。意为"大智慧到彼岸"。

  • 16 .

    1.智虑短浅;见识浅薄。

  • 17 . 短汉

    1.犹笨人。

  • 18 . 多星

    1.《水浒传》中足智多谋的人物吴用的绰号。后用以泛指足智多谋的人。

  • 19 .

    1.智术能法。谓通晓术与能行法治。

  • 20 .

    1.谓善于料事而又明哲自保。

  • 21 .

    1.指心。古人以为心是思维的器官。见《素问.灵兰秘典论》。

  • 22 .

    1.用于占卜的龟甲兽骨。

  • 23 .

    1.巧诈;巧饰。

  • 24 .

    1.佛教语。智慧光。 2.泛称智慧的光芒。

  • 25 .

    1.见"智慧"。

  • 26 .

    指人辨析判断和发明创造的能力:人民的智慧|这要靠大家的智慧。

  • 27 . 慧的痛苦

    剧本。俄国格里鲍耶陀夫作于1824年。从国外游学归来的贵族青年恰斯基具有进步思想,为贵族社会所不容,乃至被诬为“疯子”。恰斯基当众揭露了贵族社会的腐朽虚伪后愤然离去。

  • 28 . 慧光

    1.佛教语。谓能照破一切迷暗的大智慧。亦用以称佛。

  • 29 . 慧海

    1.佛教语。比喻智慧广大,佛法无边。

  • 30 . 慧火

    1.佛教语。谓智慧如火,能烧尽一切烦恼。

  • 31 . 慧剑

    1.佛教语。比喻能断除烦恼的智慧。

  • 32 .

    1.亦作"智惛"。 2.神智迷乱;胡涂。

  • 33 . 昏菽麦

    指智力不能辨认豆麦。形容无知。

  • 34 .

    1.见"智昏"。

  • 35 .

    1.见"智慧火"。

  • 36 .

    1.计谋;智谋。

  • 37 .

    1.智慧与见识。

  • 38 .

    1.见"智慧剑"。

  • 39 .

    1.才智与鉴识。

  • 40 .

    1.足智多谋的将领。

  • 41 .

    1.犹狡黠。

  • 42 .

    1.犹智育。

  • 43 . 尽能索

    索:竭尽。智慧和能力都已用尽。

  • 44 .

    1.明智与器量。

  • 45 .

    1.佛教语。指能破除迷暗的智慧。

  • 46 . 均力敌

    指双方的智略或势力旗鼓相当。

  • 47 .

    ①才智和勇力:不知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单靠一二个人的智力是不够的。 ②也称“智能”、“智慧”。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心理学家对智力有各种不同的解释。较多的人认为,智力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能力,其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

  • 48 . 力测验

    对人的智力水平的测量。心理测验之一。通常根据对一个大样组的受试者的测试结果,得出各年龄的平均分数或常模,制定标准化的量表,用智龄或智商来表示智力水平。国际上常用的个人智力测验主要有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 49 . 力开发

    培养人的智力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活动。基本内容是提高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主要途径是通过教育。智力开发离不开必要的智力投资。

  • 50 . 力劳动

    1.脑力劳动。

  • 51 . 力落后

    也称“智力低下”、“精神发育迟缓”。由某些疾病或其他因素导致智力发展在平均水平以下的状态。由智商、社会适应能力、开始于十六岁或十八岁以前三个指标决定。最轻的称为“低能”,最重的称为“白痴”。

  • 52 . 力投资

    用于智力开发,使人们获得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费用。主要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经费、教育事业的基本建设费用以及受教育者支付的学杂费用等。是一种对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的投资。有时亦指家庭用于子女智力开发的费用。

  • 53 .

    南美洲西南部国家。临太平洋。面积7418万平方千米。人口1403万(1994年)。首都圣地亚哥。南北长达4330千米,宽仅64~400千米,为世界最狭长的国家。在安第斯山脉西麓,多火山、地震。从北向南依次为热带沙漠、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经济以矿业为主体。铜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最前列。世界重要渔业国和鱼粉出口国。

  • 54 .

    1.计策,计谋。 2.智慧与气度。

  • 55 .

    “智力年龄”的简称,也称“心理年龄”。标志智力发展水平的以年龄为单位的尺度。每一年龄的智力,可用该年龄大部分儿童能完成的智力作业题来表示。某儿童在各年龄组完成作业题所得的智龄总和即该儿童的智龄。

  • 56 .

    1.智谋;谋划。 2.指智慧与思虑。

  • 57 .

    1.才智与谋略。

  • 58 .

    1.才智敏捷。

  • 59 .

    1.谓有智谋的名声。

  • 60 .

    1.才智谋略。

  • 61 .

    比喻多智谋的人。特指专为出谋划策的人:智囊团|智囊班子|他足智多谋,人称“智囊”。

  • 62 . 囊团

    又称“思想库”。指为国家领导人或政治家提供决策性意见和建议的专家学者团体。所提供的意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这些团体有的是官方的,有的是由领导人邀请组织的,有的是民间性的研究机构。在美国,著名的“智囊团”有对外关系委员会、兰德公司、胡佛研究所等。

  • 63 .

    1.智谋与才能。 2.指智力。

  • 64 . 能材料

    一种新型材料,由传感器或敏感元件等与传统材料结合而成。这种材料可以自我发现故障,自我修复,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优化反应,发挥控制功能。

  • 65 . 能卡

    把智能化集成电路蕊片嵌在塑料基片中封装而成的卡,外形跟磁卡相像,能够写入数据和存储数据,可以有条件地供外部读取。电叫集成电路卡。

  • 66 . 识者

    1.知识分子。

  • 67 .

    1.有智慧或有智谋的人。

  • 68 .

    1.指君主通晓控制和使用臣下的策略﹑手段。 2.才智与计谋;智慧与权术。

  • 69 .

    1.谋术;心计。

  • 70 .

    1.《论语.雍也》:"知者乐水。"谓智者达于物理,周流不滞,故乐水。"智水"为对水的一种美称。 2.灌顶之水。谓佛教密宗弟子入门时,本师用以灌洒头顶,以明诸佛护念的净水。见唐一行《大日经疏》卷八。亦泛指智慧。智慧能除无明火与热恼,故称"智水"。

  • 71 .

    1.犹智慧,才智。

  • 72 .

    1.古代寓言"愚公移山"中似智巧而实际不然的人物。见《列子.汤问》。

  • 73 .

    1.见"智算"。

  • 74 .

    1.亦作"智筭"。 2.犹谋划,计谋。

  • 75 .

    1.明智通达;智慧无碍。

  • 76 .

    1.智巧伪行。

  • 77 . 小谋大

    指能力低下而谋划很大。

  • 78 . 小言大

    指才智低下,说话口气却很大。

  • 79 .

    1.亦作"智效"。 2.智能足以担当;以智能效力。语出《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 80 .

    1.见"智効"。

  • 81 .

    1.犹理性。 2.佛教语。指真性。

  • 82 .

    1.才智;智谋。

  • 83 .

    1.指文化﹑科学的各门学科。

  • 84 .

    1.即智齿。

  • 85 . 以利昏

    智:理智;昏:昏乱,神智不清。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 86 .

    1.智谋;权谋。

  • 87 .

    1.智慧之船。鹢,水鸟;古画鹢首于船头,故亦称船为鹢。佛教谓智慧能渡众生出离生死苦海,故称。

  • 88 .

    陈、隋间书法家,僧人。名法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家于山阴永欣寺,人称永禅师。王羲之七世孙。擅正书、草书,时求书者多,门槛为破,遂裹以铁,号“铁门限”。所书《真草千字文》有墨迹、石刻本存世。

  • 89 . 勇出

    1.智谋与勇敢。

  • 90 . 勇兼全

    既有智谋,又有勇气,二者兼备。

  • 91 . 勇双全

    又有智谋,又很勇敢。

  • 92 .

    1.谓智慧的运用。

  • 93 .

    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受教育者智力的教育。中国学校智育的基本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系统、全面的现代化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 94 . 圆行方

    圆:圆满,周全;方:端正,不苟且。知识要广博周备,行事要方正不苟。

  • 95 .

    1.智慧的钥匙。佛教谓智慧能解疑难,故称。

  • 96 .

    1.巧诈。

  • 97 .

    1.谓缺乏智慧。

  • 98 .

    1.机智而能应变。

  • 99 .

    1.见"智辩"。

  • 100 .

    1.亦作"智辨"。 2.聪慧与口才。 3.指巧辩。

  • 101 .

    1.才智。智慧和才能。

  • 102 . 藏瘝在

    指贤人隐遁,病民之臣在位。

  • 103 .

    1.政府中管理文化教育的部门。

  • 104 .

    1.聪明的策略;妙策。

  • 105 .

    1.巧慧奸邪。

  • 106 .

    1.智谋之臣。

  • 107 . 齿

    1.口腔中的最后面的臼齿,一般在十八岁到三十岁才长出来,有些人的智齿终生长不出来。也叫智牙。

  • 108 .

    1.龙的别名。

  • 109 . 能武器

    具有人工智能的武器,通常由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知识库系统、辅助决策系统和任务执行系统等组成。能够自行完成侦察、搜索、瞄准、攻击目标和收集、整理、分析、综合情报等军事任务。

  • 110 .

    1.犹才具。

  • 111 .

    1.机谋与巧诈。 2.智慧与技巧。

  • 112 .

    1.雁的别名。

  • 113 . 穷才尽

    智能与才能已经穷尽。

  • 114 .

    1.仙女名。

  • 115 . 取威虎山

    京剧剧目。1958年,上海京剧院据曲波小说《林海雪原》并参考同名话剧改编,申阳生执笔。1946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剿匪小分队在少剑波率领下,进剿潜入威虎山的匪帮。侦察排长杨子荣伪装打入匪窟,与小分队里应外合,全歼群匪。

  • 116 .

    1.有智慧的人。 2.新人的分类名称。近十几年来,根据古人类学的研究,一般认为古人和新人没有种的差别,而只是亚种的差别;因此,古人和新人同属智人。称古人为早期智人;称新人为晩期智人。晩期智人通常也称作现代人。

  • 117 . 仁勇

    1.儒家提倡的三种德行。 2.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军人精神三要素。

  • 118 .

    1.智慧之刃。比喻敏锐的智力。

  • 119 .

    1.智慧,聪明。

  • 120 .

    1.佛教语。比喻超妙的大智慧。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