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司组词
  4. 【司】开头能组哪些词

【司】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看门的人。 2.看门;守门。

  • 2 .

    1.管理机器。引申为驾驭﹑操纵。 2.火车﹑汽车和电车等交通工具上的驾驶员。

  • 3 .

    1.管理典籍。 2.管理簿册。 3.唐代皇宫女官名。属尚仪院,掌四部经籍﹑笔札几案。

  • 4 .

    1.官署名。唐对比部的改称。掌财物出纳稽核。见《新唐书.百官志一》。

  • 5 .

    1.掌管舆马。 2.驾驭车马的人。 3.官名。唐代对驾部的改称。掌管舆马。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一﹑二》。

  • 6 .

    1.等候时机。司,通"伺"。

  • 7 .

    1.官名。《周礼》地官之属。主管督察吏民过失,选拔人才。唐门下省的谏官,有补阙﹑拾遗。宋太宗端拱初改补阙为左右司谏,掌讽谕规谏。元以后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四》。

  • 8 .

    1.主管边境防务的官员。

  • 9 .

    1.负责守卫阶陛。

  • 10 .

    1.习射时负责举旗以示箭之中否。

  • 11 .

    1.四司六局的省称。宋设四司六局掌管安排筵会,因借指宴席。

  • 12 .

    古代官名。管理工程事项。

  • 13 . 空不视涂

    司空:古代管理道路的官;涂:路;不视涂:不看道路。司空不察看道路。指放弃本职工作,玩忽职守。

  • 14 . 空见惯

    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 15 . 空图

    唐代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咸通年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后隐居中条山王官谷。诗论讲求“味外之旨”和“韵外之致”。有《二十四诗品》等诗论名篇。后人辑有《司空表圣文集》、《司空表圣诗集》。

  • 16 .

    古代官名。管理刑事。

  • 17 .

    1.官名。《周官.夏官》有司甲,魏以后有库部。唐初亦设库部,后曾改为司库,属兵部,掌兵器卤簿等。参阅《通典.职官五》。 2.官名。元置司库,属户部,掌财宝。清户部﹑王府亦分别置司库。参阅《清通典.职官二》﹑清昭槤《啸亭杂录.王府官员制度》。 3.团体的领导机构中主管财务的人。

  • 18 .

    1.指地方军事长官。语出《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2.谓担任地方军事长官。

  • 19 .

    1.官名。即司寇。 2.泛指司法机关。

  • 20 .

    1.指帝王出入时担任清道警戒的侍卫。

  • 21 . 笾执豆

    1.执持祭器。借谓掌握礼法。

  • 22 .

    1.官名。北周设置。主管对外重大交际礼仪。 2.官名。唐代对鸿胪寺的改称。掌管宾客凶仪之事及册诸蕃。参阅《通典.职官八》。 3.官名。唐宫内官,属尚仪局,掌宾客朝见等事。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三》。 4.负责接待宾客。

  • 23 .

    1.伺机捕捉;侦察捉拿。司,通"伺"。

  • 24 .

    1.官名。汉有仓曹史,主管仓库,为州郡的属官。北齐称仓曹参军。唐制,在府的称仓曹参军,在州的称司仓参军,在县的称司仓。宋废。参阅《通典.州郡下》。

  • 25 .

    1.负责征收钱粮赋税。册,黄册。

  • 26 .

    1.督察。司,通"伺"。

  • 27 .

    1.差役。

  • 28 .

    1.主管时令。 2.官名。唐代司天台之属官。掌知漏刻。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二》。

  • 29 .

    1.谓雄鸡报晓。 2.借指雄鸡。 3.官名。清钦天监的属官。犹唐代司天台的司辰。参见"司辰",参阅《清史稿.职官志二》。

  • 30 .

    1.谓主管世子品德教育。

  • 31 .

    1.官名。即司空。

  • 32 .

    1.职掌礼部。春官为礼部的别称,故云。 2.掌管春令的神。 3.指掌管春令。

  • 33 .

    1.介词的宾语。

  • 34 .

    1.谓司听察。指弹劾纠察。 2.官名。新莽设置。负责听察臣下过失。参阅《汉书.王莽传中》。

  • 35 .

    1.掌管炊事。

  • 36 .

    1.执掌;职掌。 2.有司;官吏。

  • 37 .

    1.报晓。

  • 38 . 的克

    1.[英stick]英语手杖的音译。

  • 39 .

    1.掌管有关土地人民的事务。

  • 40 .

    1.掌管典籍。指史官。 2.掌管刑典的官吏。

  • 41 .

    1.官名。光禄勋的别称。光禄勋,秦为郎中令,汉武帝时改此名。职权较广。唐以后专管皇室祭品﹑膳食及朝廷宴会。

  • 42 .

    1.犹董事长。

  • 43 .

    1.犹蠹役。害民的官吏。

  • 44 .

    1.谓掌管文教。相传古代宣布教化的人必摇木铎以聚众,故称。 2.古代军中负责击钲铎以传令的人。 3.春秋鲁国宫名。 4.天主教神父的正式品位职称。也称司祭。译自拉丁文Sacerdotes(单数作Sacerdos)。中国天主教最初音译"撒责尔铎德",简称"铎德",后来用儒家关于"施政教时振木铎"的说法,改为"司铎"。

  • 45 .

    1.亦作"司柁"。 2.掌舵。亦指掌舵的人。

  • 46 .

    1.官名。两汉有决曹﹑贼曹掾,主刑法。历代皆有。唐制在府曰法曹参军,在州曰司法参军。宋沿唐制,诸州置司法参军。元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七》。 2.星官名。 3.现指检察机关或法院依照法律对民事﹑刑事案件进行侦察﹑审判。

  • 47 . 法独立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不受其他任何机关或个人的干涉。以审判独立为核心。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 48 . 法机关

    广义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的统称。在我国,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司法部(局、科)。公安机关是治安机关,在处理刑事案件时参加司法工作。狭义专指国家的审判机关,即法院。

  • 49 . 法鉴定

    公安、司法机关为了查明案情,运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对有关的事物所作的鉴别和判断。包括法医鉴定(用于尸体、活体和来自人体的血液、毛发、各种分泌物、排泄物),司法精神病鉴定(检查当事人是否有精神病),司法理化鉴定(用于毒物、金属屑末、纤维、纸张、墨水、油漆、泥土等),刑事技术鉴定(用于痕迹、笔迹、枪弹、文书等),以及司法会计鉴定等。

  • 50 . 法心理学

    研究司法活动中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包括犯罪心理学、审判心理学、侦查心理学、民事调解心理学、律师心理学等。

  • 51 .

    1.指南车。 2.指示方向。 3.主管南方。

  • 52 .

    1.元明州县衙门里负责记录口供﹑管理案卷的文书部门,即六房中的刑房。 2.明代内廷各家私臣名。

  • 53 .

    1.谓掌管人们的错误﹑过失。 2.星宿名。

  • 54 .

    1.官名。即司理。 2.执法,断案。

  • 55 .

    1.管理城内街巷。 2.春秋官名。掌授宾馆与民居。

  • 56 .

    1.执法;主管狱讼刑罚。 2.官名。五代以来,诸州皆有马步狱,以牙校充马步都虞侯,掌刑法。宋太祖以为刑狱人命所系,当选士流任之。开宝六年秋,敕改马步院为司理院,以新进士及选人为之,掌狱讼勘鞠之事,不兼他职。元废。明时用为对推事的别称。 3.主持;掌管。 4.管事;董事。

  • 57 .

    1.亦作"司历"。 2.掌管历法之官。 3.掌管时历。

  • 58 .

    1.负责办理文书的小吏。

  • 59 .

    1.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汉武帝置司隶校尉,领兵一千二百人,捕巫蛊,督察大奸猾。后罢其兵,改察三辅﹑三河﹑弘农七郡。哀帝时称司隶,东汉复旧称,仍察七郡。魏晋以后沿用,唐废。参阅《通典.职官十四》。

  • 60 . 隶章

    1.《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载:新莽末年淮阳王刘玄起兵后,将北都洛阳,以刘秀兼代司隶校尉。刘秀置僚属,作文移与属县,从事伺察。一如旧章。三辅吏士东迎刘玄部队,及见司隶僚属,皆欢喜不自胜。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本谓恢复汉朝官仪服饰制度。后用以比喻帝室中兴,国土重光。

  • 61 .

    1.官名。隋为内官。 2.官名。元为盐场主管。 3.负责指挥所属军队的长官。 4.犹当令。

  • 62 . 令部

    1.军队首长实施作战指挥﹑管理训练等工作的机关。中国人民解放军团以上部队,均设有司令部。 2.借指首脑机关,指挥中枢。

  • 63 . 令塔

    1.旗舰上司令官发号施令的地方。设于舰只甲板前方最高处。

  • 64 . 令员

    1.中国人民解放军中负责军事方面各项工作的主管人员。

  • 65 .

    1.烧锅炉的工人。

  • 66 .

    1.官名。 2.星名。文昌宫第六星。 3.星名。下台司禄。 4.星名。《宋史·天文志三》:"司禄二星,在司命北,主增年延德,又主掌功赏﹑食料﹑官爵。" 5.神名。掌司人间禄籍。

  • 67 .

    1.官名。晋时置录事参军,为公府官,非州郡职,掌总录众曹文簿,举弹善恶。北周称司录参军,属相府;同时州之刺史有军而开府者亦置之。唐开元初改为京尹属官,掌府事。参阅《通典.职官十五》﹑王仲荦《北周六典》卷十。

  • 68 .

    1.历正的属官,专司春分﹑秋分。 2.泛指历法官。 3.谓由历法官颁布节气。

  • 69 .

    1.对有技艺的工匠﹑长工的尊称。

  • 70 . 更卒

    1.更夫。

  • 71 .

    1.对上司的尊称。 2.男司仪。

  • 72 . 公子

    1.方言。巫师。

  • 73 .

    1.官名。主管宫内之事,以阉人充任。

  • 74 .

    1.星名。属觜宿,共四星。

  • 75 .

    1.主管官员。 2.清代各部属官的通称。指部内各司的郎中﹑员外郎﹑主事以及主事以下的七品小京官。 3.属官对其长官的自称。

  • 76 .

    1.掌管锁钥。

  • 77 .

    1.见"司危"。

  • 78 .

    1.掌纠察群臣过失的官吏。 2.纠正过失。

  • 79 .

    1.古代传说的冬神。

  • 80 . 号员

    1.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管吹号的战士。

  • 81 .

    1.主管;主宰。 2.犹言宰衡。 3.负责评阅试卷。

  • 82 . 鸿

    1.复姓。汉有中大夫司鸿仪。见《通志.氏族四》。

  • 83 .

    1.掌管时令。

  • 84 .

    1.官名。汉魏以下有户曹掾,主民户。北齐称户曹参军。唐制:府称户曹参军,州称司户参军,县称司户。宋亦设司户参军,兼司仓之职。元废。参阅《通典.职官十五》﹑《旧唐书.职官志三》﹑《新唐书.百官四下》﹑《续通典.职官十五》。

  • 85 .

    1."司花女"的省称。

  • 86 . 花妓

    1.即司花女。

  • 87 . 花女

    1.唐颜师古《隋遗录》卷上:"长安贡御车女袁寶儿,年十五,腰肢纤堕,騃冶多态。帝宠爱之特厚。时洛阳进合蒂迎辇花……帝命寶儿持之,号曰司花女。"后用以指管理百花的女神。

  • 88 .

    1.掌管造化者;造物主。 2.掌管教化的官员。

  • 89 .

    1.官名。《周礼》天官之属,主管财政经济,及对群官政绩的考察。北周仿《周礼》官制,其天官府亦置司会中大夫。参阅《周礼.天官.司会》﹑王仲荦《北周六典》卷二。后世用为度支或仓部的别称。 2.掌管财务;担任度支职务。

  • 90 .

    1.司马的别称。

  • 91 .

    1.官名。明代六部都设有司务。清沿袭不改,除六部外,在理藩院﹑大理院等也设有此官。掌出纳文书及衙署内部杂务。其官署名司务厅。参阅《元史.职官志一》﹑《清文献通考.职官三﹑四》。 2.借用作对手艺工匠的尊称。

  • 92 . 务长

    1.连队中主管装备﹑物资﹑经费﹑伙食﹑卫生等后勤工作的干部。

  • 93 .

    1.保管物件的人。

  • 94 .

    1.明内侍官名,多由宦官担任。负责烧香等事宜。见《明史.职官志三》。 2.泛指负责烧香的人。

  • 95 .

    1.主管占候星象的官员。

  • 96 .

    1.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五刑之法。见《周礼.秋官.司刑》。后泛指主管法律刑罚的官。

  • 97 .

    1.官名。《周礼》夏官之属,主管功赏之事。北周因周制置司勋,掌六勋之事。隋置司勋侍郎,属吏部。唐宋改为郎中,明清称稽勋司,清末废。参阅《唐六典》卷二﹑《清通典.职官二》。 2.指杜牧。牧尝为司勋员外郎,故称。

  • 98 .

    1.明清时县学教谕的别称。明叶盛《水东日记》篇目有"蒋司训"。 2.指担任司训之职。

  • 99 .

    1.谓担任中书舍人。唐之中书舍人掌管诏令﹑侍从﹑宣旨﹑接纳上奏文表等事,故云。 2.宫中女官名。负责传宣圣旨。

  • 100 .

    1. 医院中专门负责付给患者药品的医务人员。

  • 101 .

    1.谓主管世子学业教育。 2.学官名。隋以后国子监置司业,为监内的副长官,协助祭酒,掌儒学训导之政。至清末始废。参阅《通典.职官九》﹑《续通典.职官九》﹑《清通典.职官六》。 3.指唐张籍。张籍仕终国子司业,故称。

  • 102 .

    1.主管夜间的报时。 2.借指鸡。

  • 103 .

    1.官名。《周礼.秋官》有司仪,负责接待宾客的礼仪。北齐有司仪署,隋唐因之,属鸿胪寺,掌凶礼丧葬之事。宋以后不设。明代之司仪主管陈设引奏礼仪,清废。参阅《通典.职官八》﹑《明史.职官志三》。 2.举行典礼时报告进行程序的人。 3.谓举行典礼或大会时报告进行程序。

  • 104 .

    1. 早期希伯来会堂中的神职人员,把希伯来经典译成当地口语。

  • 105 .

    1.相互应和。

  • 106 .

    1.犹职能。

  • 107 .

    1.官名。唐代对驾部的改称,掌舆马。属兵部。后泛指管车乘的官员。

  • 108 .

    1.掌管刑狱的官员。 2.元刑部设司狱司,明因之。清刑部亦置司狱,掌督狱卒。参阅《元史.百官志一》﹑《明史.职官志一》﹑《清史稿.职官志一》。

  • 109 .

    1.即司官。

  • 110 .

    1.主管打猎。 2.指主管打猎的人。

  • 111 .

    1.官名。负责考察天文。

  • 112 .

    1.负责制造。

  • 113 . 闸工

    1. 照料开关的人;使用开关的人(如在分类场地上)。

  • 114 .

    1.管事,管理人员。 2.执掌;掌管。

  • 115 .

    1.管银钱帐目的人。

  • 116 .

    1. 旧时负责财务工作的人。

  • 117 .

    1.职掌规谏﹑劝诫。

  • 118 .

    1.负责击鼓敲钲之事。

  • 119 .

    1.古代行乡饮酒礼或宾主宴会时的监礼者。

  • 120 .

    1.掌管政事的人。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