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结尾能组哪些词
1 . 白高帽
1.即白纱帽。
2 . 安全帽
1.施工或采矿时工人戴的帽子。用以防护头部,免受坠落的物件伤害。一般用柳条﹑藤芯或塑料制成。
3 . 白通帽
1.西式白色阔边的遮阳帽。
4 . 白纱帽
1.白纱制的高顶帽。自晋至南朝梁皇帝平时所戴。
5 . 八角帽
1.人民革命军队在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常戴的一种帽子。帽瓦前高后低﹐呈八角形﹐有帽檐﹐正前缀红星。
6 . 白帽
1.即白纱帽。 2.白色帽子。 3.白布帽。旧时丧服。俗称白包头。 4.指回民。回族戴白包帽﹐故称。 5.现代医务﹑饮食等行业的工作帽。
7 . 白宣帽
1.白色高帽。旧时迷信谓地府官吏所戴之帽。
8 . 钹帽
1.清代的钹形官帽。
9 . 裁帽
1.宋代公卿大吏至六曹郎中等官员所戴之帽。为席帽前檐加全幅黑纱并仅围为其半而成。
10 . 朝帽
1.上朝所用的礼帽。
11 . 鞭帽
1.唐开元﹑天宝年间妇女骑马时戴的胡帽。
12 . 便帽
日常戴的帽子(区别于‘礼帽’等)。
13 . 笔帽
(~儿)套着笔头儿保护笔的套儿。
14 . 草帽
1.用麦秆等编成的帽子。式样繁多,夏天多用来遮挡阳光。
15 . 侧帽
1.斜戴帽子。《周书.独孤信传》:"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后以谓洒脱不羁的装束。
16 . 翠帽
1.以翠羽为饰的车盖。
17 . 穿靴带帽
原指官员的打扮。现也比喻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生硬地加上公式化的套话。
18 . 穿靴戴帽
穿着衣服鞋帽的方式或习惯。比喻在写文章或讲话的前后硬加进一些例行的政治说教。
19 . 道帽
1.犹道巾。亦借指家居时所戴的便帽。
20 . 吹帽
1.《晋书.孟嘉传》:"九月九日,温(桓温)燕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着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后以"吹帽"为重九登高雅集的典故。
21 . 搭耳帽
1.古时的一种帽子。
22 . 短帽
1.轻便小帽。
23 . 戴帽
1.亦作"戴帽子"。 2.把帽子戴在头上。引申为于一物之上加以他物。 3.引申为在政治上或行为上给人定性。
24 . 貂帽
1.用貂皮制的帽子。
25 . 钉帽
钉的顶端,是承受锤打或旋转的部分。
26 . 顶帽
1.宋代的一种圆顶便帽。 2.清代区别官阶的有顶子的官帽。
27 . 鹅帽
1.亦作"鹅帽"。 2.鹅羽为饰的帽子。
28 . 汾阳帽
1.戏曲盔帽。俗称"文阳"。外形金地龙纹,缀有绒球和珠子,两旁为金色如意翅。剧中权势显赫的宰辅所戴,如京剧《逍遥津》中的曹操等。
29 . 风帽
①御寒挡风的帽子,后面较长,披在背上。 ②连在皮大衣、棉大衣等上面的挡风的帽子。
30 . 高屋帽
1.顶部高起的帽子。
31 . 高帽
1.即高屋帽。
32 . 高翅帽
1.帽名。帽翅高,故称。
33 . 高顶帽
1.帽名。
34 . 掼纱帽
〈方〉比喻因气愤或不满而辞职。
35 . 瓜拉帽
1.即瓜皮帽。
36 . 瓜皮帽
(~儿)像半个西瓜皮形状的旧式便帽,一般用六块黑缎子或绒布连缀制成。
37 . 好戴高帽
比喻喜欢别人吹捧,喜欢听奉承讨好的话。
38 . 官帽
1.官吏的制帽。与"便帽"相对。
39 . 冠帽
1.即帽子。
40 . 合欢帽
1.魏晋时流行的一种丝织帽子。
41 . 黄帽
1.黄颜色的帽子。 2.船夫。 3.借指船。
42 . 红黑帽
1.旧时地方官府的衙役戴红帽和黑帽,因用作衙役代称。
43 . 红缨帽
1.清代的礼帽。帽顶披红缨。冬春用暖帽,以缎为顶,以呢﹑绒或皮为檐;夏秋用凉帽,也叫纬帽,无檐,用纱或竹丝作胎,形如覆釜。有官职的外加花翎顶戴,以示官阶。
44 . 胡帽
1.唐代妇女骑马外出时所著不障面之帽。
45 . 回回帽
也称“礼拜帽”。回族的民间传统男帽。流行于全国各回族聚居区。是一种以白、黑色为主的无沿小圆帽。白色帽在春夏季戴用,用棉布或白线制作。黑色帽在秋冬季戴用,用呢绒或毛线制成。
46 . 火帽
1. 盛放爆炸品用来引爆其它炸药的纸或金属容器。
47 . 角帽
1.太平天国官员朝见或宴集时所戴的盔式礼帽。
48 . 巾帽
1.指头巾或帽子。
49 . 京式大帽
1.清末京官所戴的一种窄檐儿的礼帽。
50 . 军帽
1. 军人戴的帽子。
51 . 礼帽
跟礼服相配的帽子。
52 . 凉帽
夏天戴的遮挡阳光的帽子。
53 . 螺丝帽
1.螺母的俗称。参见"螺母"。
54 . 螺栓帽
1.即螺丝帽。也称螺母。
55 . 辽东帽
1.三国魏管宁学行皆高,避乱辽东,"常着皂帽,布襦褲",拒绝征聘,甘守清贫。事见《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后以"辽东帽"指清高的节操。
56 . 柳条帽
用柳条编成的安全帽,轻而结实。
57 . 龙山落帽
在龙山上被风吹掉了帽子。形容人气度恢宏,临乱不惊。
58 . 旅游帽
旅游时戴用的帽子。款式多样。夏季旅游帽,前帽檐多为有色塑料硬片,帽顶透空或用稀薄材料制成,具有通风、透凉、降温的功能。春、秋季旅游帽,多为斜纹组织的布料制成,帽顶呈流线般圆弧型,饰有对比色的装饰线条,帽檐很长。
59 . 落帽
1.《晋书.孟嘉传》:"﹝嘉﹞后为征西桓温参军,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燕龙山,寮佐毕集。时佐吏并着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着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后因以"落帽"作为重九登高的典故。
60 . 鹿皮帽
1.即鹿皮冠。
61 . 孟嘉落帽
孟嘉:东晋时大将军恒温的参军。形容才思敏捷,洒脱有风度。
62 . 暖帽
1.冬天所戴的帽子。 2.清制,官吏冠服分暖帽﹑凉帽,按例于立冬前数日换戴暖帽。
63 . 篾帽
1.斗笠。竹篾编制的帽子。
64 . 帢帽
1.古代一种便帽。
65 . 破帽
1.破旧之帽。
66 . 毗卢帽
1.亦称"毗卢帽"。亦称"毗罗帽"。 2.放焰口时主座和尚所戴的一种绣有毗卢佛像的帽子。亦泛称僧帽。
67 . 毗罗帽
1.见"毗卢帽"。
68 . 破纱帽
1.喻卑微的官职。
69 . 帬帽
1.南朝士大夫所戴的一种高顶垂裙的帽子。
70 . 沙帽
1.即纱帽。古代君主或贵族﹑官员所戴的一种帽子。亦借指官员。
71 . 青衣乌帽
青衣:自汉以后即为卑贱者之服;乌帽:乌纱帽,本为官帽,隋唐以后流行于民间。平民的衣着。
72 . 青衣小帽
1.旧时平民服装。
73 . 纱帽
古代官员戴的帽子;官帽。借指官职:怕丢纱帽|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
74 . 箬帽
1.即箬笠。
75 . 裙帽
1.六朝时的一种帽子。因帽缘周围有下垂的薄纱细网,故名。
76 . 僧伽帽
1.即僧帽。
77 . 裘帽
1.裘和帽。指御寒服装。
78 . 衫帽
1.凉衫便帽。宋代士大夫闲居时的装束。
79 . 软帽
1.一种没有帽舌或硬胎的毛帽或棉帽。2. ——见“贝蕾帽”。
80 . 桶子帽
1.圆桶形的帽子。
81 . 书帽
1.快书﹑大鼓等曲种演员在演唱长篇说部或正曲前加唱的小段。作用类似弹词的开篇。
82 . 睡帽
1.睡觉时戴的帽子。
83 . 铁纱帽
1.比喻稳固的官职。
84 . 太阳帽
夏季遮阳的帽子。常用布、草、塑料等制成。帽顶呈半球形。有的在前额或两侧加附荷叶边,可遮挡更多的阳光。女式太阳帽后方有小披风式裁片以保护颈部;男式太阳帽前沿装有硬挺的舌头或配有太阳墨镜片。
85 . 唐帽
1.即唐巾。
86 . 桐帽
1.以桐木为骨子做成的幞头。幞头,相传始于北周,用软帛垂脚,至隋始以桐木为骨子,使顶高起成形,唐以后沿用之。
87 . 铜帽
1.指枪弹。因弹壳系铜制﹐故名。 2.潜水员下水操作时戴的帽子﹐密封不透水﹐借助玻璃孔进行观察﹐通过气环口进行呼吸。
88 . 铜盆帽
1.即拿破仑帽。一种以拿破仑命名的椭圆阔边的帽子。
89 . 土老帽
1. 粗鲁而头脑简单的乡下人(含贬义)。
90 . 瓦楞帽
1.形似瓦楞的帽子。古庶民所戴,以别于士大夫之方巾。
91 . 脱帽
1.表示认罪。 2.表示恭敬。 3.形容豪放﹐无所检束。 4.谓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等经过改造而改变成分。因为原来定成分称为"戴帽子"﹐故云。
92 . 危脑帽
1.五代蜀中风行的一种小帽。
93 . 乌帽
1.黑帽。古代贵者常服。隋唐后多为庶民﹑隐者之帽。
94 . 乌纱帽
古代官吏戴的一种黑纱制成的帽子。借指官职:小心丢了乌纱帽。
95 . 帏帽
1.即帷帽。
96 . 帷帽
1.亦作"帷冒"。 2.周围垂网的帽子。唐时妇女通用,至宋代,男子远行亦用之。
97 . 纬帽
1.清代的一种凉帽。无帽檐,以竹丝或藤作胎,面料用纱。清代作为礼帽的红缨帽,在夏秋季即以纬帽为之。
98 . 温帽
1.暖帽。
99 . 席帽
1.古帽名。以藤席为骨架,形似毡笠,四缘垂下,可蔽日遮颜。
100 . 谢郎着帽
1.谓不拘礼数。典出《晋书.谢安传》:"温后诣安﹐值其理发。安性迟缓﹐久而方罢﹐使取帻。温见﹐留之曰﹕'令司马着帽进。'其见重如此。"又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王蒙)刘(刘惔)共在杭南﹐酣宴于桓子野家。谢镇西往尚书墓还﹐葬后三日反哭。诸人欲要之﹐初遣一信﹐犹未许﹐然已停车。重要﹐使回驾。诸人门外迎之﹐把臂便下﹐裁得脱帻箸帽。酣宴半坐﹐乃觉未脱衰。"
101 . 压发帽
1.一种睡帽。用以保护发型,使头发不凌乱。
102 . 小帽
1.便帽。与礼冠﹑官帽相别。 2.明以后指以六瓣合缝的瓜皮帽。
103 . 雪帽
1.一种挡风雪的帽子。 2.比喻积雪的山顶。
104 . 行绵撞帽
1.帽名。清时伍长﹑壮丁戴的特制的绵帽。
105 . 鸭舌帽
1.帽子的一种。帽顶前部有突出的月牙形帽檐,状如鸭舌,故称。
106 . 鸭式帽
1.即鸭舌帽。
107 . 砑光帽
1.见"砑绢帽"。
108 . 砑绢帽
1.用砑光绢制成的舞帽。
109 . 烟墩帽
1.明代宦官戴的一种礼帽。
110 . 羊毛帽
1. 一种宽边的粗羊毛毡帽。
111 . 遮阳帽
1.指帽檐较宽可以遮挡阳光照射的凉帽。
112 . 缨帽
1.清朝官吏所戴的帽子,帽顶有红缨子。
113 . 摘帽
1.脱下帽子。 2.比喻除去对斗争对象所给予的定性处理。
114 . 油帽
1.古高昌国妇女所戴的帽子。
115 . 羽帽
1.两旁有翅的官帽。
116 . 雨巾风帽
遮蔽风雨的头巾和帽子。常借指浪游之客。
117 . 皂帽
1.亦作"皁帽"。 2.黑色帽子。
118 . 毡帽
1.毡制的帽子。
119 . 柘枝花帽
1.舞柘枝时所戴的帽子。
120 . 制帽
1.军人﹑干部﹑学生等戴的有规定式样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