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在中间组哪些词
1 . 凹版印刷
简称“凹印”。印版的图文部分低于印刷版面的印刷方法。印刷时,全版面涂油墨,除去其平面上(空白部分)的油墨后,经覆纸、加压,使低凹部分(图文部分)的油墨印到纸面上。现代凹印多为轮转印刷。
2 . 白版侯
1.古代称只有板书封号而无印信的空头侯爵。
3 . 白版天子
1.见"白板天子"。
4 . 初版本
1.谓第一版印行的图书。
5 . 出版社
1.出版图书刊物等的机构。
6 . 出版所
1.出版社。
7 . 出版物
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出版物包括报纸、期刊、图书三类。前两者是定期出版物,后者是不定期出版物。传统的出版物都是印刷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除印刷型之外,又有非印刷型制品,如缩微品(缩微胶卷、缩微胶片等)、音像制品(如录音带、录像带、唱片、幻灯片、声像光盘等)、电子型(如软盘、只读光盘等)等。
8 . 出版者
1. 从事出版工作的人或生产出版物的企业。
9 . 读书出版社
1936年初在上海成立。初名读书生活出版社。前身为李公朴任主编的《读书生活》杂志社。抗日战争爆发后,总社先后迁往武汉、重庆。曾出版马克思《资本论》中文全译本和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1948年10月与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合并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0 . 电子出版物
需要通过电子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阅读的以光盘、磁盘等为载体的出版物。
11 . 负版绔
1.见"负板褲"。
12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英文为internationalstandardserialnumber,缩写为issn。国际通用的连续出版物识别代码。适用于连续出版发行的印刷或非印刷出版物,包括期刊、报纸、年报以及各种学会会志、记事、会报、汇刊和丛刊等。由冠以issn字符的八位数字组成,前后四位数之间用“-”隔开。
13 . 假版官
1.见"假版"。
14 . 孔版印刷
油墨透过印版的孔洞或网眼印到纸张、织物、皮革等材料的平面或曲面上的印刷方法。印版的图文由大小不同、数量不等的孔洞或网眼组成。有誊写版印刷、打字蜡纸印刷及丝网印刷等。
15 . 木版水印
1.我国传统的刻版印刷方法之一,因用水墨和颜料在木刻版上刷印,故称。主要用以复制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唐宋流行单色刷印,至明末发展为彩色套印,有如饾饤,故明人称为饾版。分钩描﹑刻版﹑刷印三道工序。现代版画家也运用这种技法创作版画。也称木刻水印。
16 . 木版图
1.木刻版画。
17 . 平版印刷
印版的图文和空白部分在同一平面上的印刷方法。印刷时,利用水油相斥原理,将印版空白部分润湿后不涂墨,图文部分着墨后印刷。
18 . 人民出版社
①1921年9月在上海成立。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出版机构。负责人李达。出版发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和翻译著作。1923年与新青年社合并。 ②1950年12月在北京成立。主要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和国家领导人著作和重要文献、文件,以及哲学、经济、历史等方面的读物。
19 . 手版倒持
1.晋简文帝死,桓温于新亭陈兵,将不利于晋室,呼大臣谢安与王坦之,欲害之。坦之惧,以问安。安神色自若,谓晋室存亡,在此一行。既见桓温,坦之流汗沾衣,倒持手版,谢安则从容就席。见《晋书.谢安传》。后以"手版倒持"喻临危难而惊慌失措。
20 . 铜版画
1.版画的一种。因所用的金属材料以铜版为主﹐故名。制作方法为在金属版上刻画或腐蚀成图形﹐然后再印在纸上。
21 . 铜版纸
用于铜版及高级胶版印刷的加工纸。在特制原纸表面涂以白色颜料及胶黏剂调成的涂料,经超级压光制成。供要求美观的印刷品用。
22 . 头版新闻
1.指载于报纸第一版的重要消息。
23 . 凸版印刷
1. 一种直接从着墨的浮凸表面压印到纸张上去的印刷方法。
24 . 文化生活出版社
1935年5月,巴金等创办于上海。初名“文化生活社”,同年9月改名。曾编辑出版《文学丛刊》、《现代长篇小说丛书》、《译文丛书》等。1954年并入新文艺出版社(现上海文艺出版社)。
25 . 武英殿聚珍版书
也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武英殿聚珍版全书》。丛书名。武英殿是清宫内殿名,设有修书处。1773年乾隆帝命从《永乐大典》中汇辑罕见著作,计一百三十八种,用木活字排版,定名“聚珍版”。
26 . 西双版纳
在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包括景洪、勐海、勐腊三县市。地处滇西山地南部,澜沧江斜贯,多平谷平坝。具有热带风光,原始森林茂密,多珍禽异兽和热带经济作物。有橄榄坝、曼飞龙塔、曼阁佛寺、景真八角亭、热带植物园等名胜古迹。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
27 . 新版本
1.经重新修订和排版印刷﹐新近出版发行的书本。跟"旧版本"相对而言。
28 . 玉版笺
1.即玉版纸。
29 . 玉版师
1.见"玉板师"。
30 . 玉版十三行
1.法帖名。晋王献之书《洛神赋》真迹。南宋时高宗得九行,贾似道复得四行,共十三行。由廖莹中刻于玉石,因名。参阅清姜宸英《湛园题跋》﹑张廷济《清仪阁题跋》。
31 . 玉版笋
1.淡笋干。原产江西吉安,因皮色洁白如玉得名。
32 . 玉版宣
1.宣纸的一种,色白,质地坚厚。
33 . 玉版鱼
1.鳣的别名。
34 . 玉版鲊
1.见"玉板鲊"。
35 . 玉版纸
1.光洁坚致的宣纸。宋黄庭坚有《次韵王炳之惠玉版纸》诗。
36 . 玉带版子
1.古代腰带上所嵌的装饰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