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结尾能组哪些词
1 . 稗官词
1.指小说野史。
2 . 百喙一词
犹言众口一辞。同“百喙如一”。
3 . 白纻词
1.乐府吴舞曲名。
4 . 闭幕词
1. 集会、会议结束时,发表的演讲。
5 . 褒义词
含有赞许或好的意思的词。如“成果”指好的结果。
6 . 哀词
1.见"哀辞"。
7 . 卑词
1.见"卑辞"。
8 . 白苎词
1.即《白纻歌》。
9 . 褒词
含有褒义的词,如‘坚强’、‘勇敢’等。也说褒义词。
10 . 不能赞一词
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11 . 仇词
1.告发仇人的状纸。
12 . 拜词
1.见"拜辞"。
13 . 谤词
1.亦作"?词"。 2.指责的言词。 3.毁谤之词。
14 . 禀词
1.亦作"禀词"。 2.旧时称向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言词。
15 . 博学宏词
1.科举名目的一种。始于唐开元中,迄于宋末。
16 . 博学鸿词
1.即博学宏词。清康熙﹑乾隆年间重设,因避乾隆讳而改为博学鸿词科。也称博学鸿儒。
17 . 宾词
1.逻辑术语。一个命题的三部分之一,是表示思考对象的属性或联系的概念。如在"金属是导体"这个命题中,"导体"是宾词。
18 . 贬词
含有贬义的词,如‘阴谋’、‘叫嚣’、‘顽固’等。也叫贬义词。
19 . 贬义词
含有贬斥或坏的意思的词。如“后果”指坏的结果。
20 . 鄙词
1.鄙俚之词。
21 . 笔词
1.犹文辞。
22 . 不赞一词
一句话也不说。
23 . 边词
1.指反映边地生活风情的诗歌作品。唐张敬忠﹑明徐渭都有《边词》。
24 . 谗词
1.犹谗言。
25 . 唱词
1.亦作"唱辞"。 2.戏曲或歌曲里供歌唱的文字部分。
26 . 摛词
1.见"摛辞"。
27 . 播掿词
1.舞曲名。参见"掘柘词"。
28 . 陈言肤词
指陈旧而肤浅的言词。
29 . 不词
1.同"不辞"。
30 . 不实之词
浮夸的言辞。
31 . 步虚词
1.道教唱经礼赞之词。 2.乐府杂曲歌名。 3.词牌名。即《西江月》。
32 . 大放厥词
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33 . 大风词
1.即《大风歌》。
34 . 呈词
1.亦作"呈辞"。 2.犹呈文。多指申告的文辞。
35 . 谶词
1.谶语。
36 . 陈词
1.谓著述辞赋。 2.陈述意见。 3.陈述申诉。 4.陈旧的言词。
37 . 长词
1.同"长辞"。
38 . 春帖子词
1.即春帖子。
39 . 楚词
1.见"楚辞"。
40 . 逞词
1.见"逞辞"。
41 . 骋词
1.见"骋辞"。
42 . 春词
1.有关男女恋情的书信或文辞。 2.春天的歌。
43 . 呆词
1.谓不近情理的话。
44 . 传闻异词
1.见"传闻异辞"。
45 . 单音词
1.只有一个音节的词。如山﹑水﹑花﹑草﹑人等。
46 . 搊弹词
1.宋﹑金﹑元说唱艺术的一种。即诸宫调。
47 . 侈词
1.见"侈辞"。
48 . 出言吐词
犹言谈吐。指说话。
49 . 粗词
1.粗浅的文词。
50 . 楚客词
1.指屈原的辞赋。
51 . 创刊词
1.刊物创刊号上发表的说明该刊创办宗旨﹑刊载内容等问题的文章。
52 . 措词
1.见"措辞"。
53 . 灯词
1.贴在彩灯上供人品评娱乐的诗词等。 2.用于元宵节的弹词故事等。
54 . 刁词
1.狡辩之词。
55 . 断词
1.见"断辞"。
56 . 代名词
1.代替正式名称的词。 2.引申指代号,绰号。 3.即代词。详"代词"。
57 . 祷词
1.求神者在向神祷告时所默诵的经句或愿词。
58 . 悼词
哀悼死者的言辞文章:在追悼会上读悼词。
59 . 代词
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及其他实词的词。有人称代词(我、你、他)、指示代词(这、那)、疑问代词(谁、什么)三类。
60 . 大张其词
张:宣扬。大肆宣扬某种说法。
61 . 答词
1.见"答辞"。
62 . 大晟词
1.宋徽宗崇宁中创立大晟府﹐制作新乐,名曰《大晟乐》。又以周邦彦为提举﹐会集词人乐师﹐增制慢﹑引﹑近等新调﹐按调填词﹐世称《大晟词》。
63 . 单纯词
1.只包含一个词素的词,区别于合成词,如马﹑跑﹑快﹑葡萄﹑徘徊﹑朦胧等。
64 . 单词
1.见"单辞"。 2.语法学用语。即词。与"词组"相对。 3.语法学用语。指单纯词。区别于合成词。
65 . 弹词
曲艺的一个类别。前身是词话,弹词是“弹唱词话”的省称。明嘉靖年间已有弹词演出的记载。曾流行于北京等地。清中叶以后,主要流行在江浙一带,并分化出苏州弹词、扬州弹词、四明南词等曲种。基本形式是有说有唱,演员自弹(奏)自唱,书目多为中长篇。
66 . 谠词
1.谠辞。
67 . 调词
1.谓作诗填词。
68 . 肤词
1.见"肤辞"。
69 . 敦煌词
清末(1900年)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世称敦煌石室)发现的唐、五代词。约写于公元8-10世纪。多为无名氏的作品,包含部分民间创作,也有极少数可考知作者的文人词。是研究词的起源和发展的重要资料。
70 . 动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在、变化的词,如‘走、笑、有、在、看、写、飞、落、保护、开始、起来、上去’。
71 . 对口词
曲艺的一种,由两个人对口朗诵唱词,结合动作表演,一般不用乐器伴奏。
72 . 定冠词
1. 放在名词之前的虚词,用来特别说明名词所指的是某一类人或事物(非汉语语法)。
73 . 洞仙词
1.即洞仙歌。详"洞仙歌"。
74 . 繁言蔓词
蔓:蔓延。繁多而头绪纷杂的言词。表示说话、写文章烦琐而不简炼。
75 . 反义词
意义相反的词,如‘高’和‘低’、‘好’和‘坏 ’、‘成功 ’和‘失败 ’。
76 . 发刊词
刊物创刊号上说明本刊的宗旨、性质等的文章。
77 . 放翁词
词集。南宋陆游(号放翁)作。一卷。原收入《渭南文集》,名《长短句》,二卷(一本作一卷)。收词一百三十首。今人夏承焘等有《放翁词编年笺注》。
78 . 度词
1.依词谱曲﹑歌唱。
79 . 对词
(~儿)演员在排练中互相对台词:她俩正在~走场子。
80 . 烦词
1.繁冗之语。
81 . 遁词
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
82 . 多义词
具有两个或更多意义的词,如‘接’有‘连续’(接电线)、‘接受’(接到一封信)、‘迎接 ’(接客人)等义。多义词的意义之间往往有共同点或某些联系,如‘接’的三个意义都表示‘使分散的人或事物合在一起 ’。
83 . 多音节词
1. 由三个以上的汉字组成的词。
84 . 发语词
文言虚词,用于一篇或一段文章的开头,如‘夫、盖、维’。也叫发端词。
85 . 发端词
发语词。
86 . 繁词
1.见"繁辞"。
87 . 放词
1.吐辞。
88 . 宫词
古代以帝王宫廷日常生活琐事为题材的诗,常表现宫女抑郁愁怨的情怀。一般为七言绝句。唐代诗人王建作有《宫词》百首,开创以“宫词”作诗题。唐、五代常有这类作品,历代创作《宫词》的诗人也很多。
89 . 分词
1.具有动词及形容词二者特征的词;尤指以-ing或-ed,-d,-t,-en或-n结尾的英语动词性形容词,具有形容词功能,同时又表现各种动词性特点,如时态,语态、带状语性修饰语的性能及带宾词的性能。
90 . 泛泛其词
泛泛:浮浅,寻常。形容说话或行文只是表面文章,并不打算真正解决问题。
91 . 复音词
有两个或几个音节的词。如葡萄、服务、革命、共产党等。
92 . 翻词
1.反诉之词。
93 . 反身代词
1. 指代句子、从句或动词词组中作主语的代词。
94 . 方位词
名词的一种,是表示方向或位置的词,分单纯的和合成的两类。单纯的方位词是‘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里、外、中、内、间、旁’。合成的方位词由单纯的方位词用下面的方式构成。a)前边加‘以’或‘之’,如‘以上、之下’。b)后边加‘边、面、头’,如‘前边、左面、里头 ’。c)对举,如‘上下、前后、里外 ’。d)其他,如‘底下、头里、当中 ’。
95 . 芳词
1.优美的文词。 2.对闺房书简的美称。
96 . 告词
1.告身的文词。 2.诉状。
97 . 封词
1.上奏天神的奏章。
98 . 感叹词
1.即叹词。表示强烈的感情以及感叹或招呼应答之词。如啊﹑哎﹑喂﹑哦﹑嗯﹑哼﹑哎呀﹑哟等。它不和别的词发生组合关系。
99 . 费词
1.见"费辞"。
100 . 甘言媚词
甘言:甜美的语言;媚词:柔美的词句。甜美的语言,柔美的词句。指妇女节对意中人说的体贴温存的话。也指说奉承话,对人献媚。
101 . 丰词
1.丰富的词藻。
102 . 诰词
1.君王所颁文告。
103 . 复词
1.意义重复的词句。
104 . 服词
1.承认罪责之词。
105 . 凤词
1.华美的辞章。
106 . 伏词
1.招供之词。
107 . 副词
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表示范围、程度等,而不能修饰或限制名词的词,如‘都、只、再三、屡次、很、更、越、也、还、不、竟然、居然’等。
108 . 浮词
不切实际的言词;没有根据的话:~艳句ㄧ满纸~。
109 . 复合词
见〖合成词 〗。
110 . 复合量词
表示复合单位的量词,如‘架次、人次、秒立方米 、吨公里’。
111 . 诡词
1.见"诡辞"。
112 . 含糊其词
含糊:不明确,不清晰。词:话语。故意把话说得模棱两可,不清楚,不明确。
113 . 歌词
歌曲中的词。
114 . 翰词
1.犹辞章。
115 . 关联词
在语句中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如‘因为…所以…’、‘一方面…,另一方面…’、‘总而言之’等。
116 . 高词
1.亦作"高辞"。 2.高妙的诗作。
117 . 鼓子词
1.宋代一种说唱文学,用同一曲调反复演唱,并夹有说白,用以叙事写景。说唱以鼓合之,故称。现存鼓子词有北宋欧阳修咏西湖景物的《采桑子》﹑赵令畤咏《会真记》故事的《商调蝶恋花》。宋元话本《刎颈鸳鸯会》(载《清平山堂话本》)一般认为也是鼓子词作品。
118 . 各执一词
执:坚持。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形容意见不一致。
119 . 根词
1.词汇里最原始﹑最单纯﹑最基本的词,是基本词汇的核心。在根词的基础上派生出许多其他词来。汉语的根词多数是单音节的,如"人"﹑"山"﹑"火"等。
120 . 颔词
1.颔联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