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注组词
  4. 【注】开头能组哪些词

【注】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带有注释的版本。

  • 2 .

    1.传染疾病。

  • 3 .

    1.把名字记入簿册。多指取得某种资格。 2.今指向有关机关﹑团体或学校登记备案。

  • 4 . 册商标

    经商标管理机关核准注册的商标。注册商标的注册人对该商标享有专用权。

  • 5 . 册资本

    企业在设立时向国家主管工商登记机关登记的资本总额。中国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均有最低限额的规定。

  • 6 .

    1.诚心归附。

  • 7 .

    1.关注问候。旧时书信用语。

  • 8 .

    1.见"注错"。

  • 9 .

    1.亦作"注措"。 2.措置,安排处置。

  • 10 .

    1.古代前后任官吏替换时登记备案,谓之"注代"。

  • 11 .

    1.凝眸斜视。

  • 12 .

    非人的意志或人力所能左右而预先决定的:注定会成功|命中注定。

  • 13 .

    1.倾耳。

  • 14 .

    1.涂搽。

  • 15 .

    1.灌溉。

  • 16 .

    1.铨叙官职。

  • 17 .

    1.在注官文书上画押。谓授予官职。

  • 18 .

    1.谓把喙支在地上不动。注,通"柱"。支撑。

  • 19 .

    1.流泻汇集。

  • 20 .

    1.记录之簿册。 2.指登记入册。 3.古代朝臣受弹劾,情节较重者,在家听候处理。同时在家门上贴"注籍"两字,以避免与人往来。

  • 21 .

    1.记载;记录。

  • 22 .

    1.注解古籍的人。

  • 23 .

    注解,解释字句的文字:所论甚善,末后注脚尤佳。

  • 24 .

    解释文中字句;解释字句的文字:注解古书并不容易|读一下后面的注解就明白了。

  • 25 .

    1.谓艾炷。注,通"炷"。

  • 26 .

    1.指妇女涂了口脂的嘴。

  • 27 .

    1.连属,接连不断。

  • 28 .

    1.倾泻的水流。

  • 29 .

    1.记载,登录。

  • 30 .

    1.赌注的数目。码,筹码。

  • 31 .

    1.谓记名于名册。

  • 32 .

    1.记载清楚。

  • 33 .

    1.犹凝眸。

  • 34 .

    把目光集中在一点上:引人注目|行注目礼。

  • 35 . 目礼

    1.军礼之一。以目注视受礼者之目。 2.泛指以目注视对方的见面礼节。

  • 36 .

    1.倾心仰慕。

  • 37 .

    1.唐时选举官员,凡应试获选者先由尚书省登录,经考询后再按其才能拟定官职,称为"注拟"。宋代选举因袭此制。

  • 38 .

    1.古国名。故地在今印度科罗曼德耳(Coromandel)海岸。宋大中祥符八年曾遣使来中国通好。自十一世纪前期至十五世纪前期,同中国保持悠久的友好关系。

  • 39 .

    1.思念;思虑。

  • 40 .

    1.凝视。

  • 41 .

    1.谓从斜坡上急驰而下。

  • 42 .

    1.水涌出貌。

  • 43 .

    1.灌入。多指抽象事物。 2.记入,记下。

  • 44 .

    1.填写履历。色,脚色。古代指履历。

  • 45 .

    1.倾泻;喷射。 2.比喻流畅地出言。 3.用弓箭集中射击。 4.(目光或意念等)集中于某一处。 5.用注射器把液体药剂输送到机体内。

  • 46 . 射器

    1. 小唧筒状的器具,多用玻璃制成,顶端装有针头,用以注射药液或自体腔抽出液体。如:皮下注射器。

  • 47 .

    1.凝神。

  • 48 .

    1.把箭搭在弓上。

  • 49 .

    集中目光看:注视着远方。

  • 50 .

    ①对书籍和文章中的语汇、内容、引文等作介绍、说明、评议的文字。中国古代对书籍的注释,因方式的不同而有“注”、“释”、“传”、“笺”、“疏”等之称。按排印位置的不同,又有“脚注”(又称“页末注”,排印于书页地脚)、“篇末注”(又称“文后注”,排印于全篇文章末尾)、“夹注”(注文夹于正文之间)等。注释所用字体一般小于正文。 ②辞书的释义也称“注释”。

  • 51 . 释语句

    在程序的开始或中间,对程序进行说明的语句。如basic语言中的ren语句。

  • 52 .

    1.指职官铨选时的登记﹑授受。

  • 53 .

    1.注和疏的并称。注,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注﹑疏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意义﹑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宋人将十三经之汉注唐疏合刊,"注疏"之称始流行。 2.记述,记载。

  • 54 .

    1.犹注释。为古籍作解释。

  • 55 .

    1.注解和说明。

  • 56 .

    1.集中精神思考。

  • 57 .

    1.谓签字表示同意。

  • 58 .

    1.赌博时所押的钱财。

  • 59 .

    1.碗状酒具。

  • 60 .

    1.瞩目,期望。

  • 61 .

    1.器重信任。

  • 62 .

    1.解释字句的文字。

  • 63 .

    1.回纥族复姓。唐代有注吾合素。见《新唐书.回鹘传下》。

  • 64 .

    1.注望思念。

  • 65 .

    1.消除。

  • 66 .

    把已经登记入册的项目取消:这几项都注销了。

  • 67 .

    1.泄泻,下泻。 2.倾泻。指把力量﹑精力等集中到一个目标上。

  • 68 .

    1.犹排泄。

  • 69 .

    1.集中心意,专心;关心。 2.倾心。

  • 70 .

    1.伫兴。

  • 71 . 玄尚白

    指白纸黑字的文字记载。

  • 72 .

    1.应试获选,注授官职。

  • 73 .

    1.注解。

  • 74 .

    1.集中目光看。 2.引申为着眼。

  • 75 .

    1.抬头注视。引申为仰慕。

  • 76 .

    1.犹倚重。

  • 77 .

    1.注连。接连不断。

  • 78 .

    1.起身拜揖。挹,通"揖"。拜揖。

  • 79 .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点。指向性表现为对出现在同一时间的许多刺激的选择;集中性表现为对干扰刺激的抑制。它的产生及其范围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外部刺激的特点和人的主观因素。

  • 80 . 意力

    1.集中于某一方面的心思。

  • 81 .

    1.用同音字或符号等表明文字的读音。

  • 82 .

    1.见"注萤"。

  • 83 .

    1.谓以水浇灌萤火。喻极易扑灭。

  • 84 . 萤沃雪

    注萤:用水浇萤火;沃雪:用沸水浇雪。比喻事情很容易办成。

  • 85 .

    1.犹大雨;暴雨。

  • 86 .

    1.用作说明解释的文字。

  • 87 .

    1.关于言行的说明和赞语。

  • 88 .

    看重:注重真才实学。

  • 89 .

    1.古代酒壶。金属或瓷制成。可坐入注碗中。始于晩唐,盛行于宋元时期。 2.赌博时所押的钱。 3.量词。用于款项。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