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盾组词
  4. 【盾】结尾能组哪些词

【盾】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次要矛

    见“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732页)。

  • 2 . 敌我矛

    人民的敌人与人民之间在根本利益冲突的基础上产生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在人民掌握政权之前,用革命的方法解决国内的敌我矛盾;在人民掌握政权之后,用专政的方法解决国内的敌我矛盾。在中国现阶段,敌我矛盾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但仍存在。既不能不分敌我,认敌为我,也不能把敌我矛盾扩大化。

  • 3 . 对抗性矛

    必须采取外部冲突形式才能解决的矛盾。

  • 4 . 藩

    1.用大盾临时构筑的屏藩。帝王出行时,用来护卫住所。

  • 5 . 戈

    1.亦作"戈楯"。 2.戈和盾。亦泛指兵器。 3.借指战争。

  • 6 . 非对抗性矛

    不需要通过外部冲突形式去解决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

  • 7 . 鳻

    1.见"鳻鶞"。

  • 8 . 勾

    1.官署名。掌管苑囿游观等事。

  • 9 . 钩

    1.亦作"钩盾"。 2.古代职官和官署名。汉少府属官有钩盾令﹐职掌园苑游观之事﹐晋亦有之﹔隋唐曰钩盾署﹐属司农寺﹐职掌薪炭鹅鸭薮泽之物﹐以供祭飨。

  • 10 . 乖

    1.错乱矛盾。

  • 11 . 鞼

    1.有纹的皮革制成的盾。

  • 12 . 后

    指背后的支持和缓助力量:坚强的~。

  • 13 . 戟

    1.亦作"戟楯"。 2.戟和盾。

  • 14 . 基本矛

    规定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本质,并规定和影响这个过程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的矛盾。

  • 15 . 孑

    1.兵车上用的小盾。

  • 16 . 甲

    1.见"甲楯"。

  • 17 . 阶级矛

    广义指不同阶级之间因利益和要求不同而产生的矛盾。狭义指剥削阶级和劳动阶级之间因利害冲突而产生的矛盾。当社会上存在着阶级时,阶级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要根据各种不同阶级矛盾的不同性质加以正确的处理。

  • 18 . 句

    1.即钩盾。官署名。

  • 19 . 逻辑矛

    亦称“自相矛盾”。指同一个主体(个人或集体)作出的互相矛盾(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或互相反对(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的判断。如说:“我承认万事万物都有矛盾,但是我认为咱们班上没有矛盾。”逻辑矛盾是一种思想上的矛盾,它不同于辩证法所说的那种思想上的矛盾。其区别在于:(1)前者是思想混乱的表现,而后者则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思想上的反映。(2)前者是违反思维规则的结果,是不正常的,后者则是正常的思维所固有的。(3)前者是思维发展的障碍,后者则是思维发展的动力。(4)前者是可以排除的,后者则是不可避免的。

  • 20 . 矛

    ①《韩非子·难一》说:楚国有人卖矛和盾,夸他的盾最坚固,什么样的矛都刺不进,又夸他的矛最锐利,什么样的盾都能刺穿。有人问他:“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那会怎么样呢?”那人无言可答。后用“矛盾”比喻言行相互抵触,互不相容:自相矛盾|矛盾百出。 ②唯物辩证法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又统一又斗争的双方的关系。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千差万别,千变万化,必须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客观事物的矛盾反映到人的头脑中来,形成思想上的矛盾。 ③逻辑上有三种不同的涵义:(1)指“逻辑矛盾”或“自相矛盾”;(2)

  • 21 . 龙

    1.亦作"龙楯"。 2.画有龙的盾牌。

  • 22 . 茅

    文学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参与组织文学研究会,并主编《小说月报》。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8年去日本。后与鲁迅等成立左联。建国后曾任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主席。并主编《人民文学》。著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散文集《白杨礼赞》等。有《茅盾全集》。

  • 23 . 磨

    1.见"磨盾鼻"。 2.犹磨练。

  • 24 . 闹矛

    1.因意见不合而彼此不和。

  • 25 . 内部矛

    1.哲学概念。事物内部所固有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部原因。 2."人民内部矛盾"的省称。

  • 26 . 人民内部矛

    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产生的矛盾。它在劳动人民之间是非对抗性的,在劳动人民和剥削阶级之间则在对抗性的一面之外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被消灭之后,用民主的方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 27 . 潜

    1.亦作"潜盾"。 2.暗中卫护。

  • 28 . 社会基本矛

    贯穿人类社会发展一切阶段的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矛盾。生产力的发展,引起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新的生产关系引起新的上层建筑的产生。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这一矛盾必须通过政治革命才能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改革和调整来解决。

  • 29 . 兽

    1.虎盾。绘饰虎形的盾牌。因避讳而改。

  • 30 . 外部矛

    1.哲学概念。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外部原因。

  • 31 . 五

    1.五种盾牌。

  • 32 . 胁

    1.盾的或称。

  • 33 . 以子之矛,攻子之

    子:对别人的称呼;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挡住敌人刀箭的牌。比喻拿对方的观点、方法或言论来反驳对方。

  • 34 . 主要矛与次要矛

    主要矛盾指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起领导、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指主要矛盾以外的矛盾。在事物的各种矛盾中,只有一种主要矛盾,其他都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决定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也对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两者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转化。抓住主要矛盾,就能抓住事物的中心,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主要矛盾有时即基本矛盾。

  • 35 . 赵

    1.见"赵盾日"。

  • 36 . 中

    1.古官名。即中允。

  • 37 . 资本主义基本矛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日益集中到资本家手中,同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成为各部门分工协作的社会过程,生产越来越社会化。但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是资本家的私事,造成个别企业的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对立。资本家为了追逐利润,尽量扩大生产,并无止境地追求劳动者的剩余价值,造成生产能力无限增长趋势和劳动群众购买力相对缩小的对立。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形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这一矛盾对资本主义社会其他矛盾起支配的决定的作用。

  • 38 . 自相矛

    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