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开头能组哪些词
- 1 . 畏口慎事- 1.说话谨慎,做事小心。 
- 2 . 畏匡- 1.《论语.子罕》:"子畏于匡。"刑昺疏:"子畏于匡者,谓匡人以兵围孔子。记者以众情言之,故云'子畏于匡',其实孔子无所畏也。"后以"畏匡"为困厄之典。畏,通"围"。 
- 3 . 畏垒- 1.山名。 2.借指乡野。 3.形容宏大。 
- 4 . 畏栗- 1.畏惧战栗。 
- 5 . 畏凛- 1.畏惧。 
- 6 . 畏龙- 1.见龙而惧。传说古代有个叶公子高非常爱好龙,器物上画着龙,房屋上也刻着龙。有一天,龙真的到叶公家里,从窗口把头探进来。叶公见了,惊惶无主,拔脚就跑。见汉刘向《新序.杂事五》。比喻对某些宣称爱好的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 7 . 畏路- 1.犹畏途。比喻艰难的世道。 
- 8 . 畏明- 1.谓畏惧明法。 2.谓事态彰明才知所戒惧。 
- 9 . 畏慕- 1.畏惧和羡慕。 2.指尊敬仰慕。 
- 10 . 畏难- 1.畏惧灾难。 
- 11 . 畏难苟安- 害怕困难,苟且偷安。 
- 12 . 畏匿- 1.畏怯回避。 
- 13 . 畏懦- 1.亦作"畏偄"。亦作"畏愞"。 2.胆怯软弱。 
- 14 . 畏迫- 1.畏惧。 
- 15 . 畏弃- 1.厌弃。 
- 16 . 畏怯- 1.害怕。 
- 17 . 畏钦- 1.尊敬钦佩。 
- 18 . 畏区- 1.艰险可怕的地方。 
- 19 . 畏却- 1.谓怕被驳回。 
- 20 . 畏日- 1.《左传.文公七年》:"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后因称夏天的太阳为"畏日",意为炎热可畏。 2.怕犯日忌。古人迷信,认为某些年﹑月﹑日不宜做某种事情,称为日忌。 
- 21 . 畏偄- 1.见"畏懦"。 
- 22 . 畏愞- 1.见"畏懦"。 
- 23 . 畏涩- 1.谓阻塞,不安全。 2.畏怯呆滞。 
- 24 . 畏瑟- 1.畏缩。 
- 25 . 畏闪- 1.畏忌闪避。 
- 26 . 畏慑- 1.畏惧。 
- 27 . 畏慎- 1.戒惕谨慎。 
- 28 . 畏事- 1.胆小怕事。 2.谓诚敬处事。 
- 29 . 畏首畏尾- 畏:怕,惧。前也怕,后也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 
- 30 . 畏兽- 1.传说可以避凶邪的猛兽。 
- 31 . 畏死贪生- 1.害怕死亡,贪恋生存。 
- 32 . 畏悚- 1.畏惧。 
- 33 . 畏肃- 1.谓肃然起敬。 
- 34 . 畏缩- 畏怯退缩;害怕退避:畏缩不前|临阵畏缩|毫不畏缩。 
- 35 . 畏缩不前-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 36 . 畏惕- 1.戒惧。 
- 37 . 畏天爱民- 天:上天。敬畏上天,爱怜下民。古代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观念。 
- 38 . 畏天悯人- 1.敬畏天命,悯惜世人的困苦。 
- 39 . 畏天恤民- 1.见"畏天爱民"。 
- 40 . 畏天知命- 畏:敬服;天:上天;命:命运。指顺从天意,按照命运的安排行事。 
- 41 . 畏头畏尾- 1.见"畏首畏尾"。 
- 42 . 畏涂- 1.亦作"畏途"。 2.艰险可怕的道路。 3.指危险可怕的地方。 4.犹苦差。比喻可怕而难办的事情。 
- 43 . 畏途- ①艰险可怕的道路:畏途b157岩不可攀。 ②泛指危险可怕的事物:视为畏途|他是个读书人,把“下海”经商看做是畏途。 
- 44 . 畏爱- 1.敬佩爱戴。语出《礼记.曲礼上》:"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 
- 45 . 畏备- 1.畏惧戒备。 
- 46 . 畏偪- 1.见"畏逼"。 
- 47 . 畏逼- 1.亦作"畏偪"。 2.惧怕。 
- 48 . 畏避- 1.因畏惧而躲避。 
- 49 . 畏怖- 1.畏惧,恐怖。 
- 50 . 畏惮- 1.畏惧。 2.敬畏。 
- 51 . 畏刀避箭- 1.比喻遇战事退缩不前。 
- 52 . 畏敌如虎- 害怕敌人如同怕虎一般。 
- 53 . 畏恶- 1.畏惧。 2.忌恨;憎恶。 
- 54 . 畏法- 1.惧怕犯法。 2.犹严法。 
- 55 . 畏伏- 1.敬服。伏,通"服"。 
- 56 . 畏服- 1.因畏惧而服从。 2.敬服。 
- 57 . 畏俯- 1.犹敬服。 
- 58 . 畏附- 1.畏惧依附。 
- 59 . 畏害- 1.谓畏忌其害己。 
- 60 . 畏后生- 1.《论语.子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何晏集解:"后生,谓年少。"后用作称颂青少年之典。 
- 61 . 畏怀- 1.畏威怀德。 
- 62 . 畏疾- 1.畏惧憎恶。 
- 63 . 畏戢- 1.戒惕敬慎。 
- 64 . 畏忌- 1.畏惧顾忌。 2.犹谨慎。 3.厌恶。 
- 65 . 畏简书- 1.《诗.小雅.出车》:"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毛传:"简书,戒命也。邻国有急,以简书相告,则奔命救之。"后以"畏简书"为公务羁身之典。 
- 66 . 畏戒- 1.畏惧戒惕。 
- 67 . 畏谨- 1.小心谨慎。 
- 68 . 畏惊- 1.畏惧惊恐。 
- 69 . 畏景- 1.夏天的太阳。 2.指夏天。 3.比喻艰难的处境。 
- 70 . 畏敬- 1.尊敬;敬重。 
- 71 . 畏咎- 1.怕犯错误。 
- 72 . 畏沮- 1.畏怯沮丧。 
- 73 . 畏惧- 害怕:无所畏惧|毫不畏惧|君侧之人,众所畏惧。 
- 74 . 畏恐- 1.畏惧恐慌。 
- 75 . 畏威怀德- 怀:思念。畏惧声威,感念德惠。 
- 76 . 畏微- 1.看到苗头就知所警惕。 
- 77 . 畏畏- 1.谓畏惧天威。畏,通"威"。 
- 78 . 畏畏缩缩- 1.胆小的样子。 
- 79 . 畏牺- 1.谓害怕成为祭祀宗庙的牺牲。语本《庄子.列御寇》:"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及其牵而入于太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 
- 80 . 畏葸- 畏惧;害怕:畏葸不前|畏葸退缩,坐失事机。 
- 81 . 畏葸不前-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 82 . 畏羡- 1.敬重羡慕。 
- 83 . 畏胁- 1.吓唬,威胁。 
- 84 . 畏徇- 1.畏惧而徇私。 
- 85 . 畏义- 1.谓怕失道义。 
- 86 . 畏影避迹- 比喻庸人自扰,不明事理。 
- 87 . 畏影恶迹- 比喻为人愚蠢,不明事理。 
- 88 . 畏影而走- 比喻庸人自扰。亦作“畏影恶迹”。 
- 89 . 畏友- 端庄持重,让人敬畏的朋友:交畏友,不交损友|先生与余最善,每相见励以正身明道之词,坐谈终日不倦,实余之畏友也。 
- 90 . 畏语- 1.指恫吓他人的言词。 
- 91 . 畏约- 1.谓穷困而畏缩。 
- 92 . 畏詟- 1.惧怕。 
- 93 . 畏震- 1.恐惧震惊。 
- 94 . 畏之如虎- 像怕老虎那样畏惧。形容非常害怕。 
- 95 . 畏隹- 1.高峻貌。 
- 96 . 畏罪- 1.畏惧罪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