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开头能组哪些词
- 1 . 问安- 1.问候尊长起居;问好。 
- 2 . 问安视寝- 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同“问安视膳”。 
- 3 . 问安视膳- 每日必问安,每餐必在左。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 
- 4 . 问案- 1.审问案件。 
- 5 . 问辨- 1.询问辨识。 
- 6 . 问病- 1.问候病人。 
- 7 . 问卜- 1.占卦。迷信者用以推断吉凶,解决疑难。 
- 8 . 问策- 1.策问。汉以来试士,以政事﹑经义等设问写在简策上使之条对,后称试士的考题为策问。 
- 9 . 问察- 1.审察。 
- 10 . 问禅- 1.犹参禅。 
- 11 . 问长问短- 问:询问。仔细地问,表示关心。 
- 12 . 问齿- 1.询问年龄。 
- 13 . 问答- 1.发问和回答。 
- 14 . 问当- 1.问。当,语助词。 
- 15 . 问道- 1.请教道理﹑道术。 2.犹问路。 3.问,询问。道,语助词。 
- 16 . 问道于盲- 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 
- 17 . 问鼎- ①《左传·宣公三年》载:春秋时,楚国在周天子的疆土上阅兵,周天子派人慰劳楚军。楚王问鼎的大小轻重。鼎为传国之宝。楚王问鼎,有觊觎周王室之意。后因以“问鼎”称图谋王位: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 ②指夺取冠军:巴西足球队问鼎世界杯。 
- 18 . 问鼎轻重- 问鼎的大小轻重。指妄图夺取天下。 
- 19 . 问鼎中原- 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 20 . 问端- 1.写在纸上的审讯罪犯的问题。 2.问题。 
- 21 . 问断- 1.指案件的判决。 2.指审判案件。 
- 22 . 问对- 1.一问一答。 2.文体名。 
- 23 . 问发- 1.判决发配。 
- 24 . 问法- 1.依据法律。 2.问佛法。 
- 25 . 问筶- 1.掷杯珓以卜吉凶。 
- 26 . 问革- 1.问罪罢职。 
- 27 . 问卦- 1.占卦象以问吉凶。 
- 28 . 问官- 1.审问犯人,处理讼案的官吏。 
- 29 . 问官答花- 指答非所问。 
- 30 . 问寒问暖- 形容关怀体贴备至。 
- 31 . 问寒问热- 经常询问别人的生活情况,形容十分关切。 
- 32 . 问好- 1.问候安好。 
- 33 . 问号- 1.标点符号"?",表示一个问句完了。 2.疑问。 
- 34 . 问候- 1.问好;问安。 
- 35 . 问话- 1.查问;询问。 
- 36 . 问讳- 1.古礼,初至人家,先问以祖先名讳,以免触犯。 
- 37 . 问疾- 1.探问疾病。 
- 38 . 问缣游- 1.据《后汉书.王丹传》载:丹同郡河南太守陈遵友人丧亲,遵赙助甚丰。丹乃怀缣一匹,陈之于主人前,曰:"如丹此缣,出自机杼。"遵闻而有惭色。丹子有同门生丧亲﹐家在中山﹐白丹欲往奔慰。丹不许,令寄缣以祠。人问其故,丹举古人交游之例说明交道之难。后因用"问缣游"指笃实而又谨慎的交游。 
- 39 . 问谏- 1.谓参与谋议。 
- 40 . 问绞- 1.判处绞刑。 
- 41 . 问接- 1.谓双方问候应答。 
- 42 . 问结- 1.指经过审问并结案。 2.清代称判决纳金赎罪的案件。 
- 43 . 问津- ①询问渡口;问路: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②寻访探求:后遂无问津者|寻师讲道,结友问津。 ③探询情况:不敢问津|无人问津。 
- 44 . 问禁- 1.初至异地,先访问其政教风俗的禁忌,以免触犯。 
- 45 . 问经- 1.指学习或请教有关经书的问题。 
- 46 . 问荆- 1.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很长,从根茎的节上长出直立的茎。春季长出的茎没有分枝,顶端有笔头状的穗,嫩时可以吃;夏季长出的茎有分枝,绿色,有退化的叶片。利用孢子进行繁殖。 
- 47 . 问卷- ①只出问答题的试卷。 ②见“问卷调查”。 
- 48 . 问疑- 1.请求解释疑难。 
- 49 . 问语- 1.犹询问。 
- 50 . 问阅- 1.检阅询问。 
- 51 . 问斩- 1.判处斩刑。 
- 52 . 问正- 1.请求教正。 
- 53 . 问政- 1.咨询或讨论为政之道。 
- 54 . 问知- 1.向有知识的人请教。 
- 55 . 问诸水滨- 滨:水边。比喻不承担责任或两者不相干。 
- 56 . 问状- 1.查明案件的情状。 
- 57 . 问坠- 1.见"问遂"。 
- 58 . 问字- 1.据《汉字.扬雄传》载,扬雄多识古文奇字,刘棻曾向扬雄学奇字。后来称从人受学或向人请教为"问字"。 
- 59 . 问罪- 严厉责问:兴师问罪。 
- 60 . 问罪师- 1.见"问罪之师"。 
- 61 . 问罪之师- 问罪:宣布对方罪状,作为出兵的理由。讨伐犯罪者的军队。也比喻前来提出严厉责问的人。 
- 62 . 问卷调查- 调研人员将所要调查的问题,编制成表格(即问卷),来搜集调查对象的回答的方法。一般包括说明信、填表说明和调查项目三个方面。 
- 63 . 问绢- 1.《三国志.魏志.胡质传》"威,咸熙中官至徐州刺史"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晋阳秋》:"威字伯虎,少有志尚﹐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后遂用"问绢"作为人清慎之典。亦以咏归觐省亲。 
- 64 . 问军- 1.充军。古代刑罚之一。 
- 65 . 问课- 1.谓请教课业。 
- 66 . 问肯- 1.求亲。定婚前的一种礼俗。 
- 67 . 问劳- 1.问候;慰问。 
- 68 . 问礼- 1.询问礼法;学礼。 
- 69 . 问理- 1.审理。 
- 70 . 问柳评花- 比喻狎妓。 
- 71 . 问柳寻花- 花、柳:原指春景,旧时亦指娼妓。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 
- 72 . 问盟- 1.犹问聘。 
- 73 . 问名- 1.旧时婚礼中六礼之一。男家具书托媒请问女子的名字和出生的年月日。女家复书具告。 
- 74 . 问名财- 1.聘礼。 
- 75 . 问目- 1.试题。 2.对罪犯的起诉文书。 
- 76 . 问难- 1.诘问驳辩。 
- 77 . 问难- 诘问辩驳:问难经义|师生互相问难,教学相长。 
- 78 . 问拟- 1.审问罪犯,拟定罪刑。 
- 79 . 问宁- 1.问安。 
- 80 . 问牛- 1.《汉书.丙吉传》载:丙吉为相,见人逐牛,牛喘吐舌。吉问牛行几里。或谓牛喘为细事。吉曰:"方春少阳用事,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三公典调和阴阳,职当忧,是以问之。"后以"问牛"为称颂官员关怀民间疾苦的典故。 
- 81 . 问牛知马- 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 82 . 问聘- 1.行聘;订亲。 
- 83 . 问遣- 1.问罪发配。 
- 84 . 问亲- 1.求亲,提亲。 
- 85 . 问寝- 1.问候尊长起居。 
- 86 . 问寝视膳- 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同“问安视膳”。 
- 87 . 问取- 1.问,询问。取,助词,无义。 
- 88 . 问膳- 1.古礼,父母进食,人子侍侧﹐问膳食如何。语本《礼记.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郑玄注:"问所食者。" 
- 89 . 问舍求田- 只知道置产业。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 90 . 问审- 1.犹询问。 
- 91 . 问省- 1.问候尊长的起居。 
- 92 . 问十道百- 犹言问一答十。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 
- 93 . 问世- ①新产品首次出现,上市跟消费者见面: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了。 ②著作出版,与读者、观众、听众见面:作品问世|问世不久的影片获奖了。 
- 94 . 问事- 1.谓过问国家大事。 2.执杖行刑之役卒。 3.刑具。 
- 95 . 问事帘- 1.古时官吏往往坐在帘子内问案,这帘子叫做"问事帘"。 
- 96 . 问事杖- 1.刑杖。 
- 97 . 问数- 1.占问运数。 
- 98 . 问水滨- 1.见"问诸水滨"。 
- 99 . 问俗- 1.访问风俗。 
- 100 . 问遂- 1.亦作"问坠"。 2.询问水中可涉的途径。 
- 101 . 问索- 1.求讨。 
- 102 . 问题- ①要求解答的题目:考卷上有六个问题|我提一个问题,请大家思考。 ②需要研究解决的疑难和矛盾:交通问题|不成问题|没问题|写什么是一个问题,怎么写又是一个问题。 ③关键;重点:问题在于廉政|问题在于资金。 ④意外事故:出问题|发生问题。 
- 103 . 问题儿童- 在身心方面有障碍且经常表现出来的儿童。表现为缺乏道德感,常有偷窃、斗殴等不良行为,焦虑,消沉,逃学,不愿与人交往,违逆,倔强,有多动症,甚至精神分裂症等。 
- 104 . 问题解决- 个体对问题情境的适当的反应过程。心理学上对问题解决的研究存在着长期的争论,主要有尝试和错误说、领悟说以及信息加工理论。问题解决的过程一般包括理解问题、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检验结果四个步骤。 
- 105 . 问题剧- 也称“社会问题剧”。一种以社会问题为主题的戏剧作品。19世纪中叶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发展时期兴起,体现了批判现实主义的文艺思潮。如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等。 
- 106 . 问天- 1.谓心有委屈而诉问于天。 
- 107 . 问天呵壁- 问天:向天发问;呵:大声呵斥。形容文人不得志而发牢骚。 
- 108 . 问天买卦- 求问上天以卜吉凶。 
- 109 . 问听- 1.犹传闻。 
- 110 . 问头- 1.犹试题。 2.犹问端。 
- 111 . 问徒- 1.判处徒刑。 
- 112 . 问涂- 1.见"问途"。 
- 113 . 问途- 1.亦作"问涂"。 2.询问路径;探索门径。 
- 114 . 问望- 1.名望;声望。问,通"闻"。 
- 115 . 问慰- 1.犹慰问。 
- 116 . 问慰帖- 1.唐贞观时,购求前代墨迹很严,除了吊丧问疾书迹,其他都收入内府。这类未入内府的书简流传民间﹐俗称"问慰帖"。 
- 117 . 问心- 1.两手合十当胸。 2.犹言扪心自问。 
- 118 . 问心无愧- 问心:问问自己。扪心自问,毫无愧色。 
- 119 . 问信- 1.打听信息。 2.过问。 
- 120 . 问刑官- 1.审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