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垣组词
  4. 【垣】结尾能组哪些词

【垣】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败井颓

    犹言房毁墙坍。形容村舍荒凉。

  • 2 . 边

    1.犹边墙。指长城。

  • 3 . 陈

    史学家,教育家。字援庵,广东新会人。自学成家,长期从事历史研究和教育工作。曾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和辅仁大学校长、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在宗教史、元史、考据学、目录学方面著述宏富,创见颇多。建国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科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全国人大常委。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著有《元典章校补释例》、《中西回史日历》等。

  • 4 . 城

    1.城墙。

  • 5 . 村

    1.村庄围墙。

  • 6 . 宸

    1.指帝京。清吴长元有《宸垣识略》一书,所记皆当时京师之事。

  • 7 . 词

    1.词臣的官署﹐如翰林院之类。

  • 8 . 断壁残

    残垣:倒了的短墙。残存和坍塌了的墙壁。形容残败的景象。

  • 9 . 断壁颓

    颓垣:倒了的矮墙。坍塌的墙壁,残毁的矮墙。形容残败的景象。

  • 10 . 帝

    1.星座名。即紫微垣。 2.京都的城垣。 3.用以指帝都。

  • 11 . 东

    1.指太微垣的左垣。 2.唐代指门下省。

  • 12 . 断瓦残

    形容建筑物倒塌残破的景象。

  • 13 . 断井颓

    井:指井栏;垣:短墙。断了的井栏,倒塌的短墙。形容庭院破败的景象。

  • 14 . 鄂

    1.旧指湖北省省城武昌。

  • 15 . 藩

    1.藩篱和垣墙。泛指屏障。语本《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毛传:"藩,屏也,垣,墙也。" 2.比喻卫国的重臣。 3.比喻藩国﹑藩镇。

  • 16 . 宫

    1.泛指房舍或其他建筑物的围墙。 2.特指皇宫的围墙。

  • 17 . 冯

    1.古代城池女墙外面的防御工事。

  • 18 . 垝

    1.坏墙。

  • 19 . 会

    1.省城;都市。

  • 20 . 谏

    1.指谏官官署。

  • 21 . 疆

    1.边界的城垣。指边防重地。

  • 22 . 棘

    1.以棘刺护墙。

  • 23 . 禁

    1.皇宫城墙。亦指宫中。 2.指宫中官署。

  • 24 . 鸠

    1.佛教语。指大身鬼。

  • 25 . 篱

    1.用竹篱做成的墙垣。

  • 26 . 奎

    1.即奎宿。

  • 27 . 吏

    1.指吏科。垣,官署的代称。

  • 28 . 缭

    1.围墙。

  • 29 . 埒

    1.犹围墙。

  • 30 . 门

    1.宫门附近。 2.门户垣墙。

  • 31 . 女

    1.城墙上砌有射孔的小墙,即女墙。

  • 32 . 墙

    1.亦作"墙垣"。 2.墙壁。

  • 33 . 破瓦颓

    屋瓦破损,墙垣坍塌。形容破败的景象。

  • 34 . 壖

    1.宫外的矮墙。

  • 35 . 塞

    1.本指汉代为抵御鲜卑所设的边塞。后亦指长城;边关城墙。 2.指北方边境地带。

  • 36 . 埢

    1.圆貌。

  • 37 . 三

    中国古代所分的三个恒星组合区域的总称。即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的总称。太微垣包括室女、后发、狮子等星座的一部分;紫微垣包括北天极附近的天区;天市垣包括武仙、巨蛇、蛇夫、天鹅等星座的一部分。

  • 38 . 枢

    1.犹枢府。

  • 39 . 市

    1.环绕市场的垣墙。 2.星区名。即天市垣。

  • 40 . 省

    1.省行政机关所在地。

  • 41 . 师

    1.《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郑玄笺:"大师,三公也……王当用公卿诸侯及宗室之贵者,为藩屏垣干,为辅弼。"后以"师垣"指宰相的职位。

  • 42 . 碎瓦颓

    形容残破、毁废的建筑。

  • 43 . 帅

    1.犹言镇抚一方。

  • 44 . 琐

    1.琐,青琐;垣,紫垣。指朝廷。亦指京都官署或京官。

  • 45 . 四

    1.四周的围墙。 2.本指周天的星区,引申指四周天空。

  • 46 . 颓

    1.倾塌的墙。

  • 47 . 同

    1.同居谏垣。指同为谏官。

  • 48 . 薇

    1.唐开元元年改称中书省为紫微省。简称微垣。元代称行中书省为薇垣。明洪武九年改元代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司,亦沿称为薇省或薇垣。清初也称布政司曰薇垣或薇署。故明清时常以薇垣称相当于中书省的中枢机构或布政司。 2.紫微垣的省称。

  • 49 . 维

    1.《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毛传:"垣,墙也。"郑玄笺:"大师,三公也。"大,通"太"。后因以"维垣"为太师之代称。

  • 50 . 微

    1.即紫微垣。三垣之一。

  • 51 . 惟

    1.汉王莽时所称九州内外区域名之一。参见"惟藩"。

  • 52 . 西

    1.犹西城。 2.唐宋时中书省的别称。因设于宫中西掖﹐故称。

  • 53 . 辛

    1.复姓。战国魏有辛垣衍。见《战国策.赵策三》。

  • 54 . 星

    1.我国古天文学的星空分区。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三垣。

  • 55 . 行

    1.古代防御战具,用以布阵阻塞。

  • 56 . 新

    1.新筑的垣墙。 2.复姓。汉有新垣平。见《史记.封禅书》。

  • 57 . 右

    1.即右掖。唐时指中书省。

  • 58 . 掖

    1.皇宫的旁垣。 2.唐代称门下﹑中书两省。因分别在禁中左右掖,故称。后世亦用以称类似的中央部门。

  • 59 . 穴

    1.在墙上挖洞。

  • 60 . 遗

    1.断墙残壁。

  • 61 . 羊马

    1.见"羊马城"。

  • 62 . 驿

    1.即驿墙。

  • 63 . 萦带为

    1.同"萦带全城"。

  • 64 . 辕

    1.官署。

  • 65 . 墉

    1.墙壁。

  • 66 . 逾

    1.亦作"踰垣"。 2.翻越墙头。 3.《诗.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墙。"后因以"逾垣"谓男女私会偷情。

  • 67 . 雨井烟

    比喻荒凉、冷落的景象。

  • 68 . 属

    1.窃听。

  • 69 . 周

    1.围墙;城墙。

  • 70 . 重

    1.一道又一道墙壁。谓设防森严。

  • 71 . 紫

    1.星座名。常借指皇宫。

  • 72 . 紫微

    1.星官名,三垣之一。中国古代为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把若干颗恒星多少不等地组合起来,一组称一个星官。众星官中,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和二十八宿占有重要地位。紫微垣有星15颗,分两列,以北极为中枢,成屏藩状。见唐丹元子《步天歌》。《史记.天官书》中亦有与之相当的星官,惟名称﹑星数不同。

  • 73 . 钻穴逾

    指偷情、私奔、偷窃等行为。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