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省组词
  4. 【省】结尾能组哪些词

【省】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爱

    1.爱惜节省。

  • 2 . 白云

    1.刑部的别称。

  • 3 . 安徽

    别称“皖”。在中国中东部、长江下游及淮河中游。面积1402万平方千米。人口5999万(1995年)。清初为江南省,后分置安徽省。省会合肥。北部和长江沿岸为平原,余为山地、丘陵,以黄山最著名。主要湖泊有巢湖。从南向北由亚热带湿润区向暖温带半湿润区过渡。主要工业有煤炭、钢铁和炼铜。中国重要煤炭基地。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商品粮产区。茶叶、油菜籽、黄红麻产量居全国前列。

  • 4 . 按

    1.审察;查考。

  • 5 . 案

    1.察看,验证。

  • 6 . 辩

    1.全部加以省察。辩﹐通"徧"。

  • 7 . 罢

    1.省免;废除。

  • 8 . 百

    1.人民;民众。省﹐通"姓"。

  • 9 . 北

    1.指尚书省。因尚书省在宫阙之北,故称。

  • 10 . 徧

    1.周天子遣使省问诸侯之礼。天子巡守后五年所举者,称"徧省"。详"徧存"。

  • 11 . 裁

    1.裁断审察。

  • 12 . 朝

    1.犹朝廷。

  • 13 . 贬

    1.节俭,省俭。

  • 14 . 晨昏定

    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

  • 15 . 晨

    1.早晨向父母问安。亦指昏定晨省之礼。

  • 16 . 边

    1.靠近边界的省分。

  • 17 . 变

    1.谓变革弊政,省察过错。

  • 18 . 察哈尔

    旧省名。1914年设察哈尔特别区,1928年改设省。1952年撤销,并入河北省和山西省。

  • 19 . 不

    1.不察看。 2.引申为不检查。 3.不领悟;不明白。 4.不理会。 5.谓未见过。

  • 20 . 参

    1.参验省察。

  • 21 . 晨参暮

    按礼节朝暮参拜问安。

  • 22 . 澄

    1.明察。

  • 23 . 除

    1.废除﹑减省。

  • 24 . 存

    1.慰问;问候。

  • 25 . 殿

    1.宫廷与台省。

  • 26 . 东三

    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总称。

  • 27 . 东

    1.古代中央官署之一。南朝齐指集书省,为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以散骑常侍为长官。 2.古代中央官署之一。唐指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 3.古代中央官署之一。宋指秘书省。掌图籍。宋杨万里有《早入东省残月初上》诗。按,杨曾任秘书监。 4.清代对山东省的省称。 5.民国时期对东三省的省称。

  • 28 . 奉天

    旧省名。1907年设置,1929年改名辽宁省。

  • 29 . 都

    1.汉以仆射总理六尚书,谓之都省。唐垂拱中,改尚书省曰都省。后亦以指尚书省长官或尚书省政事堂。 2.都察院。

  • 30 . 吊

    1.吊唁慰问。

  • 31 . 调

    1.征发和裁减。

  • 32 . 东九

    1.见"东三省"。

  • 33 . 粉

    1.尚书省的别称。《太平御览》卷二一五引汉应劭《汉官仪》:"省皆胡粉涂画古贤人烈女,郎握兰含香,趣走丹墀奏事。"世因称尚书省为"粉省"。

  • 34 . 定

    旧时子女早晚向父母请安:姊妹们定省毕,各归房。

  • 35 . 繁

    1.多与少;繁密与简约。

  • 36 . 发人深

    发:启发;省:醒悟。启发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

  • 37 . 发人深

    启发人深思并醒悟:老师的话语重心长,发人深省。

  • 38 . 反躬自

    躬:自身;省:检查。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

  • 39 . 房

    1.宫室,官署。

  • 40 . 多快好

    数量多,速度快,质量好,成本省。

  • 41 . 分

    1.元代分设于地方上的中书省机关。 2.谓派赴不同的省。

  • 42 . 返躬内

    躬:自身;省:检查,反省。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过失。

  • 43 . 二

    1.指中书省﹑尚书省。

  • 44 . 发

    1.揭开检查。

  • 45 . 烦

    1.详略,繁简。

  • 46 . 反

    回想自己的思想行动,检查其中的错误:停职~。

  • 47 . 反

    回想省察自己的思想言行:深刻反省。

  • 48 . 甘肃

    简称“甘”,别称“陇”。在中国西北部。面积4544万平方千米。人口2388万(1995年)。有回、藏、东乡等少数民族。清代置省。省会兰州。东南部主要属黄土高原,黄河流贯;西北部为河西走廊。基本上处暖温带。自东南向西由湿润区过渡到干旱区。工业以重工业为主。石油化学和有色金属工业较发达,镍产量居全国首位。农作物有小麦和胡麻等。

  • 49 . 福建

    别称“闽”。在中国东南部、武夷山以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面积1214万平方千米。人口3165万(1995年)。明代置福建布政使司(省级),清代为福建省。省会福州。山地、丘陵分布广,平原小而零碎。海岸曲折。闽江为省内第一大河。亚热带湿润区。中国茶叶、甘蔗和亚热带水果(龙眼、荔枝)的重要产区。南方木材生产基地。制糖业较重要。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 50 . 赴

    1.往尚书省。 2.指赴京应试。

  • 51 . 顾

    1.顾念省察。 2.注视。

  • 52 . 贵州

    简称“贵”,别称“黔”。在中国西南部。面积1761万平方千米。人口3419万(1995年)。少数民族占30%以上,人数较多的有苗、布依、侗等族。明代置贵州布政使司(省级),清代为贵州省。省会贵阳。处云贵高原东部,喀斯特地貌分布广。乌江为省内第一大河。亚热带湿润区。中国南方重要的煤炭输出省。汞产量全国第一。中国炼铝工业和磷矿石开采基地之一。烤烟以质优著称。

  • 53 . 宫

    1.设在皇宫内的官署。如尚书省﹑中书省等。 2.犹宫禁。指皇宫。

  • 54 . 湖北

    别称“鄂”。在中国中部、长江中游。面积186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5727万(1995年),有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清代置省。省会武汉。西、北、东为山地、丘陵,中南部为江汉平原。长江由西向东流贯,北有汉水汇入。淡水湖数量全国第一。亚热带湿润区。经济较发达。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水电为主)和纺织。农产中稻米、棉花、油菜籽和芝麻产量居全国前列。重要商品粮产区。淡水渔业发达。

  • 55 . 广东

    别称“粤”。在中国南部、南岭以南,临南海。面积1779万平方千米。人口6788万(1995年)。明代置广东布政使司(省级),清代为广东省。省会广州。多山地丘陵,平原较少。主要河流珠江,入海处冲积成珠江三角洲。海岸曲折。绝大部分为亚热带湿润区。外向型经济发达。家用电器和制糖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中国稻米、甘蔗、花生、桑蚕茧等农产品及水果和水产品重要产区。创汇农业较重要。

  • 56 . 候

    1.探视问候。

  • 57 . 观

    1.观察;观看。 2.反观内省。

  • 58 . 官

    1.犹宫禁。皇帝居住的处所。

  • 59 . 归

    〈书〉回家探亲。

  • 60 . 归

    回家探望父母:风尘归省日,江海寄家心|归省值花时,闲吟落第诗。

  • 61 . 河南

    别称“豫”。在中国中部、黄河中游。面积167万平方千米。人口9108万(1995年)。明代置河南布政使司(省级),清代为河南省。省会郑州。西部以山地为主,东部为华北平原。大部为暖温带半湿润区。工业较发达。主要有机械、煤炭、石油和纺织等部门。中国重要的产煤省和煤炭输出省。小麦、棉花、花生、芝麻、烤烟的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 62 . 昏迷不

    神志昏沉,不省人事。同“昏迷不醒”。

  • 63 . 过

    1.探亲;前往看望。

  • 64 . 海南

    别称“琼”。在中国最南部。省境由海南岛及散布在南海的西沙、中沙、南沙三群岛组成,面积339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区。人口702万(1995年)。有黎、苗等少数民族。1988年建省。省会海口。主岛中南部是以五指山为主的山地,北部为平原。地处热带,降水多。中国最大的热带作物基地。产优质铁矿,近海富天然气。现已开放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 65 . 湖南

    别称“湘”。在中国中南部、长江中游。面积2118万平方千米。人口6356万(1995年)。有土家、苗、侗等少数民族。清代置省。省会长沙。西、南、东三面为山地,中部为丘陵、盆地;北部有洞庭湖,纳湘、资、沅、澧四水汇注长江,湖周围为平原。亚热带湿润区。有色金属工业发达。锑产量世界第一,稻米产量为全国之首,全国重要商品粮产区。茶叶、苎麻和生猪产量都居全国前列。淡水渔业较发达,南方重要木材产地。

  • 66 . 黑龙江

    简称“黑”。在中国东北区北部。面积454万平方千米。人口3576多万(1995年)。清初置黑龙江将军辖区,清末置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北部、东南部为山地,主要山脉有小兴安岭。西南部为松嫩平原,东部有三江平原。主要河流有黑龙江和松花江。处中温带,大部为湿润区,西南部为半湿润区。有全国最大油田--大庆油田。煤炭和森林工业发达。为中国商品粮重要基地。大豆、甜菜、亚麻产量居全国前列,盛产玉米。

  • 67 . 河北

    别称“冀”。在中国中北部、太行山东面,临渤海。面积1877万平方千米。人口6420万(1995年)。清代置直隶省,1928年改河北省。省会石家庄。西北部为高原、山地,东南部属华北平原。境内绝大部分地区在海河流域。除最北部外,均为暖温带半湿润区。工农业较发达。工业以纺织和煤炭最为重要。农产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盛产温带水果。沿海以产“长芦盐”著名。

  • 68 . 记

    1.记志省识。 2.回忆﹔记心。

  • 69 . 何

    1.何曾。犹言未曾。

  • 70 . 黄门

    1.唐门下省的别称。

  • 71 . 后

    1.宋太宗淳化五年后对入内内侍省的别称。 2.宋神宗元丰八年后对门下﹑中书外省的别称。

  • 72 . 华

    1.指清贵者的官署。

  • 73 . 槐

    1.三公的官署。

  • 74 . 画

    1.指尚书省。汉尚书省以胡粉涂壁,紫素界之,画古烈士像,故别称"画省"。或称"粉省"﹑"粉署"。

  • 75 . 还

    1.返归台省。 2.重新参加省试。 3.返归省城。

  • 76 . 机

    1.掌管机要大事的中央官署。

  • 77 . 减

    1.亦作"减省"。 2.节省。 3.省略;减少。

  • 78 . 计

    1.宋代管理国家财经事务最高行政机关三司的别称。

  • 79 . 昏定晨

    昏:天刚黑;省:探望、问候。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

  • 80 . 鸡

    1.指中书省。

  • 81 . 俭

    爱惜物力;不浪费财物:精打细算,过日子~。

  • 82 . 检

    1.检验查看。

  • 83 . 吉林

    简称“吉”。在中国东北区中部。面积1874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550万(1995年)。有朝鲜、满、蒙古等少数民族。清初置吉林将军辖区,清末置吉林省。省会长春。东部为长白山地,西部为东北平原。松花江流贯境内。处中温带,山地为湿润区,平原为半湿润区。汽车、化学和造纸工业重要。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玉米产量居全国最前列,盛产大豆。林业发达。有人参、鹿茸等特产。

  • 84 . 简

    把繁杂的、多余的去掉;节省:~手续ㄧ~费用。

  • 85 . 江苏

    简称“苏”。在中国东部,长江、淮河下游,东临黄海。面积105万平方千米。人口6868多万(1995年),密度居各省区之首。清初置江南省,后分置江苏省。省会南京。全境绝大部分为平原。水域辽阔,河网稠密,有太湖、洪泽湖等大湖。大部分为亚热带湿润区。工业总产值居全国首位。主要有机械制造、轻纺和化学工业。农业发达,主产稻谷、小麦、棉花和油菜籽。桑蚕茧和淡水渔业产量居全国前列。内河运输量全国第一。

  • 86 . 江西

    别称“赣”。在中国中部、长江中游。面积1666万平方千米。人口3938万(1995年)。明代置江西布政使司(省级),清代为江西省。省会南昌。西、南、东三面山脉环绕,中部丘陵广布;北部有鄱阳湖,纳赣江等河流汇注长江,湖四周为平原。亚热带湿润区。有色金属工业发达,铜和钨的储、产量居全国前列。景德镇瓷器驰名中外,农作物以水稻、油菜为主。中国重点产粮省和淡水渔区。南方重要木材产区。

  • 87 . 咎

    1.引过反省。

  • 88 . 降

    1.降临察看。

  • 89 . 谏

    1.御史台的别称。

  • 90 . 觐

    1.谓探望双亲。

  • 91 . 金华

    1.指门下省。

  • 92 . 谨

    1.戒慎反省。

  • 93 . 节

    使可能被耗费掉的不被耗费掉或少耗费掉:~时间ㄧ~劳动力ㄧ~开支。

  • 94 . 儆

    1.警诫省悟。

  • 95 . 蠲

    1.废除;免除。

  • 96 . 刻

    1.减省。

  • 97 . 禁

    1.禁中,省中。指皇宫。

  • 98 . 京

    1.古代中央各部的统称。

  • 99 . 警

    1.警戒省察﹔警悟自省。

  • 100 . 径

    1.简略。

  • 101 . 考

    1.考校省察;考校查核。

  • 102 . 客

    1.古代官署名。 2.外省。

  • 103 . 两

    1.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合称。为唐代最高国务机构。

  • 104 . 兰

    1.即兰台。指秘书省。

  • 105 . 览

    1.视察。

  • 106 . 临危自

    省:醒悟。临到危难时能够自己觉醒。

  • 107 . 隶

    1.汉字隶变的一种。篆字简省后的隶定称"隶省"。

  • 108 . 麟

    1.秘书省。唐垂拱元年曾改称秘书省为麟台。

  • 109 . 幔

    1.用帐幔张盖的临时官署。

  • 110 . 六

    1.指唐代的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六省。

  • 111 . 辽宁

    简称“辽”。在中国东北地区南部,临黄海和渤海。面积1459万平方千米。人口4034万(1995年),有满、蒙古等少数民族。清初置盛京,清末改奉天省,1929年改辽宁省。省会沈阳,中部为辽河平原,余为低山丘陵,南部形成辽东半岛。辽河纵贯南北。从南向北为暖温带和中温带、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以钢铁和机械工业为主,亦为温带水果和柞蚕茧的主要产区。

  • 112 . 纶

    1.指中书省。中书舍人职掌撰拟诏令,故称。

  • 113 . 旁

    1.别的宫廷。

  • 114 . 内史

    1.隋初改中书省为"内史省"。

  • 115 . 秘

    1.秘书省的省称。

  • 116 . 门下

    1.亦省称"门下"。 2.官署名。后汉谓侍中寺。晋时因其掌管门下众事,始称门下省。南北朝因之,与中书省﹑尚书省并立,侍中为长官。隋承其制。唐龙朔二年改名东台,咸亨初复旧称,武则天临朝,改名鸾堂﹑鸾台。神龙初复旧称,开元元年改名黄门省,五年仍复旧称。宋因之,元废。门下省掌受天下之成事,审查诏令,驳正违失,受发通进奏状,进请宝印等。其长官初名侍中,后又或称左相﹑黄门监等。

  • 117 . 猛

    1.猛然觉悟;忽然明白过来。 2.忽然忆起。 3.深刻反省。

  • 118 . 猛

    ①突然明白过来:下士方在迷,达人已猛省。 ②深刻反省:回头猛省。

  • 119 . 念

    1.知道,懂得。

  • 120 . 秘书

    1.官署名。东汉始置秘书监一官,典司图籍。南北朝以后始设秘书省。其主官称秘书监,监以下有少监﹑丞及秘书郎﹑校书郎﹑正字等官,领国史﹑著作二局。唐代改称兰台﹑麟台。明以后其职务并入翰林院。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