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表组词
  4. 【表】结尾能组哪些词

【表】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百城

    1.地方官的表率。

  • 2 . 牓

    1.张榜表彰。

  • 3 . 邦

    1.显示国家形象的标志。

  • 4 . 八

    1.八方之外﹐指极远的地方。

  • 5 . 碑

    1.即墓表。 2.界碑,用来标志分界的石碑。

  • 6 . 拜

    1.上奏章。 2.对神拜献祈祷文。

  • 7 . 报

    向上级报告情况的表格:生产进度~。

  • 8 . 标

    1.标明。 2.标榜,宣扬。 3.表率,榜样。 4.仪表,风采。

  • 9 . 扁

    1.题门表彰。

  • 10 . 测光

    也称“曝光表”。测量光强度,为摄影者提供适当的曝光时间和光圈设定的仪器。分亮度测光表和照度测光表两类。前者用于测量被摄体的反射亮度,量光时将测光表对向被摄体;后者用于测量光源的照度。

  • 11 . 边

    1.边境。 2.边际。

  • 12 .

    1.卓异,特出。

  • 13 . 不

    1.不显扬。 2.小说中用作结束上文另启下文之词。犹言不说。

  • 14 . 参

    1.用以参验的标志。

  • 15 . 草

    1.草拟章奏。 2.非正式的﹑预先填写的表格。

  • 16 . 尘

    1.《晋书.王戎传》:"王衍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表物。"后以"尘表"谓人品超世绝俗。 2.世外;世俗之外。

  • 17 . 呈

    1.显现。

  • 18 . 陈

    1.古代于郭外所树的表帜﹐用以示边警。陈﹐通"田"。

  • 19 . 长

    1.指僧徒坟地上立的长柱。 2.指僧徒之坟﹐似塔而小。

  • 20 . 车无退

    兵车无后退的标志。引申为军队决不退却。

  • 21 . 陈情

    散文篇名。西晋李密作。李密,字令伯,武阳(今四川彭山)人,曾出仕蜀国。蜀亡后,晋武帝召他任官,他以祖母年老需照顾为由,上表推辞。文中陈述了作者少年孤苦、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况,语气恳切、婉转,富有感染力。

  • 22 . 捶

    1.树立于边界悬有标志的木柱。

  • 23 . 乘法

    1. 由一组数按规则的顺序相乘所得之积列成的表,通常指由前10个或12个自然数按1、2、3、等等直到10或12的顺序依次相乘所得之积列成的表。

  • 24 . 出尘之

    超出尘俗的仪表。比喻丰姿清奇潇洒。

  • 25 . 出乎意

    指出于意料之外。

  • 26 . 尺

    1.古代用以测日影的一种仪器。

  • 27 . 饬

    1.整饬外表。

  • 28 . 崇

    1.推崇表扬。

  • 29 . 出师

    散文篇名。三国蜀诸葛亮作。有前、后二表,均为作者于出师伐魏前上呈蜀后主刘禅的奏表。前表陈说作者伐魏的意图,并向刘禅荐举贤臣,规劝他“亲贤臣,远小人”。后表一般认为是后人伪托之作,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句即出于此。

  • 30 . 出于意

    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 31 . 出人意

    表:外。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 32 . 党代

    1.指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负责政治工作的领导人员。

  • 33 . 旦

    1.封建时代在外的帅守监司,每月初一向皇帝上起居表,以代替朝参,谓之"旦表"。

  • 34 . 大事年

    1.把以往发生过的较大事件根据某一主题按年代排列起来的一种参考资料。

  • 35 . 代

    1.谓显耀于一代。 2.受委托代替个人﹑集体﹑组织办事或表达意见的人。亦指由选举产生,替选举人办事或表达意见的人。 3.指同类人物的典型。 4.代替个人或集体办事或表达意见。 5.体现,反映。 6.代为表示。

  • 36 . 断

    1.拒不接受所上章表。

  • 37 . 大

    1.外表﹐外部。

  • 38 . 答

    1.帝王回复臣下的表章。

  • 39 . 打璜

    1.见"打簧表"。

  • 40 . 打簧

    1.怀表的一种。又称问表。能按时发出声响,或按推杆使它报出时间,便于夜间或盲人使用。旧时进口的打簧表,大都是金壳,颇为贵重。簧,亦作"璜"。

  • 41 . 电流

    安培计。

  • 42 . 电能

    即“电度表”。

  • 43 . 电压

    见〖伏特计〗。

  • 44 . 地

    1.地面,大地的表面。 2.指陆地的边际。 3.指地球的表面,即地壳的最外层。

  • 45 . 电

    ①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电功率等的各种电气仪表的统称。 ②瓦特小时计的通称。

  • 46 . 德

    1.谓有德的表现。 2.道德表率。

  • 47 . 东

    1.东方边界之外。 2.谓东方诸侯的表率。

  • 48 . 电度

    俗称“火表”,又称“千瓦时计”或“电能表”。用来计量电能消耗量的仪表。分交、直流两种。交流电度表中的单相表一般用于照明用户,如家庭中使用的火表;三相表用于电力用户,如工厂中使用的火表。直流电度表通常装在电车等直流电用户处。

  • 49 . 电子

    以微型电池作能源采用电子元件的表的总称。包括摆轮式电子表、音叉表、石英表、全电子石英表、多功能电子表和太阳能电子表等。

  • 50 . 电子电压

    一种测量电压用的仪器。测量的电压范围大、频率范围广。其输入阻抗大,跨接后不致改变被测电路的工作状态,因而能测得真实电压。读数已从指针式逐步过渡为液晶显示。并已具有编程控制,能自动换档。

  • 51 . 电子手

    含有电子线路的手表。根据所用振动系统或振荡器的不同,可分为摆轮电子手表、音叉手表和石英手表等。也叫电子表。

  • 52 . 方

    1.四方之外﹐指极远之地。

  • 53 . 防

    1.标准。

  • 54 . 鹗

    1.推荐人才的表章。

  • 55 . 姑

    一家的父亲和另一家的母亲是兄妹或姐弟的亲戚关系(区别于‘姨表’:~亲ㄧ~兄弟ㄧ~姐妹。

  • 56 . 发

    ①向集体或社会表达(意见);宣布:~谈话 ㄧ~声明 ㄧ代表团成员已经确定,名单尚未正式~。 ②在刊物上登载(文章、绘画、歌曲等):~论文。

  • 57 . 蕃

    1.犹藩屏。蕃,通"藩"。

  • 58 . 风

    1.风度仪态。

  • 59 . 风尘物

    风尘:指污浊、纷扰的世俗生活。超越世俗的特出人物。

  • 60 . 藩

    1.谓保卫国家的重臣。 2.边疆要地。

  • 61 . 梵

    1.指印度。

  • 62 . 符

    1.外表。 2.显露的征兆。

  • 63 . 飞

    1.飞速递送奏章。

  • 64 . 封

    1.堆土以作标记。 2.增修坟墓,以示褒扬。

  • 65 . 分

    1.分别显现。 2.谓分兵屯戍,画境而守。

  • 66 . 风级

    风力等级 风 速(米/秒) 海 面 情 况 地 面 情 况 0 0~0.2 静。 静烟直上。 1 0.3~1.5 渔船略觉摇动。 烟能表示方向,树叶略有摇动。 2 1.6~3.3 渔船张帆时,可以随风移动,每小时2~3千米。 人的脸感觉有风,树叶有微响,旗子开始飘动。 3 3.4~5.4 渔船渐觉簸动,随风移动,每小时5~6千米。 树叶和很细的树枝摇动不息,旗子展开。 4 5.5~7.9 渔船满帆时,船身向一侧倾斜。 能吹起地面上的灰尘和纸张,小树枝摇动。 5 8.0~10.7 渔船缩帆(即收去帆的一部分

  • 67 . 风雨

    1.测空气压力以预知风雨的仪器。又名晴雨表﹑晴雨计或气压计。 2.比喻赖以观察形势发展变化的事物。

  • 68 . 奉

    1.上表。

  • 69 . 肛

    1. 体温计的一种,放在肛门内进行测量。

  • 70 . 干湿球温度

    测量空气温度和湿度的一对并列安置的温度表。用于测量空气温度的称为“干球温度表”;另一支温度表的球部缠着纱布,纱布一端引入水杯,称为“湿球温度表”。根据两温度表的示度,利用湿度查算表可查得观测时空气的绝对湿度、相对湿度、饱和差和露点温度。

  • 71 . 公

    1.公开发表;公开表示。 2.犹公布。

  • 72 . 挂

    〈方〉怀表。

  • 73 . 寒暑

    测量气温的一种温度表,表上刻度通常分华氏、摄氏两种。

  • 74 . 贡

    1.朝贡的表文。

  • 75 . 怀

    装在衣袋里使用的表,一般比手表大。

  • 76 . 晷

    1.日晷上测量日影的标竿。

  • 77 . 过君

    1.古代五种驾驭车马的技术之一。指驾车经过天子表位时的致敬礼仪。

  • 78 . 光被四

    被:加于,及于;四表:四周很远的地方。形容盛德善行远播四方。

  • 79 . 光

    1.《书.尧典》:"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后因以"光表"谓广及四面八方。

  • 80 . 圭

    我国古代天文仪器,是在石座上平放着一个尺(圭),南北两端各立一个标杆(表)。根据日影的长短可以测定节气和一年时间的长短。

  • 81 . 规

    1.谓画定并予以标明。 2.规范表率。

  • 82 . 贵

    1.询问他人表字的敬语。

  • 83 . 国

    1.一国的表率。

  • 84 . 国际收支平衡

    一国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对外经济贸易收支状况的总记录。收入大于支出为顺差,反之为逆差。平衡表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经常项目,包括货物进出口,服务收支,侨汇、援助和赔款等;资本项目,反映一国资本的流进和流出;平衡项目,主要是国际储备。

  • 85 . 海

    1.犹海外。古代指中国四境以外僻远之地。 2.特指国外。

  • 86 . 海况

    海况等级 海面征状 0 海面光滑如镜。 1 波纹。 2 波浪很小,波峰开始破裂,但浪花不是白色,而是玻璃色的。 3 波浪不大,但很触目,波峰契裂,其中有些地方形成白色浪花——白浪。 4 波浪具有很明显的形状,到处形成白浪。 5 出现高大波峰,有浪花的波顶占了波峰上很大的面积,风开始削去波峰上的浪花。 6 波峰上被风削去的浪花开始沿波浪斜面伸长成带状,有时波峰出现风暴波的长波形状。 7 风削去的浪花带布满了波浪的斜面,并且有些地方达到波谷。 8 稠密的浪花带布满了波浪斜面,海面因而变成白色,只在波底有些地方

  • 87 . 华

    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柱身多雕刻龙凤等图案,上部横插着雕花的石板。

  • 88 . 合

    1.一并彰扬。 2.共上奏表。

  • 89 . 汉

    1.犹天表,天外。

  • 90 . 和

    1.即华表。古代陵墓﹑宫殿等前所立的表柱。

  • 91 . 贺

    1.历代帝王有庆典武功等事,臣下所上的祝颂文表。

  • 92 . 鹤

    1.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后世华表多以鹤图装饰。因以"鹤表"称华表。

  • 93 . 鹤归华

    感叹人世的变迁。

  • 94 . 黄

    1.黄表纸的略称。

  • 95 . 后

    1.古代田猎时,树木为表,标识步数,以正进退之行列。最北面的一表称为后表。

  • 96 . 换算

    1. 把一种计量单位换算成同值的其他单位的表。

  • 97 . 话

    1.犹话说。旧小说常用的一个段落开头的词语。

  • 98 . 桓

    1.即华表。

  • 99 . 贱

    1.谦称自己的表字。 2.婊子,妓女。

  • 100 . 赍

    1.持捧奏表。

  • 101 . 经济

    法国魁奈的主要著作。1758年发表。它用图表形式说明一国工农业两大部门生产的产品是怎样通过流通分配到社会各阶级手中,进入消费(包括生活上用和生产上用)的。是对社会再生产问题进行分析的最初尝试。

  • 102 . 嘉

    1.美好的仪表。

  • 103 . 笺

    1.笺记﹑表章。

  • 104 . 江

    1.江外。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2.指南朝宋﹑齐﹑梁﹑陈及其统治下的地区。 3.指江岸上。

  • 105 . 杰

    1.不凡的仪表。

  • 106 . 旌

    封建统治者用立牌坊或挂匾额等表扬遵守封建礼教的人。

  • 107 . 降

    1.请求投降的表文。

  • 108 . 解

    1.中医称服药而使病人出汗去风退热。

  • 109 . 进

    1.奏章。 2.进呈表章。

  • 110 . 课程

    1.标明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进程的表格。

  • 111 . 金叶

    1.见"金叶表文"。

  • 112 . 经师人

    1.指通经学而立身可为人师法的人。

  • 113 . 九等人

    1.《汉书.古今人表》将人分为九等,后以"九等人表"泛指各种人材。

  • 114 . 列

    1. 把…制成表,以表显示。

  • 115 . 课

    1. 学校的课程表。

  • 116 . 抗

    1.向皇帝上奏章。

  • 117 . 款

    1.求降书。

  • 118 . 勘误

    1. 一张印件内列有错误与改正栏目的单子。

  • 119 . 临

    1.面对表章。

  • 120 . 里

    1.里外。表示整个﹑全部。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