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结尾能组哪些词
- 1 . 拜坛- 1.拜授大将。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何(萧何)曰:'……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 
- 2 . 北坛- 1.建于城北的祭坛。为战时祈胜祭坛之一。《墨子.迎敌祠》:"敌以北方来,迎之北坛,坛高六尺。"孙诒让间诂引《孔丛子.儒服》:"孔子高对信陵君问祈胜之礼,云:'先使之迎于适所从来之方为坛,祈克于五帝,衣服随其方色,执事人数从其方之数,牲则用其方之牲。'"亦为祭祀地神之所。 
- 3 . 朝日坛- 1.古代帝王祭日的地方。 
- 4 . 步斗坛- 1.即步罡坛。 
- 5 . 步罡坛- 1.道士步罡踏斗之坛。 
- 6 . 步虚坛- 1.道士唱经礼赞的高坛。 
- 7 . 柴坛- 1.古代焚柴祭天的高台。 
- 8 . 除坛- 1.整地筑坛。 
- 9 . 词坛- 1.犹文坛。 
- 10 . 祠坛- 1.祭场。 
- 11 . 道坛- 1.道教作法事的场所。 2.即道观。 
- 12 . 登坛- 1.登上坛场。古时会盟﹑祭祀﹑帝王即位﹑拜将﹐多设坛场﹐举行隆重的仪式。 2.走上讲台。 3.借指某种事物开始出现。 
- 13 . 东坛- 1.东方的祭坛。 2.谓在东边设祭坛。 
- 14 . 风坛- 1.古时祭风用的坛。 
- 15 . 地祇坛- 1.地坛。 
- 16 . 地坛- 1.皇帝祭地的坛。又称"方泽"﹑"方丘"。今北京市安定门外有明清地坛,明嘉靖九年建,清重加修治。方形,周围约五十丈,广八九丈,中有方坛。 
- 17 . 坟坛- 1.坟前的祭坛。 
- 18 . 觚坛- 1.有棱角的祭坛。 
- 19 . 法坛- 1.举行祈祷法事的坛场。 
- 20 . 佛坛- 1.供奉佛像的高台。 
- 21 . 方明坛- 1.设有上下四方神明之象的祭坛。 
- 22 . 宫坛- 1.古代天子在都城之郊或名山之下朝会诸侯时,临时建筑的处所。后亦指帝王在国都之郊与群臣聚会时的临时建筑物。 
- 23 . 封坛- 1.聚土为圆坛以祭天。 
- 24 . 耕坛- 1.古时天子行藉田礼所用的土台。 
- 25 . 歌坛- 指歌唱界;声乐界:~新秀。 
- 26 . 灌坛- 1.晋张华《博物志》卷七:"太公为灌坛令,武王梦妇人当道夜哭,问之,曰:'吾是东海神女,嫁于西海神童。今灌坛令当道,废我行。我行必有大风雨,而太公有德,吾不敢以暴风雨过,是毁君德。'武王明日召太公,三日三夜,果有疾风暴雨从太公邑外过。"原为地名。后用以代指有德行的地方官吏。 
- 27 . 黄坛- 1.郊天迎气的坛坫。 2.道士所设的坛场。 
- 28 . 韩坛- 1.见"韩信坛"。 
- 29 . 韩信登坛- 汉王刘邦设立拜将坛,用极为隆重的仪式拜韩信为大将军。后指授予要职,委以重任。 
- 30 . 韩信坛- 1.汉刘邦为韩信拜将所设的坛场。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何(萧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后因以"韩信坛"泛指军中拜将帅的高台。亦谓被授予将帅。 
- 31 . 乩坛- 1.扶乩所设的神坛。 
- 32 . 花坛- 种植花卉的土台子,四周有矮墙,或堆成梯田形式,边缘砌砖石,用来点缀庭园等。 
- 33 . 画坛- 绘画界。 
- 34 . 稷坛- 1.古代祭稷神所筑的坛。 
- 35 . 鸡坛- 1.《说郛》卷六十引晋周处《风土记》﹕"越俗性率朴﹐初与人交﹐有礼﹕封土坛﹐祭以犬鸡﹐祝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君乘马﹐他日相逢卿当下。'"后遂以"鸡坛"为交友拜盟之典。 
- 36 . 讲坛- 讲台;泛指讲演讨论的场所。 
- 37 . 金坛- 1.道教供奉神仙的坛。 2.拜将的坛。 3.句曲山山洞﹐道书所称洞天福地之一。在江苏省金坛县。 
- 38 . 祭坛- 祭祀用的台。 
- 39 . 嘉坛- 1.祭坛。 
- 40 . 郊坛- 1.古代为祭祀所筑的土坛,设在南郊。 
- 41 . 菊坛- 指戏曲界;梨园(多指京剧界)。 
- 42 . 教坛- 1.讲台。 
- 43 . 醮坛- 1.道士祭神的坛场。 
- 44 . 戒坛- 1.僧徒传戒之坛。 
- 45 . 酒社诗坛- 酒社:酒友所成立的团体;诗坛:诗人会聚的场所。指文人墨客相约在一起饮酒作诗的组织。 
- 46 . 酒坛- 1.见"酒坛"。 
- 47 . 凈坛- 1.道教徒祈祷之台。 
- 48 . 乐坛- 1.泛指音乐界。 
- 49 . 开坛- 1.指清末义和团设立敬神集会进行活动。 
- 50 . 蜡坛- 1.蜡祭之坛。 
- 51 . 剧坛- 1.戏剧界。 
- 52 . 坎坛- 1.古代挖地为坎,垒木为坛。坎以祭寒﹑月等神,坛以祭暑﹑日等神。《礼记.祭义》:"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 
- 53 . 雷坛- 1.旧时道家祭祀雷神的祭坛。 
- 54 . 厉坛- 1.祭无祀鬼神的坛。 
- 55 . 篮坛- 指篮球界:这是一支世界~劲旅。 
- 56 . 燎坛- 1.燎祭天神的高台。 
- 57 . 灵坛- 1.祭坛。 
- 58 . 露坛- 1.在平地上用土﹑石筑起的高台﹐供检阅军队和祭祀之用。 
- 59 . 盟坛- 1.古代缔结盟约时所设的坛场。 
- 60 . 论坛- 对公众发表议论的场所。多指报刊、座谈会等:文艺论坛。 
- 61 . 毛公坛- 1.太湖古迹名。 
- 62 . 尼师坛- 1.亦作"尼师但那"。 2.梵语音译。佛教徒所说六物之一。即随坐衣。衣上所附布料可作坐具或卧具。 
- 63 . 棋坛- 1. 指围棋、象棋等棋类运动界。如:棋坛老将。 
- 64 . 尼坛- 1.尼姑受戒的地方。 
- 65 . 日坛- 1.旧时祭日之处。在今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东南。明嘉靖九年建。明清二代均于每年春分日遣官致祭,清制遇甲丙戊庚壬年由皇帝亲祭。参阅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礼义.日月坛》﹑《清会典事例.礼部.中祀》。 
- 66 . 青坛- 1.帝王春日郊祭用的土台。 
- 67 . 七星坛- 1.道教用以祭祀北斗七星的台。 
- 68 . 乒坛- 1.指乒乓球界。 
- 69 . 祈谷坛- 1.见"祈年殿"。 
- 70 . 起坛- 1.谓佛教僧尼设置戒坛,举行法事。 
- 71 . 丘坛- 1.即丘兆。 
- 72 . 钦天坛- 1.封建时代帝王用以祭天和祈祷丰年的台状建筑。 
- 73 . 入阁登坛- 犹命相拜将。指荣任高官显爵。 
- 74 . 石坛- 1.石头筑的高台。古代多用于祭祀。 2.石制的台或墩。 
- 75 . 球坛- 1. 泛指球类运动界。 
- 76 . 曲坛- 1. 曲艺界。如:曲坛新人。 
- 77 . 拳坛- 1. 拳击界;拳术界。 
- 78 . 社稷坛- 1.旧时帝王祭土神谷神之所。 2.今北京市有社稷坛古迹,在天安门西侧中山公园内。 
- 79 . 社坛- 1.古代祭祀土神之坛。 
- 80 . 神坛- 1.祀神的高台。多建于室外平地,后亦设在庙堂内。 
- 81 . 骚坛- 1.诗坛。 2.引申为文坛。 
- 82 . 沙坛- 1.指万里沙祭坛。 
- 83 . 泰坛- 1.古代祭天之坛。在都城南郊。 
- 84 . 诗坛- 1.诗会﹔诗界。 2.纪念诗人的祭坛。 
- 85 . 室不崇坛- 指室不高其基。比喻不崇尚奢华。 
- 86 . 书坛- 1. 书法界。 
- 87 . 耍花坛- 杂技节目。形成于明清时。演员将各种形状、大小、重量不同的瓷制花坛、大缸、酒坛,轮番手旋、抛掷、头顶、肩承、脚踢、臂滚,坛、缸等则在表演者各部位飞立、倒立、竖转、横转。另有两人对耍,称为“对顶花坛”、“对传花坛”。 
- 88 . 太一坛- 1.亦作"太乙坛"。 2.汉武帝初从谬忌之奏﹐以为太一乃天神之贵者﹐置太一坛以祠太一神。事见《史记.封禅书》。后世帝王亦多置坛以祀太一之神。 
- 89 . 太乙坛- 1.见"太一坛"。 
- 90 . 祀坛- 1.古时祭祀时用土筑的平台。 
- 91 . 宿坛- 1.旧谓官员外出时寄宿神庙,设座理事。 
- 92 . 堂坛- 1.犹殿堂。 
- 93 . 太坛- 1.古时祭天的圆形高坛。 
- 94 . 天坛- 在北京市区东南部。原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祷丰年的地方。建于1420年。占地270万平方米。主要建筑分为圜丘和祈年殿两部分。圜丘为三层汉白玉石坛;其北有皇穹宇,高19米,单檐蓝瓦,镏金宝顶;其前有回音壁。祈年殿为三重檐镏金宝顶,高38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95 . 踏坛- 1.亦作"蹋坛"。 2.古代北方民族祭祀的一种仪式。 
- 96 . 文坛- 1.文学界。 2.指文人聚会之所。 
- 97 . 体坛- 1.体育界。 
- 98 . 壝坛- 1.土筑的象征坛的高台。 2.指祭坛。 3.壝和坛,指整个祭祀场所。 
- 99 . 网坛- 1. 网球运动界。 
- 100 . 王坛- 1.果名。 
- 101 . 香坛- 1.礼拜神佛的台。 
- 102 . 星宿坛- 1.道士施法之坛。 
- 103 . 星坛- 1.道士施法之坛。 
- 104 . 先蚕坛- 1.古代祀先蚕的祭坛。 
- 105 . 先农坛- 1.相传周代有籍田,并祀先农,历代封建王朝沿袭此制,均建先农坛以祭祀之。 
- 106 . 仙坛- 1.指仙人住处。 2.祭坛。 
- 107 . 杏树坛- 1.即杏坛。 
- 108 . 杏坛- ①相传为孔子讲学处。因泛指授徒讲学的地方:杏坛设教。 ②道家指修炼之所。 
- 109 . 宣坛- 1.做道场用的诵经台。 
- 110 . 玄都坛- 1.古道坛名。 
- 111 . 玄坛- 1.道观,道坛。 2.指道教尊为"正一玄坛元帅"的财神赵公明。其绘像身跨黑虎,故又名"黑虎玄坛"。 
- 112 . 杏花坛- 1.指授徒讲学之所。 
- 113 . 艺坛- 1.犹文艺界。 
- 114 . 瑶坛- 1.用美玉砌成的高台,多指神仙的居处。 2.对祭坛的美称。 3.玉石台阶。《文选.张协<七命>》:"溯惠风于蘅薄,眷椒涂于瑶坛。"张铣注:"坛,犹阶也。"一说为玉堂。见李善注。 
- 115 . 吟坛- 1.诗坛;诗人聚会之处。 
- 116 . 泳坛- 1. 即游泳界。如:近年来泳坛新手辈出。 
- 117 . 圜坛- 1.即圜丘。 
- 118 . 元坛- 1.即赵玄坛,道教所奉的财神,亦称"赵公元帅"。 
- 119 . 邮坛- 1. 集邮界。如:邮坛轶闻。 
- 120 . 圆坛- 1.即圜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