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结尾能组哪些词
- 1 . 爱智- 1.即哲学。 
- 2 . 悲智- 1.佛教语。谓慈悲与智慧。智者,上求菩提,属于自利;悲者,下化众生,属于利他。 
- 3 . 百龙之智- 龙:公孙龙,战国时人,著有《公孙龙子》。一百个公孙龙的智慧。形容非常聪明。 
- 4 . 辩智- 1.口才敏捷﹐能说会道。 2.指敏捷的口才。 3.聪明才智。 
- 5 . 吃一堑,长一智- 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 
- 6 . 辨智- 1.明辨事理﹐有才智。 
- 7 . 并智- 1.犹全知。 
- 8 .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同“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 9 . 不测之智- 测:估计;智:才智,智慧。不可估计的才智。形容智高才广。 
- 10 . 不智- 1.缺乏才智;不聪明。 2.不知。 
- 11 .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 12 . 才智- 1.亦作"才知"。 2.才能和智慧,才能和智谋。 
- 13 . 材智- 1.才能与智慧。 
- 14 . 逞智- 1.炫耀才智。 
- 15 . 大智- 1.大智慧。 2.有大智慧的人。 
- 16 . 聪明才智- 指有丰富敏捷的智力和显著的才能。 
- 17 . 聪明睿智- 指聪颖明智。 
- 18 . 聪智- 1.聪明才智。亦指聪明而有才智。 
- 19 . 胆智- 1.胆识与智谋。 
- 20 . 斗智- 用智谋争胜。 
- 21 . 大圆镜智- 1.佛的"四智"之一。谓洞照一切的清净真智。 
- 22 . 大圆智- 1.见"大圆镜智"。 
- 23 . 二智- 1.佛教语。实智(亦名如理智﹑根本智)和权智(亦名如量智﹑后得智)。 
- 24 . 达智- 1.到达聪明智慧的境地。 2.悟性;通晓事理的智力。 
- 25 . 独智- 1.过人的智能;独特的智慧。 2.自以为聪明。 3.指一己的智慧。 
- 26 . 伐智- 1.夸耀自己的才智。 
- 27 . 凡智- 1.平庸的智能。 
- 28 . 福智- 1.犹福慧。 
- 29 . 高世之智- 高世:超过世人;智:智慧,才智。具有超出世人的才智。形容才智非凡。 
- 30 . 根本智- 1.佛教语。亦称无分别智﹑正智﹑真智等。对"后得智"而言。 
- 31 . 故智- 以前用过的计谋。 
- 32 . 鼓智- 1.运用智慧。 
- 33 . 诡智- 1.狡诈的智谋。 
- 34 . 寡智- 1.亦作"寡知"。 2.缺少智慧。 
- 35 . 鬼张鬼智- 1.形容行为鬼祟。 
- 36 . 计智- 1.智谋﹐才干。 
- 37 . 见仁见智- 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 38 . 戢智- 1.谓不露聪明才识。 
- 39 . 慌张慌智- 1.犹慌里慌张。 
- 40 . 机智- 脑筋灵活,能够随机应变:英勇~的战士。 
- 41 . 灰身灭智- 佛教语。指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 
- 42 . 灰身泯智- 佛教语。指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同“灰身灭智”。 
- 43 . 极智- 1.最高的智慧。 
- 44 . 积智- 1.谓处心积虑。 2.累积智慧。 
- 45 . 慧智- 1.聪慧机智。 
- 46 . 急智- 在紧急情况下突然想出来的应付办法。 
- 47 . 急中生智- 智:智谋。紧急的时候,猛然想出办法。 
- 48 . 谫智- 1.低下的智能。 
- 49 . 杰智- 1.谓才智过人。 
- 50 . 矜愚饰智- 装作有智慧,在愚人面前夸耀自己。 
- 51 . 旌智- 1.发挥智慧。 
- 52 . 静智- 1.宁静明智。 
- 53 . 竭智- 1.竭尽智慧。 
- 54 . 竭忠尽智- 毫无保留地献出一片忠诚和所有才智。 
- 55 . 角智- 1.亦作"角知"。 2.犹斗智。较量才智。 
- 56 . 矜己任智- 矜:夸耀;智:聪明。夸耀自己,显示才智。 
- 57 . 经一失,长一智- 1.见"经一事,长一智"。 
- 58 . 经一事,长一智- 亲身经历了某件事情,就能增长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 59 . 谲智- 1.狡诈的智谋。 
- 60 . 俊智- 1.智慧过人。 
- 61 . 绝圣弃智- 圣、智:智慧,聪明。弃绝聪明才智,返归天真纯朴。这是古代老、庄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 62 . 絶圣弃智- 1.谓摒弃聪明智巧。 
- 63 . 开智- 1.开启智慧。 
- 64 . 夸能斗智- 以才干、聪明夸耀争胜。 
- 65 . 理智- 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丧失~。 
- 66 . 楼护智- 1.《汉书·游侠传·楼护》:"楼护字君卿,……为人短小精辩,论议常依名节,听之者皆竦。"后以"楼护智"称人机智善辩。 
- 67 . 灵智- 1.智慧。 
- 68 . 明智- 通达事理,有远见:明智的选择。 
- 69 . 民智- 1.人的聪明才智。 
- 70 . 瞒天智- 1.喻极大的智慧。 
- 71 . 敏智- 1.聪敏机智。 
- 72 . 没魂少智- 智:智慧。形容失魂落魄的样子。 
- 73 . 冥智- 1.玄奥的智慧。 
- 74 . 氓智- 1.人民的聪明才智。 
- 75 . 迷智- 1.糊涂的见识。 
- 76 . 囊底智- 囊:口袋。口袋底下的智谋。指所怀的智谋很多。 
- 77 . 谋智- 1.智谋。 
- 78 . 弄獐弄智- 1.装模作样。 
- 79 . 偏智- 1.谓才智有所偏,才智不足。 
- 80 . 齐智- 1.智慧相等。 
- 81 . 浅智- 1.见"浅知"。 
- 82 . 弃智- 1.亦作"弃知"。 2.道家谓屏弃聪明智巧。 
- 83 . 权智- 1.权变智略。 2.佛教语。观照万法差别以普度众生的善巧﹑方便之智,与实智相对。 
- 84 . 挈瓶小智- 挈瓶:汲水用的瓶,它装不了多少水。比喻知识浅薄,不能深明事理。 
- 85 . 挈瓶之智- 挈瓶:汲水用的容量小的瓶子。比喻浅薄的知识或智谋。亦作“智类挈瓶”、“挈瓶之知”。 
- 86 . 全能全智- 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同“全智全能”。 
- 87 . 亲智- 1.亲身了解,直接知道。 2.接近有知识的人。 
- 88 . 事智- 1.运用智慧。 
- 89 . 施谋用智- 智:智慧,计谋。运用策略计谋。 
- 90 . 叡智- 1.见"叡知"。 
- 91 . 私智- 1.个人的智慧。常与公法相对﹐指偏私的识见。 
- 92 . 曲智- 1.小智。 
- 93 . 仁义礼智- 仁:仁爱;义:忠义;礼:礼仪;智:见识。遵守仁爱、忠信、礼仪并勤学以增见识等伦理规范。是儒家的伦理思想。 
- 94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 95 . 仁智- 1.仁与智。 2.仁爱而多智。 
- 96 . 睿智- 1.亦作"睿知"。 2.聪慧;明智。 
- 97 . 鋭智- 1.显示有才智。 
- 98 . 神智- 1.精神智慧;意识。 2.谓才智卓越。 
- 99 . 赡智- 1.亦作"赡知"。 2.足智多谋。 
- 100 . 色智- 1.因有才智而流露的骄矜神色。 
- 101 . 上智- 1.上等智慧。 2.指大智之人。 
- 102 . 殊智- 1.不同的智慧。 2.独特的智谋或聪明。 
- 103 . 圣智- 1.亦作"圣知"。 2.谓聪明睿智﹐无所不通。亦指具有非凡的道德智慧者。 
- 104 . 失张失智- 举止失措、失神落魄的样子。 
- 105 . 术智- 1.道术才智。 2.指好用权术之士。 
- 106 . 夙智- 1.见"夙知"。 
- 107 . 饰智- 1.亦作"饰知"。 2.装作有智慧,弄巧欺人。 
- 108 . 退智- 1.谓隐藏才智,不露锋芒。 
- 109 . 说智- 1.见"说知"。 
- 110 . 孙庞斗智- 孙:孙膑;庞:庞涓。孙膑、庞涓各以智谋争斗。比喻昔日友人今为仇敌,各逞计谋生死搏斗。也比喻双方用计较量高下。 
- 111 . 琐智- 1.犹言小聪明。 
- 112 . 韬迹隐智- 指藏匿踪迹,不露才智。 
- 113 . 晩智- 1.谓智慧发育较迟。 
- 114 . 停留长智- 指事情耽搁久了,就会想出主意来。 
- 115 . 天智- 1.天赋的智慧。 2.美玉名。 
- 116 . 通智- 1.学识渊博而明智的人。 
- 117 . 外愚内智- 外形笨拙憨厚,内心机智聪明。 
- 118 . 象智- 1.谓近乎智者。 
- 119 . 黠智- 1.狡猾有智。 
- 120 . 无运智- 1.没有本事;不会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