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竹组词
  4. 【竹】在中间组哪些词

【竹】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爆筒子

    1.方言。比喻人脾气暴躁。一触犯就生气﹑发火。

  • 2 . 斑

    1.将斑竹劈为细丝编成的书帙。

  • 3 . 成在胸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 4 . 尺伍符

    本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亦借指军队。

  • 5 . 翠黄花

    指眼前境物。

  • 6 . 楚燕歌

    1.泛指南北各地的歌﹑曲。

  • 7 . 寸金

    1.用一寸多宽的毛竹片子,将生漆绞麻绳制成的索子。

  • 8 . 垂名

    竹帛:古代供书写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 9 . 打

    1.见"打簇"。

  • 10 . 吹弹丝

    吹奏管乐器,弹拨弦乐器。

  • 11 . 吹调丝

    竹:管乐器;调:调弄;丝:弦乐器。指管弦乐合奏。泛指音乐活动。

  • 12 . 刺

    1.刺竹的笋。亦指刺竹。

  • 13 . 刀过

    刀一劈下去,竹子立即分开。形容事情顺利解决。

  • 14 . 东南

    比喻优秀人才。

  • 15 . 儿童

    1.《后汉书.郭伋传》载:郭伋任并州牧,问民疾苦,推举贤良,所过县邑,老幼相携迎送。"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后以"儿童竹马"为称颂太守之词。

  • 16 . 方

    1.方竹制作的手杖。

  • 17 . 豪哀丝

    指管弦乐。

  • 18 . 孤

    1.古城名。在今河北卢龙县南。

  • 19 . 孤

    1.商朝孤竹国国君的封号。

  • 20 . 孤

    1.即伯夷叔齐庙。

  • 21 . 黄

    1.方言。称黄鼠狼。

  • 22 . 活脚

    1.一种竹制的可以折叠的简易枕头。

  • 23 . 积

    1.聚竹合成的手杖。

  • 24 . 急繁丝

    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同“急管繁弦”。

  • 25 . 夹

    双子叶植物,夹竹桃科。常绿大灌木。叶狭长如竹,花红色娇艳似桃,故名。原产印度、伊朗一带。是中国各地常见的栽培观赏植物。全株可提取强心剂。茎、叶有毒,可作杀虫剂。茎皮纤维可作混纺原料。

  • 26 . 鸠车

    鸠车、竹马:儿童玩具。借指童年。

  • 27 . 苦哀丝

    1.谓怨苦之情发于管弦。

  • 28 . 枯

    1.绘画颜色名。

  • 29 . 枯空言

    竹:竹简。干枯的竹简和空洞的言论。指毫无实用价值的古书和空泛的议论。

  • 30 . 兰

    中国画。清代郑燮作。纸本立轴。水墨。画面左方几竿墨竹上贯顶端,竹竿极细,竹叶较密;竹后一块大石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一丛幽兰扎根于石缝中。

  • 31 . 名垂

    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 32 . 芒鞋

    芒鞋:草鞋。竹笠:用竹子编成的斗笠。穿草鞋,戴斗笠是古人外出漫游的工具。指到处漫游。

  • 33 . 芒鞋

    芒鞋:草鞋;竹杖:用竹子做的手杖。这些都是古人外出漫游地常备用具。也指到处漫游。

  • 34 . 柳门

    指幽静俭朴的住宅。柳门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

  • 35 . 墨

    1.亭名。在江西瑞昌西。宋元丰年间,苏轼自黄州至筠州探视弟辙经此,题诗石上,以余墨洒竹,后人筑亭于山。参阅《嘉庆一统志.九江府一》。

  • 36 . 闹竿

    1.即闹竿。

  • 37 . 罄难穷

    罄:尽,完;竹:竹子。砍完所有的竹子做成书简也难以写完。形容事情多得写不完。

  • 38 . 罄难书

    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事实多得写不完。

  • 39 . 秦墓

    全称《睡虎地秦墓竹简》。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县城关睡虎地秦墓中出土。内容主要有语书、编年纪、为吏之道、秦律。

  • 40 . 木

    1.藤黄科常绿乔木。又名山桔子。产于广西的一种果树。亦指其果实。

  • 41 . 弄弹丝

    指吹奏管弦乐器。

  • 42 . 邛

    1.邛崃山。

  • 43 . 邛

    1.邛竹制成的手杖。简称"邛杖"。

  • 44 . 鲇鱼上竿

    俗说鲇鱼能上竹竿,但鲇鱼黏滑无鳞,爬竿毕竟困难。后以之比喻上升艰难。

  • 45 . 鲇鱼缘竿

    比喻上升艰难。同“鮎鱼上竹竿”。

  • 46 . 跑

    1.民间娱乐活动之一种。扮演者骑在竹马上,表演出马或走或奔等各种动作。

  • 47 . 磬难书

    罄:用尽;竹:竹简,用以写字;书:写。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后泛指事实多,写不完。

  • 48 . 品弹丝

    品:吹弄乐器;竹:指箫笛之类管乐器;丝:指琵琶、二胡之类弦乐器。指吹弹乐器。

  • 49 . 品调丝

    泛指吹弹管弦乐器。

  • 50 . 品调弦

    泛指吹弹管弦乐器。亦作“品竹调丝”。

  • 51 . 骑

    1.古时儿童常相与骑竹马为戏,后因用作咏儿童生活与友谊的典故。

  • 52 . 破建瓴

    破竹:指顺利无阻;建瓴:把瓶水向下倾倒,指不可阻挡。比喻极其顺利,不可阻遏的形势。

  • 53 . 破之势

    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 54 . 青

    1.一种青色善跳的蛇。

  • 55 . 青丹枫

    青竹生南方,丹枫长北地。借指南北。

  • 56 . 敲竿

    1.见"敲钉锤"。

  • 57 . 敲

    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以某种口实为借口来索取财物。

  • 58 . 筇

    1.用筇竹所制的手杖。

  • 59 . 青梅

    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 60 . 肉嘈杂

    竹:管乐;肉竹:泛指音乐;嘈杂:声音喧闹,杂乱。形容音乐杂乱无章。

  • 61 . 蛇入筒,曲性犹在

    1.比喻本性难改。

  • 62 . 松

    1.松与竹经冬不凋,梅则寒冬生花,故习称为"岁寒三友"。

  • 63 . 筒

    1.古代一种名贵细布名。

  • 64 . 丝管弦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 65 . 丝

    1.有丝竹弹奏以助兴的聚会。

  • 66 . 丝陶写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陶写:陶冶性情。用音乐来陶冶性情。

  • 67 . 丝中年

    1.《晋书.王羲之传》:"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后因谓中年人以丝竹陶情排遣哀伤为"丝竹中年"。

  • 68 . 綀裳

    1.粗麻之裳与竹制之箱。《后汉书.逸民传.戴良》:"初,良五女并贤,每有求姻,辄便许嫁,綀裳布被,竹笥木屐以遗之。"后以"綀裳竹笥"用作嫁妆俭薄的谦词。

  • 69 . 书功

    把功绩写在竹简绢帛上。比喻载入史册。

  • 70 . 蜀南

    在四川省宜宾市东南。竹海又称万岭箐。景区面积120平方千米。五百多座山岭上翠竹郁郁葱葱,景色迷人。有仙寓洞、天宝寨、墨溪、七彩瀑布、观云亭、天皇寺、青龙湖、锡家山庄园等景点。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 71 . 松茂

    比喻兴盛繁荣。

  • 72 . 踏

    1.一种儿童游戏。把竹竿当马骑着玩。

  • 73 . 铜

    1.铜律和竹律。古代用以定音或候气的管状仪器。

  • 74 . 桃

    1.桃竹编制的簟子。

  • 75 . 贤

    1.三国魏阮籍与其侄阮咸名列"竹林七贤",后人因用"贤竹林"为对他人叔侄的敬称。

  • 76 . 朽篙舟

    烂竹竿作篙推舟。比喻做事的工具或条件不佳,难能成就。

  • 77 . 新

    在台湾省本岛西北部、头前溪南侧、纵贯铁路线上。1982年设市。人口383万(1994年)。是台湾省的科技工业中心之一,1980年辟为“科学工业园”。有台湾的清华大学、交通大学及联合工业研究所。

  • 78 . 永垂

    竹帛:竹简和绢,古时用来写字,因借指典籍。指人的姓名、事迹、功名记载于史书上,永远传于后世。

  • 79 . 一竿打到底

    指一次就做成功。

  • 80 . 种桃花砍

    1.比喻重女色轻君子。

  • 81 . 著于

    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