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在中间组哪些词
1 . 不带头巾男子汉
1.亦作"不戴头巾男子汉"。 2.有男子气概的妇女。
2 . 不戴头巾男子汉
1.见"不带头巾男子汉"。
3 . 奉巾栉
1.伺候梳洗。谓充当妻室。
4 . 方巾长袍
方形头巾,长袍子。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儒生。
5 . 方巾丑
1.戏曲角色名。京剧文丑之一。因其主要扮演头戴方巾的文人﹐故称。
6 . 方巾阔服
方巾:古代秀才戴的方形软帽。方形帽子,宽松的衣服。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儒生。
7 . 方巾气
指思想、言行迂腐的作风习气(方巾:明代书生日常戴的帽子)。
8 . 葛巾布袍
葛巾:用葛布做的头巾。戴葛布头巾穿粗布衣服。指隐士或道士的服饰。
9 . 红巾军
①南宋初年北方抗金义军,以红布为标志而得名。 ②元末农民利用白莲教起义,起义军以红巾包头和红旗为号,故名。
10 . 黄巾力士
1.道教传说中在上界值勤的神将。东汉末年,太平道首领张角等发动农民起义,全军皆以黄巾裹头,后来道教徒关于天界的传说中就出现了"黄巾力士"的形象。
11 . 黄巾起义
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张角创立太平道,组织民众,进行活动,公元184年发动起义,头裹黄巾为标志,故称黄巾军。起义失败后,余部仍坚持斗争二十多年,沉重打击了东汉王朝的统治。
12 . 解巾从仕
巾:古代隐士常戴的一种头巾;仕:做官。结束隐居生活,出去做官。
13 . 角巾东第
角巾:古代隐士常戴的一种有角的头巾;东第:即家乡。穿着普通的衣服,回到家乡。比喻隐居不仕。
14 . 角巾东路
意指辞官退隐,登东归之路。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
15 . 角巾私第
角巾:古时隐士常戴的一种有棱角的头巾;私第:私人住宅。脱掉官服,戴上头巾,居住在私宅。指闲居不仕。
16 . 纶巾羽扇
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
17 . 面巾纸
用来擦脸的纸巾。
18 . 毛巾被
又称“毛巾毯”。毛巾类织品中面积最大的品种。大多是纯棉制品,也有用纯棉纱线与腈纶线交织的。规格一般长200~230厘米,幅宽120~200厘米;儿童毛巾被幅宽80~90厘米。有彩条、提花、印花、提花印花等。质地丰满厚实、手感柔软。供夏秋季作薄被盖用,或代替床单铺垫,大号的还可作被罩。
19 . 平巾帻
1.见"平上帻"。
20 . 青巾校尉
1.东汉职官名。光武建武三年初置青巾左校尉官﹐十五年改青巾校尉为越骑校尉。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后诗文中亦用以泛指武职官员。
21 . 侍巾栉
1.巾,手巾之类;栉,梳篦之类。古代以服侍夫君饮食起居为妻妾本分,故用作为人妻妾的谦词。语出《左传.僖公二二年》:"寡君之使婢子侍执巾栉,以固子也。"
22 . 侍执巾节
拿着手巾、梳子伺候,形容妻妾服事夫君。
23 . 侍执巾栉
巾栉:手巾和梳子。拿着毛巾、梳子侍侯。形容妻妾服侍夫君。
24 . 手巾把
1.旧时饭馆﹑澡堂或剧场中的堂倌或富家仆人用热水沃过再拧干以供客拭面的热手巾。
25 . 头巾戒
1.指读书人的迂腐观点。
26 . 头巾气
1.指读书人的迂腐习气。
27 . 须眉巾帼
须眉:胡须和眉毛,借指男子汉,大丈夫;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具有男子汉气慨的女子。
28 . 雨巾风帽
遮蔽风雨的头巾和帽子。常借指浪游之客。
29 . 执巾栉
1.古时为人妻妾的谦辞。
30 . 折巾郭
1.指东汉名士郭太。亦借指当世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