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将组词
  4. 【将】开头能组哪些词

【将】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书〉手的中指;脚的大趾。

  • 2 .

    1.调养治疗。

  • 3 .

    1.谓将门的后代。

  • 4 . 仲子

    《诗·郑风》篇名。写一少女与情人仲子相恋,但又怕父兄和邻人说闲话,因而希望他不要私入她家。全诗均用女子口吻写出。

  • 5 .

    1.扶助;支持。

  • 6 .

    1.将领及佐吏。

  • 7 . 作长史

    1.官名。将作大匠之属官。

  • 8 . 作大匠

    1.官名。秦始置,称将作少府。西汉景帝时,改称将作大匠,职掌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东汉﹑魏﹑晋沿置。南朝梁时改称大匠卿,北齐时改称将作寺大匠。自隋至辽,多称将作监大匠。元代设将作院院使,掌金﹑玉﹑织造﹑刺绣等手工艺品的制作。明初设将作司卿,不久废,其职掌并入工部。

  • 9 . 作监

    1.官署名。秦置将作,至北齐为将作寺。隋开皇二十年改将作寺为监。唐宋因之。亦为官名。

  • 10 . 作少府

    1.官名。

  • 11 .

    1.犹将才。

  • 12 .

    1.古代乐器名。钟的一种。形如瓦缶。腹圆口小。

  • 13 .

    1.古乐器。

  • 14 .

    1.将要;打算。

  • 15 . 欲取之,必先与之

    要想夺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忪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 16 .

    1.统率。

  • 17 . 遇良才

    将:将领;良才:高才。多指双方本领相当,能人碰上能人。

  • 18 . 遇良材

    良材:本领高的人。大将遇上本领高的人。比喻两雄争斗,本领相当。

  • 19 . 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将:将领;受:接受。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

  • 20 . 在谋不在勇

    谋:谋略;勇:勇猛。作为将帅,最重要的不是勇猛,而是谋略。

  • 21 . 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将:将领;受:接受。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

  • 22 . 在外,主令有所不受

    1.见"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 23 .

    1.保养。

  • 24 . 本求财

    用本钱谋求利润。同“将本求利”。

  • 25 . 本求利

    用本钱谋求利润。

  • 26 . 本图利

    放债求息。也指用本钱交易,赚钱得利。

  • 27 .

    1.武官的通称。

  • 28 .

    1.《诗.小雅.正月》:"将伯助予。"毛传:"将,请也;伯,长也。"孔颖达疏:"请长者助我。"后因以"将伯"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或向人求助。

  • 29 . 伯之呼

    指求人帮助。

  • 30 . 伯之助

    将:请求;伯:长者。请求长者帮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 31 .

    领导、指挥军队的才能。也指有将才的人。

  • 32 .

    1.见"将才"。

  • 33 .

    1.亦作"将才"。 2.刚才。

  • 34 .

    1.驾御车辆。

  • 35 .

    1.武臣。与儒臣相对。

  • 36 .

    1.奉命承旨。

  • 37 .

    1.表达诚意。

  • 38 .

    带着小鸟。比喻携带幼小的子女: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 39 .

    〈书〉将要;快要。

  • 40 . 错就错

    就:顺着。指事情已经做错了,索性顺着错误继续做下去。

  • 41 .

    1.率领;携带。

  • 42 . 夺固与

    固,同“姑”。要想得到,必先给予。

  • 43 . 飞翼伏

    翼:翅膀。伏:收拢。鸟在将要飞起的时候,先收拢翅膀。比喻在大的举动之前,总是要先潜伏收敛。

  • 44 . 废姑兴

    废:废弃;姑:姑且;兴:振兴。想要废弃,姑且先振兴。

  • 45 . 奋足局

    奋:奋起,指奔跑;局:弯曲。要起身奔跑时,腿脚要先弯曲起来。比喻在大的举动之前,总是要先潜伏收敛。

  • 46 .

    1.扶持;搀扶。

  • 47 .

    1.治军。

  • 48 . 高就低

    指地位高的人降低条件俯就地位低的人。

  • 49 . 功补过

    将:用。用功劳来补偿过错。

  • 50 . 功抵罪

    用功劳来抵罪。

  • 51 . 功赎罪

    拿功劳补偿过失。

  • 52 . 功折过

    拿功劳补偿过失。同“将功折罪”。

  • 53 . 功折罪

    将:拿;折:抵偿。拿功劳补偿过失。

  • 54 .

    将级军官,低于元帅,高于校官。

  • 55 .

    也称“将军”。军衔的一等。系高级军官军衔的统称。通常设上将、中将、少将,有的还设大将、五星上将、一级上将、准将等。中国于1955-1965年实行的军衔制,将官设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四级;1988年始重新实行的军衔制,设一级上将、上将、中将、少将四级。

  • 56 . 归操

    1.古琴曲名。相传为孔子所作。

  • 57 .

    1.调养护理。 2.卫护。

  • 58 . 机就机

    利用顺便的机会。

  • 59 . 机就计

    利用机会施行计谋。

  • 60 . 计就计

    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

  • 61 .

    1.带领家人;携挈家小。

  • 62 .

    1.驾驭将帅。

  • 63 .

    1.官名。"将作大匠"的略称。详"将作大匠"。 2.复姓。三国吴有中散大夫将匠彧。见《通志.氏族四》。

  • 64 .

    (数量等)快要接近:~掌灯时分 ㄧ中国有~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 65 . 进酒

    1.汉乐府《铙歌》十八曲之一。

  • 66 .

    1.持久,坚持下去。

  • 67 .

    勉强适应不很满意的事物或环境:~吃一点儿 ㄧ衣服稍微小一点,你~着穿吧!

  • 68 .

    1.复姓。战国时有《将巨子》五篇,汉时犹存。见《汉书.艺文志》。参见"将具"。

  • 69 .

    1.复姓。汉有将具弥。见《通志.氏族四》。

  • 70 .

    ①将 ⑤。 ②比喻给人出难题,使人为难:他当众将了我一军,要我表演舞蹈。

  • 71 .

    ①武官名。春秋时称统领军队之卿为将军。战国始正式定为武官名。汉时多冠以称号,如大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等。隋唐时均置于大将军下,掌禁兵。唐至明,用以称武散官。清时有四类,一为宗室爵号,二为驻防各地之八旗最高长官,三为临时出征之统帅,四为正一品至从二品武官封赠之阶。 ②军衔称号。详“将官”。

  • 72 . 军肚

    指男子因发胖而形成的向前腆起的腹部(含戏谑意)。

  • 73 . 军府

    1.将军的府第。官署名。袁世凯统治时期设置,直隶于大总统,置将军若干人,名义上为最高军事顾问机关。后废。

  • 74 . 军箭

    1.《隋书.史万岁传》:"军次冯翊,见群雁飞来,万岁谓士彦曰:'请射行中第三者。'既射之,应弦而落,三军莫不悦服。"史万岁官至上大将军﹑左领军将军。后因以"将军箭"为称美射技高超之典。 2.将军的令箭,军中发布命令时用。喻说话算数。

  • 75 . 军令

    1.将军的命令。 2.乐曲名。原为军中发令时所用鼓吹之曲,后仿其调制成乐曲。曲调雄壮豪迈。

  • 76 . 军炮

    1.古代发石攻城之器。

  • 77 . 军佩

    1.指汉李广利以佩刀刺山出泉事。《东观汉记.耿恭》:"李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而泉飞出。"

  • 78 . 军树

    1.《后汉书.冯异传》:"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后遂以"将军树"借指大树。北周庾信《预麟趾殿校书和刘仪同》:"月落将军树,风惊御史乌。"亦用为建立军功之典。 2.指吴越王钱镠事。镠,临安人,里中有大木,幼时与群儿戏于木下。及贵,归宴故老,山林皆覆以锦,号其幼所尝戏之大木曰"衣锦将军"。见《新五代史.吴越世家》。宋苏轼有《临安三绝.将军树》诗,咏其事。

  • 79 . 军炭

    1.旧时北京风俗,用红箩炭末塑制成将军形,岁暮植于门之两旁。后亦名"彩妆"。

  • 80 . 军柱

    1.大堂前面两边的大柱子。亦泛指大的柱子。

  • 81 .

    将:又。既恐慌,又害怕。

  • 82 .

    1.指在京城外担负军事重任的将帅。

  • 83 .

    时间词,现在以后的时间(区别于‘过去、现在’):这些资料要妥为保存,以供~参考。

  • 84 . 来式

    1. 一种动词时态,在英语中,传统地用will 和 shall形成表示将来式。

  • 85 .

    1.持重。

  • 86 .

    1.将种。

  • 87 .

    1.芍药的别名。

  • 88 .

    1.大礼。谓祭祀之礼。

  • 89 . 李代桃

    比喻代人受罪或彼此顶替。

  • 90 .

    1.休养调理。

  • 91 .

    1.军官。 2.泛指文武官员。

  • 92 .

    1.复姓。见《史记.秦本纪论》。

  • 93 .

    高级的军官:陆军~。

  • 94 .

    军令(多见于早期白话)。

  • 95 .

    1.同"将帅"。 2.率领。

  • 96 .

    1.用兵的谋略。

  • 97 .

    1.犹言成人之美。多用于对君上。语出《孝经.事君》:"君子之事上也……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 98 .

    将帅之家:~虎子。

  • 99 . 门虎子

    将门:世代为将的人家。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身手不凡。也指后生子弟不辱门庭。

  • 100 . 门无犬子

    将门:将、相的家庭。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不会有庸才俗辈。

  • 101 . 门有

    旧指将帅门第也出将帅。

  • 102 .

    1.谓人臣奉行王命,明辨国事。语出《诗.大雅.烝民》:"肃肃王命,仲山父将之;邦国若否,仲山父明之。"

  • 103 . 明之材

    将:执行;明:辩明。旧指有辅佐帝王,执掌政事的才能。

  • 104 .

    1.奉命。 2.传命。

  • 105 .

    1.大将的才具。

  • 106 . 勤补拙

    以勤奋弥补笨拙。

  • 107 . 取固予

    固,同“姑”。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同“将夺固与”。

  • 108 .

    1.指将要发生的事。

  • 109 .

    1.护送灵柩。

  • 110 .

    1.调养;休养。

  • 111 .

    1.立身处世。

  • 112 .

    1.调养保重。

  • 113 .

    将领和士兵的统称:~用命(军官和士兵都服从命令)。

  • 114 .

    1.官名。"将仕郎"的简称。后也用以称无官职的富豪。

  • 115 . 仕郞

    1.官名。

  • 116 .

    1.从事于某项任务或工作。

  • 117 . 噬爪缩

    噬:咬;缩:蜷缩。野兽要扑食的时候,爪子蜷缩着。比喻在大的举动之前,总是要先潜伏收敛。

  • 118 .

    泛指军队的高级指挥官:~之才。

  • 119 .

    1.顺势促成。 2.附和;迁就。

  • 120 . 顺匡救

    将:随;匡:匡正。顺应好事,匡正挽救失误。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