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结尾能组哪些词
1 . 暴见
1.显现。 2.犹宣扬。
2 . 保见
1.指保证人。 2.犹保证。
3 . 禀见
1.亦作"禀见"。 2.谓晋谒在上者。
4 . 变见
1.亦作"变现"。 2.改变其原来的样子而出现。 3.出现变异现象。
5 . 鄙见
1.谦称自己的见解。
6 . 百闻不如一见
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7 . 班见
1.列班进见。
8 . 毕见
1.全部显现。
9 . 傲慢与偏见
长篇小说。英国奥斯丁作于1813年。豪门子弟达西爱上聪明活泼的、出身小地主家庭的伊丽莎白,他克服门第悬殊的顾虑向她求婚,却遭到误信谗言的伊丽莎白的拒绝。后误会消释,两人结为夫妇。
10 . 白见
1.召见。
11 . 表见
1.记述;记载。 2.显扬。 3.显示,显现。 4.指显示出的某种才能﹑本领等。
12 . 拜见
1.谒见尊长。亦用为一般访晤中对被访者的敬词。
13 . 炳见
1.明察。
14 . 徧见
1.普遍见到。 2.普遍会见。
15 . 兵戎相见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16 . 不见
1.看不到。 2.谓不易看到。 3.不看,不读。 4.用在"闻""看""找"等动词之后,表示行动没有结果。
17 . 畅见
1.犹显现。
18 . 博见
1.见得多,看得远。 2.谓广博。
19 . 陛见
1.谓臣下谒见皇帝。
20 . 边见
1.见"边执"。 2.谦词。浅见。
21 . 觇见
1.暗中察看。
22 . 宾见
1.拜见。
23 . 察见
1.察看分辨。
24 . 常见
1.在正常实践或事态发展中发生的。如:所塑造的人物胜过爱情剧本中常见的角色。2.强调没有区别的或例外的特征的。如:常见的东西。3.正常性的;非例外的。如:在根据口授听写下来的作品中常见的…离题话。4.在种类上属于一般的。如:感冒是一种常见病。
25 . 不羞见
1.犹言不羞着。"见"语助词。 2.羞见。"不",以反语见义,起加强语气作用。
26 . 参见
1.以一定礼节晋见上级。 2.参看。多用于书或文章的注释。
27 . 不待见
1.谓不喜欢。
28 . 朝见
1.臣下上朝参见君王。
29 . 不少概见
概:梗概,大略。所能见到的只是一个梗概。指很难真正见到。
30 . 闯见
1.突然进来碰见。
31 . 层出迭见
指接连不断地多次出现。
32 . 层出叠见
指接连不断地多次出现。
33 . 呈见
1.谓举荐而使谒见。 2.呈现。
34 . 初见
1.初次见面。
35 . 出见
1.出现。
36 . 陈见
1.陈述表达。
37 . 长见
1.远见。
38 . 掣襟肘见
掣:牵拉;襟:衣襟。指捉襟见肘。形容身陷困境、窘迫不堪。
39 . 创见
独创的见解:朱教授的学术报告很有创见。
40 . 春见
1.春季朝见天子。
41 . 瞅见
1.看见。
42 . 成见
①对事物所形成的看法,见解:胸无成见,必然随波逐流。 ②执拗不变的看法;偏见:囿于成见|有了成见,怎能公正。
43 . 传闻不如亲见
听人传说总不如亲眼所见。
44 . 传见
1.召见。
45 . 达见
1.明白透彻地预见。 2.见识通达。
46 . 敕见
1.敕命进见。
47 . 二见
1.佛教指古印度对人死后的两种错误见解,即"断见"(谓人死后一切皆无)和"常见"(谓人死后灵魂常住),亦称"无见"和"有见"。
48 . 待见
1.等待召见。 2.喜爱。
49 . 戴见
1.方言。喜爱;看得起。
50 . 刍荛之见
刍荛:割草打柴的人。认为自己的意见很浅陋的谦虚说法。
51 . 党见
1.党派门户之见。 2.某党之政治见解。
52 . 耳闻不如面见
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53 . 耳闻不如目见
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54 . 耳闻不如眼见
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
55 . 耳闻目见
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56 . 耳闻眼见
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57 . 觌见
1.拜见;会见。
58 . 绰见
1.看见;望见。
59 . 的见
1.肯定的正确的见解。 2.准定看到;确实看见。
60 . 赐见
1.请尊长接见的敬辞。 2.指帝王接见臣下。
61 . 存见
1.探望慰问。
62 . 错见
1.犹误会。 2.杂见。
63 . 迭见
1.接连出现。
64 . 倒见
1.上下颠倒着显现。
65 . 淡见
1.少见。
66 .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67 . 洞见
很清楚地见到:~肺腑(形容诚恳坦白)。
68 . 独不见
1.乐府杂曲歌辞名。
69 . 点见
1.查点看验。
70 . 肤见
1.浅薄的见解。
71 . 笃见
1.确切的见解。
72 . 独出己见
见:见解、主张。与别人不同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73 . 独得之见
与众不同的创造性的见解。
74 . 独见
1.独到的发现;独特的见解。谓能见人所不能见者。 2.指一己之见。 3.独自看见。 4.单独接见。
75 . 定见
确定的见解或主张。
76 . 顾见
1.看见。
77 . 断见
1.佛教谓人之见有两种:一为常见﹐二为断见。不知己身及诸外物常住﹐而反以身死为断灭之见称断见。参阅《涅盘经》二七﹑《大智度论》七。参见"断常"。
78 . 发见
1.亦作"发现"。 2.显现;出现。 3.表现。 4.看到或找到以前不知道的事物或规律。 5.犹发觉。 6.犹发生。 7.犹发掘。
79 . 短见
①短浅的见解。 ②指自杀:自寻~。
80 . 对见
1.受皇帝召见。因见时有所奏对﹐故称。
81 . 妇人之见
妇女的见解。由于旧时轻视妇女,故用来比喻平庸的见解。
82 . 儿童之见
比喻幼稚无知的言论。
83 . 法见
1.谓依据礼法,正式朝见天子。
84 . 法我见
1.佛教语。"二我见"之一。谓凡夫不知"性空"之理,执着一切事物有真实体性的妄见。
85 . 肺肝如见
肺肝:指内心思想或打算;如见:象看到一样。象看到内心打算一样。比喻心思和谋略全部被别人看出。
86 . 寡见
1.见识少。 2.很少见到。
87 . 高识远见
指见识高远。同“高见远识”。
88 . 逢见
1.遇见,碰到。
89 . 高见
敬辞,高明的见解:不知~以为如何?
90 . 孤行己见
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固执地照自己的意见行事。
91 . 固执成见
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同“固执己见”。
92 . 固执己见
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93 . 附见
1.谓见于正本的附录或正传的附传。
94 . 腐见
1.迂腐的见解。
95 . 该见
1.广识。
96 . 概见
1.谓概略的记载。 2.谓窥见其概貌。
97 . 关见
1.犹会见。
98 . 合见
1.谓一同出现,同时出现。
99 . 各抒己见
抒:抒发,发表。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100 . 各抒所见
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同“各抒己见”。
101 . 各持己见
持:抓住不放。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
102 . 寡闻少见
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103 . 各执己见
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
104 . 各执所见
执:坚持。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105 . 锢见
1.犹成见。锢﹐通"固"。
106 . 瞽见
1.犹愚见。谦词。
107 . 刮目相见
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同“刮目相待”。
108 . 过见
1.错误的见解。
109 . 观见
1.看见。
110 . 管见
谦辞,浅陋的见识(像从管子里看东西,看到的范围很小):略陈~。
111 . 管窥蛙见
1.管窥﹐人从管中所见之天;蛙见﹐蛙从井中所见之天。比喻见识短浅﹐眼界狭窄。
112 . 管窥之见
管窥:从小孔、缝隙中看。多用作谦词,比喻所见往往不够高明。
113 . 罕见
难得见到;很少见到:人迹~丨~的奇迹。
114 . 裹见
1.谓有罪之臣在武士簇拥下穿靴执笏朝见君主。
115 . 骇人闻见
使人目见耳闻感到震惊。同“骇人视听”。
116 . 互见
①(两处或几处的文字)相互说明补充。 ②(两者)都有;同时存在:瑕瑜~。
117 . 罕闻寡见
罕、寡:少。见识不广,知识有限。
118 . 见所不见
看到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形容事物十分稀罕。同“见所未见”。
119 . 见所未见
看到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形容事物十分稀罕。
120 . 见天见
1.方言。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