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在中间组哪些词
1 . 保育员
幼儿园和托儿所里负责照管儿童生活的工作人员。
2 . 保育院
为保护、教育失去父母或父母无法照管的儿童而设的机构,内有托儿所、幼儿园、小学等。
3 . 阿育帝
1.即阿育王。
4 . 阿育塔
1.即塔。阿育王改奉佛教后﹐传说于各地建立八万四千塔﹐故名。
5 . 阿育王
1.梵语。或译作阿输迦。意为无忧王。为古印度名王旃陀罗笈多之孙﹐宾头沙罗之子﹐初奉婆罗门教﹐后皈依佛教﹐崇佛教为国教。颁布许多以佛教治国的敕令﹐刻在山岩或石柱上﹐并派人到国外传教﹐对以后佛教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6 . 阿育王
又译“无忧王”。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在位时,对南印度发动征服战争,基本统一整个印度。后将佛教立为国教,建立很多佛寺、佛塔,对佛教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7 . 北京体育大学
中国的高等体育学校。校址在北京。创建于1953年。初称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改现名。设有体育、运动、武术、体育管理、体育生物科学等院系。
8 . 贲育之勇
贲:孟贲;育:夏育。二人都是秦武王时的壮士。孟贲、夏育的勇气。泛指壮士的勇气。
9 . 封山育林
保证树林成长的一种措施,对长有幼林或可能生长林木的山地在一定时间里不准放牧、采伐、砍柴。
10 . 函幽育明
1.形容珠宝光泽闪烁耀眼。
11 . 果行育德
以果断的行动培养高尚的道德。
12 . 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
国际大学生体育组织。成立于1949年。每两年举办一次夏季运动会(单数年)和冬季运动会(双数年)以及自行车、手球、柔道、赛艇、体操、足球等单项的世界大学生锦标赛或地区赛。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13 . 国际中学生体育联合会
国际中学生体育组织。1972年成立。主要活动有:举办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及篮球、排球、足球、田径、滑雪等单项的国际中学生锦标赛。总部设在奥地利维也纳。
14 .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中国为儿童和青少年制定的体育锻炼标准的制度。1975年由国务院颁布实施。根据不同性别和年龄分组,每组有不同的锻炼项目和标准。在规定时限内达到标准者,被授予国家统一颁发的证章、证书。
15 . 精武体育会
体育社团。1910年由霍元甲创设于上海。以武术为主要活动内容,兼顾现代体育项目以及戏剧、音乐、美术、摄影等。在武术活动中主张各种流派兼容并蓄,致力于武术的改革与发展。1919年起在东南沿海各城市设立分会,1920年起在东南亚各国设国外分会。
16 . 教育方针
1. 关于教育方面的政策。如: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7 . 教育技术学
又称“教育工艺学”。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的学科。主要研究内容有:运用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成果,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利用心理学关于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探讨教育、教学内容的配备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利用工程学知识,设计和研制有效的教育场所、设备和教具。
18 . 教育经济学
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投资与收益等问题的学科。内容包括:观察和推算在经济发展后各类劳动力的需要数量,探索各种教育形式和教育结构的计划原理和节约方法,分析和提出教育发展对人力、物质的需求与供给,总结教育发展的可计量的经济效验等。
19 . 教育伦理学
①研究教育过程中的道德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主要研究教育活动中的道德问题,揭示教师道德的本质、特点和作用,总结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以及教师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等。 ②研究道德教育的专门理论。内容包括道德教育的一般理论和原则、过程、方法,教育活动的道德规范等。
20 . 教育漫话
英国洛克著。1693年出版。主要内容为阐述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绅士”教育理论,论述了体育、德育、智育几方面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强调“绅士”教育由有素养的导师在家庭中进行。
21 . 教育社会学
运用社会学原理和方法研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教育的关系问题的学科。主要探讨教育与整个社会的关系,班级与社会的关系,学校教育与社会不平等的关系,教育与社会阶层的形成和变迁的关系等。
22 . 教育诗
苏联马卡连柯著。1935年写成。分三部。介绍作者在领导高尔基工学团过程中的教育经验。
23 . 教育心理学
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发表《教育心理学》奠定了这门学科第一个完整的体系。研究内容主要有学习心理、智育心理、德育心理、个别差异及其测量与评定。
24 . 教育学
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主要探讨教育的一般原理,如教育的本质、方针、目的、制度,各项教育工作的任务、内容、过程、原则、方法、组织形式和学校管理等。有学前教育学、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特殊教育学等分支。
25 . 教育哲学
用一定的哲学观点来解释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学科。在西方,教育哲学的主要流派有实用主义、永恒主义、要素主义、改造主义、存在主义、分析主义等。在中国,教育哲学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分析和探讨教育的根本问题,从中找出规律,为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提供指导。
26 . 教育制度
①根据国家的性质制订的教育目的、方针和设施的总称。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以及生产发展水平所决定。 ②一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有的指学前教育机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和成人教育机构所组成的体系;有的指上述机构再加上各级教育行政机构所组成的体系;有的专指一个国家的学校教育制度。
27 . 科学教育片
简称“科教片”。一种运用电影形象化表现手段,科学地解释某一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借以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的影片。
28 . 科学教育影片
介绍科学知识的影片。简称科教片。
29 . 乐育人材
育:培育。喜欢培育人材。用以赞颂学校或教育工作者。
30 .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简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46年11月4日成立,同年12月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宗旨是:通过教育、科学、文化来推动各国间的合作,以增强对全人类均应享受的人权与基本自由的普遍尊重。总部设在巴黎。一般每两年召开一次大会。设执行局和秘书处,负责日常工作。中国是该组织的创始国之一。
31 . 全国学生体育运动竞赛制度
对全国大中小学及青少年业余体校的体育运动竞赛实施统一规划管理的制度。1979年由国家体委和教育部共同颁布实施。对全国学校范围内各级各类竞赛的内容和办法作了具体规定。
32 . 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
(搭shào)在业余、课余对少年儿童进行系统体育运动训练的学校。分普通和重点两种,前者的学生分散在普通中小学上学,课余时间集中到业余体育学校训练;后者的学生集中住宿,在一起进行文化学习和训练。
33 .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简称“四清运动”。1963年2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5年初,中央制定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简称二十三条)中规定,城市和乡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今后一律称“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运动。运动延续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为止。这次运动对于解决干部作风和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以阶级斗争为纲”,许多不同性质的问题都被认为是阶级斗争,使不少干部和群众受到不应有的打击。
34 . 生儿育女
指生育子女。同“生男育女”。
35 . 生男育女
指生育子女。
36 . 生育率
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活产的婴儿数与同期育龄妇女数的比值。一般按每千育龄妇女数平均计算。生育率(‰)=年生育活婴数年平均育龄妇女数×1000‰
37 . 体育场
为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而设置的专门场所。一般多为露天设施。有单项的,也有综合性的。设有专职或兼职的体育业务指导和管理人员。
38 . 体育道德
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在体育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中国体育运动以增加人民体质,力争在世界体坛赢得荣誉为宗旨。它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热爱体育事业,勇攀世界高峰;刻苦训练,钻研技术;不伤对手,公平竞争,尊重裁判;对教练工作认真负责,做好日常训练、临场指挥和赛后总结;裁判执法公正等。
39 . 体育馆
室内体育运动场所的通称。有单项的,也有综合性的。大型体育馆包括多种项目的训练馆和比赛馆,并设有专职或兼职的体育业务指导和管理人员。
40 . 体育教学
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形式。以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品德为任务。
41 . 体育俱乐部
一种体育服务产业实体。设有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和技术指导人员,为群众性体育活动提供物质的和技术的服务。
42 . 体育课
中小学必修课之一。根据体育教学大纲,按班级授课制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其任务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3 . 体育摄影
以体育运动为表现对象的摄影。主要表现运动员的技术技巧、优秀成绩、精神面貌和健美姿态等。
44 . 体育手段
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和锻炼方法的总称。按其性质可分为健身类、健美类、娱乐类、竞技类和冒险类等。常用的有田径、体操、球类、游戏、武术、气功、舞蹈、野外活动,以及各种民间体育和国防体育项目。
45 . 体育协会
群众性业余体育组织。按系统或社区建立。其任务是组织本系统、单位或本社区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46 . 体育学院
高等体育专业教育机构。实行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设有各种系科和附属竞技学校培养体育教师、教练员和运动员、体育科研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体育康复、体育新闻等专门人才。
47 . 体育运动
即广义的体育。参见“体育”。
48 . 体育运动竞赛制度
中国对体育运动竞赛实行统一规划管理的制度。1958年由国家体委颁布施行。竞赛制度将各级竞赛分为综合性运动会、单项锦标赛、等级赛、对抗赛、通讯赛、友谊赛、邀请赛等,并对各级各类竞赛作出明确规定。
49 . 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中国体育运动的最高荣誉奖。由国家体委颁发。授予世界纪录创造者、世界冠军和为体育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其他人员。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上首次颁发。
50 . 体育制度
国家体育机构和社会体育组织制定并实施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措施的总称。中国自1949年起实施的体育制度有:《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体育运动竞赛制度》,运动员、裁判员和教练员的技术等级制度,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守则,各级学校体育工作规定等。
51 . 孕育期
1.见“妊娠期”。
52 . 振民育德
指接济帮助人民,涵养自己的德行。
53 . 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
群众性体育组织。1973年成立。次年加入国际中学生体育联合会。主要活动有:组织全国性中学生的体育竞赛,参与国际中学生的体育竞赛,进行体育科学研究等。会址设在北京。
54 .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
群众性体育组织。1975年成立。同年加入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要活动有:组织全国性的大学生体育竞赛,参与国际大学生的体育活动,进行体育科学研究等。会址设在北京。
55 . 中国教育会
清末资产阶级文化教育团体。1902年,蔡元培等成立于上海,蔡任会长。以“改良教育,以为恢复国权之基础”为宗旨。设爱国学社收容退学青年,又设立爱国女校,并办有《中国白话报》,宣传革命。1907年停止活动。
56 .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
全国性的群众体育组织。1949年10月由原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改组而成。实行团体会员制,在各省(自治区)、市、县建立地方体育分会。各项全国性运动协会和各产业、系统体育协会均为其团体会员。
57 . 总和生育率
又称“总生育率”。指某国家或地区在当前情况下,平均每个妇女一生所生育的婴儿数。它直接影响地区人口增长的规模和速度。
58 . 作育人材
培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