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结尾能组哪些词
1 . 稗官野史
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
2 . 安史
1.唐安禄山﹑史思明的并称。两人为发动安史之乱的首领。
3 . 饱谙经史
饱谙:深知,极其熟悉。熟知经书史籍。形容学问渊博。
4 . 备史
1.犹言全史。
5 . 伴食刺史
1.五代时为安置近臣而设的职官名号。
6 . 仓史
1.即仓颉。传说为黄帝时史官,故称。
7 . 白兔御史
1.指唐酷吏王弘义。
8 . 稗史
1.记载民间轶闻琐事的书。与正史有别。
9 . 霸史
1.指称霸一方的国家的历史﹔僭伪之国的历史。
10 . 白马长史
1.东汉公孙瓒的称号。
11 . 班史
1.指《汉书》。因《汉书》为班固所作,故称。
12 . 谤史
1.旧时指直书统治者过﹑罪的史书。
13 . 编年史
1.编年体的史书。亦借指可以纪年的事物。
14 . 长史
1.官名。秦置。汉相国﹑丞相﹐后汉太尉﹑司徒﹑司空﹑将军府各有长史。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汉书.百官志一》。其后﹐为郡府官﹐掌兵马。唐制﹐上州刺史别驾下﹐有长史一人﹐从五品。至清﹐亲王府﹑郡王府置长史﹐理府事。参阅《通志.职官六》﹑《清通典.职官十》。
15 .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写的一部历史著作。共八卷,专门叙述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史事,止于公元前411年。按编年体记事,取材丰富、叙事严谨客观,为古希腊史学名著。
16 . 别史
1.图书四部分类中史部的一目。指不属于正史﹑杂史的史书。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始有别史一目,收录有唐高峻《高氏小史》﹑宋吕祖谦《新唐书略》等。明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把编年体﹑纪传体以外,杂记历代或一代事实的史书,称为"别史"。
17 . 丑史
1. 丑恶的历史(多指个人的)。
18 . 病史
1.患者历次所患疾病及诊疗情况。
19 . 朝经暮史
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20 . 铛脚刺史
1.唐薛大鼎﹑郑德本和贾敦颐﹐俱为刺史﹐分治三州﹐皆有政绩。时人称"铛脚刺史"。因铛有三足﹐故以为喻。
21 . 春史
1.掌春事之吏。
22 . 厂史
1. 工厂的发展史。
23 . 村史
1. 村庄的历史。
24 . 赤都心史
报告文学集。瞿秋白作于1921-1923年。《饿乡纪程》续篇。收杂感、散记、小品、游记、读书录、散文诗四十六篇。记述作者在考察莫斯科时的见闻,描绘了十月革命胜利初期苏俄社会生活中新的生机,介绍了不少著名人物的活动,并记录了自己的思想演变过程。
25 . 丞史
1.丞及史。秦汉时中央和地方官吏的助理官。汉时,丞相有两长史,御史有两丞,合称丞史。太守以下的郡丞﹑长史等佐官,亦总称丞史。
26 . 垂名青史
青史:书写于竹简或白绢上的典籍、史册。名字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
27 . 创业史
长篇小说。柳青作。出版于1960年、1977年、1979年。土地改革时,农民梁三老汉分得了土地,便萌生个人发家的念头。其养子梁生宝却积极带领大家走互助合作道路,从而与梁三老汉发生冲突,同时也受到富农、富裕中农的反对。然而他通过改良稻种、新法育秧、大搞副业,终于使互助组获得丰收,并继而建成初级合作社。小说结构谨严,议论精辟,语言清新流畅。
28 . 词史
1.谓以词曲写成的史书。 2.妓女的雅称。
29 . 从史
1.即从吏。
30 . 断代史
记述某一个朝代或某一个历史阶段的史实的史书,如《汉书》、《宋史》等。
31 . 刺史
官名。西汉武帝时,于全国十三部(州)置刺史,为监督官,后数次改刺史为州牧。三国至南北朝各州多设刺史。隋朝州长官称刺史。此后州刺史实际即从前的郡太守。宋以后渐成虚衔。
32 . 邸史
1.郡国驻京邸的记事官。
33 . 代史
1.指历代史书。 2.即《魏书》。
34 . 典史
1.主管官吏。 2.官名。元始置﹐明清沿置﹐为知县下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如无县丞﹑主簿﹐则典史兼领其职。
35 . 大史
1.官名。殷代天官六大之一。主管祭祀﹑历数﹑法典等。周代大体相同。
36 . 丹史
1.皇家的史书。
37 . 东观续史
东观:汉代官家藏书的地方。原指汉代女史学家班昭奉诏就东观续成其兄班固没有完成的《汉书》。后用以指女子才学高深。
38 . 党史
1.政党的历史。亦专指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39 . 惇史
1.有德行之人的言行记录。
40 . 坟史
1.指典籍史书。
41 . 凤史
1.萧史。相传为秦穆公女弄玉的丈夫,善吹箫。
42 . 二十二史
1.清乾隆初年刊行《明史》,与二十一史合称二十二史。清钱大昕着有《二十二史考异》﹑清赵翼着有《二十二史札记》。参见"二十一史"。
43 . 二十六史
1."二十五史"加《清史稿》的合称。
44 . 二十四史
指旧时称为正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唐书(旧唐书)》、《新唐书》、《五代史(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45 . 二十五史
二十四史与《新元史》的合称。
46 . 二十一史
1.明万历国子监刊行的正史,将宋时所称的十七史增加宋辽金元四史,称为二十一史。
47 . 二史
1.左史与右史。 2.太史与国史。自东汉,史官与历官始分为二职,以后历代相沿,惟辽设国史馆,合二职为一。
48 . 功标青史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为青史。功劳记在史书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绩。
49 . 范史
1.《后汉书》的别称。因撰写者是南朝宋范晔,故有此称。
50 . 府史
1.古时管理财货文书出纳的小吏。《周礼.天官.序官》:"府六人,史十有二人。"郑玄注:"府,治藏;史,掌书者。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
51 . 腐史
1.指《史记》。汉司马迁曾受腐刑﹐后人因称其所著《史记》为"腐史"。
52 . 鼓史
1.《周礼.地官.叙官》:"鼓人,中士六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后以"鼓史"指掌鼓的官吏。
53 . 公史
1.诸侯掌典礼之官。
54 . 瞽史
1.乐师与史官的并称。 2.说书的瞎子。
55 . 国史
①一国或一个朝代的历史。 ②古代的史官。
56 . 汉史
1.指《东观汉记》。亦泛指汉代史书。
57 . 记史
1.指职掌章表书牍的吏员。
58 . 侯史
1.复姓。
59 . 画史
1.犹画师。
60 . 皇史
明清两代皇室档案库。1534年建于北京,在紫禁城东南(今南池子大街)。明清两代记载皇帝言行的实录、宝训、玉牒等史籍保存于此。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古代档案库。
61 . 秽史
1.歪曲历史本来面目的史书。 2.不光彩的生活史。
62 . 祭史
1.犹祝史。古代主祭祀之官。
63 . 讲史
我国古代民间流行的口头文学形式,主要讲述历史上朝代兴亡和战争的故事,篇幅较长,如《三国志平话》、《五代史平话》等。
64 . 监史
1.谓汉廷尉的属官监与掾史。 2.指刺史。 3.监修史书。
65 . 将作长史
1.官名。将作大匠之属官。
66 . 家史
1.指史家一姓父子先后著述之史书。 2.记载家族世系兴衰的史着,包括家传﹑家谱等﹑盛行于六朝。 3.指一个家庭的历史。
67 . 近史
1.指帝王左右的史官。
68 . 镜史
1.以历史为借鉴。
69 . 旧史
1.先前的史书。 2.特指《旧唐书》。
70 . 斤车御史
斤车:隐喻“斩”;御史:古代官名。指办案果敢神速的法官。
71 . 金张许史
1.汉时﹐金日磾﹑张安世并为显宦。许广汉为宣帝许皇后之父。史指史恭及其长子史高。恭为宣帝祖母史良娣之兄。宣帝即位﹐恭已死﹐封高为乐陵侯。许史两家皆极宠贵。后因以此四姓并称﹐借指权门贵族。
72 . 酒史
1.古代宴饮时主持酒政的人。
73 . 丽史
1.辉映于史册。
74 . 九经三史
泛指古代典籍。
75 . 君史
1.随侍国君记事的史官。 2.记述君主世系﹑史实的书籍。
76 . 令史
1.官名。汉代兰台尚书属官,居郎之下,掌文书事务,历代因之。隋唐以后,成为三省﹑六部及御史台低级事务员之称,位卑秩下,不参官品。至明代遂废。见《通典.职官四》。 2.宋元以来官府中胥吏的通称。
77 . 癞儿刺史
1.北魏瀛州刺史崔暹的鄙称。癞儿﹐犹无赖﹐指狡诈蛮横之徒。
78 . 历史
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地球的~ㄧ人类的~。 ②过去的事实:这件事早已成为~。 ③过去事实的记载。 ④指历史学。
79 . 名垂青史
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80 . 连史
1.见"连史纸"。
81 . 麟史
1.指《春秋》。
82 . 鲁史
1.鲁国的历史记载;鲁国历史。 2.指《春秋》。
83 . 罗曼史
1. 富有传奇性的经历或浪漫婚恋情节。
84 . 六经皆史
1.谓《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皆为中国古代史书的一种主张。首倡于元郝经﹐清袁枚亦主此说﹐至章学诚才系统地提出这一主张。他认为六经乃夏﹑商﹑周典章政教的历史记录﹐并非圣人为垂教立言而作。他提出了"六经皆史"﹑"六经皆器"的命题﹐反对"离器言道"。龚自珍﹑章炳麟亦倡此说。参阅章学诚《文史通义》中的《易教》﹑《经解》﹐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二》﹐章炳麟《国故论衡.原经》。
85 . 六经三史
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泛指古代典籍。
86 . 良史
1.优秀的史官。指能秉笔直书﹑记事信而有征者。 2.指信实之史书。
87 . 民史
1.民众的历史。
88 . 闾史
1.古代闾巷的小吏。
89 . 马史
1.指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90 . 内史
1.官名。西周始置,协助天子管理爵﹑禄﹑废﹑置等政务。春秋时沿置。见《周礼.春官.内史》。 2.官名。秦官,掌治理京师。汉景帝分置左右内史。汉武帝太初元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3.官名。西汉初,诸侯王国置内史,掌民政。历代沿置,隋始废。 4.官名。隋文帝改中书省为内史省,置内史监﹑令各一员。隋炀帝改为内书省。唐高祖武德初复为内史省,三年改为中书省。后亦用以称中书省的官员。 5.古政区名。秦代京畿附近由内史治理,即以官名为名,不称郡。治所在咸阳(今咸阳市东北)
91 . 盲史
1.《史记.太史公自序》:"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左为春秋鲁史官,曾为鲁国史书《春秋》作传,世称《左氏传》。后因以"盲史"作为左丘明的代称。
92 . 门史
1.守卫宫门的官吏。
93 . 眉史
1.宋陶谷《清异录.胶眉变相》:"莹姐,平康妓也。玉凈花明,尤善梳掠,画眉日作一样。唐斯立戏之曰:'西蜀有《十眉图》,汝眉癖若是,可作百眉图,更假以岁年,当率同志为修眉史矣。'"后因称妓女及记载妓女的书为"眉史"。
94 . 米外史
1.宋代书画家米芾,别号海岳外史,故称。
95 . 秘史
①官方没有公开的历史:清宫秘史。 ②关于个人生活琐事的记载。
96 . 门下史
1.即门下掾。
97 . 廿二史
1.即二十二史。
98 . 廿四史
1.即二十四史。
99 . 廿一史
1.即二十一史。
100 . 女史
①古代掌管王后礼仪等事的女官;也指为世妇掌管文件书写的下属。 ②对知识妇女的美称。
101 . 名标青史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102 . 南北史
1.《南史》与《北史》的合称。系唐李延寿增删裁并宋﹑齐﹑梁﹑陈﹑北齐﹑魏﹑周﹑隋八书而成,较旧史为简净。《南史》八十卷,记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历史。《北史》一百卷,记北朝自北魏到隋的历史。
103 . 南史
1.春秋时齐国的史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后因以为直书史实的良史典型。 2.复姓。见《通志略.氏族四》。
104 . 佞史
为逢迎帝王、权贵而篡改事实或隐瞒真相的历史:我们有秉笔直书的历史,也有曲意逢迎的佞史。
105 . 迁史
1.《史记》之别称。宋刘克庄《代楮知白谢表》:"新智无穷,岂必谓蔡侯所造;旧闻可辑,或能补《迁史》之亡。"清姚文栋《答东洋近出古书问》:"《迁史》言:始皇遣徐巿发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亦以指其作者司马迁。
106 . 佥都御史
1.官名。明代都察院官员,地位次于左右副都御史。
107 . 前史
1.指《史记》。 2.从前的史籍。
108 . 儒史
1.儒学和史学。
109 . 青袍御史
1.指带御史衔的幕官。
110 . 青史
古代在青竹片上记事,因称记载史迹的书为“青史”: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更有清名播青史。
111 . 三史
1.魏晋南北朝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唐开元以后,因《东观汉记》失传,乃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为三史。见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三史》。
112 . 僧史
1.佛教的历史。
113 . 埽史
1.《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载,魏勃少时家贫,欲见齐相曹参,而无以自通,因每晨早起,潜为齐相舍人清扫门外,遂因舍人得见曹参。曹荐为悼惠王内史。后以"埽史"为夤缘仕进之典。
114 . 侍史
1.亦作"侍使"。古代没入官府为奴的罪犯家属中,以年少较有才智的女子为侍史。 2.古时侍奉左右﹑掌管文书的人员。
115 . 筮史
1.筮人。
116 . 生活史
1.动物﹑植物或微生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发育和繁殖的全部过程。
117 . 诗史
1.前人的诗作。 2.指能反映某一时期重大社会事件有历史意义的诗歌。 3.泛指能反映社会现实的其他样式的文学作品。 4.诗歌的发展历史。陆侃如冯沅君有《中国诗史》一书。
118 . 十七史
1.《旧唐书.经籍志》乙部正史类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后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共十三史。宋人加《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遂有"十七史"之称。参阅《宋史.艺文志二》﹑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九九。
119 . 十三史
1.唐代称《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为十三史。参阅《旧唐书.经籍志上》。
120 . 十史
1.唐时,《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十部正史合称"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