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结尾能组哪些词
1 . 白豹
1.兽名。 2.城名。在甘肃省庆阳县西北。
2 . 半豹
1.典出《晋书.殷仲文传》:"仲文善属文,为世所重,谢灵运尝云:'若殷仲文读书半袁豹,则文才不减班固。'言其文多而见书少也。"一说这是傅亮的话。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袁豹字士蔚,好学博闻,多览典籍。后以"半豹"谓读书不多。
3 . 惭豹
1.汉刘向《列女传.陶答子妻》:"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后因以"惭豹"喻愧对隐居者。
4 . 赤豹
1.毛赤而有黑色斑纹的豹。
5 . 豺狼虎豹
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
6 . 独豹
1.鸨的别名。
7 . 飞豹
1.兽名。
8 . 丰豹
1.指肥大的豹尾。古时悬于皇帝车驾的最后一辆。
9 . 伏豹
1.唐代称官吏遇节假日留署值班为"伏豹"。
10 . 管中窥豹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11 . 虎豹
1.喻指残暴之人。 2.比喻勇猛的战士。 3.比喻富有文采。 4.形容怪石。
12 . 海豹
1.哺乳动物。生长在温带和寒带的沿海地方。四肢短而扁平,趾有蹼,后肢和尾巴相连,毛灰黄色带棕黑色斑点,腹部白色。肉可食,皮毛可做衣服﹑雨具和帐篷等,脂肪可制油。
13 . 豢豹
1.汉枚乘《七发》:"山梁之餐,豢豹之胎。"后即以"豢豹"指豹胎。古人以为珍贵的食品。
14 . 鸿豹
1.鸨的别名。
15 . 户豹
1.豹之有文彩者。户,通"昈"。
16 . 九关虎豹
比喻凶残的权臣。
17 . 金钱豹
1.豹的一种。
18 . 九阍虎豹
比喻凶残的权臣。同“九关虎豹”。
19 . 狼虫虎豹
①泛指凶猛的动物。 ②比喻恶人歹徒。
20 . 窥豹
1.见"窥豹一斑"。
21 . 门豹
1.战国魏西门豹的省称。
22 . 南山豹
1.典出汉刘向《列女传.陶答子妻》:"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犬彘不择食以肥其身,生而须死耳。"后因以"南山豹"比喻隐居伏处﹑爱惜其身,有所不为的人。 2.比喻富有文采。
23 . 南山隐豹
比喻隐居山林而不仕的贤者。
24 . 全豹
1.喻事物的全貌,全体。
25 . 三豹
1.唐代李嵩﹑李全交﹑王旭为官并以严酷名,号为"三豹"。
26 . 雀豹
1.即雀鹰。
27 . 叔豹
1.古代相传高辛氏八个有才德的人之一。参见"叔献"。
28 . 水豹
1.水兽名。
29 . 文豹
1.豹子。因其皮有斑文﹐故称。
30 . 土豹
1.兽类。猞猁孙的别名。 2.鸟类。鵟的别名。
31 . 王豹
1.春秋时卫人,善讴。居于淇,而河西之人化之,亦善讴。见《孟子·告子下》。
32 . 雾豹
1.汉刘向《列女传.陶答子妻》载﹐答子治陶三年﹐名誉不兴﹐家富三倍。其妻谏曰﹐能薄而官大﹐是谓婴害﹐无功而家昌﹐是谓积殃。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后因以"雾豹"指隐居伏处﹐退藏避害的人。
33 . 熊豹
1.熊和豹。比喻勇猛。
34 . 谢豹
1.鸟名。即子规。亦名杜宇﹑杜鹃。 2.虫名。
35 . 玄豹
1.黑豹。其皮毛贵重,胎为美味。 2.汉刘向《列女传.陶答子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后喻怀才畏忌而隐居的人。
36 . 雪豹
1.豹的一种。尾巴长﹐毛淡青而发灰色﹐全身有不规则的黑斑。生活在寒冷地区的高山中。毛皮可以制衣褥。
37 . 以管窥豹
用竹管看豹,只能见其身上的一斑。比喻目光狭隘,见识短浅。
38 . 一斑窥豹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39 . 毅豹
1.古代寓言中鲁国人张毅和单豹的并称。单豹强健而不知戒避险途﹐死于饿虎;张毅应接世务恭慎而不知强身﹐死于内热。此由二人各滞一边﹐未能去其不及所致。见《庄子.达生》。后用作感喟养生之道难求的典故。
40 . 蝇豹
1.即蝇虎。
41 . 元豹
1.即玄豹。汉刘向《列女传.陶答子妻》载:陶大夫答子贪富务大﹐不顾后祸﹐其妻说之曰:"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后为遁世全身之典实。
42 . 云豹
1.哺乳动物。四肢较短﹐尾较长。毛淡黄色﹐略带灰色。有云块状斑纹﹐因而得名。中国南方各省及四川﹑西藏﹑青海﹑台湾均产﹐东南亚亦有分布。毛皮柔软﹐花纹美观﹐可制衣物。也叫猫豹。
43 . 隐豹
1.汉刘向《列女传.陶答子妻》﹕"答子治陶三年﹐名誉不兴﹐家富三倍﹐其妻数谏不用……'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犬彘不择食﹐以肥其身﹐坐而须死耳。'"后因以"隐豹"比喻爱惜其身﹐隐居伏处而有所不为。
44 . 做虎豹
1.犹言充当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