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土组词
  4. 【土】开头能组哪些词

【土】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尔扈特

    1.部族名。额鲁特蒙古四卫拉特之一。本游牧于塔尔巴哈台附近雅尔地方,明末清初徙牧伏尔加河畔。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率属内徙。清廷诏分为新旧两部:旧土尔扈特赐牧于珠勒都斯﹑库尔喀喇乌苏等地;新土尔扈特赐牧于科布多西南。

  • 2 . 耳其

    西亚国家。扼黑海通往地中海交通要冲。面积7806万平方千米。人口6110万(1994年)。首都安卡拉。绝大部分为高原、山地。地中海气候为主,内陆为半干旱区。工业有一定基础。铬储量丰富。出口小麦、棉花和烟草。畜牧业较发达,安卡拉羊毛驰名世界。

  • 3 . 耳其海峡

    即“黑海海峡”(1260页)。

  • 4 . 耳其鸡

    1.即吐绶鸡。通称火鸡。

  • 5 . 耳其人

    土耳其的主体民族。少数分布在德国等国。约44935万人(1985年)。讲土耳其语。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

  • 6 .

    1.民间或国内沿用的方法。

  • 7 .

    1.犹土著,土人。指世居本地的人。含轻视意。 2.即吐蕃。

  • 8 .

    1.当地产的矾石。

  • 9 .

    1.即吐蕃。

  • 10 .

    1.土制的模子。

  • 11 .

    1.烟土贩子。

  • 12 .

    1.古部族名。屡见于甲骨文。 2.地势。 3.挖土﹑填土﹑运土的工作量通常都用立方米计算,一立方米称为一个土方。这一类的工作叫土方工程。 4.民间流行的﹑不见于医药专门著作的药方。

  • 13 . 方工程

    1.见"土方"。

  • 14 .

    1.土地与房屋。 2.泥土建造的房子。

  • 15 .

    1.方言。犹土财主。

  • 16 .

    1.在地方上抢劫财物,为非作歹,残害人民的武装匪徒。

  • 17 .

    1.土中怪羊。

  • 18 . 粉子

    1.方言。粉刷墙壁用的白垩土。

  • 19 .

    1.我国北方的一种重要农家肥料。由粪尿掺土(或用垫圈土),杂以少量干草﹑垃圾﹑污水等堆制而成。因原料不同,成分差异颇大。一般宜作基肥。

  • 20 .

    1.乡土歌谣或乐曲。 2.当地的风俗。

  • 21 .

    1.封地。 2.作为土地分界标志的土堆。

  • 22 .

    1.蜂的一种。俗名"马蜂"。即《尔雅.释虫》中之"土蠭"。体圆而长,黑褐色,有细毛,尾有毒针,能螫人。脚短而粗。栖于沙土或朽木中。常捕捉金龟子的幼虫等作为小土蜂的食物。

  • 23 .

    1.一种瓦器。圆腹小口有盖,用以汲水或盛流质,也可用作打击乐器。

  • 24 . 扶成墙

    比喻人应该互相扶助。

  • 25 . 茯苓

    1.又称"光菝葜"﹑"仙遗粮"。百合科,多年生攀援灌木。生于山坡林下,广布于亚洲东南部及我国南部和东南部。根状茎可提取淀粉和栲胶,用作工业原料;中医学上以根状茎入药,能解毒﹑清热利湿,主治痈肿﹑疔疮﹑关节痛﹑梅毒等症。

  • 26 .

    1.土制的鼓槌。古乐器。

  • 27 .

    1.首翼均为黄色的鸾鸟。

  • 28 .

    1.瓦锅。

  • 29 .

    1.即土附鱼。

  • 30 .

    1.土官之妻。

  • 31 . 附鱼

    1.鱼名。即塘鳢。《太平御览》卷九四○引《临海水土记》作土拌鱼。又作土部鱼。见宋程大昌《演繁露.土部鱼》。

  • 32 .

    1.犹土丘。

  • 33 .

    1.见"土地改革"。

  • 34 .

    1.亦作"土岗"。 2.不高的土山;土丘。

  • 35 .

    1.见"土冈"。

  • 36 .

    1.土中所含的适合植物生长的养分。 2.肥沃的土地。 3.鸦片。

  • 37 .

    1.民间流传的诗歌。

  • 38 .

    1. 即田埂,田地为了隔开田亩或行走而筑的稍高于地面的埂子。

  • 39 .

    1.泥塑偶像。亦以喻轻贱无用。

  • 40 .

    1.制作陶器的工人。 2.挖土﹑填土的工程。 3.旧时专司殡葬的人。 4.即仵作。旧时检验死尸的吏役。 5.泥塑匠人。

  • 41 .

    1.土地神。又称土神。 2.古星名。属壁宿,共二星。旧说,主营造宫室。 3.方言。专管掩埋尸体的人。

  • 42 .

    1.指治水﹑筑城﹑建造宫殿等工程。

  • 43 .

    1.古代臣民或藩属向君主进献的土产。语出《书.禹贡》:"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

  • 44 .

    1.传说中的土怪。 2.堵水的土袋,前锐后广,前高后低,状如蹲坐的狗,故名。 3.亦称"土狗子"。蝼蛄的别名。

  • 45 . 狗子

    1.见"土狗"。

  • 46 .

    1.出土的古铜器。

  • 47 .

    1.土地神和五谷神。

  • 48 . 谷祠

    1.土地庙。土谷,指土地神和五谷神。

  • 49 .

    1.石头。

  • 50 . 骨堆

    1.指坟墓。

  • 51 . 骨蛇

    1.见"土虺蛇"。

  • 52 .

    1.亦作"土皷"。古乐器名。鼓的一种。 2.方言。坟墓。

  • 53 .

    1.见"土鼓"。

  • 54 .

    1.菲芴,又名蒠菜﹑宿菜。 2.王瓜的别名。

  • 55 .

    1.土中的妖怪。

  • 56 .

    1.古代主管水土的官。 2.地神。 3.见"土司"。

  • 57 .

    1.古代用以测日影﹑正四时和测度土地的器具。

  • 58 .

    1.盛饭的瓦器。

  • 59 .

    1.地方上的无赖﹑恶棍。

  • 60 .

    1.地处平原的国家。 2.谓于国都服筑城等劳役。土,土功;国,国都。

  • 61 .

    在乡里凭借财势横行霸道的坏人:土豪劣绅|打土豪,闹革命。

  • 62 . 豪劣绅

    土豪:乡里的豪强,即仗势欺人的地主。劣绅:地方上的恶霸或退职官僚中的恶劣者。旧社会有钱有势、横行乡里的人。

  • 63 .

    1.即杜蘅。

  • 64 .

    1.亦作"土堠"。 2.古代记里程的土堆。

  • 65 .

    1.见"土候"。

  • 66 .

    1.世居本地的住户(对"客户"而言)。

  • 67 .

    1.苔藓。 2.金属器皿表面长期受泥土剥蚀而留下的痕迹。

  • 68 .

    1.指施肥使土壤熟化,以改良土壤。 2.化为泥土;埋在土中腐烂。

  • 69 .

    1.小地区内使用的方言。也叫土语。

  • 70 . 皇帝

    1.亦称"土皇上"。 2.指盘据一方的军阀或土豪劣绅。亦泛指称霸一方的坏人。

  • 71 . 皇上

    1.见"土皇帝"。

  • 72 .

    1.指土。古以五行配五色,土色黄,故称。 2.黄土的颜色。 3.一种黄色颜料。 4.中药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四.土黄》。

  • 73 .

    1.蝗虫的一类,形状略似飞蝗,分布地区很广。多分散在田间或草地上,吃植物。但不成群飞翔,也很少飞到较远的地区,危害性比飞蝗小。

  • 74 .

    1.灰和土。 2.见"土炭"。

  • 75 .

    1.见"土虺蛇"。

  • 76 . 虺蛇

    1.亦称"土骨蛇"。亦称"土脚蛇"。 2.蝮蛇的俗称。常省称为"土虺"。

  • 77 .

    1.统计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五类土地的产物,以制定贡税。

  • 78 .

    1.柏科常绿乔木。桧树的一种。

  • 79 . 混混

    1.方言。犹土棍。

  • 80 .

    1.把粘土和稻草或稻草、石灰和泥土的混合料夯实而成的简陋墙。2.堑壕前突出的防护土堤。

  • 81 . 青木香

    1.马兜铃的异称。

  • 82 .

    1.犹粪蛆。粪土中的蛆虫。

  • 83 .

    1.戊戌年之隐语。戊戌变法在1898年,戊为土,戌为犬,故以"土犬"隐指"戊戌"。

  • 84 . 穰细流

    土壤:泥土;细流:小河。比喻细小的事物。也指事物虽甚细微,但不断积累,即能发挥巨大作用。

  • 85 .

    地球表面陆地上具有一定肥力,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组成,是岩石的风化物在生物、气候、地形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发展的。它能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对耕地上的土壤起着影响作用。

  • 86 . 壤地带性

    土壤在空间上随气候、生物条件的变化而呈带状分布的特征。分为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水平地带性又可分为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从低纬到高纬出现砖红壤、红壤、棕壤、灰化土、冰沼土的变化是土壤纬度地带性的表现。中国暖温带从沿海到内陆依次为棕壤、褐土、黑垆土、灰钙土和棕漠土,即为经度地带性。在高山地区,随山体海拔升高,土壤类型随之呈垂直变化。

  • 87 . 壤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和土壤学的边缘科学。主要研究土壤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土壤的形成、演变、分类和分布,为评价、改良、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发展农、林、牧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 88 . 壤分类

    根据土壤成土因素、成土过程、土壤属性与肥力特征的异同,按一定原则和系统,对各种土壤划分归类。世界各国有不同的学派和分类体系。中国采用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变种五级分类制。

  • 89 . 壤胶体

    土壤中呈胶体状态的物质。可分为有机胶体、无机胶体和有机无机复合胶体三类。有机胶体主要是腐殖质,无机胶体是岩石风化的产物。土壤胶体对土壤结构的形成和肥力变化起重要作用。

  • 90 . 壤空气

    存在于土壤中气体的总称。分别以自由态存在于土壤孔隙中,以溶解态存在于土壤水中,以吸附态存在于土粒中。土壤空气基本上是由大气而来,但也有少部分产生于土壤中生物化学过程。土壤空气是土壤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对于植物生长和土壤形成有重大意义。

  • 91 . 壤母质

    又称“成土母质”。指岩石风化后形成的疏松碎屑物。是土壤矿物质的来源,其矿物组成、化学组成及机械组成(颗粒大小),影响了土壤的形成和性质。

  • 92 . 壤水

    土壤中各种形态的水的总称。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式。液态水按所受的力分为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和重力水。毛管水是土壤毛管孔隙中保持的水分,是农业生产中最有效的土壤水分。土壤水来自于降水、灌溉水和地下水,是土壤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 93 . 壤酸碱度

    土壤呈酸性或碱性的程度。用ph值表示。中性土壤的ph值为65~75,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的ph值分别小于和大于中性土壤的ph值。ph值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土壤结构和肥力,不利植物生长。

  • 94 . 壤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化肥和大气沉降物等进入土壤并逐渐积累所造成的污染。土壤污染使土质恶化,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畜健康。

  • 95 . 壤细流

    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 96 . 壤学

    1.以土壤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土壤的生成和变化过程,物理和化学性质,土壤在农业上的利用等。根据利用目的和情况,又分为农业土壤学,森林土壤学等。

  • 97 .

    1.世代居住本地的人。 2.指经济﹑文化等不发达的土著(含轻视意)。 3.本国人。 4.土偶。 5.泥塑匠人。参见"土工"。

  • 98 .

    1.蚌蛤类软体动物。《文选.郭璞<江赋>》:"玉珧海月,土肉石华。"李善`引《临海水土物志》:"土肉,正黑,如小儿臂大,长五寸,中有腹,无口目,有三十足,炙食。"吕延济注:"并水虫,蚌蛤之属。"一说,即鹿角菜。 2.谓泥土。

  • 99 .

    1.当地的和尚。

  • 100 .

    1.泥土堆积成的小山。

  • 101 . 山头果毅

    1.唐时对不经历员外郎而直接升为郎中的人的谑称。果毅,唐时统府兵之官。

  • 102 .

    1.土司的属官。

  • 103 .

    1.史书称我国台湾省高山族的基层社会组织。每社户数不等,有头目,多由群众选举,少数世袭。头目处理社内外事务,较大事件须征得老人们和本社成员同意。

  • 104 .

    1.当地的绅士。

  • 105 .

    1.五行神之一。 2.土地神。 3.土怪。

  • 106 .

    当地生长的。

  • 107 .

    1.即司空。

  • 108 . 石方

    1.土方﹑石方的总称。

  • 109 .

    1.土地上的出产;土产。

  • 110 .

    1.见"土市子"。

  • 111 . 市子

    1.宋代汴京(今河南开封)市街名。位于内城。南渡前,人烟稠密,商业繁荣。后亦以泛指闹市。

  • 112 .

    1.指区域内的农牧等各种职事。 2.建筑工程。

  • 113 .

    1.古时天子明堂的中央室。 2.土屋。

  • 114 . 鼠随金虎

    1.隐指庚子年。在十二生肖中,鼠为子,故"土鼠"隐"子"字。又西方属庚,于四象为虎,于五行属金,故以"金虎"指"庚"。"土鼠随金虎",谓"子"序在"庚"后,即"庚子"。

  • 115 .

    元明清时期,在西南、西北地区设置的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官职。有文职和武职之分。按等级以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官隶吏部,以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官隶兵部。明清时,曾在部分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司。解放后土司制度已被彻底废除。

  • 116 .

    1.谓对故乡的怀念。

  • 117 .

    1.本地出产的酥酪。 2.芦菔,即萝卜。

  • 118 .

    1.当地的习俗。 2.本地。 3.指民间的﹑通俗的。

  • 119 . 宿

    1.即土星。我国古代五行星之一。

  • 120 .

    1.泥塑。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