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舍组词
  4. 【舍】开头能组哪些词

【舍】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安就危

    就:靠。舍弃安逸而去接近危险。指为某种目的,甘愿面临危险。

  • 2 .

    1.发箭。

  • 3 . 本从末

    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同“舍本逐末”。

  • 4 . 本求末

    舍:舍弃;求: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 5 . 本求末

    放弃根本的、主要的,而追求次要的、枝节的。形容本末颠倒、轻重颠倒:对学生只求死背,不教思维,是舍本求末的教学方法。

  • 6 . 本事末

    舍:舍弃;事:从事。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 7 . 本逐末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 8 .

    1.见"舍"。

  • 9 . 不得

    1.很爱惜,不忍放弃﹑离开﹑或不愿意使用﹑处置。

  • 10 .

    1.即释菜。亦作"舍菜"。古代学子入学以苹蘩之属祭祀先圣先师叫舍采。舍﹐通"释"。

  • 11 .

    1.见"舍采"。

  • 12 .

    1.犹窝藏。

  • 13 . 策追羊

    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

  • 14 .

    1.守护客馆的负责人。

  • 15 . 车保帅

    象棋用语,比喻在某些斗争中,为保全主要的人物,就把责任推到次要人物身上。

  • 16 .

    1.宿营;亦泛指临时住宿。语本《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

  • 17 . 道用权

    指变通常道以适应现实的需要。

  • 18 .

    1.愿意付出,不吝惜。

  • 19 . 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 20 .

    1.释奠。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谓陈设酒食以祭祀。舍奠之礼﹐古时用于朝会﹑庙社﹑山川﹑征伐和学宫中祭先圣先师诸事。学宫中春夏秋冬四时有定期的舍奠。此外﹐始立学宫必舍奠;出征执有罪而返﹐亦舍奠于学宫。舍﹐通"释"。

  • 21 .

    1.一种虫毒。

  • 22 . 短从长

    短:短处,缺点;长:长处,优点。不计较别人缺点,取其长处,予以录用。

  • 23 . 短录长

    不计较别人缺点,取其长处,予以录用。同“舍短取长”。

  • 24 . 短録长

    1.见"舍短取长"。

  • 25 . 短取长

    短:短处,缺点;长:长处,优点。不计较别人缺点,取其长处,予以录用。

  • 26 . 短用长

    短:短处,缺点;长:长处,优点。不计较别人缺点,取其长处,予以录用。

  • 27 .

    1.舍弃渡人的船筏。谓佛法如筏,既已渡人到彼岸,法便无用,不可再执着。语本《金刚经.正信希有分》:"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唐钱起《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不作解缨客﹐宁知舍筏喻。身世已悟空﹐归途复何去。"后多以喻学习古人诗文要摆脱方法上的束缚﹐方能有所创造。

  • 28 .

    1.发射﹐放射。

  • 29 .

    1.住所;客舍。

  • 30 . 己成人

    牺牲自己利益,成全别人。

  • 31 . 己从人

    舍:弃;从:顺。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的主张。

  • 32 . 己救人

    舍己:牺牲自己。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

  • 33 . 己就人

    舍:弃;就:顺。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的主张。

  • 34 . 己为公

    为公共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

  • 35 . 己为人

    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 36 . 己芸人

    指看重别人,轻视自己。

  • 37 .

    谦称自己家的客气话:请有空来舍间坐坐。

  • 38 .

    1.旧时学校里指导学生生活﹑行为的人叫舍监。

  • 39 .

    1.《后汉书.朱佑传》:"佑初学长安,帝往候之,佑不时相劳苦,而先升讲舍。后车驾幸其第,帝因笑曰:'主人得无舍我讲乎?'"后因以"舍讲"为不礼敬客人的典故。

  • 40 . 近即远

    放弃近的,谋求远的。同“舍近务远”。

  • 41 . 近谋远

    舍去近处的,谋求远处的。形容做事走弯路或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

  • 42 . 近求远

    舍去近处的,追求远处的。形容做事走弯路。

  • 43 . 近取远

    舍去近处的,选取远处的。形容做事走弯路。

  • 44 . 近图远

    舍去近处的,追求远处的。形容做事走弯路。

  • 45 . 近务远

    放弃近的,谋求远的。

  • 46 .

    1.解除封山泽的禁令。古十二荒政之一。

  • 47 . 经从权

    指变通常道以适应现实的需要。同“舍道用权”。

  • 48 .

    1.犹免礼。

  • 49 . 旧谋新

    指弃旧求新。

  • 50 .

    1.对自己家眷的谦称。

  • 51 . 军保帅

    舍:舍弃;车、帅:中国象棋的两种棋子。“车”表示战车,“帅”表示军中主将。比喻为了保护主要的而舍弃次要的。

  • 52 .

    1.弃之使离去;离开。

  • 53 .

    佛教称死者火化后的残余骨烬。通常指释迦牟尼的遗骨为佛骨或佛舍利,如佛骨舍利与佛牙舍利等。相传释迦牟尼火葬后,有八国国王分取舍利,建塔供奉。其中一枚佛牙舍利很早就传入中国,现供奉于北京西山佛牙舍利塔内。

  • 54 . 利塔

    1.供奉佛舍利的塔。

  • 55 . 利子

    1.即舍利。

  • 56 . 利子塔

    1. 远东一种存放圣骨、圣物的神圣场所。

  • 57 .

    1.沉着脸。

  • 58 .

    1.死亡。 2.拼命。

  • 59 . 命不

    情愿丢掉生命也要保住钱财。比喻过分贪财,非常吝啬。

  • 60 . 命不渝

    指见危受命,死守善道。

  • 61 . 命吃河豚

    1.形容不顾性命去图一时的享用。

  • 62 . 命救人

    指舍弃自己的生命以拯救他人。

  • 63 . 命陪君子

    舍:舍弃;命;生命;陪:陪伴。指不惜一切陪伴与跟随对方。

  • 64 .

    1.窝藏。

  • 65 .

    1.施舍财物给贫困的人。

  • 66 .

    1.抛弃;割舍。

  • 67 .

    抛弃不要:可利用的材料舍弃可惜。

  • 68 .

    谦称自己的亲属:舍亲有不当处请包涵。

  • 69 .

    1.抛开。

  • 70 .

    1.释然。谓疑虑隔阂顿消。舍﹐通"释"。

  • 71 . 然大喜

    舍:释然、宽舒的样子。舒心地喜悦。

  • 72 .

    ①古代豪门贵族家里的门客:蔺相如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②古代官称。前冠以头衔,名称及职权都不同:秦汉置太子舍人|魏晋有中书舍人。 ③宋元后用以称呼权贵子弟,犹称公子;舍人从何处来。

  • 73 .

    1.佛教徒为宣扬佛法,或为布施寺院,自作苦行,谓之"舍身"。六朝时此风最盛。 2.牺牲自己。

  • 74 . 身成仁

    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 75 . 身求法

    舍身:舍弃身体;求法:寻求佛法。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远道求经。后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

  • 76 . 身取义

    舍:舍弃;身:生命;取:求取;义;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 77 . 身饲虎

    1.佛教故事。传说释迦牟尼过去世曾经是国王摩诃罗陀的幼子摩诃萨埵,在竹林中看见七只小虎围着一只饥渴羸弱的母虎。王子遂生大悲心,舍身以饲饿虎。见《金光明经.舍身品》﹑《贤愚经.摩诃萨埵以身施虎》。

  • 78 . 身图报

    指受了别人大恩惠,舍弃生命也要给以报答。

  • 79 . 身为国

    为国家牺牲自己的生命。

  • 80 . 身崖

    1.泰山崖名。旧时信佛者谓投身崖下可脱诸罪而登彼岸。

  • 81 .

    1.见"舍生取义"。

  • 82 . 生存义

    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同“舍生取义”。

  • 83 . 生取义

    舍:舍弃;生:生命;取:求取;义:正义。舍弃生命以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 84 . 生取义

    为了正义事业不惜牺牲生命。语出《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85 . 生取谊

    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同“舍生取义”。

  • 86 . 生忘死

    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 87 .

    1.犹施舍。谓以财物﹑人力资助寺院或救济贫民。

  • 88 . 实求虚

    放弃实在的,追求虚幻的。

  • 89 . 实听声

    不察实际,只听虚名。

  • 90 .

    1.放开手;放下手。

  • 91 . 寿

    1.死亡的婉称。

  • 92 .

    1.驻守。

  • 93 . 死忘生

    舍死:舍得牺牲;忘生:忘掉性命。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 94 . 文求质

    舍:舍弃;文:文采;质:朴实。形容不重文采,而求朴实。

  • 95 . 我复谁

    形容人敢于担当,遇有该做的事,决不退让。同“舍我其谁”。

  • 96 . 我其谁

    舍:除了。除了我还有哪一个?形容人敢于担当,遇有该做的事,决不退让。

  • 97 .

    犹舍间。谦称自己家的客气话:舍下简陋得很。

  • 98 . 邪归正

    舍弃邪路,回到正道上来。

  • 99 .

    1.犹睁眼。

  • 100 .

    1.停止学习。 2.舍弃家产。

  • 101 .

    1.宅内庭院。

  • 102 . 缘豆

    1.旧时北京的一种习俗。施舍豆子结缘。

  • 103 .

    1.放过﹐避开。

  • 104 .

    1.谓施舍住宅作寺院。

  • 105 .

    1.营帐。

  • 106 . 正从邪

    丢弃正当的事不做,而去做邪恶的勾当。

  • 107 .

    1.停驻;居留。

  • 108 .

    1.犹家中。 2.指家中人。

  • 109 . 着金钟撞破盆

    1.比喻拼着作很大的牺牲。

  • 110 .

    1.对子女死亡的婉称。

  • 111 .

    1.宽赦﹐放纵。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