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结尾能组哪些词
- 1 . 霸王鞭- 1.爆竹的一种﹐燃之声连串不绝者。 2.表演民间舞蹈用的彩色短棍﹐两端安有铜片。俗称连厢。 3.民间舞蹈。也叫花棍舞﹑打连厢。表演时一面舞动霸王鞭﹐敲击四肢﹑肩﹑背等﹐一面歌唱。 4.灌木状常绿植物。茎有五个棱﹐有成行的乳头状硬刺﹐开绿色小花。原产南洋群岛﹐在热带常栽培做绿篱。 
- 2 . 秉鞭- 1.执鞭。比喻执政。 
- 3 . 不须鞭- 1.传说一种用马见愁兽皮制的马鞭。 
- 4 . 赤鞭- 1.即赭鞭。 
- 5 . 笞鞭- 1.拷打。 
- 6 . 吹鞭- 1.古乐器名。 
- 7 . 电鞭- 1.闪电。 
- 8 . 钢鞭- 1. 古代一种兵器。用铁做成,有节,没有锋刃。 
- 9 . 法鞭- 1.古代的一种刑具。 
- 10 . 反鞭- 1.方言。犹反扑。 
- 11 . 赶山鞭- 1.威力巨大的神鞭。传说秦始皇筑石桥,欲渡海观日出处。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石去不速,神人辄鞭之。见《太平寰宇记》卷二十引《三齐略记》﹑《太平御览》卷七三引《齐地记》。 
- 12 . 挂鞭- 1.成串的小鞭炮。 
- 13 . 鼓鞭- 1.犹挥鞭。 
- 14 . 火鞭- 1.神话中指羲和驭日之鞭。 
- 15 . 后鞭- 1.《庄子.达生》:"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而鞭之。"后因以"后鞭"喻鞭策﹑激励后进。 
- 16 . 击鞭- 1.挥动静鞭﹐发出响声﹐使人肃静。静鞭﹐皇帝的仪仗之一。 
- 17 . 加鞭- 1.本谓打马快走,常以喻努力工作,加快进度。 
- 18 . 教鞭- 教师讲课时指示板书、图片用的棍儿。 
- 19 . 静鞭- 1.一种很大的鞭子。銮驾仪卫之警人用具。朝会时鸣之以发声﹐以示肃静。也称鸣鞭。 
- 20 . 截镫留鞭- 后用为对离职官吏表示挽留惜别的套语。亦省作“截镫”。 
- 21 . 接丝鞭- 1.相传为元时贵族招婚时的一种仪式。男方接受女方赠送的丝鞭,表示同意联姻。 
- 22 . 浄鞭- 1.古代帝王的一种仪仗,帝王驾临时,鸣之令人肃静。又称静鞭。用黄丝做成,鞭梢涂蜡,打在地上发出响声。 
- 23 . 九节鞭- 1.武器名。因以九节铁条联缀而成,故名。 
- 24 .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比喻一言为定,决不翻诲。 
- 25 . 狂鞭- 1.指迅猛生长的鞭笋。 
- 26 . 快马加鞭- 跑得很快的马再加上一鞭子,使马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加速前进。 
- 27 . 快马一鞭- 跑得快的马只着一鞭就行。 
- 28 . 马腹逃鞭- 比喻躲脱惩罚。 
- 29 . 联鞭- 1.谓并骑而行。 
- 30 . 蜡鞭- 1.谓以蜡润鞭。比喻外美而中腐。 
- 31 . 灵鞭- 1.神人使用的鞭子。晋伏琛《三齐略记》﹕"始皇作石塘﹐欲过海看日出处﹐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石去不速﹐神辄鞭之﹐皆流血﹐至今悉赤。阳城山石尽起立﹐嶷嶷东倾﹐状如相随行。"后用以为典。 
- 32 . 龙鞭- 1.帝王躬耕籍田所用牛鞭。 
- 33 . 蛮鞭- 1.西南少数民族用以驱使牲畜的用具。 
- 34 . 笼鞭- 1.犹挥鞭。谓策马。 
- 35 . 马鞭- 1.策马的鞭子。泛指赶牲口的鞭子。 2.指竹鞭。竹的根状茎。 
- 36 . 鸣鞭- 1.谓挥鞭。挥鞭策马,动则有声,故称。 2.指挥鞭打人。 3.古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鞭形,挥动发出响声,使人肃静,故又称静鞭。 
- 37 . 皮鞭- 1.皮革制的鞭子。 
- 38 . 牛鞭- 1. 公牛阴茎。 
- 39 . 蒲鞭- 1.以蒲草为鞭。常用以表示刑罚宽仁。 
- 40 . 七宝鞭- 1.以多种珍宝为饰的马鞭。晋王敦欲为乱,明帝乘骏骑密察敦营。敦觉,遣五骑追之。途中,帝将七宝鞭与逆旅老妪,令俟追者至,以鞭示之。俄而追者至,问妪,妪曰:"去已远矣。"因以鞭示之,追骑玩鞭稽留,帝仅而获免。见《晋书.明帝纪》。后用以为典。 
- 41 . 七节鞭- 1.武器名。以软钢制,连柄八节,鞭端以铁环圈之,不用时可首尾扣合,缠于腰际或肩上,故亦称软鞭。 
- 42 . 千子鞭- 1.号称一千响的鞭炮。 
- 43 . 绕朝鞭- 1.见"绕朝策"。 
- 44 . 驱石神鞭- 1.指造桥的神奇技艺。 
- 45 . 熟靼鞭- 1.软皮鞭。旧时用作刑具。 
- 46 . 丝鞭- 1.丝制的马鞭。 2.古代亦用作缔结婚姻的信物。 3.戏曲锣经。以鼓签连续急促地敲击单皮鼓,形成类似燃放鞭炮或撕布之声。多用以衬托念白和身段动作。武戏里最紧凑的对打,或单人连续耍刀花﹑枪花﹑棍花时,往往停下锣钹等打击乐器,单用丝鞭衬托。 
- 47 . 笋鞭- 1.亦作"笋鞭"。 2.边笋;竹的地下茎。 
- 48 . 铁节鞭- 1.铁制驱马物。形如竹节。 
- 49 . 条鞭- 1.见"条鞭法"。 
- 50 . 铁鞭- 1.即铁节鞭。 
- 51 . 停鞭- 1.谓驻足。 
- 52 . 投鞭- 1.扔掉马鞭。借谓下马。 2.见"投鞭断流"。 
- 53 . 仙人鞭- 1.仙人掌的一种,为多年生植物。茎圆柱形,肉质,有纵行的棱,棱上有丛生的刺,花大,花瓣外面紫色,里面粉红色。供观赏。参见"仙人掌"。 
- 54 . 响鞭- 1.使劲甩鞭子发出很响的声音。如:响鞭阵阵。2.[方]∶炮竹,鞭炮。 
- 55 . 先鞭-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语新语.赏誉》"少为王敦所叹"刘孝标注引《晋阳秋》:"刘琨与亲旧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箸鞭耳。'"后因以"先鞭"为先行﹑占先的典实。 
- 56 . 先我着鞭- 着:下。比喻快走一步,占先。 
- 57 . 小条鞭- 1.指明代推行一条鞭法后﹐地方政府额外的科派和私征。 
- 58 . 一条鞭- 1.明代田赋制度。嘉靖时于地方试行新法,以各州县田赋﹑各项杂款﹑均徭﹑力差﹑银差﹑里甲等编合为一,通计一省税赋,通派一省徭役,官收官解,除秋粮外,一律改收银两,计亩折纳,总为一条,称一条鞭法。万历年间张居正执政,推行于全国。见《明史·食货志二》。清代因之。 2.比喻删繁就简,条贯划一。 
- 59 . 扬鞭- 1.挥鞭。 
- 60 . 杨柳鞭- 1.柳树枝做的马鞭。折柳作鞭为古代春游的一种习俗。 
- 61 . 摇鞭- 1.挥动马鞭。多谓远行。 
- 62 . 吟鞭- 1.诗人的马鞭。多以形容行吟的诗人。 
- 63 . 赠鞭- 1.《左传.文公十三年》载:晋大夫士会奔秦,晋恐士会为秦所用,就派魏寿馀到秦策动士会回晋。士会离秦时,秦大夫绕朝"赠之以策,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杜预注:"策,马檛。"后即以"赠鞭"喻策马快行。 
- 64 . 榆鞭- 1.用以策马的榆树枝。 
- 65 . 跃马扬鞭- 跃:跳。跳上骏马,举起马鞭。形容扬鞭催马急驰而去的样子。也比喻热火朝天地进行建设。 
- 66 . 执教鞭- 1.当教师,从事教学工作。 
- 67 . 制鞭- 1.刑具。带棱的生革皮鞭。 
- 68 . 赭鞭- 1.相传为神农氏用以检验百草性味的赤色鞭子。 2.古代用为驱邪之物。 
- 69 . 征鞭- 1.马鞭。因用其驱马行进,故称。 
- 70 . 祖鞭- 1.即祖生鞭。 
- 71 . 竹鞭- 1.某些竹类的根状茎。竹鞭横卧地下﹐具较长的节间﹐节上有芽和不定根﹐由芽长成笋或新竹鞭。 2.用竹做成的鞭子。 
- 72 . 栀鞭- 1.语出唐柳宗元《鞭贾》。用栀黄染的劣质鞭。比喻伪饰欺世的言行。 
- 73 . 执鞭- ①手拿马鞭。指为人驾驭车马。亦指侍奉或追随别人:执鞭之士|执鞭坠镫|今幸执鞭,理当尽遵约束。 ②执教鞭。指当教师。 
- 74 . 箸鞭- 1.驱马加鞭。意谓奋发向前。 
- 75 . 祖生鞭- 1.语出《世说新语.赏誉下》"刘琨称祖车骑为朗诣"刘孝标注引晋虞预《晋书》:"刘琨与亲旧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指祖逖)先吾着鞭耳。'"后因以"祖生鞭"为勉人努力进取的典故。 
- 76 . 祖生之鞭- 比喻奋勉争先或先占一着之意。 
- 77 . 祖逖鞭- 1.见"祖生鞭"。 
- 78 . 着鞭- 1.鞭打;用鞭子赶。 2.犹言着手进行,开始做。 3.常用以勉人努力进取。 
- 79 . 着人先鞭- 比喻做事情比别人抢先一步。 
- 80 . 着先鞭- 1.比喻先人一步,处于领先地位。 
- 81 . 醉鞭- 1.醉人手中的马鞭。 
- 82 . 醉垂鞭- 1.词牌名。调见宋张先词。参阅《词谱》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