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开头能组哪些词
- 1 . 镇集- 1.集镇。 
- 2 . 镇辑- 1.镇守安抚。 
- 3 . 镇家- 1.使家宅安定。。 
- 4 . 镇监- 1.镇守监察。 2.指专司镇守监察之人。 
- 5 . 镇江保卫战- 鸦片战争中战斗之一。1842年7月,英军六千余人猛攻镇江城,清副都统海龄率部与敌进行激烈巷战。海龄殉难。镇江失陷。 
- 6 . 镇江市- 在江苏省西南部、长江南岸、京沪铁路线上,京杭运河经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名“京口”,民国时曾为江苏省省会。1949年设市。人口525万(1995年)。特产香醋、肴肉、酱菜。有金山、焦山、北固山等名胜古迹。 
- 7 . 镇痉- 1.医学上指用药物解除痉挛﹑震颤﹑角弓反张等症状。药剂中有镇痉剂﹐如阿托品。 
- 8 . 镇靖- 1.安抚﹐使安定。 2.见"镇静"。 
- 9 . 镇静- 平稳,冷静:保持镇静|镇静果敢。 
- 10 . 镇静剂- 1.对大脑皮层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如溴化钠﹑溴化钾﹑鲁米那等。 
- 11 . 镇据- 1.镇守。 
- 12 . 镇军- 1.古代将军名号。三国魏以陈群为镇军大将军﹐领中护军﹐录尚书事。见《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历代均有镇军将军﹐宋以后无。 2.清代总兵的俗称。 
- 13 . 镇控- 1.镇守控制。 
- 14 . 镇临- 1.犹镇守。 
- 15 . 镇流器- 又称“限流器”。为气体放电灯提供起动电压和限制电流的一种装置。由铁芯和绕组等组成。与灯管串联,利用线圈的自感现象产生瞬时高压和起限流作用。电子镇流器通过电子元器件将交流电整流、变频、逆变,以点燃并稳定气体放电灯的工作状态。 
- 16 . 镇率- 1.坐镇统率。 
- 17 . 镇民- 1. 出生、居住或有公民权的城镇的人。 
- 18 . 镇南关大捷- 中法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战役。1885年,法军攻占谅山后进犯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帮办广西军务冯子材筑墙挖沟积极备战。3月,法军两千余人分三路来犯,均被击退。后法军主力猛扑关前,年近七十的冯子材率部奋勇杀敌,在越南人民支持下大败法军,并乘胜攻克谅山等地。是役法军死伤近三百人,法国茹费理内阁亦因此倒台。 
- 19 . 镇南关起义- 同盟会举行的武装起义。1907年12月,孙中山派黄明堂等联络清军做内应,占领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的三座炮台。孙中山、黄兴亲到炮台督战,后回河内筹办枪弹。清军发动反攻,起义军奋战数日,终因众寡悬殊,突围而出。 
- 20 . 镇宁- 1.安定。 
- 21 . 镇圻- 1.周代指离王城四千五百里的区域。 
- 22 . 镇日- 整天,从早到晚:镇日乱纷纷|幽窗镇日闻莺啼。 
- 23 . 镇日家- 1.见"镇日价"。 
- 24 . 镇日价- 1.亦作"镇日家"。 2.整天﹐从早到晩。价﹐助词。 
- 25 . 镇日镇夜- 整日整夜,日日夜夜。 
- 26 . 镇肉- 1.宋沈括《梦溪笔谈.艺文二》﹕"有饔人以一方石镇肉﹐视之﹐若有镌刻﹐试取石洗濯﹐乃宋海陵王墓铭﹐谢朓撰并书﹐其字如钟繇﹐极可爱。"后以"镇肉"借指未被人鉴识的珍宝奇物。 
- 27 . 镇塞- 1.堵塞。镇﹐通"填"。 
- 28 . 镇山- 1.一地区内的主山。古称扬州的会稽山﹑青州的沂山﹑幽州的医无闾山﹑冀州的霍山为四镇﹐故称这些山为"镇山"。又因《周礼.春官.大司乐》将四镇与五岳并举﹐故亦称五岳为镇山。有祭祀四镇之制﹐表示安定四方。 
- 29 . 镇山太岁- 1.喻指强横凶恶之人。 
- 30 . 镇慑- 1.见"镇摄"。 
- 31 . 镇摄- 1.犹统摄。 2.亦作"镇慑"。以威力使畏服。 3.镇定﹐集中使不分散。 
- 32 . 镇神头- 1.下围棋的一种战术。乙方投三六路攻四四路时﹐甲方用五六路抑制它﹐故名。为唐大中年间顾师言胜日本国王子神头王的着法。 
- 33 . 镇神头势- 1.即镇神头。 
- 34 . 镇石- 1.压物的石块。 2.犹镇山。 
- 35 . 镇市- 1.集镇﹔市镇。 
- 36 . 镇守- 1.指军队驻扎在重要的地方防守。 2.看护﹔守护。 
- 37 . 镇戍- 1.镇守﹐戍守。 2.指驻防军的营垒﹑城堡。 
- 38 . 镇思- 1.一直思念。 
- 39 . 镇俗- 1.谓抑制庸俗的世风。 
- 40 . 镇绥- 1.镇压平定。 2.谓安抚。 
- 41 . 镇锁- 1.镇压禁闭。 
- 42 . 镇台- 1.见"镇台"。 
- 43 . 镇讨- 1.镇压讨伐。 
- 44 . 镇统- 1.镇守统辖。 2.清代军队编制中"镇"的长官。也称统制。 
- 45 . 镇痛- 1. 减少疼痛。 
- 46 . 镇妥- 1.同"镇绥"。 
- 47 . 镇帏犀- 1.见"镇帷犀"。 
- 48 . 镇帷犀- 1.亦作"镇帏犀"。 2.挂在帷帐四角防止牵动的犀角。语出唐杜牧《杜秋娘》诗﹕"虎睛珠络褓﹐金盘犀镇帷"。 
- 49 . 镇卫- 1.镇守捍卫。 
- 50 . 镇慰- 1.安抚慰问。 
- 51 . 镇物- 1.谓使众人镇定。 2.旧时巫术用以禁制邪恶的东西。 
- 52 . 镇息- 1.犹止息。 
- 53 . 镇安- 1.安定。 
- 54 . 镇宝- 1.犹重器。指帝位。 
- 55 . 镇标- 1.清代由总兵统辖的绿营兵称"镇标"。 
- 56 . 镇长- 1.经常﹔常。 
- 57 . 镇常- 1.经常。 
- 58 . 镇臣- 1.镇守地方的官员。 
- 59 . 镇城- 1.负责城防的军事长官。 
- 60 . 镇尺- 1.用金属或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用以压书或纸。 
- 61 . 镇胆- 1.犹壮胆。 
- 62 . 镇店- 1.方言。集镇。 
- 63 . 镇殿将军- 1.古时朝廷新年朝会时立于殿角的武装侍卫。选身躯高大者担任。 
- 64 . 镇定- 稳定;不慌乱:临事镇定|镇定自若。 
- 65 . 镇定自若- 指面对灾难时冷静的表现。 
- 66 . 镇扼- 1.坐镇扼守。 
- 67 . 镇遏- 1.平定﹔制止。 2.谓押运护送﹐防止抢劫。 
- 68 . 镇反- 1.镇压反革命运动的简称。 
- 69 . 镇服- 1.周代王畿之外的九等地区之一。按远近分﹐每隔五百里为一等﹐镇服在夷服与藩服之间﹐属第八等。 2.强使服从。 
- 70 . 镇浮- 1.抑制轻浮。语出《国语.楚语上》﹕"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韦昭注﹕"浮﹐轻也。" 
- 71 . 镇抚- 1.安抚。 2.偏指安抚。 3.南宋初在金﹑伪齐接壤的淮南﹑京东西﹑湖南北诸路分置的特别行政区。其长官为镇抚使﹐其官署称镇抚使司。 4.元万户府及都威卫使司所属掌理军匠的镇抚司(所)之长官。 
- 72 . 镇公所- 1.旧时办理一镇事务的行政机构。 
- 73 . 镇圭- 1.古代举行朝仪时天子所执的玉制礼器。长一尺有二。以四镇之山为雕饰﹐取安定四方之义﹐故称。 2.比喻行为的规范。 
- 74 . 镇国- 1.使国家安定。 
- 75 . 镇扞- 1.见"镇捍"。 
- 76 . 镇捍- 1.亦作"镇扞"。 2.镇守捍卫。 
- 77 . 镇唬- 1.威吓。 
- 78 . 镇畿- 1.周代九畿之一。以王畿为中心﹐自内而外﹐每五百里为一畿。镇畿为第八畿。 
- 79 . 镇犀- 1.指用犀牛角制的用具。 
- 80 . 镇心- 1.定心﹐静心。 
- 81 . 镇星- 1.即土星。我国古代以为土星每二十八年运行一周天﹐好像每年坐镇二十八宿中的一宿﹐故名。 
- 82 . 镇压- ①压制;压服:今诸军已至,足以镇压外内,愿无以为虑|镇压暴乱|进行镇压。 ②处决罪大恶极的罪犯。 
- 83 . 镇厌- 1.见"镇压"。 
- 84 . 镇夜- 1.整夜﹐通宵。 
- 85 . 镇御- 1.镇守治理。 
- 86 . 镇远县- 在贵州省东部、沅水上游,湘黔铁路横贯。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向为贵州东部交通和物资集散中心。人口21.5万(1993年)。境内山青水秀,有著名的舞阳三峡和青龙洞、中元洞、中元禅院等名胜古迹。特产陈年道茶和苗族、侗族刺绣。 
- 87 . 镇迮- 1.压榨。 
- 88 . 镇笮- 1.压住。 
- 89 . 镇宅- 1.旧时的一种迷信行为。谓用法术或符箓﹑器物驱除邪鬼﹐以安定家宅。 
- 90 . 镇止- 1.抑止。 
- 91 . 镇纸- 压住书纸使不飞动的文具,多以金属、石头等制成:大理石镇纸|放下稿子,用镇纸压住。 
- 92 . 镇重- 1.犹庄重。 2.犹威重。亦指具有权威的人物。 
- 93 . 镇驻- 1.犹长存。 
- 94 . 镇子- 1.方言。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