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约组词
  4. 【约】开头能组哪些词

【约】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戴在手臂上的环形装饰品。

  • 2 .

    1.见"约敕"。

  • 3 .

    1.亦作"约勑"。亦作"约饬"。 2.约束诫饬。

  • 4 .

    1.绰约。

  • 5 .

    1.措词卑约。

  • 6 .

    1.邀约合纵。战国时齐楚等国联合抗秦称合纵。 2.引申为缔结盟约。

  • 7 .

    西亚国家。西南一角临红海的亚喀巴湾。面积962万平方千米。人口4139万(1995年)。首都安曼。气候干热,全境绝大部分为沙漠。经济支柱为侨汇、转口贸易和旅游。磷酸盐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 8 . 旦河

    西亚重要内流河。源于黎巴嫩同叙利亚之间的山地,注入死海。长360千米。多急流险滩,富水力和灌溉之利,建有水电站。

  • 9 .

    1.乡村。

  • 10 .

    1.粗略估计。

  • 11 .

    1.事先商定。

  • 12 . 定俗成

    约定:共同制定;俗成:大家都这样,习惯上一直沿用。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

  • 13 .

    1.估计;衡量。

  • 14 .

    1.谓约束以法。 2.简省法令。 3.宪法制定前,暂行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如辛亥革命后所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亦指政治集团在夺取政权过程中制定的政策或法律。如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公布的约法八章。

  • 15 . 法八章

    1.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新解放区的八项基本政策。1949年4月25日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的形式公布。主要内容为:(1)保护全体人民的生命财产。(2)保护民族工商农牧业。(3)没收官僚资本。(4)保护一切公私学校﹑医院﹑文化教育机关﹑体育场所和其他一切公益事业。(5)除怙恶不悛的战争罪犯和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外,凡不持枪抵抗,不阴谋破坏的国民党各级政权组织的一切人员,一律不加俘虏,不加逮捕,不加侮辱。(6)一切散兵游勇,均应向当地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政府投诚报到,交出武器。(7)有准备有步骤

  • 16 . 法三章

    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 17 .

    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分别去除分子和分母,使分数化简而分数值不变的演算。任一分数都可通过约分化成最简分数。类似地,对于分式也有约分运算。

  • 18 . 稿

    1.预约稿件。

  • 19 . 翰·克利斯朵夫

    长篇小说。法国罗曼·罗兰作于1904-1912年。出生于贫穷音乐师家庭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经过刻苦奋斗,成为卓越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不愿以音乐逢迎时好,猎取功名利禄,不断地与社会上的消极势力作不妥协的斗争。终因与社会格格不入,备受冷遇。

  • 20 . 翰内斯堡

    南非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人口1713万(1984年)。工业产值占全国50%,有大型矿山机械、化肥、纺织等企业。全国商业、金融、交通中心。世界最大的产金地,素有“黄金城”之称。有世界唯一的室外金矿博物馆。

  • 21 . 翰牛

    英国的绰号和象征。18世纪英国作家约翰·阿布什诺特在他的小说《约翰·布尔的历史》中创造了约翰·布尔这样一个绅士形象,后来这个形象被视作英国人的代表。因布尔(bull)与英文中的“牛”字相同,听起来成了约翰牛。在漫画家的笔下,约翰牛是一个头戴高帽子,脚穿长统靴的矮胖绅士。

  • 22 . 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美国的私立大学。1876年创建于马里兰巴尔的摩。设有文理、工学、医学、护理、连续教育、高级国际研究等学院。

  • 23 .

    1.古代妇女涂黄于额以为妆饰。 2.借指美女。

  • 24 .

    1.预先约定相会。 2.相约会同。 3.预先约定的会晤。

  • 25 .

    1.订立婚约。

  • 26 .

    1.轻装。

  • 27 .

    1. 邀集到一块。

  • 28 .

    1.约束自己。

  • 29 .

    1.约略计算。

  • 30 .

    1.古代用作凭据的文书﹑契券。

  • 31 .

    1.简约省俭。

  • 32 .

    1.俭约简易。

  • 33 .

    1. 预先约定时间会见(多用于外交场合)。如:约见驻华大使。

  • 34 .

    1.旧乡村基层工作人员。

  • 35 .

    1.约请投降。

  • 36 .

    1.缔交。

  • 37 .

    1.简约;节俭。

  • 38 .

    1.结盟,订约。 2.结交;邀结。 3.郁结,闷闷不乐。 4.封缄。

  • 39 .

    1.谓居于贫困。

  • 40 .

    1.犹约束。

  • 41 .

    1.用礼约束自己。语本《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2.简化礼制。

  • 42 .

    1.料想,忖度。

  • 43 .

    1.估计;料想。

  • 44 . 鲁巴人

    西非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尼日利亚,另有少数分布在贝宁、多哥、加纳等国。约2060万人(1983年)。讲约鲁巴语。多信万物有灵,部分信基督教新教和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商业、手工业发达。

  • 45 .

    ①副词。表示感觉隐约粗略:组织球队的事,我约略知道一些|投考高中的经过,我还约略记得。 ②随便;不经意:约略整环钗影动。

  • 46 .

    1.缔结盟约。

  • 47 .

    1.见"约莫"。

  • 48 .

    副词。表示估计:约莫三点钟光景火车才到站。

  • 49 .

    1.约定日期。 2.约定的日期。

  • 50 .

    1.契约;券契。 2.订约。 3.引申为约集。

  • 51 .

    1. 发出邀请。

  • 52 .

    1.取其要领。

  • 53 .

    1.约束自身。 2.俭约自奉。

  • 54 .

    1.节俭。 2.减省;简约。

  • 55 .

    1.谓一次同时取四枝箭。

  • 56 .

    1.太平天国称科举乡试中式者为约士。

  • 57 .

    1.谓以誓言相约信。

  • 58 .

    限制;管束: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须严加约束而不可放任。

  • 59 .

    又称“因数”。见“倍数”(158页)。

  • 60 .

    1.节俭朴素。 2.形容女子腰身圆细美好,宛如紧束的白绢。

  • 61 .

    1.减省;俭约。

  • 62 .

    1. 约定在一起做某事。

  • 63 .

    1.谓用言辞订立相互信守之约定。

  • 64 .

    1.约定之言。 2.简要之言。 3.省约其言。

  • 65 .

    1.简洁华丽。

  • 66 .

    1.约束。

  • 67 .

    1.旧时地方基层组织的头目。

  • 68 .

    戒指:举手露约指,如枣真金刚。

  • 69 .

    1. 约束。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