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在中间组哪些词
1 . 变后掠翼飞机
在飞行中机翼的后掠角可以改变的飞机。后掠角变化在20~70°范围内。飞行中适时改变后掠角大小,可适应高速和低速飞行的要求。飞机作超声速飞行时,后掠角变大,能延迟激波的产生和波阻的减小,保证良好的飞行性能;起飞、着陆和低速飞行时,后掠角变小,可缩短起飞和着陆滑跑距离,增大航程和续航时间。但机翼转动的构造复杂,质量大。
2 . 比翼连枝
比翼:鸟名。传说此鸟一目一翼,须两两齐飞。比喻夫妇亲密不离。
3 . 比翼鸟
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词里用做恩爱夫妻的比喻。
4 . 比翼齐飞
比翼:翅膀挨着翅膀。齐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5 . 比翼双飞
比翼:翅膀挨着翅膀。双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6 . 不翼而飞
翼:翅膀。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物品忽然丢失。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
7 . 垂翼暴鳞
暴:脱落。飞鸟敛翼下跌,长蛇鳞片脱落。比喻人失势或遭受挫折。
8 . 蝉翼本
1.即蝉翅拓。
9 . 蝉翼法
1.用薄纸拓印碑帖的方法。
10 . 蝉翼罗
1.一种轻而薄的丝织物。
11 . 蝉翼纱
1.薄如蝉翼的纱;轻纱。
12 . 蝉翼扇
1.轻纱制的团扇。
13 .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1.轻重倒置。比喻是非混淆﹐善恶不明。
14 .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把蝉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万斤的重量看成是亲轻的。喻指是非颠倒,真伪混淆。
15 . 扶危翼倾
指在国家危殆将倾覆之时扶持之使安定。
16 . 附翼攀鳞
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同“攀龙附凤”。
17 . 钩翼夫人
1.见"钩弋夫人"。
18 . 虎翼吏
1.指残忍的官吏。
19 . 鹤翼围
1.古战阵名。中央空而左右两翼长﹑采包围形势之阵势。
20 . 将飞翼伏
翼:翅膀。伏:收拢。鸟在将要飞起的时候,先收拢翅膀。比喻在大的举动之前,总是要先潜伏收敛。
21 . 金翼使
1.指蜜蜂。
22 . 倦翼知还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23 . 敛翼待时
敛:收敛;翼:翅膀。收束翅膀等待起飞的时机。比喻收敛锋芒才华,等待时机。
24 . 卵翼之恩
卵翼:鸟用翅膀掩护其蛋。比喻抚育和庇护。也形容生养哺育之恩。
25 . 盘翼蝠科
1. 翼手目(Chiroptera)的一科,产于中、南美洲,其特征是拇指上有一个带柄的吸盘和一个很发达的爪。
26 . 扑翼机
又称“振翼机”。依靠机翼像鸟的翅膀那样上下扑动而产生升力和推进力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目前处于研制阶段。
27 . 气翼船
又称“冲翼艇”。利用机翼的表面效应,依靠气动升力支承船重,能作超低空飞行的高速船舶。外形似飞机,船体呈翼形,其机翼的展弦比较小。用空气螺旋桨推进,空气舵操纵。当达到一定航速后,贴近支承表面运行的机翼和翼形船体产生足够的气动升力,使船脱离但贴近支承表面飞行。最大航速可达200节,能在10米以下高度飞行,也可在几十米高度作短时飞行。装备相应的起落装置,能在水上、陆地、冰上、沼泽等起飞和着落。可作高速水面舰船,以及沿海岛屿和跨洋的水路交通工具。
28 . 伞翼机
一种用柔性伞翼代替刚性机翼的飞机。伞翼大部分为三角形,也有长方形的。伞翼可收叠存放,张开后利用迎面气流产生升力而升空。用于运输、通信、侦察、勘探和科学考察等。
29 . 水翼艇
利用装于艇体下部的水翼所产生的水动升力,使船体全部或部分升离水面而高速航行的艇。水翼的剖面形状和作用原理同飞机机翼相似,但尺寸小得多。具有阻力小、速度快、耐波性好、航迹小等特点,常用作载客及军用。
30 . 无翼而飞
翼:翅膀。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事物很快地传播开来。
31 . 斜翼飞机
又称“可转翼飞机”。左右两翼连成一体并可绕机身垂直枢轴转动一定角度的飞机。机翼采用斜置形式,并可偏转一定角度来调整飞行速度。起飞和着落时,机翼在平直位置,升力系数大,起飞着陆和低速飞行性能好;当机翼在斜翼位置时,飞行阻力降低,在空中高速飞行。飞行中,机翼可在0°~60°范围内转动。
32 . 毋翼而飞
比喻传播之迅速。
33 . 旋翼机
一种介于定翼机与直升机之间的航空器。由动力装置、旋翼、机身、尾翼、起落装置和操纵机构组成,有的还有小型固定翼。外形与直升机有些相似,但结构简单,前进速度小,不能垂直上升和在空中悬停。用于游览、救护和体育运动。
34 . 雁翼营
1.横形展开的营帐。
35 . 燕翼贻谋
燕:安;翼:敬;贻:遗留。原指周武王谋及其孙而安抚其子。后泛指为后嗣作好打算。
36 . 羽翼既成
1.见"羽翼已成"。
37 . 羽翼已成
羽翼:鸟的翅膀。鸟的羽毛和翅膀已长全。比喻力量已经巩固。
38 . 玉翼蝉娟
1.指美人。
39 .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简称“左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界的组织。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领导成员有鲁迅、夏衍、冯雪峰、冯乃超、丁玲、周扬等。曾团结和组织进步作家,反击国民党当局的文化“围剿”,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判各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1936年初,为了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自动解散。曾出版机关刊物《萌芽月刊》、《前哨》、《北斗》、《文学月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