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存组词
  4. 【存】在中间组哪些词

【存】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并不悖

    指同时存在而不冲突。

  • 2 . 爱礼

    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

  • 3 . 不不济

    指支持不住,受不住。

  • 4 . 不芥蒂

    芥蒂:本作“蒂芥”,细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心里不积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宽,气量大。

  • 5 . 不之地

    非常危险的境地。

  • 6 . 敌灭祸,敌去召过

    召:即“招”,招来。敌人存在,威胁便存在,可使人提高警惕,免除灾祸;放松警惕,便会招来祸害。比喻胜利后不能放松警惕。

  • 7 . 道目击

    一个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人们只需一接触便能感受得到。

  • 8 . 董

    革命烈士。河北怀来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担任爆破敌桥头堡的任务。因桥下无处可放炸药包,便毅然手托炸药包,顶着桥身,猛拉雷管,炸毁敌堡,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部队追认他为“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

  • 9 . 定期

    1.银行存款的一种。存户存入款项时预定提取期限的存款。银行对存户签发定期存单,到期凭存单支取。利息较活期存款为高。

  • 10 . 鹅礼废

    存:保存。指古代礼节形式已经消亡,仅存食物。

  • 11 . 共共荣

    共同存在,共同繁荣。一般多指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 12 . 共

    1.存在或灭亡都在一起﹐谓彼此的命运紧密相联。

  • 13 . 过化

    过:经过;存:保存,具有。圣人所到之处,人民无不被感化,而永远受其精神影响。

  • 14 . 海内知己,天涯若比邻

    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居一样近。

  • 15 . 继绝

    恢复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了的贵族世家。

  • 16 . 活期

    1.银行存款的一种。存户可以随时存入或提取。通常由银行发给存户存折。利息较定期存款为低。

  • 17 . 寄

    1. 代存物品的公共机构。

  • 18 . 寄

    电子计算机中用来在操作时暂时存储信息的部件。

  • 19 . 俭奢失

    俭:节俭。存:留存。奢:奢侈。节俭的人就是能留存下来,奢侈的人必然败亡。

  • 20 . 进退

    前进、后退、生存、死亡。泛指各种好的与坏的处境。

  • 21 . 立此

    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 22 . 六合之外,而不论

    六合:指上下和东西南北,泛指天下;存:保留;论:讨论。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 23 . 名实废

    名义上还存在,实际上已废除。

  • 24 . 名实亡

    名义上还存在,实际上已消亡。

  • 25 . 内储器

    又称“主存储器”,简称“内存”、“主存”。在主机内部,中央处理机能直接操作的存储器。主要有半导体存储器和磁芯存储器。通常用来存放有关程序、原始数据和运算结果等。其存取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 26 . 皮之不,毛将安傅

    1.皮没有了﹐毛长在哪里?比喻事物失去了基础﹐就不能存在。

  • 27 . 皮之不,毛将焉附

    1.见"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 28 . 皮之不,毛将焉附

    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 29 . 弃文

    指不加文饰,保留本旨。

  • 30 . 屈己

    比喻委屈自己,保存道义。

  • 31 . 求同

    求:寻求;存:保留;异:不同的。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

  • 32 . 若若亡

    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 33 . 去食

    比喻宁可失去粮食而饿死,也要坚持信义。

  • 34 . 去伪

    除掉虚假的,留下真实的。

  • 35 . 求大同,小异

    一致寻求共同之处,保留不同意见。指不因个别分歧而影响主要方面的求得一致。

  • 36 . 人政举

    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活着的时候,他的政治主张便能贯彻。

  • 37 . 取乱

    古代国家的一种自视正义的对外策略。指夺取政治荒乱的国家,保全将亡的国家。

  • 38 . 生死

    生存或者死亡。形容局势或斗争的的发展已到最后关头。

  • 39 . 身在江湖,心魏阙

    魏阙: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用作朝廷的代称。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

  • 40 . 舍生

    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同“舍生取义”。

  • 41 . 社会

    1.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 42 . 社会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其核心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广义指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狭义则专指关于社会关系的意识,即意识形态。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它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对社会存在起促进或阻碍的作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界限。

  • 43 . 时运则,不用则亡

    时:经常。原指铁针要经常使用,不用就要生锈,成为没用的东西。后指技术、知识越用越熟练、丰富,不使用就要生疏、遗忘。

  • 44 . 神而明之,乎其人

    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奥妙,在于各人的领会。

  • 45 . 生竞争

    又称“生存斗争”。主要指生物之间为自身的生存和保留后代所进行的斗争。是达尔文进化论中的一个论点。生物为争夺食物和空间会发生激烈的竞争,只有获胜者才能生存和繁衍后代。

  • 46 . 生空间

    德国法西斯侵略扩张理论中的术语。认为国家是一种有生命的机体,要有能满足它生长和发展的“生存空间”,这个“生存空间”就是能不断扩大的领土和殖民地。希特勒就是以争取“生存空间”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 47 . 死生

    生存或者死亡。常比喻情势已到了非存即亡的关键时刻。

  • 48 . 随机储器

    存储单元的内容可按需随意取出或存入,且存取的速度与存储单元的位置无关的存储器。这种存储器在断电时将丢失其存储内容,故主要用于存储短时间使用的程序。

  • 49 . 顺天者,逆天者亡

    指顺从天道的就生存,违背天道的则灭亡。

  • 50 . 顺序储器

    存取信息时,只能按存储单元的位置,顺序地一个接一个地进行存取的存储器。最典型的是磁带存储器。

  • 51 . 思念

    存想:想念。形容非常想念。

  • 52 . 思维与在的同一性

    哲学基本问题的一个方面。即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或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肯定的回答是可知论,否定的回答是不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是可知论者。唯物主义主张两者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主张两者统一于思维。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两者在实践基础上的相互联系和转化。

  • 53 . 同生死,共

    一同生,一同死。形容彼此间利害一致,生死与共。

  • 54 . 同生死共

    形容彼此间利害一致,生死与共。

  • 55 . 外储器

    又称“辅助存储器”,简称“外存”。为弥补内存储器容量的不足而在主机外面配置的大容量存储器。可与内存储器成批地交换信息。常用的有磁盘机、磁带机等。

  • 56 . 危急

    危急:危险而紧急。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

  • 57 . 危急亡之秋

    危险至极的紧急关头。

  • 58 . 无

    1.犹言没有办法,无法措置。

  • 59 . 闲邪

    闲:防备,禁止。约束邪念,保持诚实。

  • 60 . 兴废

    将废除或消亡的事业再复兴并保存起来。

  • 61 . 心芥蒂

    芥蒂:本指细小的梗塞物,后比喻心里的不满或不快。指心里对人对事有怨恨或不愉快的情绪。

  • 62 . 心目想

    指凝目注视,用心思索。

  • 63 . 有子

    焉:表示陈述的语气词。有儿子在。

  • 64 . 有了孝,不显彦章

    1.谓两雄不并立。存孝﹐五代李克用的养子李存孝。彦章﹐五代朱温的部将王彦章。两人均有勇力﹐李更在王之上﹐故谓。

  • 65 . 志高远

    指立志很高远,有雄心壮志。

  • 66 . 运用之妙,乎一心

    存乎:在于。意思是摆好阵势以后出战,这是打仗的常规,但运用的巧妙灵活,全在于善于思考。指高超的指挥作战的艺术。

  • 67 . 直接储器

    不必经过顺序搜索能在存储器中直接存取信息的存储器。如磁盘存储器、磁鼓存储器等。具有存储容量大、存取信息的等待时间短等特点。

  • 68 . 只读储器

    又称“rom”。用特定方式将信息和数据写入后,不能用指令加以修改,而只能读出信息和数据的存储器。在断电后,内部存储的信息不会丢失。常用来存放系统程序。在汉字处理系统中,可用来存放汉字的字形点阵数据,形成汉字库。

  • 69 . 治乱

    安定、祸乱、存续、灭亡。指国运的各种情况。

  • 70 . 主敬

    指恪守诚敬。宋儒以此为律身之本。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