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菌组词
  4. 【菌】结尾能组哪些词

【菌】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白

    1.白色的菌。

  • 2 . 病

    1.能使生物生病的细菌。

  • 3 . 朝

    1.某些朝生暮死的菌类植物。借喻极短的生命。《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陆德明释文:"司马云:'大芝也。天阴生粪上﹐见日则死,一名日及﹐故不知月之终始也。'崔云:'粪上芝。朝生暮死﹐晦者不及朔﹐朔者不及晦。'"一说虫名﹐朝生暮死。见《淮南子.道应训》"朝菌不知晦朔"高诱注。参见"朝蜏"。又一说即木槿﹐朝花暮落。见《艺文类聚》卷八九引晋潘尼《<朝菌赋>序》。

  • 4 . 朝

    某些朝生暮死的菌类植物。借喻生命极为短暂: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生如朝菌。

  • 5 . 瞋

    1.形容笛声从郁积突然迸发。

  • 6 . 椿

    1.大椿与朝菌。二者生命长短殊异。语出《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 7 . 大肠杆

    1.寄生在人或高等动物大肠内的一种细菌。在肠内生活时对人或动物一般无危害﹐但如进入肾﹑胆囊等器官内﹐则会引起发炎。

  • 8 . 毒

    1.有毒的菌类植物。

  • 9 . 法西斯细

    话剧剧本。夏衍作于1942年。正直的科学家俞实夫整日埋首实验室,认为科学与政治无关。九一八炮火迫使他终止研究,从日本回沪;七七炮火又使他携家避居香港。日军占领香港后,凌辱了他和他的日本夫人,毁坏了实验室,杀害了他的友人。他终于醒悟,参加了反法西斯斗争。

  • 10 . 枫树

    1.寄生于枫树的菌类植物。

  • 11 . 革兰氏阳性

    用革兰氏染色法染色后呈紫色的细菌。细胞壁没有脂多糖成分,能与龙胆紫(或结晶紫)牢固结合。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破伤风杆菌。

  • 12 . 革兰氏阴性

    用革兰氏染色法染色后呈红色或土黄色的细菌。细胞壁有脂多糖成分,不能被龙胆紫(或结晶紫)染色,用稀复红(或沙黄)复染时显色。如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和伤寒杆菌等。

  • 13 . 杆

    细菌的一类,杆状或近似杆状,分布广泛,种类很多,如大肠杆菌、布氏杆菌等。

  • 14 . 雚

    1.一种菌类植物。可入药。

  • 15 . 根瘤

    1.一种细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在其根部形成根瘤。植物供给根瘤菌以矿质养料和能源,根瘤菌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气,为植物提供氮素养料。农业上利用根瘤菌拌种,可提高作物产量。

  • 16 . 弧

    1. 弧菌属的任何一种细菌,菌体略呈弧形,有鞭毛。

  • 17 . 槐

    1.即槐耳。参见"槐?"。

  • 18 . 鸡

    1.即鸡?。

  • 19 . 黄耳

    1.黄色的菌子。菌蕈形似人之耳朵,故称黄耳菌。

  • 20 . 黄

    1.黄色之蕈类。

  • 21 . 结核杆

    1.结核病原菌。形状细长,两端圆形,微弯或笔直,抵抗力很大。一般是单个散布,侵入人体或动物体的组织后,即发生结核。

  • 22 . 雷

    1.菌名。生于广西横州(今横县)﹐雷雨时出生﹐因名。

  • 23 . 辚

    1.见"辚輑"。

  • 24 . 裂殖

    1. 用分裂方法繁殖的菌。如:大多数细菌都是裂殖菌。

  • 25 . 邻

    1.竹纹缭绕貌。《文选.王褒<洞萧赋>》:"邻菌缭纠,罗鳞捷猎。"李善注:"言萧之形也。邻菌﹑缭纠,相着貌。如罗鱼鳞布列也。"一说,为竹管相连貌。刘良注:"并竹管相连缭貌,如鱼鳞罗列。"

  • 26 . 灵

    1.即灵芝。

  • 27 . 链球

    1.连接成链形的球菌。猩红热和很多炎症﹑化脓性疾病都是这类细菌引起的。

  • 28 . 柳

    1.木耳的一种。

  • 29 . 灭

    1. 使机体或材料内所含有的活细胞和微生物完全死亡的方法(例如通过加热)。

  • 30 . 仑

    1.高大陡险貌。

  • 31 . 轮

    1.盘曲貌。 2.高大貌。

  • 32 . 霉

    又称“丝状真菌”。能长出可见菌丝的真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多腐生。往往引起农副产品、衣物、食品、原材料、工具等霉烂和动植物病害。在工业中,用来酿酒,生产有机酸,制造抗生素等。

  • 33 . 黏

    1.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微生物。形态各异,无叶绿素,多为腐生,少为寄生﹐是研究生物化学﹑遗传学等的重要材料。

  • 34 . 酿母

    1.酵母。真菌的一种,黄白色,圆形或卵形,内有细胞核﹑液泡等。酿酒﹑制酱﹑发面等都是利用酵母引起的化学变化。

  • 35 . 桑

    1.即桑耳。木耳的一种。宋黄庭坚《上萧家峡》诗:"趁虚人集春蔬好,桑菌竹萌烟蕨芽。"一说为桑椹。

  • 36 . 若

    1.传说中人类的祖先。

  • 37 . 杀

    1. 杀死病菌。如:消毒杀菌。如:杀菌剂。

  • 38 . 山

    1.见"山菌子"。

  • 39 . 石

    1.生在石上的菌类。灵芝的一种。

  • 40 . 笑

    1.一种误食后使人发笑不止的野生菌蕈。

  • 41 . 锈

    1. 一种属于锈菌目的真菌。

  • 42 . 细

    微生物的一大类。种类繁多,约有2000多种,分布极广。直径大多为03~20微米。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种。有的有荚膜、芽孢、鞭毛等特殊结构。大多以两等分分裂方式繁殖。

  • 43 . 夏虫朝

    意为夏虫活不到冬天,菌类朝生暮死。比喻极短的生命。

  • 44 . 香

    1.香菇。

  • 45 . 芽殖细

    1.通过出芽的方式进行繁殖的细菌。

  • 46 . 粘

    1. 一种菌类(Myxomycetes)植物。

  • 47 . 真

    微生物的一大类。无叶绿素,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极少数是单细胞生物,如酵母菌,绝大多数由多细胞组成管状的菌丝。细胞内有明显的核膜,属真核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增加土壤肥力和自然界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 48 . 芝

    1.即灵芝。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