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燕组词
  4. 【燕】开头能组哪些词

【燕】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见"燕石"。

  • 2 .

    1.谓善为子孙后代谋划。

  • 3 .

    1.见"燕巢于幕"。

  • 4 . 幕自安

    比喻处危境而不自知。

  • 5 .

    1.见"燕巢于幕"。

  • 6 . 南赵北

    1.泛指黄河以北地区。

  • 7 .

    1.燕子筑巢所衔的泥;燕巢上的泥。 2.燕子衔泥筑巢。

  • 8 .

    1.亦作"燕昵"。亦作"燕嫟"。 2.私下亲近。 3.亲昵;亲热。 4.指亲昵的人。

  • 9 .

    1.见"燕昵"。

  • 10 .

    1.《礼记.乐记》:"宋音燕女溺志。"孔颖达疏:"燕,安也;溺,没也。言宋音所安唯女子,所以使人意志没矣,即前溺而不止是也。"后以"燕溺"谓过分宠爱。

  • 11 .

    1.安宁。

  • 12 .

    1.旧时幻术名。

  • 13 .

    1.谓安于女色。

  • 14 .

    1.轻慢朋友。

  • 15 .

    1.见"燕辟"。

  • 16 .

    1.指战国时燕国和齐国。后亦泛指其所在地,即今河北﹑山东一带。

  • 17 .

    1.指日常生活用品。 2.古代行燕礼时所用的食器。

  • 18 .

    1.古代帝王居息的宫室。 2.泛指闲居之处。 3.指卧室。 4.公馀休息;睡眠。

  • 19 .

    ①鸟名。嘴圆锥形,羽毛黑褐色,以昆虫为食。 ②燕和雀。比喻无远大志向或庸俗浅薄者: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燕雀之见。

  • 20 . 雀安知鸿鹄之志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21 . 雀安知鸿鹄志

    鸿鹄: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 22 . 雀处堂

    处:居住;堂:堂屋。燕雀住在堂上。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祸临头而自己不知道。

  • 23 . 雀处屋

    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祸临头而自己不知道。同“燕雀处堂”。

  • 24 . 雀岂知雕鹗志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同“燕雀安知鸿鹄志”。

  • 25 . 雀乌鹊

    比喻谗佞小人。

  • 26 . 雀相贺

    燕雀因大厦落成有栖身之所而互相庆贺。后多用作祝贺新屋落成之语。

  • 27 . 雀之见

    比喻浅薄的见识。

  • 28 . 雀之居

    比喻简陋的庐舍。

  • 29 .

    1.燕京。

  • 30 . 鹊岂知雕鹗志

    1.同"燕雀安知鸿鹄志"。

  • 31 .

    1.古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东汉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领兵出塞,大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记汉威德。见《后汉书.窦宪传》。 2.泛指边塞。诗文中叙建立边功时,常引用之。 3.指汉班固所撰《封燕然山铭》。亦泛指歌颂边功的诗文。 4.古地名。

  • 32 . 然笔

    1.汉班固为窦宪作《封燕然山铭》,记其功勋。后以"燕然笔"指歌颂战功的文笔。

  • 33 . 然铭

    1.亦称"燕山铭"。 2.指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时,班固所撰的《封燕然山铭》。亦泛指歌颂边功的文字。

  • 34 . 然山

    1.东汉窦宪领兵大破北匈奴刻石勒功之处。亦借指边塞。

  • 35 . 然石

    1.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后以"燕然石"指建立边功的记功碑。

  • 36 .

    1.安宁太平。 2.安适满足。 3.引申为逸乐。 4.谓心神安定,屏除杂念。

  • 37 . 安酖毒

    指沉溺于安逸享乐,犹如饮毒酒自杀。

  • 38 . 安鸩毒

    指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同“燕安酖毒”。

  • 39 .

    1.宴饮遨游。燕,通"宴"。语出《诗.小雅.鹿鸣》:"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郑玄笺:"敖,游也。"

  • 40 .

    1.设宴送行。

  • 41 .

    1.燕子的戏称。

  • 42 .

    1.亦作"燕譬"。 2.谓轻慢老师为讲解深义而作的浅近比喻。一说指燕游邪辟。

  • 43 .

    1.燕的大腿。传为美味食品。

  • 44 .

    1.宴请宾客。

  • 45 . 菜席

    1.以燕窝为主菜的酒席。

  • 46 .

    1.零陵香的别名。

  • 47 .

    1.旧时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燕子形的钗。

  • 48 .

    1.燕子的窝。 2.比喻栖身的庐舍。

  • 49 . 巢飞幕

    燕子把窝做在帐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同“燕巢于幕”。

  • 50 . 巢幕上

    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51 . 巢幙上

    燕子把窝做在帐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同“燕巢于幕”。幙,同“幕”。

  • 52 . 巢危幕

    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53 . 巢卫幕

    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54 . 巢于幕

    燕子把窝做在帐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55 .

    1.古代天子﹑诸侯在路门内的路寝会见臣子。亦指天子﹑诸侯处理政事后休息之所。

  • 56 .

    1.指战国时燕国蒙冤的臣子邹衍。

  • 57 . 俦莺侣

    比喻年轻的女伴。也比喻相爱的青年男女。同“燕侣莺俦”。

  • 58 .

    1.谓帝王微服私行。

  • 59 .

    1.幼小的燕子。

  • 60 .

    1.退朝而处;闲居。 2.谓相处;居处。

  • 61 . 处焚巢

    燕子处在焚烧着的窝里。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62 . 处危巢

    燕子处在焚烧着的窝里。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63 .

    1.指北方边疆。

  • 64 . 春台

    1.词牌名。双调,九十八字。前段十句,五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

  • 65 .

    1.宴饮赏赐。

  • 66 .

    1.战国时燕国﹑代国所在地。泛指今河北西北部和山西东北部地区。

  • 67 . 岱之石

    比喻庸才下品。

  • 68 .

    1.指燕王在京师的邸舍。 2.泛指旧时官员在京师的邸舍。 3.燕京的旅舍。

  • 69 .

    1.指燕京城郊。

  • 70 . 殿

    1.旧时帝王退朝后休息的便殿。

  • 71 .

    1.指燕京。即今之北京。

  • 72 .

    1.古代宴饮时盛食品的器具。形似高足盘,多用于隆重宴会。

  • 73 . 妒莺惭

    形容女子貌美,燕见之生妒,莺对之自惭。

  • 74 .

    1.亦作"燕媠"。 2.形容仪容闲散不整。

  • 75 .

    1.旧指贵家侍妾。

  • 76 . 额虎头

    形容相貌威武。借指武将、勇士。同“燕颔虎头”。

  • 77 .

    1.雏燕。 2.燕子。

  • 78 .

    1.指新婚。 2.指新婚夫妇欢乐亲昵。

  • 79 . 尔新婚

    原为弃妇诉说原夫再娶与新欢作乐,后反其意,用作庆贺新婚之辞。形容新婚时的欢乐。

  • 80 .

    1.日常闲居时穿的衣服;便服。

  • 81 . 蝠争

    1.比喻无意义的争吵。宋朋九万《东坡乌台诗案.寄周邠诸诗》:"舜举言,自来闻人说一小话云:燕以日出为旦,日入为夕;蝙蝠以日入为旦,日出为夕。争之不决,诉之凤凰。凤凰是百鸟之王。至路次逢一禽,谓燕曰:不须往诉,凤凰在假。或云凤凰渴睡。今不记其详,都是训狐权摄。舜举意以话戏笑王庭老等不知是非……﹝苏轼﹞兼赠舜举云:'奈何效燕蝠,屡欲争晨暝!'其意以讥讽王庭老等如训狐不分别是非也。"

  • 82 .

    1.燕肉干。传说龙嗜食之。

  • 83 .

    1.亦作"燕盍"。 2.指汉昭帝时因谋逆被诛的燕王旦和盖长公主。

  • 84 .

    1.战国时,燕太子丹命荆轲入秦刺秦王,至易水上,高渐离击筑,荆轲慷慨作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见《战国策.燕策三》。后以"燕歌"泛指悲壮的燕地歌谣。

  • 85 . 歌行

    1.乐府《平调曲》名。现存最早的是三国魏曹丕所作的二首,写的是行役之事。

  • 86 . 歌赵舞

    ①古燕赵人善歌舞,泛指美妙的歌舞。 ②用以形容文辞美妙。

  • 87 .

    1.燕地所产的弓。指良弓。

  • 88 .

    1.周代燕国的始祖召公。也称邵公﹑召康公。 2.指唐燕国公张说。

  • 89 . 公楼

    1.楼名。唐燕国公张说所建。

  • 90 .

    1.即寒谷。在古燕地。传说为邹衍吹律生黍之处。《太平御览》卷五四引汉刘向《别录》:"《方士传》言:邹衍在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子居之,吹律而温气至,而生黍谷。今名黍谷。" 2.借指寒冷的天气。

  • 91 .

    1.战国时,郭隗以古代君王用五百金买千里马骨为喻,劝说燕昭王真心求贤。后以"燕骨"比喻年老的贤士。

  • 92 .

    1.指山海关。

  • 93 .

    1.宴饮的馆子。

  • 94 . 归梁

    1.词牌名。调见宋晏殊《珠玉词》,因词有"双燕归飞繞画堂,似留恋虹梁"句,故名。双调,五十一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2.曲牌名。南曲入正宫引。

  • 95 .

    1.犹燕赵。邯,邯郸,赵国都城。旧时其地多出豪侠之士。

  • 96 .

    1.形容相貌威武。颔,下巴。 2.东汉名将班超自幼即有立功异域之志。相士说他"燕颔虎颈",有封"万里侯"之相。后奉命出使西域三十一年,陆续平定各地贵族的变乱,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见《后汉书.班超传》。后以"燕颔"为封侯之相。 3.指武将;勇士。

  • 97 . 颔虎颈

    颔:下巴颏。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

  • 98 . 颔虎头

    形容相貌威武。借指武将、勇士。

  • 99 . 颔虎须

    形容相貌威武。

  • 100 . 颔虬须

    形容相貌威武。借指武将、勇士。同“燕颔虎头”。

  • 101 . 颔儒生

    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

  • 102 . 颔书生

    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同“燕颔儒生”。

  • 103 .

    1.古代指设宴招待并馈赠礼品。 2.友好。 3.泛指宴饮聚会。 4.指夫妻恩爱。 5.指男女欢合。

  • 104 .

    1.见"燕盖"。

  • 105 .

    1.谓祝贺新厦落成。 2.犹祝贺。

  • 106 . 鹤骨

    1.旧指贵人的骨相。

  • 107 .

    1. 一种鸟,形状像燕而大,两翼大部灰褐色,颈的后部有半环形的棕色斑纹,尾纯白色,稍分叉。通称土燕。

  • 108 . 鸿

    1.燕为夏候鸟,鸿为冬候鸟。因多以喻相距之远,相见之难。 2.指书信。

  • 109 .

    1.用燕地出产的角所制作的弓。泛指良弓。语出《列子.汤问》:"昌以牦悬虱于牖……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絶。"

  • 110 .

    1.燕巢。 2.闲居之室。

  • 111 .

    1.旧时皇帝赐宴时臣僚所戴的帛花。

  • 112 .

    1.聚谈。

  • 113 .

    1.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与唐玄宗贵妃杨玉环的并称。两人一瘦一肥,均以貌美着称。

  • 114 .

    1.指皇帝退朝闲居时会见臣子。 2.宴饮会聚。 3.亲昵相会。

  • 115 .

    1.谓亲近之而加以教诲。

  • 116 .

    1.春秋时北燕之女。 2.泛指燕地美女。 3.泛指妃嫔姬妾。

  • 117 .

    1.春秋时郑文公妾。尝梦天使赐兰,后生穆公,名之曰兰。见《左传.宣公三年》。后用以泛指姬妾。

  • 118 .

    1.宴饮聚会。

  • 119 .

    1.用以靠着休息的小桌子。 2.用于宴会,长度不一,可以错综排列成各种图形的几桌。

  • 120 .

    1.指北方美女。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