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结尾能组哪些词
1 . 北津
1.北方的渡口。
2 . 沧津
1.指海上桥梁。
3 . 白马津
1.渡口名。在今河南省滑县北。
4 . 察里津
见“伏尔加格勒”(133页)。
5 . 不敢问津
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6 . 长津
1.长的河流。 2.指银河。
7 . 赤津津
1.鲜血渗流貌。
8 . 楚津
1.楚地津渡。
9 . 道津
1.路口和渡口。
10 . 辍津
1.断渡。谓河水干涸。
11 . 椿津
1.指父亲的教诲。
12 . 妒妇津
1.传说晋刘伯玉妻段氏甚妒忌。伯玉尝诵《洛神赋》,曰:"娶妇如吾无憾矣!"其妻恨曰:"君何得以水神美而轻我?我死,何愁不为水神?"乃投水而死,后因称其投水处为"妒妇津"。相传妇人渡此津,必坏衣毁妆,否则即风波大作。事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上》。
13 . 妒女津
1.亦作"妬女津"。 2.即妒妇津。
14 . 东津
1.古渡口名。 2.泛指渡口。
15 . 浢津
1.古黄河渡口名。故址在今河南省灵宝县。
16 . 分守要津
要:重要;津:渡口。分别把守交通要道。
17 . 富平津
1.孟津的别名。
18 . 芳津
1.芳液。对液汁的美称。 2.唾液。 3.谓皮肤润泽。亦以指润泽的皮肤。
19 . 关津
〈书〉关口和渡口,也指设在关口或渡口的关卡。
20 . 汗津津
(~的)形容微微出汗的样子:~的头发丨脸上~的。
21 . 鬲津
1.古水名。即《书.禹贡》所谓古黄河下游"九河"之一。故道在西汉鬲县(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北)附近﹐东流入海。一说在今山东省德州市附近,东流经商河及河北盐山﹑山东无棣诸县境入海。参阅《尔雅.释水》﹑《汉书.沟洫志》﹑清胡渭《禹贡锥指》卷十三中之下。
22 . 河津
1.河边的渡口。 2.天河的津渡。
23 . 汉津
1.银汉。亦特指十二星次中的"析木之津",在尾与南斗之间。 2.汉水。
24 . 海津
1.海边渡口。 2.犹海水。
25 . 黑津津
1.黑而光润貌。
26 . 浣纱津
1.即浣纱溪。
27 . 棘津
1.古代黄河津渡名。地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相传周文王师姜尚(吕尚)未遇时曾卖食于此。
28 . 津津
①形容有滋味;有趣味:~有味ㄧ~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 ②(汗、水)流出的样子:汗~ㄧ水~。
29 . 江津
1.江边渡口。
30 . 惊津
1.指波涛翻滚的津渡。
31 . 竞津
1.竞争的要道。指追逐名利的途径。
32 . 开津
1.开凿水道。
33 . 九津
1.古谓日出的地方。
34 . 临津
1.面临津渡。
35 . 连津
1.南北朝时鲜卑首领素喜连﹑木九津的合称。
36 . 梁津
1.谓为桥以渡。 2.指桥梁与渡口。
37 . 狼津
1.作恶的津梁。
38 . 冥津
1.指佛教所传地狱中的奈河。
39 . 龙津
1.即龙门。龙门一名河津,故称。 2.喻高德硕望。 3.喻仕宦腾达之路。 4.指龙池。
40 . 淋津
1.流滴貌。
41 . 凉津津
1. 形容稍有凉意。如:秋夜凉津津。
42 . 灵津
1.天河﹐银河。 2.道教语。指口中津液。 3.道教语。指呼吸要道。
43 . 龙跃云津
比喻杰出的人物崛起。
44 . 盟津
1.即孟津。古黄河渡口名。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孟县西南。相传周武王伐纣,八百诸侯在此不期而盟会,并由此渡黄河。历代以为会盟兴兵的要地。
45 . 蟆津
1.蟆颐津的简称。在今四川省眉山县东蟆颐山下﹐为玻璃江的津渡。唐僖宗时﹐宦官田令孜沉左拾遗孟昭图于此。亦为当地人正月宴游之所。
46 . 孟津
1.古黄河津渡名。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孟县西南。相传周武王在此盟会诸侯并渡河,故一名盟津。一说本作盟津,后讹作孟津。为历代兵家争战要地。
47 . 迷津
①使人不辨方向的道路:指点迷津|走出迷津。 ②见“迷宫”。
48 . 漂渝津
1.古渡口名。故址在今天津市东。晋末石虎遣师伐辽西鲜卑段辽,曾至此。
49 . 穆安津
1.阿拉伯语Mu'adhdhin的音译﹐意为"宣告者"。伊斯兰教清真寺内按时召唤信徒作礼拜的专职人员。
50 . 牛津
英国古城。人口114万(1980年)。工业有汽车、造船、飞机等。有英国最古老的名牌大学牛津大学。还有图书馆、博物馆、天文台等。塔状建筑著名,有“塔城”之称。
51 . 凝津
1.指平静的河水。 2.旧谓天地精灵之气相合而凝成津液。
52 . 盘踞要津
津:渡口;要津:比喻关键职务或重要位置。指占据显要的位置。
53 . 平津
1.坦途;大道。 2.古地名。汉时为平津邑,武帝封丞相公孙弘为平津侯,即此。后多用为典,亦以泛指丞相等高级官僚。 3.旧时北平(今北京﹑天津)的并称。
54 . 牵牛津
1.指银河。
55 . 窃据要津
比喻用阴谋手段占据重要的职位。
56 . 穷津
1.荒僻地方的渡口。比喻不受赏识的处境。
57 . 琼津
1.犹玉泉。清澈的泉水。 2.晶莹如玉的液汁。
58 . 轻津
1.水流湍疾的渡口。
59 . 日津
1.日出之处。
60 . 撒津
1.方言。撒赖。
61 . 陕津
1.即今茅津渡。以南岸在古陕县(今属河南省)城西北﹐故名。
62 . 湿津津
1.形容潮湿的样子。
63 . 生津
1.生路。 2.分泌唾液;增益津液。 3.出汗。
64 . 松津
1.松浆酒。
65 . 谈津
1.富有教益的谈话。
66 . 陶津
1.化育引导。
67 . 天津
1.银河。 2.指天津桥。 3.星名。位于北方七宿中的女宿之北﹐凡九星。在银河分支处﹐故称。
68 . 甜津津
1.形容味道甜美。 2.形容感到幸福愉快。
69 . 唾津
1.唾液。
70 . 通津
1.四通八达之津渡。 2.喻显要的职位。
71 . 问津
①询问渡口;问路: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②寻访探求:后遂无问津者|寻师讲道,结友问津。 ③探询情况:不敢问津|无人问津。
72 . 微津
1.谓细小之水滴。 2.小渡口。
73 . 析木津
1.指析木星次的银河。析木次自尾十度至斗十一度,其间为汉津(银河),故称。
74 . 无人问津
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75 . 逍遥津
1.在安徽省合肥市东北隅。古为肥水上的津渡,今已辟为公园。
76 . 洧津
1.洧水边。典出《诗.郑风.溱洧》。借指男女结成恩爱之情。
77 . 五津
1.长江自湔堰至犍为一段五大渡口的合称。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其大江自湔堰下至犍为,有五津。始曰白华津,二曰万里津,三曰江首津,四曰涉头津……五曰江南津。"五津皆在蜀中﹐因用以泛指蜀地。
78 . 无津
1.没有渡口。 2.喻无进身之路。
79 . 误入迷津
指受人迷惑而走上迷途。
80 . 喜津津
1.得意的神情。
81 . 仙津
1.旧时迷信指巫婆下神时口中的唾液。
82 . 小平津
1.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黄河上。东汉灵帝时于此设关﹐为河南八关之一。
83 . 玄津
1.指佛法。 2.犹苦海。
84 . 延平津
1.古代津渡名。晋时属延平县(今福建省南平市东南),故称。据《晋书.张华传》载,丰城令雷焕得龙泉﹑太阿两剑,以其一与张华。后华被诛,剑即失其所在。雷焕死,其子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跃出堕水。使人入水取之,但见两龙蟠萦,波浪惊沸。剑亦从此亡去。
85 . 血津
1.皮肤破损后渗出的少量的血。
86 . 星津
1.星河,银河。
87 . 邪津
1.佛教语。指邪见之所在。
88 . 延津
1.即延平津。相传晋时龙泉﹑太阿两剑分离后于此会合化龙而去。 2.借指别后重逢之地。
89 . 薪津
1.薪金。
90 . 许由津
1.指颍水。相传许由洗耳于颍水滨﹐故称。
91 . 烟津
1.亦作"烟津"。 2.云天中洁净的露水。道教徒认为可以祛病延年。 3.烟波苍茫的渡口。
92 . 涯津
1.边际。
93 . 瑶津
1.天河,仙界。借以婉称人死后魂灵归宿之处。
94 . 咽津
1.咽口水。形容思食之切。
95 . 要津
津:渡口。重要的渡口。比喻显要的地位:交通要津|宾从杂还实要津。
96 . 要路津
1.重要的道路和渡口。比喻显要的职位。
97 . 杨子津
1.即杨子渡。杨,通"扬"。
98 . 枝津
1.支流。
99 . 饴津
1.甜汁。
100 . 余津
1.指细小水流。 2.指残留的唾液。
101 . 饮牛津
1.指天河。传说海边居民曾乘槎至天河,"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见晋张华《博物志》卷三。
102 . 源津
1.犹源流,本末。
103 . 云津
1.天河﹐银河。 2.道教语。唾液的别称。
104 . 鱼津
1.鱼在水中窜跃所溅起的水泡。泛指类似的水泡。
105 . 玉津
1.仙药名。 2.地名。璧玉津的省称。 3.银河。 4.口液。
106 . 知津
1.认识渡口。犹言识途。
107 . 指津
1.犹指路。
108 . 织女津
1.见"织女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