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在中间组哪些词
1 . 倡园花
1.指柳絮。南朝陈后主《折杨柳》诗:"杨柳动春情﹐倡园妾屡惊。"隋江总和诗:"万里音尘絶﹐千条杨柳结。不悟倡园花﹐遥同天岭雪……共此依依情﹐无奈年年别。"因陈后主与江总这两首倡和诗,后遂以称柳絮为"倡园花",以杨柳枝为"倡条",并喻妓女。
2 . 东园公
1.汉初"商山四皓"之一。也称园公。姓庾,字宣明,居园中,因以为号。《史记·留侯世家》:"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晧白,衣冠甚伟。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名姓,曰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一说,东园公,姓园名秉,号园公,陈留襄邑人。参阅晋陶潜《集圣贤群辅录上》。
3 . 东园匠
1.官名。秦汉置。在东园主持制作皇陵内器物的官员。
4 . 东园秘器
指皇室、显宦死后用的棺材。
5 . 东园器
1.见"东园秘器"。
6 . 东园温明
1.古代皇室﹑显宦葬具的一种。
7 . 东园主章
1.官名。汉置。属将作大匠。掌管宫室木材。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木工。
8 . 东园梓棺
1.即东园秘器。
9 . 东园梓器
1.即东园秘器。
10 . 杜园笋
1.自家园子里产的笋。
11 . 归园田居
组诗名。东晋陶渊明作。共五首。诗中抒发了作者“性本爱丘山”的素志,并描绘了“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等田园生活和劳动场面,读来自然亲切,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
12 . 汉园集
诗集。1936年出版。收何其芳诗作十七首,李广田诗作十七首,卞之琳诗作三十四首。何诗多吟咏爱情和自然,格调宁静而柔美;李诗多表现生活中的静态美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朴实淳厚;卞诗或展现旧北京城的生活情景,或抒写人生的孤寂,风格凝练含蓄。
13 . 花园子
1.种花的园丁。
14 . 极乐园林
1.称佛教胜地。
15 . 黎园子弟
1.泛指戏曲演员。黎,通"梨"。
16 . 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
梁园:汉梁孝王修建的一座名园。指一切繁华快乐的场所,都不如自己的家乡那样值得留恋。
17 . 梁园虽好,不是久住之乡
1.见"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
18 . 梨园榜
1.旧时评比角色的人所列戏剧演员名次的榜文。
19 . 梨园弟子
原指唐玄宗培训的歌伶舞伎。后泛指戏剧演员。
20 . 梨园戏
福建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该省南部地区。
21 . 梨园行
1.伶界,戏曲界。
22 . 梨园子弟
原指唐玄宗时梨园宫廷歌舞艺人的统称。后泛指戏曲演员。
23 . 陵园妾
1.唐制﹐诸帝升遐﹐宫人无子者悉遣陵园供奉朝夕﹐事死若生时﹐谓之"陵园妾"。
24 . 内园小儿
1.唐代禁苑中供使唤的杂役。
25 . 满园春
1.唐代曲名。参阅唐崔令钦《教坊记》。 2.曲牌名。见清洪升《长生殿.幸恩》。 3.一种大的罂粟花的别名。
26 . 满园春色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27 . 蒙园吏
1.即庄周。因庄周曾为蒙漆园吏。
28 . 梅园村
1.见"梅园新村"。
29 . 梅园新村
1.在江苏省南京市。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团长周恩来)驻南京的办公地址。1956年辟为革命纪念馆。
30 . 南园十先生
1.南园即抗风轩,在广州城东南大忠祠侧。明初,孙蕡﹑王佐﹑黄哲﹑李德﹑赵介结社唱酬于此,称南园五子。写诗力去宋元风习,以上追三唐为旨归,嘉靖年间,欧大任﹑梁有誉﹑黎民表﹑吴旦﹑李时行又聚会抗风轩,复振南园之风,称南园后五子。清光绪年间,张之洞任两广总督,乃将前后五子合称南园十先生,并建南园十先生祠。明葛征奇编有《南园五先生集》二卷;清陈文藻等编有《南园后五子诗集》二十八卷。参阅《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总集类存目四》。
31 . 漆园吏
1.指庄子。
32 . 祇园精舍
1.亦作"祇洹精舍"。 2."祇树给孤独园"的简称。印度佛教圣地之一。 3.泛指修行精舍。
33 . 沁园春
①词牌名。东汉窦宪仗势夺取沁水公主园林,后人作诗咏其事,因此得名。双调,一百十四字,押平声韵。 ②曲牌名。南曲中吕宫、北曲黄钟宫都有。属南曲中吕宫的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相同,也有与词牌全阕相同的。用作引子。
34 . 收园结果
旧有因果报应之说,指前有因缘则必有相对的后果。同“收因结果”。
35 . 田园剧
15、16世纪盛行于意大利宫廷的一种诗剧。在早期田园诗的基础上形成。大多按封建贵族的艺术趣味描写乡村生活。演出时配以优雅的音乐、华丽的服装和精致的布景。对后来的意大利歌剧有一定影响。
36 . 田园诗
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描写恬静悠然的情景。东晋诗人陶渊明为其开创人和代表作家。他的《归田园居》等诗,歌咏农村日常生活和自然风光,抒写辞离官场、归隐田园的感受,被称为“田园诗”的代表作。古希腊的牧歌,也译作“田园诗”。牧歌的创始人是忒俄克里托斯,他的作品歌唱宁静悠闲的田园生活。
37 . 四时田园杂兴
组诗名。南宋范成大作。共六十首。当时作者辞官退居家乡吴县(今属江苏)。诗中描写了农村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和农民的甘苦哀乐,语言本色自然,饶有韵味,对研究南宋时代的生产、民俗等也有重要价值。
38 . 随园诗话
清代袁枚(号随园)撰。十六卷,补遗十卷。书中提倡“性灵”,具有反对封建礼教的倾向,体现了作者一贯的论诗主张。
39 . 桃园结义
1.民间俗传三国时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结拜兄弟。《三国演义》第一回:"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后遂为结拜兄弟,共同谋事的典故。
40 . 桃园人
1.见"桃源人"。
41 . 桃园之拜
1.指结拜兄弟共同举事。
42 . 兔园册
1.书名。即《兔园册府》,三十卷。唐李恽(蒋王)令僚佐杜嗣先仿应科目策,自设问对,引经史为训注而编成。恽为太宗子,因以汉梁孝王兔园名其书。见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四》。一说,唐虞世南着,十卷。五代时流行民间,为村塾读本。后佚。见宋晁公武《群斋读书志》。 2.泛指浅近的书籍。
43 . 文园病
1.汉司马相如曾任孝文园令﹐"常有消渴疾"。因此称病闲居。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遂以"文园病"指消渴病。
44 . 文园病渴
1.见"文园病"。
45 . 文园渴
1.同"文园病"。
46 . 文园渴病
1.见"文园病"。
47 . 文园消渴
1.见"文园渴"。
48 . 戏园子
1.见"戏园"。
49 . 杏园芳
1.词牌名。双调四十五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50 . 杏园客
1.借指进士。
51 . 杏园路
1.登进士及第的历程。
52 . 杏园宴
1.科举时代帝王恩赐新科进士的宴会。
53 . 游园不值
诗篇名。南宋叶绍翁作。全文为:“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后二句写作者虽未能入园观赏春色,而春色已越墙而出,构思巧妙,并寓有深刻哲理,是广为后人传诵的名句。
54 . 游园会
1.在公园或花园里举行的联欢会。规模较大的游园会往往有各种文艺表演。
55 . 造型园艺
1. 属于或有关将乔木或灌木经整形、修剪、整理成奇特的或装饰形的技术或工艺。
56 . 种植园奴隶制
指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建立的、使用奴隶劳动的大农场制度。早期使用白人契约奴,后以西欧殖民者从非洲贩运来的黑人代替。从事向欧洲出口的农产品生产。该奴隶制到1862年《解放黑奴宣言》颁布后被废除。
57 . 种植园奴隶制
指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建立的、使用奴隶劳动的大农场制度。早期使用白人契约奴,后以西欧殖民者从非洲贩运来的黑人代替。从事向欧洲出口的农产品生产。该奴隶制到1862年《解放黑奴宣言》颁布后被废除。
58 . 竹园精舍
1.即竹林精舍。
59 . 自己的园地
散文集。周作人作。1923年出版。第一辑《自己的园地》收散文十八篇;第二辑《绿洲》收散文十五篇,另有杂文二十篇。再版时删去杂文,增收《茶话》二十三篇。所收散文作品多为山水小品和随笔,风格冲淡。少数议论散文表达了作者对文艺问题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