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棋组词
  4. 【棋】开头能组哪些词

【棋】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技艺高超的弈棋对手。

  • 2 .

    1.亦作"棊法"。 2.弈棋之法。亦指布局﹑应变与制胜的棋艺。

  • 3 . 逢敌手

    比喻彼此本领不相上下。

  • 4 . 逢对手

    比喻争斗的双方本领不相上下。

  • 5 . 高一着

    一着: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棋艺高人一步。也比喻技高一等。

  • 6 . 高一着,缚手缚脚

    本指棋艺,后比喻技术高人一头,对方就无法施展本领。

  • 7 . 高一着,束手缚脚

    一着:下棋时走一步。跟棋艺比自己高的人下棋,自己显得笨拙。比喻技术高人一头,对方就无法施展本领。

  • 8 .

    1.犹棋品。

  • 9 .

    1.棋手。

  • 10 .

    1.下棋的造诣。

  • 11 .

    1.棋盘上的方格。

  • 12 .

    1.如棋盘一样横竖成行,界画分明。

  • 13 .

    1.举行棋艺比赛的集会。

  • 14 .

    1.亦作"棊家"。 2.善弈棋者。

  • 15 .

    1.亦作"棊劫"。 2.围棋的劫争。亦用以喻争战。

  • 16 .

    1.关于棋术的专书。亦指棋术。敦煌写本中有《棋经》一卷(S5574号),存169行,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棋经》七篇,第二部分是梁武帝的《棋评要略》。宋张靖着有《棋经十三篇》。

  • 17 .

    1.亦作"棊局"。 2.棋盘。古代多指围棋棋盘。 3.指弈棋。 4.指在棋盘上布子的形势。 5.比喻世局。

  • 18 .

    1.善弈棋的人。

  • 19 .

    1.弈棋的本领。

  • 20 .

    1.亦作"棋奁"。 2.盛棋子的盒子。

  • 21 .

    1.亦作"棊列"。 2.如棋子般布列。

  • 22 .

    1.犹棋友。唐元稹有《酬段丞与诸棋流会宿弊居见赠二十四韵》。

  • 23 .

    1.棋与双陆。皆娱乐角胜负的用具。

  • 24 .

    1.谓下棋的套路和风格。

  • 25 .

    1.棋友。

  • 26 .

    1.嗜好下棋或看人下棋入迷的人。

  • 27 .

    1.棋艺卓越的名声。

  • 28 . 楠香

    1.即沉香。

  • 29 .

    1.画有格子等标记,供下棋时摆棋子用的盘,多用木板或纸等制成。

  • 30 .

    1.亦作"棊品"。 2.围棋棋艺的等级。古代分为九等,称为"九品",从一品到九品,依次称入神﹑坐照﹑具体﹑通幽﹑用智﹑小巧﹑斗力﹑若愚﹑守拙。 3.指下棋时所表现的态度作风。

  • 31 .

    1.亦作"棊枰"。 2.棋盘,棋局。

  • 32 .

    1.亦作"棋谱"。 2.分析棋局的基本技术和开局﹑中局﹑残局着法的书和图谱。

  • 33 .

    1.亦作"棊射"。 2.弈棋和射箭。

  • 34 .

    1.弈棋中落子发出的声音。唐司空图遗句:"棋声花院闭﹐幡影石坛高。" 2.棋艺卓越的名声。

  • 35 .

    1.尊称棋技卓绝无比的棋手。 2.今亦特指围棋手的最高荣誉称号之一,源于日本。

  • 36 .

    1.教授棋艺的人。亦指棋艺高超者。

  • 37 .

    1.棋局的形势。

  • 38 .

    1. 擅长下棋的人。以下棋为主要活动的人。也叫“棋师”。

  • 39 . 输先著

    指因被对方占了先手而输了棋。比喻功力稍逊于对方。

  • 40 . 输先着

    谓因被对方占了先手而输了棋。比喻功力稍逊于对方。

  • 41 .

    1.弈棋的本领。

  • 42 .

    1.亦作"棊槊"。 2.即握槊。古代博戏。相传南北朝时传入,后演变为双陆。

  • 43 .

    1.教授弈棋的馆舍。

  • 44 .

    1. 指围棋、象棋等棋类运动界。如:棋坛老将。

  • 45 .

    1.侍棋的女僮仆。

  • 46 .

    1.盛棋子的筒。

  • 47 .

    1.围棋棋谱。《新唐书.艺文志》有《竹苑仙棋图》一卷﹑《韦珽棋图》一卷。

  • 48 .

    1.亦作"棊丸"。 2.棋子。

  • 49 .

    中篇小说。阿城作。1984年发表。北京学生王一生自幼饱尝艰辛,但迷上棋道,嗜棋如命。“文化大革命”中他来到农场,空闲时,总是四处找人下棋。在一次地区性象棋比赛后,他以下盲棋的方式,一人同时战胜了九名对手。小说别具一格地反映了“文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的生活侧面。

  • 50 .

    1.指棋艺高超﹑以弈棋为乐的人。

  • 51 .

    1.亦作"棋响"。 2.弈棋中落子时发出的声响。

  • 52 .

    1.亦作"棊眼"。 2.围棋一方子中所留的空格,为对方不能下子处。

  • 53 .

    1. 下棋的技艺。如:棋艺过人。

  • 54 .

    1.经常在一起下棋的朋友。

  • 55 .

    1.弈棋的院落。 2.弈棋的专门机构。

  • 56 .

    1.亦作"棋战"。 2.下棋。

  • 57 .

    1.棋盘上弈成的阵势。

  • 58 .

    像下棋时那样对峙:会遭兵灾,天下棋峙。

  • 59 .

    1.亦作"棊置"。 2.犹棋布。

  • 60 .

    1.亦作"棊跱"。同"棋峙"。

  • 61 .

    1.亦作"棊子"。 2.用木头或其他材料制成的下棋用的小块。通常用颜色分为数目相等的两部分或几部分,下棋的人各使用一部分。 3.状如棋子的食品。

  • 62 . 子面

    1.即今之刀削面。

  • 63 .

    1.亦作"棊坐"。 2.似棋子般列坐。

  • 64 .

    1.亦作"棊博"。 2.犹博弈。棋,围棋;博,六博。

  • 65 . 布错峙

    指如对弈双方所着棋子般交错对峙。

  • 66 . 布星陈

    形容多而密集。同“棋布星罗”。

  • 67 . 布星罗

    像棋子般分布,像星星般罗列。形容多而密集。

  • 68 .

    1.亦作"棊炒"。 2.面粉制的一种食品。

  • 69 .

    1.下棋的对手。

  • 70 .

    1.亦作"棋处"。 2.如棋子一样散处。

  • 71 .

    1.像棋子般错落分布。形容繁多。

  • 72 . 错一着,满盘皆输

    1.弈棋错走一步,使得全盘棋输掉。比喻人们处理事情稍有不慎,会把整个事情弄糟。

  • 73 .

    1.彩灯;花灯。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