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结尾能组哪些词
1 . 宝墨
1.皇帝写的字。 2.泛指珍贵的书画。
2 . 埃墨
1.烟灰。
3 . 白墨
1.墨的一种。色白﹐研后即变黑。 2.白粉笔的别名。
4 . 闇墨
1.昏昧。
5 . 班墨
1.战国时鲁人公输班和墨翟的并称。
6 . 板墨
1.刻版墨印。
7 . 笔墨
指文字或诗文书画等:~流畅ㄧ西湖美丽的景色,不是用~可以形容的。
8 . 别墨
1.战国时墨家各派均自命墨家的正支,视其他各派为"别墨"。
9 . 拨墨
1.犹泼墨。亦泛指纵情作画。
10 . 不拘绳墨
绳墨:木工用以画直线的工具,借喻法度、规矩。形容人的行为或艺术风格洒脱、豪放,超逸不羁。
11 . 黪墨
1.暗淡的墨色。
12 . 尺墨
1.指法规,法制。 2.指手书。
13 . 程墨
1.科举时代﹐刊行官撰或士人中式试卷以为范例的文章。
14 . 翠墨
1.色泽鲜明的墨;色泽鲜明的字迹。
15 . 川墨
1.古指四川出产的墨。宋代曾享誉东南。
16 . 承晏墨
1.南唐墨工李承晏所制墨。
17 . 弹墨
1.弹劾的奏章。 2.工匠以墨线规划形状尺寸等。
18 . 楮墨
纸和墨,也指诗文书画:一生常耽楮墨间。
19 . 丹墨
1.朱墨和黑墨。古人用于书写与点校书籍。
20 . 刀墨
1.古代黥刑。
21 . 粗通文墨
粗:略微;通:通晓。文墨:指写文章。稍微懂得一些写作方面的学问。
22 . 蹈矩践墨
指遵守规矩。同“蹈矩循规”。
23 . 短章醉墨
短章:指篇幅较短的诗文篇章。指酒后信笔所写的简短文字。
24 . 大处落墨
落墨:落笔。原指画画或写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
25 . 大处着墨
原指画画或写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
26 . 沓墨
1.贪污。
27 . 黛墨
1.青黑色的颜料。
28 . 滴墨
1.一滴墨水。比喻一点点学问。
29 . 刁墨
1.即古之墨刑。在受刑者额上刺字。
30 . 粉墨
1.妇女化妆用的白粉与黛墨。 2.绘画用的白粉与黑墨。泛指绘画颜料。 3.借指图画。 4.引申为作画。 5.演员化妆用的白粉与黑墨。 6.借指戏剧。 7.白和黑。 8.指区分黑白;分辨清楚。 9.犹粉饰,掩盖真相。
31 . 点墨
1.比喻极少的文化。 2.以笔濡墨圈点文章。
32 . 盾墨
1.盾鼻上磨墨。后借指紧急时写的檄文。
33 . 断纸余墨
断、余:残存的。零星或残存的墨迹。
34 . 断纸馀墨
零星或残存的墨迹。
35 . 堆墨
1.谓点画肥重的大字。
36 . 房墨
1.明清科举考试中选的试卷。
37 . 发墨
指砚台磨墨易浓:这种砚石细腻如玉,~也快。
38 . 二墨
1.指孤竹君二子伯夷﹑叔齐。孤竹,古国名,氏墨胎,故称。
39 . 干研墨
1.比喻说空话而无实际行动。
40 . 斧钺刀墨
斧钺:古代军法用来杀人的斧子,泛指刑罚中的杀戮;刀墨:指黥刑,泛指罪犯。对罪犯施以刑罚。
41 . 浮笔浪墨
指多余累赘的文字。
42 . 副墨
1.指文字,诗文。 2.副本。
43 . 釜脐墨
1.锅底炱灰。俗称锅底墨﹐亦称釜煤﹐入药。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土一.釜脐墨》。
44 . 含毫吮墨
毫:毛笔的笔尖;含毫:将笔尖含在口中,指以口润笔;吮墨:以口吸吮墨汁。形容构思作品或准备写作。也指凝神遐想,进行写作。
45 . 古墨
1.年代久远的墨。 2.古人墨迹。
46 . 翰林子墨
1.语出《汉书.扬雄传下》:"雄从至射熊馆,还,上《长杨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风。"后因以"翰林子墨"泛指辞人墨客。
47 . 翰墨
〈书〉笔和墨。借指文章书画等。
48 . 姑墨
1.汉代西域国名。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宿﹑阿克苏一带。 2.三国时属魏,附于龟兹。《魏书.西域传》作"姑默"。唐时为跋禄迦国,一名亟墨,属龟兹都护府。
49 . 工墨
1.印制工本。
50 . 诖墨
1.欺蒙毁谤。
51 . 宫墨
1.古代宫刑与墨刑的并称。 2.谓帝王的诗画墨迹。
52 . 贡墨
1.用以进贡之墨。后亦称名贵的墨。
53 . 规绳矩墨
指应当遵守的标准、法则。同“规矩绳墨”。
54 . 规矩绳墨
规矩:画圆、方的工具;绳墨:量平直的工具。指应当遵守的标准、法则。
55 . 毫墨
1.笔和墨。借指文字﹑图画。
56 . 昏墨
1.指官吏枉法妄为,贪赃受贿。语出《左传.昭公十四年》:"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
57 . 怀铅吮墨
怀铅:带着铅粉笔,以备涂改;吮墨:用口含毛笔尖。形容写作时构思的举动和神态。
58 . 徼墨
1.谓田猎时烧田的区域。
59 . 黑墨
1.墨黑;非常黑。
60 . 徽墨
徽州出产的墨。
61 . 挥墨
1.挥洒墨水。谓写作或作书画。
62 . 积墨
1.中国画用墨由淡而深﹐逐渐渍染的一种技法。
63 . 画眉墨
1.墨名。
64 . 黄墨
1.黄色与墨色。古代校书常用这两种颜色。借指校点书籍。
65 . 灰墨
1.指暗黑色的劫后余烬。
66 . 亟墨
1.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温宿阿克苏一带。
67 . 即墨
1.复姓。汉有即墨成。见《汉书.儒林传》。 2.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战国时为齐邑,秦置县,北齐废。
68 . 瘠墨
1.俭薄。墨家主张薄葬﹐故称"瘠墨"。语本《荀子.礼论》:"送死不忠厚﹐不敬文﹐谓之瘠……刻死而附生谓之墨。"杨倞注﹕"瘠﹐薄。"王先谦集解引郝懿行曰﹕"墨者﹐墨子之教﹐以薄为道也。瘠亦俭薄之意。"又《乐论》﹕"乱世之征……其养生无度﹐其送死瘠墨。"
69 . 简墨
1.指文书;书简。
70 . 践墨
1.遵守法度,按照规矩。
71 . 缣墨
1.犹纸墨。
72 . 教墨
1.对他人书信的敬称。
73 . 焦墨
1.干枯的墨色。指国画中的枯笔技法。
74 . 近朱近墨
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75 . 斤墨
1.斧头与墨斗。木匠的工具。
76 . 金壶墨
1.晋王嘉《拾遗记.周灵王》﹕"浮提之国﹐献神通善书二人﹐乍老乍少﹐隐形则出影﹐闻声则藏形。出肘间金壶四寸﹐上有五龙之检﹐封以青泥﹐壶中有墨汁如淳漆﹐洒地及石﹐皆成篆隶科斗之字。记造化人伦之始……及金壶汁尽﹐二人刳心沥血﹐以代墨焉。"后因以指精良之墨。
77 . 孔墨
1.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与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并称。亦指儒墨二派。
78 . 苛墨
1.残酷贪婪。
79 . 纠墨
1.见"纠纆"。
80 . 刊墨
1.刻板印刷。
81 . 力墨
1.即力牧。参见"力牧"﹑"力黑"。
82 . 浪费笔墨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
83 . 雷墨
1.雷州每大雨后﹐多于野中得黳石﹐光莹如漆﹐叩之玱然﹐谓之"雷墨"。可入药。
84 . 李廷珪墨
1.南唐李廷珪父子所制之墨。李廷珪本姓奚,自易水迁居歙县,赐姓李。其墨取黄山松烟,制造精良,坚如玉,纹如犀,自宋以来推为第一。
85 . 狂墨
1.狂放的笔迹。
86 . 奎墨
1.御书﹐诏书。
87 . 婪墨
1.犹贪污。墨,不洁之称。亦指贪官污吏。
88 . 雷公墨
1.即雷墨。
89 . 螺子墨
1.圆形的墨。
90 . 昧墨
1.犹黑暗。
91 . 螺墨
1.见"螺子墨"。
92 . 落墨
1.落笔。
93 . 雺墨
1.昏暗。
94 . 马墨
1.即马黑。
95 . 麋墨
1.指面色黧黑的人。
96 . 涅墨
1.在人身上刺字或图案,再涂以墨作标志。古代五刑之一有墨刑。
97 . 妙墨
1.谓佳妙的书法。
98 . 墨墨
1.昏暗貌。 2.默默;使无言。 3.失意貌。
99 . 欧墨
1.即欧美。
100 . 泼墨
1.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挥洒在纸上或绢上,随其形状进行绘画,笔势豪放,墨如泼出。 2.比喻天气或景物所呈现的暗黑色。
101 . 拟墨
1.即拟程。
102 . 弄毫墨
1.舞弄笔墨。指作诗文。
103 . 潘谷墨
1.宋时歙州人潘谷,制墨精妙,有墨仙之称,所制之墨称"潘谷墨"。
104 . 破墨
1.中国山水画中一种渲染水墨的技法。即以水破浓墨而成淡墨,浓淡相间,以显示物象的界限轮廓,以求墨采的生动。
105 . 漆墨
1.黑漆。
106 . 铅墨
1.笔墨。
107 . 起墨
1.发墨,研墨产生墨汁。
108 . 儒墨
1.儒家和墨家。战国时期同为重要学派。 2.泛指多种学派。
109 . 青墨
1.青色和黑色。泛指各种色彩。
110 . 赡墨
1.指内容丰富的诗文。
111 . 黥墨
1.古代肉刑之一。也称墨刑﹑黥刑。在犯人脸上刺字后涂以墨。
112 . 濡墨
1.蘸润墨汁。谓用墨书写。
113 . 洒墨
1.挥毫书写﹑作画。
114 . 三墨
1.墨子之后,墨家分为三派,称三墨。
115 . 深墨
1.晦暗;深黑。
116 . 绳墨
木匠工具。用绳染墨在木上弹印直线。比喻规矩法度:不中绳墨|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
117 . 松烟墨
1.墨的一种。用松烟和胶捣捶制成。
118 . 慎墨
1.慎到和墨翟的并称。 2.珍惜墨迹。
119 . 麝墨
1.含有麝香的墨。后泛指名贵的香墨。
120 . 沈墨
1.无声无息。墨,通"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