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方组词
  4. 【方】开头能组哪些词

【方】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妨碍。

  • 2 .

    1.指公文;文书。

  • 3 .

    清代散文家。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年间进士。曾因戴名世案下狱,后官至礼部侍郎。桐城派创始者,讲究义法,注重雅洁。《狱中杂记》等篇较有名。有《方苞集》。

  • 4 .

    1.方形的银块。

  • 5 .

    1.指记载医方的书。

  • 6 .

    1.比较;匹比。

  • 7 .

    1.指书法上的方形笔画。

  • 8 .

    1.战国楚货币的一种。

  • 9 .

    1.古代用以驱疫避邪和出葬时开道的神像。

  • 10 . 边左右

    1.犹言周围一带。

  • 11 . 便

    ①便利:大开~之门ㄧ北京市的交通很~ㄧ把~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 ②使便利;给予便利:~群众。 ③适宜:这儿说话不~。 ④婉辞,指有富裕的钱:手头儿不~。 ⑤婉辞,指大小便:车停一会儿,大家可以~~。

  • 12 . 便门

    方便:便利。佛教语,指引人入教的门径,后指给人便利的门路。

  • 13 . 便面

    烘干的熟面条,用开水冲泡,加上调料就可以吃。

  • 14 . 便囊

    1.唐代王侯外出时用以盛衣物的锦袋。

  • 15 . 便旗

    一国的船舶在另一国登记取得船籍后,所悬挂的表示其船籍的国旗。挂有方便旗的船舶,受所属船旗国的管辖和保护。

  • 16 . 便之门

    方便:本佛家语,指灵活对待。原是佛教指引人入教的门径,后指给人方便的门路。

  • 17 . 便主子

    1.犹言浮浪子弟。

  • 18 .

    1.四方之外﹐指极远之地。

  • 19 .

    1.始别﹐方才分别。 2.犹言各个地方。

  • 20 .

    1.石龙刍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石龙刍》。

  • 21 .

    1.殷周时代一方诸侯之长。后泛称地方长官。汉以来之刺史﹐唐之采访使﹑观察使﹐明清之布政使均称"方伯"。

  • 22 . 伯连帅

    1.诸侯之长。 2.泛指地方长官。

  • 23 . 伯谦

    清末海军将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赴英国学习驾驶。后任济远舰管带。丰岛海战时,畏敌驶逃,致使被护送的运兵船被日舰击沉。返回基地后又冒领战功。在黄海海战中临阵脱逃。后被清政府斩首。

  • 24 .

    斯斯文文的大而慢的步子:踱~ㄧ迈~。

  • 25 .

    1.犹州郡。

  • 26 .

    ①不久以前;刚才:~的情形,他都知道了。 ②副词,表示时间或条件关系,跟‘才’相同而语气稍重:等到天黑,他~回来。

  • 27 .

    截面呈方形或长方形的木材。也叫方子。

  • 28 .

    1.亦作"方才"。 2.刚才。表示时间过去不久。 3.副词。跟"才"相似﹐但语气稍重。表示时间或条件关系。

  • 29 .

    1.即方色。

  • 30 . 骖并路

    犹并驾齐驱。

  • 31 .

    1.方正的操守。

  • 32 .

    1.方形的银块。

  • 33 .

    1.简牍;典籍。

  • 34 .

    ①办法;策略:谋求对付的方策。 ②同“方册”。典籍。

  • 35 .

    1.见"方策"。

  • 36 .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是用来表示随机变量与其期望之间离散程度的一个量。若随机变量ξ的期望为eξ,则ξ与eξ的偏差平方的加权平均e(ξ-eξ)2,称为ξ的方差,常记作dξ或varξ。随机变量的方差由其概率分布唯一确定,故也称某分布的方差。为使量纲一致,常应用方差的平方根dξ,称为“根方差”或“均方差”。

  • 37 . 长宜

    1.道教所称肺脏之神。

  • 38 .

    1.两车相并。

  • 39 .

    1.见"方阵"。

  • 40 .

    1.春秋时楚北的长城。由今之河南省方城县﹐循伏牛山﹐北至今邓县。为古九塞之一。 2.借指山川险要。 3.指地方长官。 4.指陵墓。 5.指麻将博戏。

  • 41 .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如x+1=3,x+1=y+2。也叫方程式。

  • 42 . 程式

    1.即方程。参见"方程"。 2.指化学方程式。即表明化学反应的式子。通常左边写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箭头或等号连接﹐各元素在两侧的原子数相等。

  • 43 . 程式赛车

    汽车比赛的一种。所用车的长、宽、重以及轮胎直径等数据都有严格规定,其复杂和精确程度就像数学方程式一样,因此得名。方程式赛车分为一、二、三级,其中一级速度最快。

  • 44 . 程组

    又称“联立方程”。把若干个方程合在一起研究,使其中的未知数同时满足每一个方程的一组方程。能同时满足方程组中每个方程的未知数的值,称为方程组的“解”。求出它所有解的过程称为“解方程组”。

  • 45 .

    1.并跑﹐齐驰。

  • 46 .

    1.方正的额头。古人认为富贵之相。

  • 47 .

    1.指大地。 2.指地神。

  • 48 .

    1.并起。

  • 49 .

    1.棱角分明貌。

  • 50 .

    1.正直而恳切。

  • 51 .

    1.尚且;还要。 2.犹方将。将会;将要。 3.正当;正值。 4.方才。

  • 52 .

    1.犹交情﹐情谊。 2.指有交情的友人。

  • 53 .

    1.古祭地祇之坛。

  • 54 .

    1.见"方曲"。

  • 55 .

    1.离散纷乱。

  • 56 .

    1.讥评他人。 2.我国古代西部少数民族戎的别名。

  • 57 .

    1.一方的重任﹐指地方长官的职位。

  • 58 .

    1.方形的榫头。方枘不能入圆孔﹐比喻不相投合。

  • 59 . 枘圆凿

    枘:榫头;凿:榫眼。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 60 . 枘圜凿

    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同“方枘圆凿”。

  • 61 . 三拜

    1.唐诗人方干的绰号。

  • 62 .

    1.伞的一种﹐形方﹐故称。古代用作仪仗。

  • 63 .

    1.方形的额头。古人认为富贵之相。

  • 64 .

    1.谓用事父之丧礼以事君丧。

  • 65 .

    1.五行家将东南西北中与青赤白黑黄相配﹐一方一色﹐简称"方色"。

  • 66 .

    1.山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南。传说为秦始皇凿断金陵山以疏淮水处﹐其地四方而峭绝﹐故名。 2.指方山冠。

  • 67 . 山冠

    1.古冠名。汉代祭宗庙时乐舞人所戴之冠。

  • 68 . 山巾

    1.古儒者所戴的软帽。形制似方山冠。

  • 69 . 山子

    1.宋陈慥的别称。

  • 70 .

    1.古代仪仗名。方形之扇。

  • 71 .

    1.谓物体的上部作方形。 2.指墓圹。 3.犹方外。

  • 72 .

    1.见"方召"。

  • 73 .

    1.指四方之神和土地神。

  • 74 .

    1.四方之神。

  • 75 .

    1.方正而谨慎。

  • 76 .

    方:正在。指万物万事正在在不断地出生成长,也在不断地死亡消失。

  • 77 .

    古代一种首饰,形状是由两个斜方形一部分重叠相连而成,后也泛指这种形状。

  • 78 .

    1.普遍施行。方﹐通"旁"。

  • 79 .

    1.铺路用的石块或石板。

  • 80 .

    1.方正诚实。

  • 81 .

    方才 ②:斟酌再三,~下笔ㄧ现在种的树,要过几年~见效益。

  • 82 .

    古代称从事求仙、炼丹等活动的人。

  • 83 .

    说话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工作~ㄧ批评人要注意~。

  • 84 .

    1.指方药医术之事。

  • 85 .

    1.谓从各方面去收束﹑控制。

  • 86 .

    1.官府文书;案牍。 2.指史书﹐史册。 3.医书。 4.古代医术与方术同出一源﹐故亦指称方术之书。

  • 87 .

    1.周宣王时贤臣。

  • 88 .

    旧时指医、卜、星、相、炼丹等技术;方技。

  • 89 . 术士

    1.即方士。专门从事星占﹑神仙﹑房中﹑巫医﹑占卜等术的人。

  • 90 .

    1.方术。指医术。

  • 91 .

    1.地方军事长官。

  • 92 .

    1.方折的水流。传说方折之水其下有玉。

  • 93 .

    1.汉东方朔的省称。其为人诙谐善辩﹐相传为岁星化身﹐有偷仙桃﹑骑步景驹﹑献风声木等传说。事见汉郭宪《东方朔传》。

  • 94 .

    1.方子﹐药方。 2.方法。

  • 95 .

    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工作~ㄧ学习~ㄧ思想~。

  • 96 . 法论

    ①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 ②在某一门具体学科上所采用的研究方式 、方法的综合。

  • 97 . 面面

    指各个方面。

  • 98 . 窍窍

    1.犹言各种窍门。

  • 99 . 正正

    四四方方,规规矩矩。

  • 100 .

    1.指空间。

  • 101 .

    1.方形的坟墓。 2.梵语stūpa的意译。指舍利塔。

  • 102 .

    1.指规模方正。 2.指人品方正﹐端方。 3.方形笺册。古代典诰﹑诏命﹑表奏等皆用方形笺册﹐故亦借指此类重要文书。 4.泛指文章或文章格局。 5.犹法度;规矩。 6.指幅员;疆域。 7.六朝时方言。公然﹔正当。

  • 103 .

    1.国库。因纳四方所贡﹐故称。

  • 104 . 盖轺

    1.车名。高官所乘。

  • 105 .

    1.端正而有节操。

  • 106 .

    1.谓人在壮年时体力﹑精神正当旺盛。 2.指壮年。 3.刚才。

  • 107 .

    1.轧制或加工成方形截面的钢材。

  • 108 .

    1.普遍为害。 2.指普遍的祸害。

  • 109 .

    1.方正而有标格。 2.方形的格局。指井田之法。 3.方形的格子。

  • 110 .

    1.即方船。

  • 111 .

    一个数的n次幂(n为大于1的整数)等于a,这个数就是a的n次方根。如16的4次方根是+2和-2。简称根。

  • 112 .

    1.方正耿直。

  • 113 .

    1.方形与弧形。

  • 114 .

    1.指土方工程。

  • 115 .

    1.四方的土贡。亦指方土的贡物。

  • 116 .

    1.犹并驾。两车并行。

  • 117 .

    1.与古代相媲美。 2.与古代相比较。 3.方正古朴﹐不随世俗。

  • 118 .

    1.指棋盘上的方格。 2.指整齐的方格形。

  • 119 . 光乌

    1.指清代科举应试的字体。其体方正﹑光润﹐墨色乌黑。这种字体也流行于翰林院﹐故又称"院体"﹑"馆阁体"。据传为历相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的曹振镛所创。

  • 120 . 广

    1.面积;范围。 2.佛教语。大乘经典﹑教义的通称。其言富﹑其理正﹐故名。亦借指佛教。 3.指佛寺。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