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底组词
  4. 【底】开头能组哪些词

【底】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即底片。指拍摄和冲洗过的胶片。 2.位于矿层或矿脉下面的岩层。版,也写作"板"。

  • 2 .

    1.底稿。 2.校刊﹑翻译﹑刊印书籍时作为依据的本子。亦指抄本或刊印本所依据的原本。 3.犹本钱。比喻可以凭借﹑依靠的钱物。

  • 3 . 比斯

    古代埃及中王国和新王国的首都。在尼罗河中游两岸。其守护神阿蒙神成为埃及主神。经历代法老营建,城市规模宏大,东岸有巨大的阿蒙神庙等建筑群,西岸有安葬法老和王后、王妃的王陵之谷和王妃之谷。公元前7世纪被亚述人破坏。为埃及名胜。

  • 4 .

    1. 平面几何图形的一边与图纸下面的一边平行的边。在某些图形中底边是固定的,如梯形的底边是它的相平行的两边,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是它的不等的一边。

  • 5 .

    1.谓磨砺兵器。底,通"砥"。

  • 6 . 簿

    1.底册。

  • 7 .

    1.指留存备查考的档案册子。

  • 8 .

    一译《夜店》。剧本。苏联高尔基作于1902年。通过描写帝俄时期麇集在下等客店里的工匠、小偷、妓女、演员、没落贵族等人的悲惨遭遇,揭露帝俄社会的腐朽和黑暗。

  • 9 .

    1.取得成功。

  • 10 .

    1.何处。

  • 11 .

    1.施行。

  • 12 .

    1.喻基金。

  • 13 .

    1.谓根基,基础。

  • 14 .

    1.达到平定。 2.引申指平定;安定。

  • 15 .

    1.遏止。底,通"抵"。

  • 16 . 儿掉

    1.犹言釜底抽薪。

  • 17 .

    1.尽量发出。

  • 18 .

    1.谓确定法式。

  • 19 .

    1.犹言愁闷之至。

  • 20 .

    1.即基肥。

  • 21 .

    1.作基肥用的有机肥料。

  • 22 .

    1.犹隐伏。

  • 23 .

    1.致使臣服。

  • 24 . 稿

    1.留存备查的原稿。亦指草稿。

  • 25 . 格里斯河

    亚洲西南部重要河流。源于土耳其东南部,在伊拉克与幼发拉底河汇成阿拉伯河。长2045千米,流域面积375万平方千米。为西南亚水量最大的河流。中下游从古代起即以灌溉农业著名。

  • 26 . 根儿

    1.犹言自其始。

  • 27 .

    1.基本功。多指戏曲表演技艺等。

  • 28 .

    1.谓以公正自勉。底,通"砥"。

  • 29 .

    1.进贡。

  • 30 .

    1.犹着称。

  • 31 .

    1.子弹底部的发火装置。2.指增添燃料以前炉火中原有的火。如:底火不旺。

  • 32 .

    1.犹陈货。 2.存货。喻指仅存的东西。

  • 33 .

    1.谓获得成功;取得成绩。

  • 34 .

    1.终止;终极。

  • 35 .

    1.落脚处;住址。 2.犹底细。

  • 36 .

    1.砥砺节操。底,通"砥"。

  • 37 .

    1.小襟。因其掩盖在大襟底下,故名。

  • 38 .

    1.犹底绥。

  • 39 .

    1.犹言作为,取得成就。

  • 40 .

    1.定居;定址。

  • 41 .

    1. 坝的底部泄水孔。如:底孔不通。

  • 42 .

    1.旧时市井隐语。指妻子。

  • 43 .

    底细;内情:不知底里。

  • 44 . 里深情

    事情的真实情况与缘由。

  • 45 .

    1.致力;尽力。

  • 46 .

    1.砥砺。指磨石。底,通"砥"。 2.引申为磨炼,磨砺。

  • 47 .

    1.依附。

  • 48 .

    1.构成框架或支撑结构(为房屋、桥梁、织机、矿井设备或卡车车身)最低的构件或最低的构件之一的水平构件(如一块木料)。2.上安间壁立筋的水平梁;底板,支承铸模的板。

  • 49 .

    1.谓获得俸禄或官位。

  • 50 .

    1.旧中国商业和银钱业中习用语。在商业中,指商品的最低售价,即商品成本加最低限度利润而定的价格。在银钱业中,指规定的最低限度的放款利息额。 2.指基本情况。

  • 51 .

    1.犹头绪。

  • 52 .

    1.安宁;安定。

  • 53 .

    扑克游戏中决定胜负前不亮出来的牌。比喻隐藏未露的最后力量或内部情况:摸底牌|一不留神露出了底牌。

  • 54 .

    1.安装机件的底板。 2.特指汽车﹑拖拉机上包括传动﹑制动和行驶等机构的组合。

  • 55 .

    经曝光和冲洗加工,获得被摄体负像的感光片。

  • 56 .

    1.犹底定。 2.引申指安定;平定。

  • 57 .

    1.供表面涂层下使用的漆。如:红铅底漆(俗称红铅油)。2.给车辆的下部表面涂专用防水漆。3.用来填平表面不平处的底层油漆。4.往准备油漆的表面施用的第三层漆。如:这家具底漆没上好。

  • 58 .

    1.说、唱时由胸腔腹腔共鸣产生的力气。2.基本的信心和力量。如:以我的能力和水平来干这件事,感到有点底气不足。

  • 59 .

    1.低劣无用。

  • 60 .

    1.犹定准。

  • 61 .

    1.打底的颜色。

  • 62 .

    1.指种庄稼以前土壤中已有的水分。

  • 63 .

    1.对……保持谨慎。

  • 64 .

    1.磨刀石。底,通"砥"。

  • 65 .

    ①什么事:关你们底事。 ②此事:若将底事告双亲,羞于启齿。

  • 66 .

    1.传授,授予。

  • 67 .

    1.以之为基准而构成一组数或一数学表的数。如:一组对数的底数。2.事情的原委。如:心中有了底数。

  • 68 .

    1.总是,老是。 2.竭力,拼命。底,通"抵"。

  • 69 . 死谩生

    底:通“抵”。竭尽全力,想尽办法。

  • 70 .

    1.安定;平定。

  • 71 . 特律

    世界著名汽车城。在美国东北部。大市区人口4753万(1980年)。汽车制造为工业核心部门,福特、通用、克莱斯勒和阿美利加四家全美最大的汽车制造公司总部设在此。多高等学校、博物馆及大图书馆。

  • 72 .

    1.犹唐突;顶撞。

  • 73 .

    1.为复制蓝图而绘成的图样。

  • 74 .

    1.指心土层下面的一层质地紧密的土壤。

  • 75 .

    1.谓施以重刑。

  • 76 .

    1.何物。 2.此物。

  • 77 .

    1.用青蒲编成的席子。一说指竹席。

  • 78 .

    根由;内情:了解底细。

  • 79 .

    1.犹低下。底,通"低"。 2.指低劣;下等。 3.指底部;下面。 4.指底下人。 5.犹以后。 6.犹期间。指某个时期里。

  • 80 . 下人

    1.旧称出身微贱的人。多指奴仆。

  • 81 . 下书

    1.谓学有根底的著作。

  • 82 . 线

    1.犹内线。指战时在敌方活动以刺探情报的人员。 2.足球﹑排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端线。 3.国际象棋术语。指棋盘上第1横线(白方)和第8横线(黑方)。

  • 83 .

    1.过去物价不稳定时的计算工资的基数。有的在这基数之外另加津贴,成为实际的工资。有的根据当时若干种主要生活必需品的物价指数,对基数加以调整,折算实际的工资。

  • 84 .

    1.犹施行。

  • 85 .

    1.何须;何必。

  • 86 .

    1.犹几许,多少。

  • 87 .

    1.指脚印。 2.犹言这样,如此。

  • 88 . 也伽

    1.古代西方国家一种解毒膏药的译名。

  • 89 .

    1.谓得到欢乐。

  • 90 .

    事情的内涵;内情:洞察底蕴。

  • 91 .

    1.指内心蕴藏的才智﹑见识。 2.内情,底细。

  • 92 .

    1.钉或缝在鞋底前部﹑后部的皮子或橡胶。

  • 93 .

    1.原始帐目。

  • 94 .

    1. 原始账目或账簿。

  • 95 .

    1.终止。 2.指休止的地方;住所。

  • 96 .

    1.滞留。语本《国语.楚语下》:"夫民,气纵则底,底则滞,滞而不振,生乃不殖。"韦昭注:"底着也。滞,废也。" 2.迟钝。 3.指拘泥,迂执。 4.平庸。

  • 97 .

    1.平服归属。

  • 98 .

    1.山名。在三门峡黄河急流中,其形如柱,故名。现已炸毁。底,也写作"砥"。

  • 99 .

    1.停滞;滞留。

  • 100 .

    1.基础。 2.犹底细。 3.底本;草稿。 4.花纹图案的衬托面。

  • 101 .

    1.犹言何为,干什么。

  • 102 .

    1.物件底部的座子。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