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起组词
  4. 【起】在中间组哪些词

【起】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安庆

    清末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1)1907年光复会首领徐锡麟任安庆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约秋瑾在浙皖同时起义。在学堂毕业典礼时,徐拔枪击杀安徽巡抚恩铭,率学生百余人起义,同清军展开激战。后起义失败,徐锡麟被捕就义。(2)1908年清军在安徽太湖会操。革命党人熊成基等乘机策动马步炮营合攻安庆。后因清军兵舰炮击,起义军弹尽援绝,终于失败。

  • 2 . 白手

    白手:空手;起家:创建家业。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 3 . 八一南昌义总指挥部旧址

    在江西省南昌市中山路洗马池。原为江西大旅社,是一座五层楼的洋房。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南昌起义,总指挥部设此。1957年在此建立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 . 八一

    见“南昌起义”(84页)。

  • 5 . 不

    1.情绪不高,劲头不大。

  • 6 . 不

    我国人民检察院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作出的决定。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犯罪行为的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 7 . 不

    1.方言。不引人注目;不值得重视。

  • 8 . 百色

    1929年12月11日,共产党人邓小平、雷经天、张云逸、韦拔群等领导广西警备第四大队、教导总队和右江农民在广西百色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张云逸任军长,邓小平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兼政委,开辟了右江革命根据地。

  • 9 . 搬石头打自己的脚

    搬:移动。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

  • 10 . 补敝

    补:修整;敝:破旧;起:起用;废:废弃。修整破旧的东西,起用废弃的东西。比喻恢复旧的制度。

  • 11 . 背山

    靠山建造楼房。比喻使人扫兴的事。

  • 12 . 变萧墙

    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内部。指祸变发生在内部。

  • 13 . 不知

    不知利害,不知高低。

  • 14 . 常

    1.宋时的一种朝见礼制。指重臣每日内殿的朝会。

  • 15 . 不仁

    怀着坏心肠创立富业。指心狠手辣,不择手段地图谋发家致富。

  • 16 . 不识

    指不知好歹;不识时务。

  • 17 . 垂直和短距落飞机

    能垂直起飞、降落或起飞、着陆距离在300米以内的飞机的总称。前者称垂直起落飞机,后者称短距起落飞机。主要特点是对飞行场地条件要求低,机动性强,隐蔽性好,但耗油量大、载弹量小。

  • 18 . 承上

    指承接前者,引出后者。

  • 19 . 赤手

    空手发家。

  • 20 . 出入

    泛指生活上的行为。

  • 21 . 川楚白莲教

    清代四川、湖北农民起义。乾隆末年,土地高度集中,无地农民流入川、鄂两省边界地区,在白莲教的组织下,于1796年先后发动起义。次年会师于四川,众达数十万人,多次击败清军,坚持斗争达九年之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 22 . 大大落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 23 . 大

    1.宋制﹐文武朝官每五日赴内殿参见皇帝﹐称为大起居。

  • 24 . 二二八武装

    1947年2月27日,国民党台湾专卖局武装缉私员在台北抢劫、殴打小贩,并开枪打死市民一人。28日,台北市民示威游行,包围了专卖局,遭军警镇压,群众死伤各三人。这一事件激起全省人民的愤怒,爆发了大规模武装起义。起义民众控制了台湾大部分地区。3月8日,国民党政府派大批军队进行血腥镇压,群众被害达三万人,到13日起义失败。这次起义得到全国人民的声援和支持。

  • 25 . 此彼伏

    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

  • 26 . 此彼落

    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

  • 27 . 大有

    明显地出现好转的样子(多指焕散的工作或觉重的疾病)。

  • 28 . 摁倒葫芦瓢

    1.方言。喻此伏彼起。

  • 29 . 蜂虿怀

    1.亦作"?虿起怀"。 2.比喻祸害侵身。

  • 30 . 发

    1.倡议做某件事情的人。

  • 31 . 奋直追

    振作起来,紧紧赶上去。

  • 32 . 发凡

    发凡:提示全书的通例。指说明全书要旨,拟定编写体例。

  • 33 . 蜂云涌

    比喻许多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大。

  • 34 . 扶不的阿斗

    阿斗:三国蜀汉刘备之子刘禅的小名。阿斗庸碌无能,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蜀汉。比喻扶持不起来的人。

  • 35 . 方腊

    北宋末年(公元1120年)方腊领导的江东(今安徽南部和江西东北部)、两浙(今浙江全省和江苏南部)农民起义。

  • 36 . 风潮涌

    涌:向上升起,冒出。大风刮起,水波汹涌。比喻事物相继兴起,声势浩大。

  • 37 . 风浪涌

    涌:向上升起,冒出。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比喻事物相继兴起,声势浩大。

  • 38 . 风泉涌

    涌:冒出。比喻事物大量迅速地涌现。

  • 39 . 风水涌

    大风刮起,水波汹涌。

  • 40 . 风云布

    布:展开,铺开。大风起来,乌云密布。

  • 41 . 风云飞

    秋风起,白云飞。指触景伤怀。

  • 42 . 风云涌

    大风刮起,乌云涌现。比喻新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盛。

  • 43 . 风云蒸

    大风刮起,乌云蒸腾。比喻事物迅速兴起,声势浩大。

  • 44 . 广州

    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于1927年12月11日在广州举行的武装起义。领导人有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由工人和革命士兵三万余人组成的起义部队,经过英勇奋战,占领了市内绝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广州公社。后在敌人反扑下失败。

  • 45 . 韩

    陕北说书演员。陕西横山人。盲人。十三岁学艺,1940年到延安,参加陕甘宁边区说书组,自编自演歌颂新人新事的曲目五百多个,大多生活气息浓郁,唱腔质朴流畅。曾任中国曲艺研究会、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刘巧团圆》、《翻身记》等。

  • 46 . 黄巢

    黄巢所领导的唐末农民大起义。公元875年,黄巢发动起义,起义军提出‘均平 ’的政治口号。公元881年,起义军攻下唐都长安,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国号大齐,也叫齐,后来起义虽被唐王朝所镇压,但却导致了唐王朝的迅速灭亡。

  • 47 . 急直追

    立即行动起来,努力追赶上去。

  • 48 .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

    恩格斯作于1884年3月至5月。用唯物史观分析人类早期发展阶段的历史,明确提出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种自身繁衍的两种生产理论,揭示家庭、私有制和阶级形成的规律,论述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 49 . 化性

    指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

  • 50 . 黄麻

    1927年11月13日,共产党人潘忠汝、吴光浩等领导湖北黄安(今红安)、麻城农民举行武装起义,攻占黄安县城,成立了黄安县苏维埃政府和工农革命军鄂东军。12月上旬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攻,一部分工农革命军突围转移到黄陂县木兰山开展游击战争。1929年5月建立了鄂豫边革命根据地。

  • 51 . 几几落

    1. 起、落、对人则比喻升、降,对事则比喻兴、衰。几起几落,则指升降或兴衰的多次反复。如:二十多年来,他父亲几起几落,至今才官复原职。

  • 52 . 后

    1.后来。

  • 53 . 后之秀

    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

  • 54 . 后

    1.文字学上指同一个字的后起写法。与"初文"对言。如"趾"和"暮"是"止"和"莫"的后起字。

  • 55 . 后院

    比喻内部闹矛盾,发生纠纷。

  • 56 . 黄花岗

    又称“辛亥广州起义”。同盟会举行的武装起义。1911年4月,以黄兴为首的百余名敢死队员攻入两广总督衙门,分路与清军展开巷战。经过一昼夜激战,终因寡不敌众,伤亡过重而失败。后有七十二具烈士遗体葬于黄花岗,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次起义震动全国,不久武昌起义爆发。

  • 57 . 黄巾

    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张角创立太平道,组织民众,进行活动,公元184年发动起义,头裹黄巾为标志,故称黄巾军。起义失败后,余部仍坚持斗争二十多年,沉重打击了东汉王朝的统治。

  • 58 . 回生

    起死回生。形容医道高明,能把垂死的人求活。也用以形容挽回了看来没有希望的事物。

  • 59 . 祸飞语

    飞语:无根据的话。祸患从流言蜚语中来。

  • 60 . 祸萧墙

    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 61 . 祸隐微

    灾难祸患产生于隐蔽细微的地方。

  • 62 . 激公愤

    激发了公众共同的愤慨。

  • 63 . 鸡鸣

    指胸怀大志、及时奋发的豪壮气概。

  • 64 . 见财

    见人钱财,动起歹念。

  • 65 . 金田

    1851年洪秀全、杨秀清等在广西桂平金田村领导的农民起义。参看〖太平天国〗。

  • 66 . 夹尾巴

    1.狼狈。如:咱们老实,才会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夹起尾巴跑。2.虚心。如:他兢兢业业,廉洁奉公,虽多次受到上级表扬,仍然极为谦卑地夹起尾巴。

  • 67 . 惊梁尘

    形容歌声高妙动人。

  • 68 . 连绵

    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起伏:高低不平。连续不断而且起伏不平。

  • 69 . 看

    1.显而易见。如:统观历史,看起来永远是一个人建功立业,是重大事件的真正创造者。2.看来像是。如:她的嘴唇看起来干焦而不自然。

  • 70 . 李自成

    明末李自成所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起义军提出‘均田免粮’的政治主张,队伍发展到百万人,成为当时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公元1644年起义军在西安建立‘大顺’农民革命政权,不久,攻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后明将吴三桂勾结满洲贵族共同镇压起义军,起义失败,但李自成余部仍继续长期坚持抗清斗争。

  • 71 . 令人

    使人产生敬意。

  • 72 . 黎明即,洒扫庭除

    黎明:天刚亮;庭:厅堂;除:台阶。天刚亮就起来,打扫庭堂院落。指治家过日子很勤谨。

  • 73 . 马赫迪

    苏丹人民反抗英国侵略的武装起义。1881年,穆罕默德·艾哈迈德自称“马赫迪”号召人民进行“圣战”,赶走外国侵略者。1885年1月,起义军攻克首府喀土穆,杀死英国总督戈登,9月基本解放苏丹全境。苏丹获得独立。英国不甘失败,1896年派军入侵,至1899年苏丹再次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 74 . 立石

    1.卧石自竖﹐枯柳复生。相传为有贤人自民间起而为帝之兆。事详《汉书.眭弘传》。

  • 75 . 螺丝

    1. 见“改锥”。

  • 76 . 没

    1.犹言没上下,没规矩。

  • 77 . 另炉灶

    另外重支炉灶。比喻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

  • 78 . 绿林赤眉

    新莽末年农民起义。王莽改制加深了人民苦难。公元17年,王匡、王凤发动起义,因以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为根据地,故称“绿林军”。后出山分路进击,迅速壮大。次年,樊崇等在莒县(今属山东)起义,聚众数万,因以赤色染眉为标识,故称“赤眉军”。绿林、赤眉军与王莽军连年激战。23年,绿林军拥西汉皇族刘玄为帝,年号更始,并攻占长安、洛阳,杀王莽,推翻新朝,刘玄移都长安。樊崇赤眉军在更始政权建立后曾表示归附更始政权,因受排挤而率兵往关中,25年立刘盆子为帝,年号建世,不久攻入长安,消灭更始政权。次年退出长安,后为刘秀军击

  • 79 . 绿林

    1. 公元17年,王匡、王凤在绿林山组织饥民起义,称绿林军,反对王莽政权。公元23年,起义军建立更始政权。同年在昆阳大败王莽军,乘胜西进,攻占长安,推翻了王莽的政权。

  • 80 . 六月

    法国1848年革命期间巴黎工人阶级举行的武装起义。法国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迫于工人压力,开办“国家工厂”,收容失业工人。但另一方面又暗中积聚力量,阴谋打击工人阶级。6月22日,政府下令解散国家工厂,失业工人走投无路。次日巴黎工人举行起义,并提出建立“民主与社会共和国”的口号。26日,起义失败。马克思称这次起义是“现代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第一次伟大战斗”。

  • 81 . 面

    1.亦作"面起饼"。 2.面粉发酵后制成的饼。

  • 82 . 南昌

    又称“八一起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在南昌发动的武装起义。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领导北伐军二万多人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南昌。5日,起义军撤离南昌,南下广东。9月下旬到达潮州(今潮安)、汕头,遭强敌围攻,主力损失严重。剩下的队伍,一部分撤至海陆丰地区,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等率领经江西转入湘南,在当地党组织和农民武装的配合下,发动了湘南起义,后到达井冈山地区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1933年7月11日

  • 83 . 绵延

    形容山势高下延伸不绝。

  • 84 . 农民

    1. 为反抗地主阶级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剥削,农民起来进行武装斗争。

  • 85 . 翩翩

    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

  • 86 . 七八落

    1.多次上下升降。形容麻烦不堪。

  • 87 . 平地孤丁

    比喻无事生非。

  • 88 . 平地骨堆

    比喻平空发生意外事故或祸端。

  • 89 . 平地

    比喻原来没有基础而建立了一番事业。

  • 90 . 平地

    犹言平地一声雷。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91 . 跑

    1.方言。谓得势,走运。

  • 92 . 怒从心上,恶向胆边生

    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 93 . 怒从心头,恶向胆边生

    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 94 . 萍浏醴

    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1906年同盟会会员刘道一等到湖南联络会党和矿工,相约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三处同时起义。12月起义爆发,队伍发展到三万余人,推会党首领龚春台为起义军都督。清政府调集军队镇压,起义军苦战月余,最后失败。

  • 95 . 平平坐

    比喻彼此地位或权力平等。

  • 96 . 平江

    1928年7月22日,共产党人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领导湖南平江的革命士兵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彭德怀任军长,滕代远任党代表。由于湘鄂赣国民党军队的联合进攻,11月,彭德怀率第五军主力撤出平江到井冈山与第四军会合,留下的部队在湘鄂赣地区坚持游击战争。

  • 97 . 婆娑

    形容跳起舞来的姿态。

  • 98 . 普加乔夫

    俄国最大的农民起义。1773年由顿河哥萨克人首领普加乔夫领导发动。起义军最盛时达数万人,转战乌拉尔河、伏尔加河流域,普加乔夫利用群众中怀念“善良沙皇”的心情,自称沙皇彼得三世。1774年9月,起义军被打败,普加乔夫因叛徒出卖被捕,次年1月在莫斯科被处死。

  • 99 . 秋收

    1927年9月9日,中国共产党在湘赣边界领导发动的农民武装起义。起义部队组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在毛泽东、卢德铭指挥下,一度占领了醴陵、浏阳和一些集镇,因敌我力量悬殊,进攻长沙的计划无法实行,于19日在浏阳文家市会合。20日,毛泽东率队伍向位于湖南、江西边界的井冈山进发。途中在永新县三湾村进行改编,10月下旬到达井冈山地区,创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100 . 枪杀义者

    油画。西班牙戈雅作于1814年。作品表现的是马德里城郊一处小山坡旁,在黑沉沉的夜空笼罩下,一排法国士兵正在枪杀一群被捕的西班牙起义者。画面采用对角构图,色块对比强烈,加强了动荡不安的紧张气氛,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 101 . 思潮

    思想活动极频繁。

  • 102 . 群而攻之

    大家都起来攻击它,反对它。

  • 103 . 群攻击

    很多人一起反对、指责。

  • 104 . 群攻之

    群:众人;攻:攻击。大家都起来攻击它,反对它。

  • 105 . 群效尤

    大家一起向坏的学习。

  • 106 . 任从风浪,稳坐钓鱼船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107 . 任凭风浪,稳坐钓鱼船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

  • 108 . 任凭风浪,稳坐钓鱼台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109 .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

    上海工人阶级为配合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而进行的武装起义。第一次发动于1926年10月23日,参加人数二千余人;第二次发动于1927年2月22日,由工人总罢工转入武装起义,罢工人数达四十万。这两次起义都因准备不充分和条件不成熟被军阀孙传芳部队镇压。第三次发动于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在共产党人陈独秀、罗亦农、周恩来、赵世炎等组成的特别委员会领导下,发动八十万工人总罢工,随即转为武装起义,经过三十小时的战斗,于22日晚占领上海,同时建立了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这次起义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用自己的力量

  • 110 . 束上

    犹承上启下。多用于诗文评语。

  • 111 . 十二月党人

    1825年12月(俄历)俄国反沙皇专制制度的起义。1821年一批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贵族军官成立革命组织,谋划起义,主张建立共和国或君主立宪政体。1825年12月14日,乘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然死亡,先后在彼得堡和乌克兰发动起义,均遭失败。后五百多人受审,五位首领被处死,一百多人被流放。他们因此被称为“十二月党人”。

  • 112 . 生上

    犹承上启下。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

  • 113 . 识

    1.识时机﹐知进退。

  • 114 . 竖脊梁

    比喻振作精神。

  • 115 . 手刀落

    手一提起,刀就落下。形容用刀动作的迅速。

  • 116 . 竦然

    竦然:肃敬的样子;起敬:产生尊敬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 117 . 说曹操,曹操就到

    1.同"说到曹操,曹操就到"。

  • 118 . 说风就是雨

    1.谓办事急于求成。

  • 119 . 宋江

    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约1119年前,宋江等三十六人聚众起义,相传曾驻兵梁山泊(今山东阳谷、梁山、郓城间)。起义军在河北、京东一带流动作战。1121年,起义军进攻海州时,被张叔夜伏兵击败,宋江投降。相传宋江等投降后,曾参与镇压方腊起义。

  • 120 . 四八拜

    1.旧时后辈向尊长行的一种最敬重的礼节。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