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在中间组哪些词
- 1 . 不臣之心-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 2 . 楚臣讴- 1.指屈原的诗歌。 
- 3 . 称臣纳贡- 旧时指小国向大国臣服而年年进贡。 
- 4 . 功臣自居- 功臣:有功的人;居:任,当。做了一定有益的事情,认为自己是功臣而了不起。 
- 5 . 孤臣孽子- 孤臣:封建朝廷中孤立无援的远臣;孽子:妾所生的庶子。比喻遭遇艰难困苦的人。 
- 6 . 奸臣当道- 奸佞的小人控制朝政。指坏人当权。 
- 7 . 君圣臣贤- 君主圣明,臣子贤良。形容君臣契合,政治清明。 
- 8 . 君暗臣蔽- 暗:昏庸;蔽:欺瞒。君主昏庸无道,臣子欺瞒蒙骗。 
- 9 . 君唱臣和- 唱:歌唱,吟咏;和:应和。形容臣子紧紧遵循君主的旨意办事。 
- 10 . 君臣佐使- 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种人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后指中药处方中的各味药的不同作用。 
- 11 . 君前臣名- 1.按照封建宗法制,臣下在君主面前,不论自称或他称,一律称名,而不得尊称,谓之"君前臣名"。 
- 12 . 君仁臣直- 仁:仁义;直:正直。君主仁爱,臣下才能直言相谏。 
- 13 . 君辱臣死- 封建礼教认为,帝王遭受耻辱,臣僚应当死节。 
- 14 . 君射臣决- 射:射箭;决:射箭用具,即扳指,用以钩弦。君主喜好射箭,臣下自然经常带着射箭用具。比喻上司的爱好,随从者自然极力效法。 
- 15 . 隶臣妾- 1.隶臣与隶妾的并称。汉代处罚男女罪人的两种刑名。 
- 16 . 买臣覆水- 覆:泼。比喻事成定局,无法挽回。 
- 17 . 乱臣逆子- 乱臣:叛乱之臣;逆子:忤逆之子。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 18 . 乱臣贼子- 乱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 19 . 猛将如云,谋臣似雨- 形容谋士武将非常多,人才济济。 
- 20 . 名臣硕老- 硕:大;老:对古代公卿大夫的尊称。指有名望的大臣。 
- 21 . 谋臣猛将- 善于谋划的文臣和勇猛善战的将帅。 
- 22 . 谋臣如雨- 形容智谋之士极多。 
- 23 . 谋臣似雨,猛将如云- 形容谋士武将非常多,人才济济。 
- 24 . 谋臣武将- 指有计谋的大臣和勇猛的战将。 
- 25 . 逆臣贼子- 逆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 26 . 陪臣国- 1.附属国。 
- 27 . 迁臣逐客- 指遭贬官放逐的人。 
- 28 . 上求材,臣残木- 指只要上级有所要求,下边的人就竭意奉承。 
- 29 . 使臣房- 1.宋代缉捕武官的公事房。 
- 30 . 使臣星- 1.即使星。 
- 31 . 五大臣出洋- 1905年清政府准备以假立宪欺骗人民,派载泽、戴鸿慈、徐世昌、端方、绍英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后因绍英被革命党人吴樾炸伤,徐世昌已任他职,遂改派尚其亨、李盛铎接替。五大臣分两路前往日、英、法、美、德等国考察。次年回国,呈请实行君主立宪政治。 
- 32 . 贼臣乱子- 指心怀异志、为奸作恶的人。 
- 33 . 贼臣逆子- 指心怀异志、为奸作恶的人。同“贼臣乱子”。 
- 34 . 主圣臣良- 君主圣明,臣下忠良。比喻上行下效。亦作“主明臣直”、“主圣臣直”、“主贤臣良”。 
- 35 . 知臣莫若君- 1.了解臣子的无过于君主。 
- 36 . 主忧臣辱- 君主有忧患是作臣子的耻辱。 
- 37 . 忠臣良将- 忠实的大臣和优秀的将帅。 
- 38 . 忠臣烈士- 忠义刚烈的臣子。 
- 39 . 忠臣孝子- 对君主尽忠对父母尽孝的人。 
- 40 . 忠臣义士- 忠诚而有节操的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