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改组词
  4. 【改】在中间组哪些词

【改】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变风

    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

  • 2 . 不其乐

    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 3 . 变容

    指改变风貌习俗。

  • 4 . 别模

    1.装模作样。

  • 5 . 柴天

    指改朝换代。改物,改变前朝的文物制度。

  • 6 . 柴天

    指改朝换代。柴天,烧柴祭天;改玉,改换佩玉。

  • 7 . 城镇住房制度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基本内容是:把住房建设投资由国家、单位统包的体制改变为国家、单位、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体制,把各单位建房分房和维修管理的机制改变为社会化、专业化运行的机制,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目标是加快住房建设,20世纪末使居民住房达到小康水平。

  • 8 . 大化

    日本古代的一次政治、经济改革。公元645年,封建革新派发动宫廷政变,拥立孝德天皇,改元大化。次年起仿照中国唐代制度实行改革:废除部民制,施行班田收授法,确立封建土地国有制;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废除世袭氏族贵族制。这次改革至8世纪初完成,历时半个世纪,从此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 9 . 德意志宗教

    16世纪上半期德意志以改革天主教会为表现形式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是16世纪欧洲各国宗教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517年10月由马丁·路德发动,得到德意志各阶层的广泛支持。反对天主教会的腐败和天主教的繁琐仪式,反对教皇对各国教会事务的干涉,要求建立民族教会。改革运动导致1524-1525年的德国农民战争。后信仰新教的诸侯与坚持天主教的诸侯发生宗教战争,新教诸侯获胜,1555年双方订立《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确立了新教的合法地位。

  • 10 . 俄国农奴制

    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因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农民反抗运动,农奴制日益暴露出其腐朽落后性,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更促进了反农奴制运动的高涨。沙皇政府被迫于1861年3月发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民有人身自由;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农民获得份地要缴纳高额赎金。改革虽然废除了农奴制,但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具有很大的不彻底性。

  • 11 . 遁名

    窜改物名,改变作品。

  • 12 . 狗不了吃屎

    1.喻本性难改。

  • 13 . 幡然

    幡:通“翻”;幡然:很快而彻底;途:途径。指迅速地完全改变原来的道路。

  • 14 . 翻然

    翻然:回飞的样子,形容转变很快;悔:悔恨。形容很快认识到过错而悔改。

  • 15 . 翻然

    翻然:变动的样子。形容很快转变,有所进步。

  • 16 . 翻然

    图:计划,打算。比喻很快转变过来。另作打算。

  • 17 . 翻然

    翻然:回飞的样子,形容转变很快;悟:醒悟。形容很快认识到过错而悔改醒悟。

  • 18 . 更名

    改换了原来的姓名。同“变名易姓”。

  • 19 . 更弦

    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同“更弦易辙”。

  • 20 . 更姓

    指王朝更迭,改正朔,易服色。

  • 21 . 关于政治体制革问题

    邓小平1986年9月至11月几次谈话中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内容节录。编入《邓小平文选》第3卷。指出不改革体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改革的内容是党政分开,权力下放,精简机构;改革不能照搬西方,不能搞自由化。

  • 22 . 技术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现有技术装备进行更新改造的活动。可以改善现有企业的物质技术基础,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较快地扩大生产能力。与建设新企业相比,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投资省、见效快,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 23 . 江山好,本性难移

    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 24 . 江山好,秉性难移

    旧时俗语。强调人要改变习性是非常困难的。

  • 25 . 江山易,本性难移

    人的本性的改变,比江山的变迁还要难。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

  • 26 . 江山易,秉性难移

    旧时俗语。强调人要改变习性是非常困难的。

  • 27 . 江山易,禀性难移

    人的本性的改变,比江山的变迁还要难。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

  • 28 . 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的调整和改造。在中国,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起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其基本目标是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所有制方面,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在分配方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在农村,进一步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城市,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国有企业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在宏观调控方面,对计划、财政、税收、金融、物价、劳动

  • 29 . 李二嫂

    吕剧剧目。1954年刘梅村、刘奇英等据王友安同名小说改编。1947年鲁中南解放区某村寡妇李二嫂与农民张小六相爱,遭到婆婆“天不怕”和部分村民反对。李二嫂在妇女会主任等人帮助下,冲破旧的习惯势力阻挠,与小六结婚。

  • 30 . 劳动

    我国对判处徒刑的犯罪分子实行的一种措施,强迫他们劳动,在劳动中改造他们成为新人。简称劳改。

  • 31 . 劳

    指正在进行劳动改造的犯罪分子。

  • 32 . 劳农场

    1. 关押轻罪犯强迫劳动的农场。

  • 33 . 利

    中国全民所有制企业以向国家缴纳所得税替代上缴利润的一种利润分配办法。利改税分两个步骤实施。第一步税利并存,从1983年1月1日起实施。企业除根据实现的利润,按规定税率缴纳所得税外,税后利润可按留利水平扣留一部分作为企业留利,其余采取多种形式上缴国家。第二步逐步过渡到完全以税代利,从1984年10月1日起在计算缴纳所得税和调节税后,税后利润全部留给企业。1987年后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则采用不同方式承包上缴利润数。

  • 34 . 民主

    泛指由政府组织和领导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改革。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所进行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改革。主要是土地改革。还包括厂矿交通等企业中的民主改革,如反对封建把头和反动帮会头子,废除包工制、工头制、抄身制等,树立工人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实现企业管理民主化。还包括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婚姻制度等。

  • 35 . 面不

    指脸色不改变。形容遇到危难时,镇定自若。

  • 36 . 面不

    脸色不变。形容从容镇静的样子。

  • 37 . 迁善

    指改正过失而向善。

  • 38 . 弃行

    1.抛弃原来职业,改从新的职业。

  • 39 . 乔妆

    乔:做假。乔妆:改变服装、容颜。指化妆改变形象,掩饰本来的身份。亦作“乔装打扮”、“乔装改扮”。

  • 40 . 乔装

    乔:改换。指改换服饰以伪装隐瞒身分。

  • 41 . 三大

    1.指一九五六年基本完成的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42 . 三

    1.谓月三度圆缺。

  • 43 . 三湾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永新三湾村,领导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将原来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缩编为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在军队中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并成立了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部队;在军队内实行民主制度,并成立了代表士兵利益的士兵委员会。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建立新型的人民军队打下了基础。

  • 44 . 山河易,本性难移

    指习惯成性,很难改变。

  • 45 .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生产资料私有制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改革。包括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通过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通过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把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

  • 46 . 死不

    到死也不追悔、改正。形容非常顽固,坚持错误。

  • 47 . 梭伦

    古希腊雅典城邦的一次重要政治改革。公元前594年,出身破落贵族的梭伦在平民支持下当选雅典执政官。为解决日益尖锐的贵族和平民之间的阶级矛盾,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颁布“解负令”,禁止将欠债的平民变为奴隶;按收入多寡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使富裕的平民能够参政;设立“四百人会议”等政治机构,削弱贵族权力。他的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 48 . 体制

    在我国,指克服现有体制中的弊端,使各种体制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是我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保证。

  • 49 . 痛前非

    痛:彻底;非:错误。彻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错误。

  • 50 . 土地

    ①即“土地革命”。 ②某些资本主义国家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以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与无产阶级领导的土地革命在目的和方法上都有不同。

  • 51 . 土地革运动

    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西藏等少数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农村胜利完成。

  • 52 . 文字

    1.一个国家或民族对其通用文字的改革。在我国﹐主要指对汉字的改革﹐有些少数民族也有文字改革问题。

  • 53 . 王莽

    西汉末年,社会危机严重。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进行托古改制:颁布法令,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私家奴婢改称“私属”,都不许买卖。一家不满八个男子,占有田地不准超过九百亩,多占的田地分给族人或乡里,没有土地的可按一夫一妻一百亩的标准分给。此外,屡次更变币制,恢复五等爵制。由于贵族、官僚和大地主的反对,法令得不到贯彻实施,农民对此极为不满。而币制的屡次变更,造成社会经济的极大混乱。改制反而使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引发农民起义。

  • 54 . 魏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471-499年在位)进行的政治改革。孝文帝五岁即位,其祖母冯太后临朝,颁行俸禄制、三长制、均田制等。孝文帝亲政后,将国都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往洛阳。继而禁鲜卑语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人与汉人通婚,改胡服为汉服,仿南朝典则定官制朝仪。这些改革有利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和北方的统一。

  • 55 . 行不更名,坐不

    任何情况下都不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形容为人处世光明磊落。

  • 56 . 有则之,无则嘉勉

    指凡有缺点错误被人指出应该改过,没缺点、错误就用以勉励自己。

  • 57 . 一故辙

    彻底改变走惯了的老路。指坚决走上新路。

  • 58 . 移风

    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同“移风易俗”。

  • 59 . 易辙

    变更车道,改换琴弦。比喻改变方向、计划、做法或态度。

  • 60 . 有则之,无则加勉

    1.有过失或缺点则改正﹐无则用以自勉。本用于自省其身。后多用于指他人对自己的批评指责时所持态度。

  • 61 . 有则之,无则加勉

    则:就;加:加以。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勉励自己。

  • 62 . 政治体制

    特指我国在政治体制上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 63 . 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

    毛泽东于1941年为驳斥王明“左”倾路线写的一篇文章中的一段。编入《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论述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指出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从必然王国变为自由王国,必须经过认识与改造世界这两个过程;从改造世界中去认识世界,又从认识世界中去改造世界。

  • 64 . 宗教革运动

    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宗教改革旗帜下发动的大规模反封建的社会政治运动。表现为对西欧封建制度的主要支柱,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会发动猛烈冲击。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抨击教皇出售赎罪券,揭开宗教改革的序幕。反对罗马教会对各国教会的控制;反对教会拥有地产;以《圣经》为信仰的最高准则,不承认教会享有解释教义的绝对权威;强调教徒个人直接与上帝相通,不必由神父作中介。运动中有以路德为首的温和派和以加尔文为首的激进派。宗教改革运动使西欧和北欧各国的世俗君主摆脱了罗马教皇的控制,并产生了脱离天主教的

  • 65 . 钻燧

    1.古时钻木取火﹐因季节不同而用不同的木材。《论语.阳货》:"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何晏集解引马融曰:"《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故曰改火也。"后仅于寒食后二日为之,并成为习俗。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