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狱组词
  4. 【狱】结尾能组哪些词

【狱】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阿鼻地

    阿鼻: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 2 . 阿鼻

    1.见"阿鼻地狱"。

  • 3 . 阿呼地

    1.佛教语。谓甚苦之地狱。

  • 4 . 阿毗地

    阿毗: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 5 . 拔舌地

    佛教称人生前毁谤佛法,死后堕入受拔舌刑罚的地狱。后用来泛指因口舌罪过而堕入的地狱。

  • 6 . 犴

    1.牢狱。 2.指冤狱。

  • 7 . 岸

    1.监狱。岸,通"犴"。语本《诗.小雅.小宛》:"哀我填寡,宜岸宜狱。"陆德明释文:"《韩诗》作犴,音同。云乡亭之系曰犴,朝廷曰狱。"

  • 8 . 按

    1.断狱。 2.巡视监狱。

  • 9 . 豻

    1.监狱。引申指狱讼之事。

  • 10 . 仓

    1.仓库及监狱。

  • 11 . 巴士底

    法国巴黎的一座城堡。1382年建成,后成为囚禁政治犯的监狱,为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象征。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克这座城堡,标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后7月14日被定为法国的国庆日。

  • 12 . 北寺

    1.东汉黄门署属下的监狱。主鞫禁将相大臣。因署在宫省北﹐故名。

  • 13 . 弊

    1.判罪。

  • 14 . 蔽

    1.犹冤狱。

  • 15 . 惨

    1.残酷的刑狱。

  • 16 . 狴

    1.牢狱。

  • 17 . 变

    1.犹翻案。

  • 18 . 成

    1.指已判决待批准或已判决在执行的刑事案件。 2.指刑事案件的定案。

  • 19 . 察

    1.审理狱讼案件。

  • 20 . 蚕室

    1.即蚕室。

  • 21 . 厂

    1.指明代东厂﹑西厂所设的牢狱。

  • 22 . 楚

    1.《后汉书.楚王英传》:"有司奏英招聚奸猾,造作图谶,擅相官秩,置诸侯王公将军二千石,大逆不道,请诛之……楚狱遂至累年,其辞语相连,自京师亲戚诸侯州郡豪桀及考案吏,阿附相陷,坐死徙者以千数。"又《袁安传》记袁安案其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后因称冤狱为"楚狱"。

  • 23 . 弛

    1.释放狱囚。

  • 24 . 出

    1.脱离监狱。

  • 25 . 大

    1.重大的案件。多指牵涉面广而处罚严厉者。 2.大牢﹐监狱。

  • 26 . 逮

    1.逮捕入狱。

  • 27 . 词

    1.诉讼案件。

  • 28 . 地

    ①某些宗教认为恶人死后灵魂受苦受罚的地方。佛教认为人在生前做了坏事,死后就要堕入地狱。基督教则称不信仰耶稣的恶人于末日审判后在地狱受永罚。 ②比喻黑暗而危难的境地。

  • 29 . 党

    1.古代指监禁﹑诛杀党人。 2.指逮捕﹑杀戮反对党成员。

  • 30 . 盗

    1.有关盗贼的案件。

  • 31 . 典

    1.执掌刑狱之事。

  • 32 . 法

    1.监狱。指刑事案件。

  • 33 . 反

    1.谋反的案件。 2.越狱;在狱内反抗。

  • 34 . 断

    〈书〉审理案件:~如神ㄧ老吏~(比喻熟练)。

  • 35 . 对

    1.到案受审。

  • 36 . 烦

    1.烦苛的刑狱。

  • 37 . 丰城

    1.传说龙泉﹑太阿两宝剑沉埋丰城狱底,后常以"丰城狱"喻埋没人才的地方。

  • 38 . 丰

    1.见"丰城狱"。

  • 39 . 酆城

    1.丰城县狱。相传晋雷焕在此掘地得宝剑赠张华。

  • 40 . 酆

    1.酆城狱。

  • 41 . 覆

    1.覆审讼案。

  • 42 . 贯

    1.牢狱。

  • 43 . 官

    1.官府的牢狱。

  • 44 . 国

    1.谓国家的重大罪案。

  • 45 . 黑沙地

    1.佛教语。十六游僧地狱之一。

  • 46 . 蛊

    1.因蛊咒而造成的案子。

  • 47 . 鬼

    1.地狱。

  • 48 . 归

    1.犹归罪。 2.返归监狱。《新唐书.太宗纪》载:贞观六年十二月辛未,放死罪者归其家;七年九月,纵囚来归,皆赦之。后用为德政之典。 3.归结狱讼。

  • 49 . 火

    1.烈火炽盛的地狱。喻极热处。

  • 50 . 黑

    1.地处幽深﹑关押重犯的监狱。 2.冤狱。

  • 51 . 黑暗地

    1.即地狱。 2.指密室;暗室。

  • 52 . 黑暗

    1.见"黑暗地狱"。

  • 53 . 黄门北寺

    1.后汉狱名。《后汉书.党锢传.李膺》:"帝愈怒﹐遂下膺等于黄门北寺狱。"后以"黄门北寺狱"为冤狱的泛指。

  • 54 . 黄门

    1."黄门北寺狱"的省称。

  • 55 . 画地为

    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同“画地为牢”。

  • 56 . 画地作

    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同“画地为牢”。

  • 57 . 画

    1.画地为狱。

  • 58 . 缓

    1.宽缓刑狱。

  • 59 . 活地

    比喻黑暗悲惨的社会环境。

  • 60 . 黄沙

    1.古时诏狱名。

  • 61 . 积

    1.长期不得审理的讼诉案件。多指冤案。

  • 62 . 禁

    1.监狱里的看守。

  • 63 . 监

    监禁犯人的处所。

  • 64 . 劫

    从监狱里把被拘押的人抢出来。

  • 65 . 静

    1.犹虑囚。详细地审理狱囚而为之平反。

  • 66 . 鞠

    1.审理案件。鞠,通"鞫"。

  • 67 . 鞫

    1.审理案件。

  • 68 . 谨

    1.审慎断狱。

  • 69 . 酒食地

    陷入终日为酒食应酬而奔忙的痛苦境地。

  • 70 . 郡邸

    1.汉王侯﹑郡守府邸中所设的监狱。属大鸿胪。

  • 71 . 开方破

    1.指僧人为亡灵诵《宗镜录》中的《破地狱偈文》,以求佛祖开恩,开度亡灵出地狱。为佛事活动之一。

  • 72 . 具

    1.备文定案。 2.据以定罪的全部案卷。

  • 73 . 决

    1.亦作"决狱"。 2.判决狱讼。

  • 74 . 牢

    监狱。

  • 75 . 滥

    1.冤案。

  • 76 . 锒铛入

    锒铛:铁索链相撞击的声音。用铁链锁起来,投入监狱。

  • 77 . 老吏断

    吏:司法官;狱:案件。老司法官判断案件。形容有丰富经验的人,判断是非又快又准。

  • 78 . 犁舌

    1.亦作"犁舌狱"。 2.佛教语。谓犯恶口﹑大妄语等作口业者死后所入的地狱。

  • 79 . 梁

    1.汉邹阳受诬陷系狱,自狱中上书梁孝王辩白,终获释。事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后因以"梁狱"代指冤狱。

  • 80 . 炼

    ①天主教指人生前罪恶没有赎尽,死后灵魂暂时受罚的地方。 ②比喻人经受磨炼的艰苦环境。

  • 81 . 乱

    1.不容易判决的大案。

  • 82 . 卖官鬻

    指收受贿赂,出卖官爵,枉法断狱。

  • 83 . 留

    1.稽延狱讼。

  • 84 . 卖

    1.谓受贿后枉法断案。

  • 85 . 民

    1.民间诉讼案件。

  • 86 . 判冤决

    判:评判;决:判决;狱:案件。评判冤案,判决官司。

  • 87 . 秘

    1.也称掖庭狱。汉代专指幽囚罪人于皇宫掖庭而不作公开审理的监狱。据《汉书.刘辅传》载:成帝欲立赵倢伃为皇后,先下诏封倢伃父临为列侯。辅上书谏止。"书奏,上使侍御史收缚辅,系掖庭秘狱,群臣莫知其故。"光禄勋师丹﹑太中大夫谷永俱上书保辅,极言"旬日之之间,收下秘狱"之不当,"其于治亲养忠之义,诚不宜幽囚于掖庭狱"。于是"上乃徙系辅共工狱,减死罪一等,论为鬼薪,终于家"。

  • 88 . 片言折

    片言:极少的几句话;折狱:判决诉讼案件。原意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判决讼事。后指能用几句话就断定双方争论的是非。

  • 89 . 破

    1.打开地狱,拯救亡灵。佛教徒做的一种法事。 2.谓囚犯越狱脱逃。

  • 90 . 钱

    1.有关盗铸钱币的案件。

  • 91 . 平

    1.谓公正判案。

  • 92 . 三

    1.三宗刑狱案件。 2.由大理寺(廷尉)﹑都官(刑部)﹑御史台共同审理的狱案。

  • 93 . 起

    1.兴起狱讼;有意制造要案。

  • 94 . 人间地

    人世间的活地狱。比喻黑暗的社会。

  • 95 . 入

    1.进入监狱。

  • 96 . 攘

    1.拒捕。

  • 97 . 三字

    狱:指官司,罪案。指宋朝名将岳飞的冤狱。后也泛指冤狱。

  • 98 . 鼠

    1.语本《史记.酷吏列传》:"﹝张汤父﹞出,汤为儿守舍,还而鼠盗肉,其父怒,笞汤。汤掘窟得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并取鼠与肉,具狱磔堂下。其父见之,视其文辞如老狱吏,大惊,遂使书狱。"后因以指智力出众的人。

  • 99 . 书

    1.书写狱词。指作案牍文书或作判决词。

  • 100 . 慎

    1.谨慎处理狱讼之事。语本《书.立政》:"庶狱庶慎。"

  • 101 . 十八层地

    层:重。地狱:佛教、基督教等指死后灵魂受苦的地方。迷信认为人在生时为非作恶,死后进入十八层地狱,不得翻身。比喻悲惨的报应。

  • 102 . 十八地

    1.亦作"十八埊狱"。 2.即十八层地狱。

  • 103 . 十八埊

    1.见"十八地狱"。

  • 104 . 十八

    1.见"十八地狱"。

  • 105 . 十八重地

    重:层。迷信认为人在生前作恶,死后就要堕入十八重地狱,永民不得翻身。比喻最黑暗、最苦难的境地。

  • 106 . 市

    1.商市和监狱。旧时均为奸人牟利的场所,故并称。 2.指司法的官吏。

  • 107 . 沈

    1.犹入狱。

  • 108 . 生地

    1.活地狱。形容人间极苦的处所。

  • 109 . 诗

    1.因所作之诗而引起的讼案。

  • 110 . 水

    1.古时酷刑之一种。

  • 111 . 死

    1.应判死刑的案件。

  • 112 . 司

    1.掌管刑狱的官员。 2.元刑部设司狱司,明因之。清刑部亦置司狱,掌督狱卒。参阅《元史.百官志一》﹑《明史.职官志一》﹑《清史稿.职官志一》。

  • 113 . 庶

    1.诸凡刑狱诉讼之事。

  • 114 . 探

    1.探监。

  • 115 . 台

    1.古时御史台所设的监狱。

  • 116 . 讼

    1.诉讼。

  • 117 . 逃

    1.犹越狱。

  • 118 . 速

    1.招致诉讼。语出《诗.召南.行露》:"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高亨注:"速,招致。狱,诉讼。"

  • 119 . 宿

    1.积久未决的讼案。

  • 120 . 天堂地

    原为佛家语。指善人死后升入天堂,恶人死后堕入地狱。佛家用以劝善惩恶。后常用以比喻幸福和凄苦两种截然相反的生活境遇。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