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骨组词
  4. 【骨】结尾能组哪些词

【骨】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并

    1. 指夫妇合葬。

  • 2 . 闭

    1.埋葬尸体。

  • 3 . 鼻梁

    1.鼻中隔。

  • 4 . 安车

    1.古部落名。靺鞨族七部落之一。在今黑龙江省宾县及五常县境。有农业,种植粟﹑麦﹑穄。又有养猪业,但主要以射猎为业。穴居,性骁勇。参阅《隋书.东夷传.靺鞨》﹑《金史.世纪序》。

  • 5 . 冰

    1.洁白纯净的骨架。用以喻漂洗素色织物的架子。 2.指水面凝成的长而薄的冰片。

  • 6 . 冰肌玉

    冰:晶莹。肌骨如同冰玉一般。形容女子肌肤莹洁光滑。

  • 7 . 傲

    比喻高傲自尊、刚强不屈的性格:一身傲骨,两袖清风。

  • 8 . 白

    1.尸骨;枯骨。 2.泛指死人。 3.白色果核或树干。

  • 9 . 暴

    1.暴露尸骨。指死于郊野。 2.指暴露的尸骨。

  • 10 . 髌

    1.膝盖部的一块骨,略呈三角形,尖端向下。也叫膝盖骨。

  • 11 . 髀

    1.亦作"?骨"。 2.胯骨。 3.指股骨。

  • 12 . 贬

    1.指被贬责的历史人物。

  • 13 . 逼

    1.谓寒冷侵入筋骨。形容很冷。

  • 14 . 卜

    1.古代占卜用的兽骨,多为牛﹑羊﹑猪的肩胛骨。

  • 15 . 扁

    扁平的骨头,如髂骨、大多数颅骨等。

  • 16 . 砭

    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朔风~。

  • 17 . 病

    1.指多病瘦损的身躯。

  • 18 . 常

    1.谓凡人。

  • 19 . 菜

    1.犹瘦骨。长年蔬食而骨瘦体弱。

  • 20 . 缠

    1.手臂中辅骨的俗称。

  • 21 . 锤

    1.内耳听骨之一﹐形状像锤子﹐跟鼓膜相连﹐能把声音的振动传给砧骨和镫骨。 2.五指骨。

  • 22 . 谄

    1.指谄媚成性的人。

  • 23 . 彻

    入骨;透入骨内。形容程度极深:冷得彻骨。

  • 24 . 彻心彻

    彻:通、透。通心透骨。形容疼痛达到了极点。

  • 25 . 村筋俗

    形容人的品格鄙俗。

  • 26 . 澈

    1.透骨。比喻程度很深。

  • 27 . 耻

    1. 围成骨盆的不规则骨头之一,居骨盆前下方,左右各一。

  • 28 . 揣

    1.旧时相术的一种。揣摸人的骨骼,据其高低﹑大小﹑长短等以推断人的贫富﹑智愚﹑贵贱﹑寿夭。

  • 29 . 成

    1.今称胫骨。

  • 30 . 麤

    1.片茶的一种。

  • 31 . 抽筋拔

    比喻非常勉强。

  • 32 . 抽胎换

    犹言脱胎换骨。

  • 33 . 痴

    1.谓资质愚钝。

  • 34 . 道

    1.修道者的气质。

  • 35 . 尺

    1. 连接肱骨和腕骨的骨头,上端呈三棱形。

  • 36 . 赤

    1.赤骨立。比喻空无所有。

  • 37 . 炊

    1.烧人骨。极言凄惨。

  • 38 . 戳脊梁

    在背后指责议论。

  • 39 . 骴

    1.亦作"髊骨"。 2.肉未烂光的骸骨。

  • 40 . 词

    1.喻指使词成为佳作的主要因素。

  • 41 . 地

    1.古人谓大地的骨骼,指石。又称"土骨"。 2.枸杞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枸杞﹑地骨皮》。

  • 42 . 磁

    1.瓷器无釉的地方。

  • 43 . 脆

    1.软骨。常喻老人衰弱的身体或诗文单薄的内容。 2.作为食品的动物的软骨。

  • 44 . 次

    1.犹入骨。形容程度极深。

  • 45 . 刺

    形容极冷,寒气仿佛袭入骨内:寒风刺骨|冬天洗衣服,水冷得刺骨。

  • 46 . 刺心刻

    ①犹刻骨铭心。指感念至深。 ②亦作“刺心切骨”。内心极其悲愤。

  • 47 . 刺心切

    指内心极其悲愤。

  • 48 . 赐骸

    1.古代大臣请求致仕的婉词。

  • 49 . 蝶

    头骨之一,形状像蝴蝶,在脑颅的底部,枕骨之前。

  • 50 . 跗

    蹠骨和胫骨之间的骨,构成脚跟和脚面的一部分,由七块小骨组成。(图见〖骨骼〗)

  • 51 . 顶阳

    1.顶骨,头盖骨。

  • 52 . 夺胎换

    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 53 . 镫

    1.听骨之一。形状像马镫﹐外面跟砧骨相连﹐里面的一端跟内耳相连。

  • 54 . 弹

    1.古代北方胡人盟约之法。置酒于人头骨中,互饮以示信守。

  • 55 . 第二

    1.古新罗国谓除王侯族外的其余贵族为第二骨。

  • 56 . 骶

    1.尾脊骨。

  • 57 . 滴

    1.以血滴骨认亲。引申为得其嫡传。

  • 58 . 蛤

    1.蛤蜃的甲壳。

  • 59 . 第一

    1.古新罗国谓王侯族为第一骨﹐其余贵族为第二骨。

  • 60 . 短

    近似立方体的骨,如腕骨、跗骨等。

  • 61 . 凡胎俗

    指人世间普通、平庸的人。

  • 62 . 凡胎浊

    指人间普通的,平庸的人。

  • 63 . 粉身灰

    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同“粉身碎骨”。

  • 64 . 粉身碎

    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

  • 65 . 顶

    头骨之一,略呈扁方形,在头的顶部,左右各一块。

  • 66 . 顶梁

    1.即顶骨。

  • 67 . 顶门

    1.即顶骨。

  • 68 . 颚

    1.俗称腮帮骨。

  • 69 . 反

    1.称人有预示将来要谋反的骨相。 2.引申为阴谋造反。

  • 70 . 断

    1.骨头折断。比喻极其悲伤。

  • 71 . 凡

    1.凡人或指凡人的躯体﹑气质。

  • 72 . 多

    1.指书法富于骨力。

  • 73 . 额

    1. 颅前上部的一对膜化骨,前方紧接着顶骨,在人类头上联合成单个骨,它形成额和眶的上部。

  • 74 . 封侯

    1.封侯的骨相。

  • 75 . 狗

    1.木名。 2.草名。

  • 76 . 燔

    1.炙肉中的骨头。

  • 77 . 钢

    1.钢筋。

  • 78 . 钢筋铁

    筋骨象钢铁打铸的一般。形容身体健壮有力或意志坚强不屈。

  • 79 . 佛

    1.即佛舍利。

  • 80 . 腓

    小腿外侧的长形骨,比胫骨细而短,有三个棱。(图见〖骨骼〗)

  • 81 . 丰

    1.风骨,指诗文刚健有力的风格。

  • 82 . 丰肌弱

    丰润的肌肤,柔嫩的骨骼。形容女子或花朵娇嫩艳丽而有丰韵。

  • 83 . 丰肌秀

    丰润的肌肤,柔嫩的骨骼。形容女子或花朵娇嫩艳丽而有丰韵。同“丰肌弱骨”。

  • 84 . 焚

    1.指火化。

  • 85 . 粉

    1.粉身碎骨,不惜生命。

  • 86 . 风

    ①指人的气概、品格。 ②(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

  • 87 . 锋

    1.突出的骨头。

  • 88 . 富

    1.命定富有的骨相。

  • 89 . 匄骸

    1.谓官吏请求辞官。

  • 90 . 腐

    1.本指死尸。亦用以指贱躯。

  • 91 . 刮

    1.用刀刮除骨上的药毒以治创伤。《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后用为形容精神坚强的典实。

  • 92 . 干余

    1.古代传说中的鸟名。

  • 93 . 槁

    1.枯骨。 2.指贝。

  • 94 . 鲠

    1.指刚正不阿的品质。

  • 95 . 高

    1.腕骨。

  • 96 . 贵

    1.古代祭祀用的牺牲,按部位不同有贵贱之分,贵的部分叫"贵骨"。 2.主富贵的骨相。

  • 97 . 枸

    1.亦作"枸榾"。 2.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因木质白如狗骨,故名。又因叶有五刺,如猫形,也称猫儿刺。中医以叶入药,称功劳叶。

  • 98 . 肱

    上臂中的长骨,上端跟肩部相连,下端跟尺骨和桡骨相连。(图见〖骨骼〗)。

  • 99 . 钩锁

    1.锁骨。

  • 100 . 股

    大腿中的长骨,是全身最长的骨,上端跟髋骨相连,下端跟胫骨相连。(图见〖骨骼〗)

  • 101 . 归

    1.犹归葬。

  • 102 . 寒风刺

    寒风吹到身上,就如同刺在骨头里一般。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 103 . 寒

    1.指贫寒的人。 2.死物之体;尸骨。

  • 104 . 寒气刺

    冷得几乎失去知觉,感到特别冷。

  • 105 . 合

    1.犹合葬。 2.肉不剔骨。

  • 106 . 虎

    1. 为猫科动物虎(Panthera tigyis)的骨骼。可用作中药,用于祛风寒、健筋骨、镇惊。如:虎骨酒。

  • 107 . 后

    1.即后枕骨。

  • 108 . 肌

    1.肌肉与骨骼。 2.犹胸臆。常指内心深处。

  • 109 . 恨

    1.抱恨而死者的骸骨。

  • 110 . 恨之入

    恨到骨头里去。形容痛恨到极点。

  • 111 . 核

    1.骨骼部位名。指第一跖趾关节内侧圆形突起。 2.泛指突出像核状的骨头。

  • 112 . 鹤

    1.修道者的骨相。 2.伶仃瘦骨。 3.鹤骨笛。

  • 113 . 积谗糜

    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同“积谗磨骨”。

  • 114 . 积谗磨

    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同“积毁销骨”。

  • 115 . 积毁消

    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同“积毁销骨”。

  • 116 . 积毁销

    积:聚;毁:毁谤;销:熔化。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

  • 117 . 后枕

    1.枕骨。因在头部后面,故称。

  • 118 . 画

    1.指画出名马的神骏的风神。语出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雕丧。"

  • 119 . 画虎画皮难画

    比喻认识一个人容易,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难。

  • 120 . 换

    1.道家谓服食仙酒﹑金丹等使之化骨升仙。《太平广记》卷二十引南唐沈汾《续神仙传.王可交》:"一人曰:'与酒吃。'侍者泻酒﹐而樽中酒再三泻之不出。侍者具告。道士曰:'酒是灵物﹐必得入口﹐当换其骨。泻之不出﹐亦乃命也。'"《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五年》:"上饵道士金丹……自秋冬以来﹐觉有疾﹐而道士以为换骨。上秘其事。"因亦用为酒名,标榜其名贵。 2.佛教称得道受果。 3.喻作诗文活用古人之意,推陈出新。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