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开头能组哪些词
1 . 词家
1.擅长诗文的人。 2.专指擅长填词﹑有较大成就的人。
2 . 词价
1.指诗文的名声。
3 . 词笺
1.见"词笺"。
4 . 词匠
1.擅长诗文的人。
5 . 词杰
1.见"词杰"。
6 . 词禁
1.指翰林院。
7 . 词境
1.词的意境。
8 . 词句
1.词和句子﹔字句。
9 . 词卷
1.诗文集。
10 . 词科
1.科举名目之一。此科主要选拔学问渊博﹐文辞清丽﹐能草拟朝廷日常文稿的人才。宋代又为宏词科﹑词学兼茂科﹑博学宏词科的通称。清代则专指博学鸿词科。
11 . 词客
1.擅长文词的人。
12 . 词库
1. 一种语言、方言或个人习语的词的集成。
13 . 词类
词在语法上的分类。汉语的词一般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和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14 . 词理
1.文词的情致。 2.文词的义理。
15 . 词林
1.指汇集在一处的文词。 2.词坛。 3.翰林或翰林院的别称。
16 . 词林纪事
词话集。清代张宗fe43撰。二十二卷。书中收录了唐、宋、金、元共四百二十二位词家的词作及有关故事,采录颇丰,并作了大量考证和评论。
17 . 词林摘艳
散曲戏曲选集。明代张禄选辑。十集。系根据《盛世新声》增删补订而成。其中收有一些时调小曲,为研究当时民间小曲的资料。
18 . 词令
1.应对得宜的言词。 2.词翰策令。
19 . 词流
1.词人。
20 . 词癖
1.爱词成癖的人。
21 . 词频
一定范围的语言材料中词的使用频率。
22 . 词品
1.词的品格。
23 . 词谱
①辑集词调各种体式,给填词者作依据的书。一般分类编排。内容主要说明填词的各种规则(包括字句定格、声韵安排等)及词调源流等。现传词谱以明代张fe44的《诗余图谱》最早。清代万树的《词律》,陈廷敬、王奕清等合编的《钦定词谱》等词谱辑录较为完备。 ②书名。清代陈廷敬、王奕清等奉康熙皇帝之命所编。四十卷。收录唐、宋、元词八百二十六调、二千三百零六体。按词调字数多少为序排列。对填词的各种规则及词调来源等有详尽考订,也收录部分北曲小令。
24 . 词气
1.言语或文词的气势。
25 . 词腔
1.犹词调。
26 . 词清讼简
词讼清简。指狱讼稀少,政事清闲。
27 . 词律
1.文词的格律。 2.词的格律。清万树有《词律》二十卷。
28 . 词貌
1.措词和神态。
29 . 词门
1.诗文的门庭。
30 . 词盟
1.文坛盟友。 2.犹文坛。
31 . 词名
1.诗词的名声。
32 . 词命
1.词令﹐聘问应对之词。 2.词翰策命。
33 . 词魔
1.对词曲爱好入迷的人。
34 . 词目
1.词林名目﹐指诰策﹑书翰之事。 2.词语条目﹐即辞典中每一个注释的对象。
35 . 词牌
填词用的曲调名。最初,词都配合音乐歌唱,曲调名称即词牌,一般依据词的内容而定。后来,词不再配合音乐歌唱,曲调名和词的内容不一定有联系,而只作为文字、音韵结构(句数、字数、分段、平仄、押韵)的规定格式,供填词时遵循。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规定格式。但有些词牌除正名外另有异名,也有同名异调、一名数体的。
36 . 词派
1.词的流派。
37 . 词案
1.诉讼的案卷。
38 . 词笔
1.指有韵和无韵的文字﹐亦指赋诗作文的才能。
39 . 词辨
1.见"词辩"。
40 . 词辩
1.亦作"词辨"。 2.能言善辩﹔能言善辩之才。
41 . 词柄
1.犹话柄。
42 . 词波
1.文词的光华。 2.指文词。
43 . 词伯
1.称誉擅长文词的大家﹐犹词宗。
44 . 词不达意
词:言词;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45 . 词不逮理
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46 . 词不逮意
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47 . 词不悉心
悉:尽,全。言词不能完全表达心意。
48 . 词才
1.犹文才。 2.有才气的词。
49 . 词采
1.见"词彩"。
50 . 词彩
1.亦作"词采"。 2.词章的文彩。 3.指词藻。
51 . 词惭
1.谓语言吞吞吐吐。
52 . 词曹
1.指文学侍从之官。亦借指翰林。
53 . 词忏
1.指诵经拜忏的道士。
54 . 词场
1.犹文坛。 2.专指词人荟萃之地。 3.科场。
55 . 词臣
1.旧指文学侍从之臣﹐如翰林之类。
56 . 词传
1.传说﹔传奇。
57 . 词典
一作“辞典”。汇集语言里的词语,按一定顺序编排,逐一解释,供人检索查阅的工具书。有语文词典、专科词典和综合性词典之分。世界上最早的词典是中国西汉初编纂的《尔雅》。
58 . 词调
1.文词和音调。 2.诗和词的格调。 3.专指填词的格调。
59 . 词牒
1.诉状。
60 . 词钝意虚
形容由于心虚而说话吞吞吐吐。
61 . 词锷
1.犹词锋。
62 . 词儿
1.韵文文体之一。即词。 2.指词话。元明时的一种说唱艺术。 3.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也指说话﹑文章中的语句。
63 . 词法
1.填词的法则。 2.指语法学中研究词的形态变化的部分。包括词的构造﹑变化和分类等内容。
64 . 词犯
1.谓措词激切有所冒犯。
65 . 词费
1.耗费言词。
66 . 词峰
1.见"词峰"。
67 . 词锋
1.犀利的文笔或口才。 2.言词所向﹔话题。
68 . 词府
1.辞章的总汇。
69 . 词赋
1.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因此后人称赋体文学为"词赋"。后亦指词和赋。 2."词赋科"的省称。
70 . 词赋科
1.科举名目之一。主要考试词赋。
71 . 词格
1.诗文的品格。 2.专指词的品格。
72 . 词根
1.语言学用语。词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桌子"里的"桌"﹐"老虎"里的"虎"﹑"学习"里的"学"和"习"。
73 . 词骨
1.喻指使词成为佳作的主要因素。
74 . 词乖
1.谓背谬违戾。词﹐通"辞"。
75 . 词官
1.指文学侍从之臣。
76 . 词馆
1.翰林院。
77 . 词海
1.诗文的海洋。喻指众多诗文的汇集。
78 . 词翰
1.诗文﹐辞章。 2.书札。 3.诗文与书法。
79 . 词翰客
1.文学之士。
80 . 词华
1.文采﹔辞藻华丽。 2.言词的才华。口才。
81 . 词华典赡
文词华丽,用典周备。
82 . 词华典瞻
赡:充裕。文章遣词华丽,用典充裕。
83 . 词话
①中国古代评论词作、词人、词派以及有关词的本事和考订的著作。始于宋代杨的《古今词话》,此后作者众多。今人所辑《词话丛编》汇集宋代至近代六十多种词话,颇有价值。 ②元明曲艺形式。表演形式有说有唱。今见最早的词话刊本是明成化年间北京永顺堂刊印的《花关索出身传》等十六种,均为中长篇。一般认为,明中叶以后出现的弹词和鼓词,是词话的直接发展。 ③明代章回小说中夹有诗词的,也称词话。如《金瓶梅词话》等。
84 . 词话丛编
词话丛书。唐圭璋编。共收宋、元、明、清及近代的词话和词论著作六十种,是词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85 . 词黄
1.用黄色纸书写的诏书。
86 . 词汇
一种语言里所有的词的总称。也指一个人或一部作品所使用的词。
87 . 词汇学
1.语言学的一个部门。研究语言或一种语言的词汇的组成和历史发展。
88 . 词级
1.词臣的等级。
89 . 词技
1.行文措辞的技能。
90 . 词穷
1.谓理屈而无话可说。
91 . 词穷理极
穷:完,尽;极:终,到头。把话说完,把理讲透。
92 . 词穷理尽
指再也找不到理由,无话可说。
93 . 词穷理绝
指再也找不到理由,无话可说。同“词穷理尽”。
94 . 词穷理絶
1.同"词穷理尽"。
95 . 词穷理屈
指理由亏屈,无话可说。
96 . 词曲
1.词和曲的并称。 2.指戏曲。 3.谓说唱。
97 . 词人
1.擅长文辞的人。指骚﹑赋作者。 2.擅长文辞的人。指诗人。 3.擅长文辞的人。指填词的人。
98 . 词人才子
词人:善于文辞的人。旧指有才华的文人墨客。
99 . 词色
1.言语和神态。
100 . 词少理畅
词:言词;畅:通行无阻。虽然言辞不多,但说理畅达。
101 . 词社
1.词人为填词而定期集聚的社团。
102 . 词史
1.谓以词曲写成的史书。 2.妓女的雅称。
103 . 词士
1.研习词章的文士。 2.从事说唱艺术的人。
104 . 词侍
1.犹词士。
105 . 词手
1.填词才能出众的人。
106 . 词首
1.犹原告。
107 . 词署
1.词臣的官署﹐如翰林院之类。
108 . 词说
1.犹言辞。 2.文体名。
109 . 词讼
1.诉讼。 2.指诉状。
110 . 词诉
1.诉讼。
111 . 词素
1.语言学用语。语言中最小的意义单位。有的词只包含一个词素﹐如"人"﹑"蜈蚣"等﹐有的词包含两个或更多的词素﹐如"人民"包含"人"和"民"两个词素。"图书馆"包含"图"﹑"书"﹑和"馆"三个词素。
112 . 词坛
1.犹文坛。
113 . 词题
1.词的题目。
114 . 词体
1.文词的体式。
115 . 词条
1.犹辞章。 2.辞书学用语。指收列的词语及其释文。
116 . 词庭
1.文翰荟萃之处。 2.指翰林院。
117 . 词筒
1.盛诗词的竹筒。为便于传递而用。借指诗词。
118 . 词头
1.朝廷命词臣撰拟诏敕时的摘由或提要。 2.语言学用语。即前缀﹐加在词根前面的构词成分。如"阿姨"的"阿"﹐"老王"的"老"。 3.辞书学用语。即词目。参见"词目"。
119 . 词涂
1.犹文坛。
120 . 词吐
1.言词谈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