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结尾能组哪些词
1 . 鄙土
1.谦称本土,本地。
2 . 埃土
1.泥土,尘土。
3 . 安土
1.安居本土。 2.使地方安定。 3.安乐的地方。
4 . 案土
1.安定本土。案,通"安"。
5 . 邦土
1.国土。
6 . 白土
1.即白垩。石灰岩的一种。俗称白土子。 2.陶土﹑瓷土的俗称。 3.鸦片的别称。 4.中土。即古冀州。
7 . 畴土
1.田地。
8 . 半截入土
截:段。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9 . 北土
1.泛指北部地区。
10 . 畚土
1.一畚的泥土。喻微少。 2.搬装泥土。
11 . 邠土
1.指邠地。
12 . 不伏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同“不服水土”。
13 . 不服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14 . 杵土
1.筑土,夯土。
15 . 本土
①乡土;原来的生长地:本乡~。 ②指殖民国家本国的领土(对所掠夺的殖民地而言)。也指一个国家固有的领土。 ③指本地的土壤:由于田里土层太薄,只有借客土加厚~,才能深耕。
16 . 本乡本土
指本地,家乡。
17 . 辟土
1.开拓疆土。 2.开垦土地。
18 . 边土
1.犹边地。
19 . 表土
1.指通常耕作的那部分土壤。2.区别于底土的表层土壤,通常包括平均一犁深度的土壤。
20 . 丑土
1.即丑地。
21 . 不习地土
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22 . 不习水土
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23 . 不習水土
不能适应某个地方的气侯、饮食等。
24 . 常寂光土
1.佛教语。四土之一。
25 . 并土
1.谓百谷成熟之土。
26 . 不便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同“不服水土”。
27 . 搽灰抹土
1.指开脸谱。
28 . 簿土
1.古代指入册的土地。今出土文物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遣策木简上有隶体墨书"簿土"字迹﹐八号墓遣策作"溥土"﹐十号墓《郑里廪簿》则写作"薄"﹐熟煌汉简亦有此例。汉墓所出簿土大都为一块用方绢包裹的土块﹐作为表示该处土地为其所有的象征。
29 . 绸缪桑土
绸缪:紧密缠缚;土:同“杜”,树根。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
30 . 布土
1.谓区分规划疆土。 2.铺土。
31 . 草土
1.指居亲丧。 2.指宜栽某些特定作物的土壤。
32 . 草甸土
草甸植被和地下水浸润作用下形成的土壤。有较厚的灰色腐殖质层,心土有锈色斑纹层。质地适中,水分状况良好,肥力较高,是优良的宜耕地。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
33 . 赤土
1.红土。 2.犹赤地。 3.见"赤土国"。
34 . 尺土
1.犹尺地。
35 . 尘土
1.细小的灰土。 2.指尘世;尘事。 3.喻庸俗肮脏或指庸俗肮脏的事物。
36 . 川土
1.犹言水土。 2.旧指四川省所产的鸦片烟土。
37 . 斥土
1.开土地为冢圹。天子即位预作陵墓的避讳说法。 2.开拓土地。 3.盐碱地。
38 . 寸土
1.指极少的土地。 2.指极少的泥土。
39 . 出土
1.谓古器物从地下被发掘出来。 2.从土中生出来。亦比喻事物萌生。 3.高出地面。
40 . 撮土
1.谓聚土而取之。 2.一撮之土。喻量少。语出《礼记.中庸》:"今夫地﹐一撮土之多。"
41 . 大土
1.旧称来自孟加拉和马德拉斯的鸦片为"大土"﹐成球状﹐价格昂贵。
42 . 蹙土
1.损失国土。
43 . 瓷土
1.本名垩土,也称陶土﹑白土﹑坩子土。今通称高岭土,因出于江西省景德镇市的高岭山得名,为制造瓷器的原料。
44 . 胆土
1.古称含胆矾的土﹐用以炼铜。
45 . 赐茅授土
封建社会帝王分封诸侯的一种礼仪。帝王以五色土为太社,分封诸侯时,各授以他们相应的某方某色土,如东方青土,南方赤土等,并包以白茅,使归以立社。
46 . 东土
1.古代指陕以东某一地区或封国。 2.东晋﹑南朝时也特指苏南﹑浙江一带。 3.古代称中国。对西方而言。
47 . 底土
1.指心土层下面的一层质地紧密的土壤。
48 . 分土
1.分封土地。 2.划分的疆土。 3.犹分野。
49 . 风土
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土地、山川、气候、物产等)和风俗、习惯的总称:~人情 。
50 . 当土
1.当地。
51 . 地土
1.犹土地;土壤。 2.国土;领土。 3.地方;地区。
52 . 分茅锡土
指分封侯位和土地。
53 . 分茅胙土
指分封侯位和土地。
54 . 奉土
1.进献领土。谓归顺。
55 . 凡土
1.尘凡的土地。
56 . 梵土
1.指印度国境。
57 . 坟土
1.指墓葬。
58 . 动土
刨地(多用于建筑、安葬等)。
59 . 冻土
1.冻结的土壤。 2.今按冻结的持续时间分为暂时性冻土﹑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
60 . 堆土
1. 沿[正在成长的庄稼如芹菜的]埂堆土以保护植物或使之不见阳光而变白。
61 . 犯土
1.见"犯土禁"。
62 . 分茅赐土
指分封侯位和土地。
63 . 分茅列土
指分封侯位和土地。
64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65 . 浮土
(~儿)①地表层的松土。 ②器物表面的灰尘:掸掉鞋上的~。
66 . 二土
1.佛教语。一般指无生死浊恶的净土和有生死浊恶的秽土。
67 . 古土
1.故土。古,通"故"。
68 . 肥土
1.肥沃的土壤。 2.古谓九州西北之地。
69 . 矾土
一种氧化铝矿石。常因含有氧化铁而呈黄至红色,故又称“铁钒土”。为炼铝的主要原料。
70 . 范金合土
1.用模子浇铸金属﹑和泥。多用兴建宫室。
71 . 方土
1.乡土;本地。 2.指各地的风俗﹑人情﹑物产等。
72 . 佛土
1.佛教谓佛陀所居住或应化的种种国土。有净土﹑秽土﹑性土﹑报土等。 2.特指净土。 3.指佛寺。
73 . 贵土
1.敬称他人的乡里。
74 . 钢筋混凝土
用钢筋做骨架的混凝土。钢筋可以承受拉力,增加机械强度。广泛应用在土建工程上。也叫钢骨混凝土、钢骨水泥。
75 . 高岭土
纯净的黏土,主要成分是铝和硅的氧化物。白色或灰白色粉末,熔点约1,750℃,是陶瓷工业和其他化学工业的原料。因为我国江西景德镇高岭所产的质量最好,所以叫高岭土。
76 . 国土
国家的领土:收复~。
77 . 革流归土
1.明清两代在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废除由政府临时任命的流官统治,恢复土司世袭制的一种措施。
78 . 幅土
1.犹幅员。
79 . 粪土
粪便和泥土。比喻不值钱的东西。
80 . 丰土
1.指富饶的地方。
81 . 封土
1.聚土为坛。 2.封地。 3.葬后堆土,或指所堆之土。
82 . 坩子土
1.方言。瓷土。
83 . 负土
1.古时坟墓隧道上承土的横板。 2.背土。 3."负土成坟"之省。
84 . 腐殖土
1. 主要由腐烂的植物物质(如落叶)组成的一层混合物。
85 . 复土
1.谓掘穴下棺,以所出土覆于棺上为坟,建陵墓。 2.收复失地。
86 . 干凈土
1.干净地。
87 . 滚土
1.犹动土。
88 . 刚土
1.硬土。
89 . 耗土
1.瘠薄的土地。
90 . 膏土
1.肥沃的土壤。 2.旧时称鸦片。
91 . 攻土
1.犹攻社。土,五行之一。
92 . 贡土
1.谓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方位取一色土授之,供其立社设坛。 2.进贡泥土。
93 . 厚土
1.谓覆土厚。 2.指土地。
94 . 谷土
1.耕地﹐宜谷之土。
95 . 广土
1.广大的土地。 2.辽远的地方。 3.扩大疆土。
96 . 故土
故乡;怀念~丨~难离。
97 . 观音土
一种白色的黏土。也叫观音粉。
98 . 混凝土
一种建筑材料,用水泥、砂、石子和水按比例拌和而成,具有耐压、耐水、耐火、可塑性等性能。
99 . 黑土
黑色的土壤,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腐殖质含量高,养分丰富,是肥沃的土壤之一。
100 . 归土
1.埋葬。 2.谓人逝世。 3.回原籍。
101 . 黄土
砂粒、黏土和少量方解石的混合物,灰黄或黄褐色,用手搓捻容易成粉末。我国西北地区是世界有名的黄土地带,土层厚度一般20-30米。
102 . 觳土
1.瘠薄之土。
103 . 黑钙土
暗黑色的土壤,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地区。腐殖质含量高,养分丰富,是肥沃的土壤之一。
104 . 海土
1.海内的土地。代指天下。
105 . 汉土
1.汉族地区。 2.指原属汉族人的土地。
106 . 合土
1.和合泥土。
107 . 横土
1.田理呈横状的土壤,积水不易渗透流失,宜于种稻。
108 . 皇天后土
皇天:古代称天;后土:古代称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109 . 怀土
1.安于所处之地。谓安土重迁。 2.怀恋故土。
110 . 荒土
1.位东北方的荒远之地。 2.犹荒地。
111 . 黑氯土
1.方言。黑色肥沃的土壤。
112 . 缓土
1.柔软而松散的土壤。
113 . 化土
1.佛家指三佛土之一的变化土。即佛为化度众生所化现的国土,亦即佛变化身所居之土。
114 . 红土
①红壤。 ②红土子。
115 . 寰土
1.疆土。
116 . 挥金如土
挥:散。把钱财当成泥土一样挥霍。形容极端挥霍浪费。
117 . 后土
1.对大地的尊称。 2.泛指土地,泥土。 3.指土神或地神。亦指祀土地神的社坛。 4.田正。上古掌管有关土地事务的官。
118 . 黄牙土
1.含有黄金的土。
119 . 坏土
1.指坟堆。坏,抔。
120 . 还土
1.回到封地。 2.返回大地。 3.开矿之后,用泥土填塞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