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汉组词
  4. 【汉】在中间组哪些词

【汉】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阿罗

    1.佛教语。小乘谓断一切嗜欲和烦恼并出三界生死者﹐称为得到阿罗汉果。

  • 2 . 拔赵帜易

    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 3 . 保圣寺罗塑像

    宋代泥塑。在今江苏吴县fef1直镇保圣寺内。旧传唐人所塑。原有塑像十八尊,现存九尊。像为彩塑,精美古雅,生动传神。

  • 4 . 饱不知饿

    饱:吃足;饥:饥饿。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 5 . 白

    1.一种水稻名。

  • 6 . 白金

    英国的王宫。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区。1703年为白金汉公爵所建造,故名。从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起,英国历代君王都居住在此。为一四方形三层楼建筑。正门前广场中心有维多利亚女王纪念碑,雕有女王座像。宫内有宴会厅、典礼厅、音乐厅、画廊、图书室等六百多个厅室。西侧为御花园。

  • 7 . 半截

    1.指下跪的男子。 2.比喻屈服于人的男子。

  • 8 . 插干云

    持汉:插入河汉;干云:高入云霄。形容非常高。

  • 9 . 不知有,何论魏晋

    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 10 . 朝

    1.即朝台。

  • 11 . 楚成皋之战

    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楚汉战争中,项羽在实力优势的情况下,一度打败刘邦,占荥阳、成皋,派大司马曹咎守成皋。公元前203年,曹咎引军渡汜水(在今河南荥阳境内),欲与汉军决战,刘邦乘其半渡之际发动进攻,大败楚军,收复成皋。

  • 12 . 楚相争

    刘邦和项羽争夺全国统治权的战争。秦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并分封其他十七人为王。后刘邦乘项羽前往攻击齐地之机,攻占关中,并东进占领项羽根据地彭城(今江苏徐州)。项羽回兵大败刘邦,但刘邦部将韩信攻占赵齐等地,威胁项羽后方。公元前203年,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东属楚,西属汉。次年刘邦主动出击,击败项羽。项羽自杀。刘邦即帝位,建立汉朝。

  • 13 . 楚界

    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 14 . 大族主义

    汉族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思想在民族关系上的表现。国民党政府推行的民族政策。表现为歧视少数民族,限制和剥夺他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自由平等权利。建国后,民族压迫制度已根本废除,但大汉族主义思想还继续存在。

  • 15 . 东

    1.书体的名称。指东汉八分隶书。

  • 16 . 东通俗演义

    一称《东汉十二帝通俗演义》。讲史小说。明代谢诏作。十卷,一百四十六回。情节起于王莽建立新朝,终于汉桓帝。对光武中兴尤多着墨。多取材于史书与前人同类小说。

  • 17 . 干隔涝

    1.患干疥疮的人。比喻不干不净的人。

  • 18 . 关

    ①关汉卿(约1230-约1300)。元杂剧作家。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曾任太医院尹。剧作今知有六十七种,现存《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望江亭》、《单刀会》等十三种。散曲现存套数十四套,小令五十二首。剧作深刻揭露了元代社会的黑暗,塑造了一批普通妇女的形象。是元曲四大家之首,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关汉卿戏曲集》。 ②话剧剧本。田汉作于1958年。关汉卿目睹朱小兰因抗拒凌辱被官府诬陷处斩,愤懑难平,在朱fd3d秀、王和卿支持下,编演杂剧《窦娥冤》。权贵阿合马强令修改剧本,关汉卿

  • 19 . 河江淮

    黄河、汉水、长江与淮河的合称。比喻胸怀宽广。

  • 20 . 河

    1.指织女星。在银河北。与牵牛星隔河相对。

  • 21 . 河

    1.即鹊桥。

  • 22 . 河斯言

    河汉:银河,此比喻言论夸张荒诞;斯:此。把这番话看作是虚夸不实的言论。比喻大而无当,不可置信的话。

  • 23 . 河无极

    河汉:银河;极:尽头,边际。银河广阔,无边无际。比喻言论荒诞不经,难以置信。亦比喻恩泽广大,使人难以报答。

  • 24 . 广

    1.羌族的一支,居古广汉地。

  • 25 . 胡言

    犹言胡言乱语。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 26 . 好不吃眼前亏

    俗语。指聪明人能识时务,暂时躲开不利的处境,免得吃亏受辱。

  • 27 . 好做事好

    敢做敢当,不推责任。

  • 28 . 后

    书名。纪传体东汉史。南朝宋范晔著。全书一百二十篇,分一百三十卷。记载自公元23年至220年间的历史,叙事喜以类相从。为研究东汉史的重要资料。

  • 29 . 胡

    国民党领导人之一。字展堂,广东番禺人。留学日本,参与组织同盟会。辛亥革命时被推为广东都督。后加入中华革命党,参加护国、护法运动。1924年国民党改组时成为右派首领。历任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部长、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立法院院长。后遭蒋介石排挤。1935年被选为国民党中常会主席。病死于广州。

  • 30 . 谎

    1.骗子﹔浮浪子弟。

  • 31 . 简化

    ①简化汉字的笔画,如把‘禮’简化为‘礼’,‘動’简化为‘动’。同时精简汉字的数目,在异体字里选定一个,不用其余的,如在‘勤、懃’里选用‘勤’,不用‘懃’,在‘劫、、刧、刦’里选用‘劫’,不用‘、刧、刦’。 ②经过简化的汉字,如‘礼’‘动’等。

  • 32 . 京铁路

    从北京到湖北汉口。1906年全线通车。1927-1949年间曾称平汉铁路。现为京广铁路北段。

  • 33 . 京铁路工人大罢工

    亦称“二七大罢工”。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郑州召开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遭到直系军阀吴佩孚的阻挠和破坏。4日,京汉铁路沿线三万多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7日,吴佩孚派军队对罢工工人进行血腥镇压,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京汉铁路总工会法律顾问共产党员施洋先后惨遭杀害。此后各地工会组织除广东、湖南外都遭封闭,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 34 . 江朝宗

    江汉:指长江和汉水;朝宗:诸侯朝见天子,借喻百川入海。指江河奔流入海。也比喻魇、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 35 . 江平原

    两湖平原的北部。在湖北省中南部。由长江及其大支流汉水冲积而成,以湖泊数量多著称。中国的商品粮、商品棉和淡水渔业基地。

  • 36 . 居延

    汉代木简。1930年起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和甘肃省金塔县居延汉代烽燧遗址中出土。共约三万枚。绝大多数为张掖郡居延都尉和肩水都尉管辖区内的屯戍文书。现存木简上最早的纪年为公元前90年。是研究汉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 37 . 癞指头

    1.枳椇的别名。

  • 38 . 懒

    鞋口有松紧带,便于穿、脱的布鞋。也叫懒鞋。

  • 39 . 龙

    1.见"龙汉"。

  • 40 . 罗

    1.方言。血吸虫病。

  • 41 . 罗

    1.杂合各种蔬果烹制的一种什锦素菜。也称罗汉斋。寺庙中常食。

  • 42 . 罗

    1.一种睡榻。只容一人﹐故又名"独睡"。常用作坐具。

  • 43 . 罗

    1.即蚕豆。

  • 44 . 罗

    沪剧剧目。宗华、文牧、幸之据赵树理小说《登记》改编。叙江南某村张木匠之女艾艾与同村青年李小晚相恋,互赠小方戒与罗汉钱。张木匠和村里有封建思想的人反对他们自由恋爱。艾艾之母小飞蛾发现女儿所藏罗汉钱,忆及自己婚姻不能自主的痛苦,毅然支持艾艾、小晚婚事。《婚姻法》颁布,两人结合。

  • 45 . 罗

    裸子植物门,罗汉松科。常绿乔木。叶条状披针形,螺旋状排列。雌雄异株,初夏开花。种子卵圆形,像人头,种托肥厚,形似袈裟,远看像罗汉披袈裟,故名。原产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可供观赏。

  • 46 . 罗椅子

    1.交椅。俗称太师椅。

  • 47 . 马王堆

    西汉前期墓葬。1972年起,在湖南长沙东郊马王堆先后发掘出三座汉墓。墓主是长沙王丞相fd54侯利苍及其家属。其中一号墓规模最大,墓中的女尸保存完好。

  • 48 . 马王堆一号墓帛画

    西汉帛画。1972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画幅呈“丁”形。上部绘有日中金乌、月中蟾蜍、蛇身人首像等。中部为体盖翼鸟下两人跪迎一老妇,三女后侍。下部表现力士擎物、双龙相环、人首鸟身像等。色彩丰富华丽。

  • 49 . 男子大丈夫

    指志向高远有所作为的男人。

  • 50 . 秦

    1.琵琶的别名。

  • 51 . 秦皇

    秦始皇和汉武帝。

  • 52 . 骑牛读

    形容刻苦攻读。

  • 53 . 全上古三代秦三国六朝文

    总集名。清代严可均编。七百四十六卷。收录自上古至隋代散文,收作者三千四百九十六人,分代编为十五集。每一作者前有小传。是收辑唐以前散文较为完备的总集。

  • 54 . 山中无好,猢狲称霸王

    1.见"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 55 . 山中无好,猢猻称霸王

    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同“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 56 . 题

    1.比喻郎官得到皇帝赏识。典出汉赵岐《三辅决录》卷二。

  • 57 . 拖

    1.谓偷汉子的淫妇。

  • 58 . 偷

    1.谓女人与人通奸。

  • 59 . 武长江大桥

    中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钢桁架梁桥。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龟山与武昌蛇山之间。上层为公路桥,车行道宽18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25米;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正桥九孔,共长11555米,连同两端公路引桥总长16704米。1957年建成通车,将原京汉、粤汉两铁路连接为京广铁路。

  • 60 . 武大学

    中国的多科性综合大学。校址在武汉。创办于1893年,初名湖北自强学堂,后校名几经更改,1928年改现名。设有研究生院、法学院、经济学院、外语学院等以及法律学、经济学、工商行政管理、政治学、化学、数学等系。

  • 61 . 武会战

    又称“武汉保卫战”。1938年7月,日军华中派遣军集中兵力约二十五万人,分五路沿长江南北两岸和大别山北麓,合围武汉。蒋介石指挥第五、第九战区约一百万人抗击。中国军队英勇作战,予日军以重创。10月下旬,在日军重兵进攻下,蒋介石下令放弃武汉。

  • 62 . 武

    湖北省省会。在省境中部偏东、长江与汉江交汇处,京广铁路纵贯,汉丹、武大两铁路在此交会,武汉长江大桥联系南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中部水陆交通枢纽,有“九省通衢”之称。1949年市区由汉口、武昌、汉阳三部分合并设市。人口44949万(1995年)。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有著名的武汉钢铁公司。名胜古迹有东湖、蛇山、龟山、珞珈山、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八七”会议会址、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旧址等。有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等学校。

  • 63 . 望

    1.唐教坊曲名。后为词牌名。即《忆汉月》。双调﹐五十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因宋柳永词而名"望汉月"。参阅《词律》卷五﹑《词谱》卷八。

  • 64 . 西夫人

    1.西王母的别称。

  • 65 . 西通俗演义

    一名《西汉演义传》。讲史小说。明代甄伟作。八卷,一百零一则。始于秦昭王派皇孙异人伐赵,止于吕太后谋诛大臣,汉惠帝坐享太平。以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为核心。多取材于史书与前人同类小说。

  • 66 . 瞎跳渠

    1."看钱(前)面"的谐音隐语。意即看在钱面上。

  • 67 . 先秦魏晋南北朝诗

    总集名。今人逯钦立编。一百三十五卷。选录先秦至隋代的诗歌谣谚,收录作家八百多,按先秦、汉、魏、晋、宋、齐、梁、北魏、北齐、北周、陈、隋各代分代编次。各诗均注明出处,并校出异文。

  • 68 . 现代语词典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1978年出版。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包括字、词、词组、熟语、成语等约五万六千余条,二百七十余万字。1989年出版补编,收字、词约二万条。1996年出版修订本,收字、词六万余条,三百余万字。

  • 69 . 星

    1.亦称"星汉神砂"。 2.宝石的一种。

  • 70 . 星神砂

    1.见"星汉砂"。

  • 71 . 硬

    1.坚强不屈的男子。

  • 72 . 野

    1.指情夫。

  • 73 . 银雀山

    西汉前期墓葬。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上发掘了两座汉墓,出土有竹简、漆木器、陶器、铜器和钱币等。其中以竹简最为著名,从中发现了失传已久的《孙膑兵法》。

  • 74 . 粤铁路借款合同

    又称《湖广铁路借款合同》。1911年清政府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签订。主要内容为:借款六百万英镑;四国银行团享有湘鄂境内粤汉、川汉铁路的修筑权和铁路延长修筑的优先权。清政府出卖粤汉、川汉路权,激起了保路运动。

  • 75 . 粤铁路

    从广东广州到湖北武昌。1936年全线通车。现为京广铁路南段。

  • 76 . 粤铁路借款合同

    1898年清政府与美国美华合兴公司签订,后又订《续约》。主要内容为:借款四千万美元;工程由合兴公司包筑;借款未还清前由合兴公司代为经理;不准筑造与粤汉铁路平行的铁路。1905年清政府以六百七十五万美元赎回粤汉铁路已筑未筑的权利。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